第一百七十二章:魏忠賢的能耐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崛起的石頭字數:2473更新時間:24/06/27 12:55:10
    對於魏大中和陳九疇之間的是非曲直,朱由校不能一語而斷,按舊例要交付部議,再做復疏。

    很神奇的是,部院複議結論一邊倒的都認爲陳九疇論人失實。

    尤其是以趙南星爲首的吏部和都察院,不少人在復疏中都稱魏大中品行高厚如山,陳九疇說他以師生之誼,朦朧濫推,純屬無稽、污衊之笑談。

    趙南星其後並上奏疏,力挺魏大中,稱:“陳九疇此舉居心叵測,妄圖讓君子不得同道爲朋。

    如此一來,賢德之人均惶惶不可終日,吏部也不能再爲國舉賢!

    陳九疇無風起波,意在將滿朝羣賢一網打盡。其本該嚴加懲戒,念皇上優容言官,請姑置之,以鼓勵敢於上疏言事之風。”

    皇帝神態愈看愈冷,竟猛然打了個寒噤。

    今日氣候適宜,氣溫轉暖,宮人們穿着普遍都不多,皇帝爲何會如此?

    王朝輔見皇帝神態愈顯冷淡,心下惶然,連忙上前體貼地爲他披上大髦。

    朱由校心情燥鬱,不想動彈,只是輕“嗯”一聲,伸手緊了緊衣襟。

    屏風之後的都人收拾了暖閣,步履小心地走出來,卻依舊驚動了閉眼沉思的皇帝。

    “陛下恕罪啊…”

    塵埃在西暖閣內飛揚、飄落,歸處無定,唯有抖着身子求饒的都人,方能讓朱由校心中興起一絲慰藉。

    “滾。”

    一聲落下,都人如蒙大赦,連滾帶爬、手腳並用地逃出了西暖閣。

    ......

    趙南星這份飽含威脅意味的奏疏,還只是開始。

    東林黨人在其後紛紛上疏,極盡所能爲魏大中、謝應祥開脫,不吝溢美之詞,對陳九疇則大加詆譭、駁斥,欲除之而後快。

    陳九疇自然不甘於此,數度上疏爲自己抗辯。

    其實,朝中官員都知道,這次東林黨人真的是在強詞奪理,無事生非。

    朝廷部議,都察院、吏部與閹黨各執一詞,按照以往,這又是一次拖延數日的大議。

    然而這回,因爲都察院、吏部皆由趙南星主持,流程進行得比往日快了太多。

    快到什麼地步?

    前日開始複議,兩日不到居然議完了,趙南星就連奏疏也上完了,這等速度,便是普通百姓從京報上看見,也有一種東林黨抱成團,主導複議的感覺。

    民間頓起言論,都說這次複議更像是東林黨內部的議論,走個過場。

    魏忠賢與王朝輔見了一面,知道這天西暖閣裏皇帝的鬱鬱寡歡,當時就明白,皇帝這是動氣了。

    要是再不做點什麼,這股龍興怕就要震到自己頭上了。

    他即找來魏廣微、顧秉謙等魏黨骨幹,言語之間,授意他們發動各自黨羽下死手。

    魏忠賢這邊意思一出,魏黨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各種小道消息滿天飛,意圖置東林於死地。

    現在,事情越鬧越大,就連魏忠賢的目標也變了。

    閹黨的奏疏比東林黨人只多不少,他們不能主持複議,但卻可以把持朝政,讓東林黨說不出話來。

    那具體如何操作?

    很簡單,曾作爲東林黨重臣的陳九疇、魏廣微先牽頭,該上疏的上疏,該到民間宣傳的就潛伏在民間。

    將此回複議的細枝末節和盤托出,曝光於大衆。

    閹黨的那些破事就算見光了,也只會名聲更臭,可一直豎立清流人設的東林黨們一旦見光,必死無疑。

    魏廣微和陳九疇曾是東林重臣,兩人各擬了一份奏疏,將複議和東林黨各大臣之間的關係,說了個通透,爆了無數猛料。

    其中的重點對象,是魏大中。

    魏大中是謝應祥的老師,所以才會與趙南星等東林黨人極力推舉後者任寧夏巡撫,這是其一。

    奏疏裏,魏廣微又指出,魏大中嘴上沒個把門的,常說一句話:

    “吾少時家酷貧,以自學爲生員,因才能而得景逸先生賞識,並拜其爲師。”

    這話中的景逸先生,就是高攀龍。

    魏大中以此爲殊榮,東林黨人也吹的邪乎,乍一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大問題。

    然而魏廣微以自身的會試經歷,繼續往深扒。

    萬曆四十四年,已經四十一歲的魏大中總算進士及第,就這,東林黨人還把他吹成了大器晚成…

    那麼問題來了,要是魏大中真如他所說,靠自學成爲生員,然後被高攀龍看重,怎麼說也應該是個小神童了,怎麼考個進士還這麼費勁。

    再一看當時的會試是誰主持,就能說得通了。

    沒被人,就是高攀龍和趙南星!

    在這之後,魏大中一路平步青雲的仕途,也就並不是很奇怪。

    還不只魏大中一個人是能扒出來的,很多所謂的大賢,早年仕途出身,都是細思極恐!

    這只是魏廣微說的,陳九疇也有新戲。

    魏大中的老師高攀龍,早年做過趙南星的門生,而趙南星其實和那個江嘉縣令謝應祥,也有書信往來。

    東林黨裏邊的道道很亂,但有跡可循。

    這些魏忠賢不是不知道,他早摸的一清二楚,可他爲什麼一直不動手?

    一是證據不足,輿論也沒全在自己手裏,二就是時機不成熟,說出來也沒用。

    對付東林黨,棋要一步一步的下。

    本來這回,魏忠賢只是想用魏廣微打擊魏大中一番,把寧夏巡撫這個位子搶到手。

    可這事壞就壞在趙南星和魏大中這兩個人。

    趙南星就不說了,兼署都察院以後越來越飄,魏忠賢自問都攆不上他,還有魏大中,說話做事沒輕沒重,活活一個愣頭青!

    根據王朝輔的消息來看,皇帝已經有些動怒的意思了,魏忠賢自然要趕緊表現,大不了魚死網破。

    魏忠賢是不動手則以,一動手就必須讓東林傷筋動骨。

    比如這次,不把趙南星和魏大中徹底搞廢一個,魏忠賢是不會收手的。

    魏廣微和陳九疇一爆料,所謂的來龍去脈和前因後果就全都能連得上。

    東林黨擅長的,就是動不動將一件小事聯繫到祖宗基業上,誇大其詞。

    這回魏忠賢也依樣畫葫蘆,給他們來了一手漂亮的反打,爆料之後,緊接着示意閣臣顧秉謙及兵部尚書崔呈秀上疏。

    這兩人早就是鐵桿閹黨,深察其意,在奏疏中稱,這些在複議中相互包庇,裏外應和的官員有個共同點,全是東林出身。

    一般這個時候,東林黨肯定要上疏抗辯。

    魏忠賢早料到,讓顧秉謙和崔成秀在奏疏裏又列舉了一批犯事被逮的官員出來,堵住他們的嘴。

    比如楊漣、高攀龍、葉向高,還有許多尚在朝爲官的大臣,都曾蔑視皇帝年輕,結黨擅權。

    無一例外,這幫人也都是東林出身。

    若此番不加以懲治,“東林出身的官員”來日只怕會危急祖宗基業,大明的江山社稷。

    顧秉謙、崔成秀、魏廣微、陳九疇等所謂的“閹黨”中人,先後奏疏一上,數量雖然不如魏大中和趙南星等東林黨人的多,卻起到了一錘定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