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錢唐訪外親 上虞遇詭事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妖道乞魚字數:5845更新時間:24/06/27 12:19:32
    循聲向東奔出裏許,遠遠地望去,但見月色下一棵大樹的樹枝下倒懸着兩個人影,那兩人在風中搖擺不定,口中罵罵咧咧個沒完沒了,時不時地發聲求救。

    聽那兩人說話聲音十分耳熟,正是侯氏昆仲,更加匪夷所思。走近了去看,見那其實不是兩個人,而是兩隻獼猴。那兩隻獼猴尾巴卷在一根樹枝上,身子倒懸。

    那兩隻猴子見他到來,驚喜異常,大叫道:“小子,快放我們下來!”

    衛凌羽心頭疑惑,它們分明是自己用尾巴卷着樹枝不肯下來,又不是被人用繩索吊起來的,何必說個“放”字。

    擔心它兩個又有什麼惡作劇,便道:“兩位哥哥說笑了,你們自己鬆開了尾巴,可不就下來了麼?”

    左邊的猴子怒道:“你侯大哥要是自己能鬆開尾巴,還用得着喊你麼?”

    右邊那猴子也叫了起來,:“你當你侯二哥在這裏盪鞦韆挺好玩麼?”

    衛凌羽繞着它倆轉了一圈,見左邊那猴子的左臀上有道已經結疤的創痕,確信它們的確是自己的兩位義兄,詫異道:“你們不是自己掛上去的?”

    侯不明叫道:“我們吃飽了撐得沒事幹?”

    衛凌羽訕訕一笑,心想這兩位所做的事,哪一樁不是吃得飽了沒事做,才幹出來的?便道:“那麼如何放你們下來?”

    侯不白道:“把這樹枝砍了!”

    衛凌羽見那樹枝有小腿那麼粗,且帶着水分,韌性十足,恐怕是扭不斷的,只好教它兩個稍候,自己回去取劍。

    衛憐釵見他回返,追問他發現什麼異常沒有。衛凌羽便將侯氏昆仲倒掛在樹上的事原原本本地說了。

    呂凌煙笑道:“原來三哥跟四哥愛玩盪鞦韆,咱們一起去瞧瞧。”於是熄滅了火堆,一行人向東去了。

    呂凌煙遠遠地看見侯氏兄弟,揮起手來喊道:“三哥,四哥,盪鞦韆好玩得很啊!”

    侯氏兄弟見衛凌羽去取一趟劍,竟然又引了三個人來,道:“混小子,你引了這些人看我們的笑話麼?”

    衛凌羽可不想跟它們胡攪蠻纏,拔出劍來,斬斷樹枝。侯氏兄弟立即墜下,給那樹枝壓得痛叫連連,大罵衛凌羽沒接住它們。

    它們罵了一陣,坐直了身子,看向張定方,道:“這個小白臉又是誰?”

    張定方見着說話的竟然是兩隻猴子,早就駭得面無人色,還是衛凌羽接過了話:“這位是張定方張兄。”說罷,用肘杵了杵張定方,道:“張兄,這兩位是在下義兄,這位是侯不明,這位是侯不白。”

    張定方愕然瞠目,顫巍巍地拱手道:“見過兩位侯……侯兄。”

    他是個讀書人,以教書育人爲業,不在江湖上行走,雖然偶爾聽市井謠傳異類妖精的怪談,畢竟不曾親眼見過,不放在心上。這時親眼得見,又豈能不懼?

    衛凌羽見他帶着些許懼意,安慰道:“張兄莫懼,我這兩位義兄雖是異類出身,不服人類教化,卻都是義薄雲天。”張定方點了點頭,沒有吭聲。

    衛凌羽又向侯氏兄弟道:“二位哥哥,你們怎麼會被吊到樹上的?”

    侯不明撓了右頰,道:“別提啦!咱哥兒倆這次吃了老家夥的虧啦!丟人丟到姥姥家!”

    侯不白斜暱了兄長一眼,道:“怎麼能成姥姥家?這小子是咱們把弟,頂多是丟到把弟家!”

    侯不明一指張定方:“還有外人在,這不是丟到了外家麼?”

    侯不白跳將起來,道:“那也不是姥姥!”

    衛凌羽頓感焦頭爛額,爲防它們沒完沒了地喋喋不休下去,站在中間,按住它兩個肩頭,道:“二位兄長,是誰把你們吊起來的?”

    侯氏兄弟一副慚愧模樣,支支吾吾,問東答西,不肯如實相告。

    衛憐釵掩脣輕笑了一下,拉了拉衛凌羽的衣袖,道:“哥,這還用問麼?指定是它們的師父幹的。”

    衛凌羽將信將疑,向侯氏兄弟道:“兩位哥哥,是這樣麼?”

    侯氏兄弟面面相覷一會兒,才道:“女娃子心眼兒忒多!”頓了頓,續道:“不錯,正是那老家夥給我們哥兒倆吊起來的。”

    見衛凌羽臉上疑雲忽生,情知他是好奇飄羽真人爲何將它們吊起來,索性直接攤牌,道:“老家夥大限將至,沒幾年好活頭了,非得我們哥兒倆回去一個當什牢子的觀主。我們不答應,便被它限制了行動,吊在這裏。”

    衛凌羽見它們始終不變回人形,道:“真氣運行不得?”

    侯氏兄弟道:“照啊!法術也施展不了啦!好在過的三個對時便會解開。”

    衛凌羽擔心它們這三日間再遇上什麼仇家,便道:“二位哥哥要去何處?不妨與我們一道而行。”

    侯不明道:“你是怕我們着了別人的道兒?”

    侯不白道:“好小子,也忒瞧我們不起了!”

    衛凌羽還要說話,侯氏兄弟業已齊齊縱躍而出,轉瞬間奔出數丈。他正要去追,衛憐釵揪住他衣袖,道:“哥,你還不了這二位的脾性麼?”

    衛凌羽心道:“不錯。”侯氏兄弟雖一時失了修爲,但骨子裏有股傲氣,絕不肯受人蔭護。只是侯氏兄弟在江湖上畢竟結怨頗多,他與它們又有金蘭之義,終究是有些不大放心。

    一夜無話,次晨首途,數日後過了黃河。張定方決意要往兩湖之地謀生,衛凌羽贈他十兩銀子以爲路資,張定方數拜而別。

    東行月餘,抵至會稽郡錢唐縣。衛氏兄妹外家嵇氏乃是錢唐大戶,向人打聽,即知嵇家所在。

    三人在客棧下榻,次日吃過了早飯,尋到了嵇家莊,向門丁遞上拜貼,說明來意。

    那門丁聽衛凌羽自稱家主外孫,將信將疑,但也不敢怠慢了衛氏兄妹,趕忙進去通報。

    嵇雄已近花甲之年,但曾任五兵尚書,氣度從容。吃過了早飯,正在用茶,忽見門丁慌慌張張闖進門來,口裏直呼“老爺”,放下茶盞,道:“慌慌張張的成什麼樣子。”

    門丁向他呈上拜貼,道:“老爺,您的外孫、外孫女來了。”

    嵇雄自被革職、女婿被貶江夏以來,兩家再無音信往來,突然聽到外孫登門,不禁怔了一怔,也不去接拜貼,立即起身向外走去。

    門丁快步跟上嵇雄,出了院,開了門。嵇雄止住腳步,只見門外恭立三個少年男女,當中的少年面如冠玉、脣若塗脂,神態模樣酷似女婿;再看右首的少女,眉眼間更是像極了女兒,即知來人絕非冒名頂替,確是自己的外孫、外孫女無疑,頓時欣然。

    衛氏兄妹見嵇雄衣着華麗,氣度不凡,即知是外祖父到了,齊齊拜倒。

    嵇雄不等衛氏兄妹叩首,已將他二人攙起,道:“進去說話,進去說話。”回頭向門丁道:“快去通知夫人。”引着三人進門,穿過一條長廊,到前廳分賓主落座。僕人不等嵇雄吩咐,已奉上熱茶點心待客。

    嵇雄起身道:“羽兒,你爹孃還好麼?”衛氏兄妹聞言,齊齊黯然傷神。

    嵇雄察言觀色,又問道:“可是家裏出什麼事了?”

    衛凌羽道:“外公,我爹作古十七年了。我娘……我娘前不久也……”一語未畢,眼圈已經紅了。

    嵇雄十多年未見女兒一面,未曾想多年竟然等來如此噩耗,陡感天旋地轉,一跤跌坐下來,勉強穩住心神,道:“你爹孃是怎麼……怎麼死的?”

    衛凌羽正要答話,聽得門外響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那腳步聲剛到門外,就聽一老年婦人帶着哭腔道:“老爺,外孫在哪裏?”

    衛氏兄妹見一位珠光寶氣的老婦進得廳來,面相柔和慈祥,五官與母親倒有幾分相似,情知來人是祖母趙氏,離座下拜,道:“給外婆磕頭。”

    趙氏眼角還掛着淚珠,道:“不需多禮,不需多禮。”攙起衛氏兄妹,撫摸着衛凌羽的臉頰,不禁感嘆道:“羽兒,我的好外孫,都長這麼大了。當年跟你爹爹媽媽去荊州的時候,可還不滿週歲呢!”又看向衛憐釵,道:“這是你妹妹麼?叫什麼名字?”衛耀宗夫婦左遷江夏時,衛憐釵尚未出生,因此趙氏不知她的姓名。

    衛凌羽點了點頭,道:“外婆,她叫憐釵。”

    趙氏牽起衛憐釵雙手噓寒問暖,過了一會兒,才道:“釵兒,你爹爹媽媽還好嗎?”

    衛憐釵忽然鼻頭一酸,抱住趙氏哭了起來:“外婆,我爹爹死了,娘也死了。”

    趙氏聽得心頭一顫,推開衛憐釵,兩眼直勾勾地看着她,道:“你……你說什麼?”

    衛憐釵已然泣不成聲,道:“外婆,是真的,我爹爹死了,孃親也死了。我從來沒見過我爹爹。”趙氏聽在耳裏,如遭五雷轟頂,只覺得眼前一黑,直挺挺地栽倒。

    虧得衛凌羽眼疾手快,將趙氏一把抱住,叫道:“外婆!”扶她坐下,幾掐人中,趙氏才悠悠醒轉。

    趙氏強打精神,道:“羽兒,你爹爹媽媽是……是怎麼……怎麼……”已然不成語調。

    衛凌羽早就哭了許多場,這時說起來雖然心頭難過,畢竟能夠抑制,當下便將父親當年在襄水遇害,賈大同霸佔母親、冒名頂替父親走馬上任的事說了出來。

    嵇雄夫婦聽得女婿竟爲水賊所害,又驚又惱。衛凌羽語氣悲傷,又說自己被拋進襄水,爲業師胡升泰所救,十七年來一直在太華山學藝,直到今年春上下山,又如何與妹妹邂逅,繼而與母親相認。

    說到母親最後寧可賠上性命也要救他,終於還是忍不住落淚,趙氏更是哭得肝腸寸斷。

    嵇雄悲極生怒,一掌將茶盞掃下桌去,跌個粉碎,厲聲道:“那賊子後來如何了?老夫要將他千刀萬剮!”

    衛凌羽道:“外公,賊人已經伏誅,我已經替爹孃報了仇了。”

    嵇雄怔了一怔,忽然老淚縱橫:“我只當你爹是因爲當初受我牽累被貶,一直耿耿於懷,因此不肯來個書信,沒想到……”哭了一陣,擦乾了眼淚,道:“羽兒,你是怎麼殺的那賊人?”

    衛凌羽將如何殺賈大同的事說了一遍,本以爲外公聽完會有所釋懷,不意他竟嘆氣搖頭,道:“賊人冒充你爹在江夏郡作威作福,於你爹聲明有礙,這件事應該上報朝廷,既能嚴懲兇手,亦能爲你爹正名……”

    衛凌羽嘆了口氣,他事後也考慮到了這一層,在西陵鼓樓上梟了賈大同的首級,並向百姓說明了緣由,但終非朝廷爲父親正名。

    嵇雄見他面露憾色,道:“這件事你雖然做得欠妥,卻也不犯不着自責。爲人子女,父母爲奸人所害,首先都想報仇,這是人之常情。”又去寬慰與衛憐釵抱頭痛哭的趙氏。

    衛憐釵收住了哭腔,一扭頭,發覺呂凌煙不知何時不見了蹤影,向衛凌羽道:“哥,呂姑娘呢?”

    衛凌羽這才發覺不見了呂凌煙,但想這是在外公家裏,呂凌煙出去走走,自必不會出什麼意外。

    原來呂凌煙見衛氏兄妹與嵇雄夫婦要說些私事,自己在旁不免有偷聽之嫌,於是趁衆人都未發覺,出了大廳,在院子裏四處走走。

    趙氏哭得夠了,揩幹了淚,喚衛氏兄妹到近前仔細打量一陣,摸着衛憐釵的臉頰,道:“可惜你舅舅不在,他要是看你們長這麼大了,一定很高興。”

    衛氏兄妹這才知道自己還有個舅舅。與外婆說了一陣話,衛凌羽才知道那枚金鎖就是舅舅嵇賢贈他的滿月禮。只是舅舅早在幾年前投身行伍,如今在虎牢關駐守。

    祖孫敘話,嵇雄問起衛凌羽今後的打算。衛凌羽遞上母親遺書,道:“外公,我要去金鰲島接受傳度,以後遊歷江湖,降妖除魔,小釵就跟着我多有不便……”

    嵇雄聽得眉頭大皺,道:“先在外公這裏安頓下來。”遊歷江湖本質上是居無所定、漂泊無依,他不願外孫流落江湖。

    衛凌羽心想師父閉關前教他下山,自是要他在塵世歷練一番,如今與外公外婆團聚自然是好,但總不能一生受人羽翼庇護;況且他與林婉怡約定了在建康相會,更不能爽約,又不便拒絕外公好意,便道:“那麼羽兒再叨擾一些日子。”

    趙氏道:“這孩子,說什麼叨擾不叨擾的!”

    呂凌煙回到大廳,衛凌羽又向嵇雄夫婦引薦,呂凌煙這才向二老稽首行禮。趙氏見呂凌煙生得圓臉大眼,很是貌美,且兼謙遜懂禮,與衛凌羽正是一對璧人,便問起她多大年歲及其家鄉籍貫。

    嵇雄焉能不知髮妻心思?但呂凌煙是道家弟子,趙氏所問正好犯了“三不問”的忌諱,輕咳了一聲。趙氏會意,不再多問。

    到了午間,嵇雄安排下人備了酒菜,吃過了飯,吩咐下人收拾出三間乾淨的房舍,教三人住下。

    轉眼過了一月,到了中秋節。一家人祭月、飲桂花酒。中秋節取團圓之意,衛凌羽生平第一次過此節日,雖與外公、外婆一起,但沒有父母相伴,不免心頭生悲。

    中秋風俗,出家女子當天歸寧,是日必返夫家。嵇雄夫婦十多年不見女兒,待知悉女兒音訊已是陰陽兩隔,而兒子身在行伍,一家人不得團圓,禁不住悽然落淚。

    錢塘江潮向爲天下一大奇觀,每年八月既望至十八日最爲盛。次日,衛氏兄妹同呂凌煙前往錢塘灣,觀此奇景。當日江干上下十餘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真個人山人海。

    那潮初起時僅是一條銀線,既而漸進,潮聲如雷,海平面上倏然升起一道水幕向近推來。未幾,鯨波萬仞,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

    自古有“南船北馬”之說,那是指北方地勢平坦,出行多備快馬;江南水鄉河流縱橫交錯,幾乎家家戶戶備有船隻,因此江南之人多識水性,吳人更是深諳此道。此刻江潮大作,情似海涌銀郭,形如玉城雪嶺,數百披發文身的善泅吳兒於江潮中爭先鼓勇,溯迎而上,盡顯弄潮之能勢。

    俄頃,聲如崩山,潮水業已起落了好幾次。直待海濤畢絕,海平面茫茫一色,潮水似無所從來。

    九月中旬某日,衛凌羽收拾好行裝,向二老辭行。錢唐縣近在海濱,到金鰲島指日可待。衛憐釵也要跟去,等回程時再在這裏外公家住下。玄門三教授籙均在下元節當天,是玄門一大盛會,衛凌羽不忍拂她興致,只好同意。老黃年老體衰,便連同騎來的兩匹駿馬寄養在外公家裏。

    毛團在嵇宅好吃好喝地過了一個來月,長胖了不少,衛凌羽揹着它有些吃力,放它下來步行。這傢伙自當初被衛凌羽從金雕爪下救下之後,一直沒有自己行走過,被抱出後,發出幾聲低吼表達不滿。

    到了海濱渡口,發現海邊還有數十身着海青的上清信士,其中不乏妖氣未隱的異類,均是要去碧遊宮參加授籙科儀的籙生。

    渡口有出海漁民,但所馭船隻甚小,海中時有大風大浪,這些小船駛不得太遠,而金鰲島較之甬東羣島還要再遠出五百餘裏,漁民不肯也不敢冒險出海。衆籙生請渡不成,犯難之情見於顏色。

    有漁民道:“看你們的扮相,都是要去碧遊宮的罷?你們再往南走,到鄮縣可乘船到去桃花島。每年九月十五到十月初十,碧遊宮都會派大船在桃花島接引你們這樣的人。”

    衆籙生道了聲謝,三三兩兩,各自首途。

    江南沿海一帶到了九月時節依舊炎熱,三人一路快趕,中午進入上虞地界。覺得口乾舌燥,遠遠地瞧見官道旁立着一間小小的茶棚,便快步走了過去,放了一點碎銀,要了涼茶解渴。茶博士見三人出手豪闊,殷勤招呼前後。

    涼茶上桌,三人一飲之下只覺得沁人心脾,精神一振。正此時,路旁忽然走過一個二十五六的青年,身着一襲藍布道袍,頭上卻戴一頂範陽笠子,裝扮得不倫不類,路過茶棚時帶起一陣香風。

    衛憐釵厭惡地看了那人一眼,皺着鼻子道:“好重的脂粉氣!”頓了一頓,向衛凌羽道:“哥,你們上清宗怎麼還收這種不男不女的貨色?”

    衛凌羽見那人分明是個男子,但身上散發着濃濃的脂粉氣息,也很是不喜,道:“上清——”瞧着那人漸去的背影,忽然一轉話頭:“不對,這人是玉清道士。”玄門三教道袍各有細微差別,如不細看,很難辨別。

    衛憐釵道:“玉清宗也會收這種人?”

    衛凌羽搖了搖頭,玉清宗向以三教正宗自居,戒律森嚴,斷不會收錄這等雌雄莫辨之人。

    正當犯疑之際,呂凌煙忽然道:“這人身上有股淡淡的屍臭味。”不等衛氏兄妹說話,續道:“我們神農宮法術武功都稀鬆平常,唯獨對岐黃之術有獨到之處。我從小練習聞味知藥,嗅覺遠勝常人,不會聞錯的。這人似乎是故意用脂粉氣掩蓋身上的屍臭味。”衛氏兄妹聽得一怔。

    呂凌煙側目覷了那茶博士一眼,壓低聲音道:“你們看他走路姿勢,不像活人。”衛氏兄妹齊齊點頭。

    常人行走時雙臂交替擺動,以保持己身平衡,但那人雙臂並不擺動,且其行動雖然快速,但膝蓋略顯僵直,全靠兩胯活動。

    事出反常必有妖,三人察覺到不對勁,頓時好奇心起,彼此交換眼神,均露出了跟上那人一探究竟之意。各飲了一碗涼茶,走出茶棚,遠遠地跟在那人身後。

    追着那人走出不遠,呂凌煙道:“這人興許已經死了。”

    衛憐釵大感詫異,道:“死了?死人怎麼能行動?”

    呂凌煙搖頭,意示自己也不知曉,隨機伸指向前一指,道:“你看他手上的斑痕,那是人死後血液不得循環所致形成的屍斑。”

    衛凌羽身擁乃九四青正修爲,目力遠勝常人,不禁看向那人雙手,果見那人雙手上有暗紅色的雲霧狀屍斑。死人焉能行動?此事當真詭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