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燕軍撤兵落幕 八義把酒言歡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妖道乞魚字數:5931更新時間:24/06/27 12:19:32
    夜入子時,羣星璀璨。上山羣道點起篝火,眺望山下燕軍大營。見侯氏兄弟去了半日,燕軍遲遲沒有撤軍的跡象,自不免擔心起來。

    呂凌煙年幼,沉不住氣,圓圓的小臉被篝火耀得紅撲撲的,憂慮見於顏色,道:“三哥怎麼去了這麼久還沒消息,不會有什麼危險罷?”

    馬升風捻着鬍鬚,道:“老三詭計多端,又善變化,危險不會有。怕只怕它收不住頑性,弄巧成拙啊!”衆人皆不作聲。

    馬升風環顧四周,神色一變,道:“老四哪裏去了?”

    衛凌羽苦笑道:“只怕這當兒也在燕營之中。”侯不明離開之初,侯不白就嚷嚷着去解手,當時他還不在意,事後才想到侯氏兄弟之前尿了張自貞一臉,自然不會那麼快又犯內急。

    羣道聽得一怔,侯不白要變作個蒼蠅蚊子下山,自然是悄無聲息,不會給人發覺。它要真去了燕軍大營,跟侯不明兩個一起,還不知道會攪下什麼亂子。

    馬升風喟然嘆氣:“這兩隻猴子靠不住事,咱們真個是指屁吹燈。”

    羣道雖不說話,但心思一般無二,均想如何突圍。那些會使飛劍的和幾個飛禽變化的道人要走,燕軍自然是留不住的,滯留不去是怕給人小瞧了,但此刻聽說侯不白可能也去了燕營,計劃十九要泡湯,暗自盤算起來,如事不可爲,也只好先腳底抹油了。

    羣道憂慮未去,卻聽陸無涯指着山下,道:“快看,燕營起火了。”

    羣道聞聲望去,果見燕軍後營幾處起火,但火勢並不旺盛。均想這必然與侯氏兄弟有關,先靜觀其變。

    卻說侯不白派人將現了原形的侯不明收監,遣退了衆將,到後帳美美地睡了一覺。三更醒來,聽得營中救火之聲,到前帳抽了支令箭回來,扔到氈榻上,捻着訣,叫聲:“變!”那令箭即變作了張自貞的模樣,側臥榻上打起鼾來。

    它身子一晃,又變作只蚊子,飛出帥帳,見四處有將士奔走救火,於是偷偷飛到隱蔽處,變作一個燕兵,也去打了桶水,混亂中跑到了關着侯不明的營帳前。

    營帳前有十餘名把守的燕兵,見侯不白提桶到來,叫道:“什麼人?”挺矛齊齊指向它。

    侯不白道:“奉帥爺令,提妖人去見大帥。”衆燕兵見它提着水桶,鬼鬼祟祟,並不相信。

    侯不白道:“有帥爺令牌在此!”伸手在懷裏一撓,拔下幾根猴毛,吹一口氣,變作十幾名燕兵。

    衆演兵見狀大驚,正要出聲示警,那十幾個猴毛分身已經將他們盡數撲倒,打暈過去。

    衆分身搶了燕兵兵刃,把燕兵拖進了帳。侯不白環顧四周,見四下裏無人,掀簾入內。

    侯不明還是猴子模樣,四肢被反縛背後,嘴裏給燕兵塞了麻核,趴在地上,姿勢十分怪異。見着侯不白進賬,嘴裏“嗚嗚嗚嗚”地瞎叫喚個不停。

    侯不白叫道:“再瞎叫喚,給燕人都引來了!”說着,摘了它嘴裏的麻核。

    侯不明怒道:“你個不仗義的東西,怎麼現在才來?”

    侯不白道:“你個蠢貨,自己吃酒吃得酩酊大醉,關我鳥事?”提起水桶,將侯不明身上的污穢衝淋乾淨。

    侯不明抖了抖毛,掙脫了繩索,變作人形,叫道:“走走走,去放火!”變作了一名看守它的燕兵的樣貌。

    燕軍人馬聽信了侯不明的謊話,真以爲羣道三更要來襲營,兵馬這時主要集中在後營,前營只留了少數兵馬。它倆個大搖大擺地走出帳,奔到前營,四處縱火。

    前營留守的燕軍本來埋伏在兩側的營帳中,由一名裨將統一指揮,意在等羣道入轂後斷其後路。豈料沒等到羣道,卻見前營也突然起火,那裨將頓覺不妙,連聲呼喝士兵救火。

    王涉川及餘下衆將此時均在後營,聽到前營失火,當山上羣道真來劫營,當即出帳,準備指揮官兵包抄。一出帳見前營大火沖天,再一細聽,只有救火聲,沒有喊殺聲,登時醒悟中了妖人奸計。

    衆將一驚之下,只怕主帥遇險,立即奔向帥帳。一進後帳,見大帥躺在牀上打鼾,齊齊跪倒,叫道:“大帥!”卻見大帥並不醒來。

    王涉川是大帥親信,較爲膽大,見叫大帥不醒,伸手去推。一推之下,只覺得大帥身子輕飄飄的,眼睛一花,大帥早已無影無蹤,榻上只剩下一道令箭。

    衆將齊齊“啊”了一聲,情知是妖人的障眼法,大帥早給妖人擄了去。

    忽聽帳外有士兵來報:“報——大事不好,南朝的蠻子攻下山來啦!”

    王涉川道:“各位將軍,即刻欽點本部人馬迎戰。”衆將齊齊奔出帥帳。

    王涉對那來報訊的燕兵道:“你去傳令……”一語未畢,抽出佩劍,往那燕兵頭頂砍到,叫道:“是妖人變的,大夥兒捉住妖人!”

    侯不明被俘之後,是王涉川親自派人去看守的。王涉川剛纔話說到一半,藉着營中火光看清了那燕兵樣貌,正是看守侯不明的燕兵之一。

    侯不明給他識破了行藏,往後跳開,叫道:“乖孫子,好眼力見!”

    原來它跟侯不白在前營縱完火,正要再去後營,半道上看到王涉川同衆將往帥營趕來,侯不白當時便道:“乖乖不得了,我用令箭變的假身,他們這一去可得戳穿了!”

    兄弟倆當即一合計,由侯不明去假傳敵情,誘騙衆將領兵去前營,侯不白趁機去焚燒糧草。

    衆將立時散開,大聲召集左近燕兵,來圍堵侯不明。須臾,百餘燕兵趕來,將侯不明圍在了垓心。

    王涉川道:“好妖人,你把大帥擄到哪裏去了?”

    侯不明嘿嘿笑道:“乖孫子,你倒猜猜看!”手一晃,已握了齊眉棍在手,棍頭落下,給一名燕兵打得腦漿迸裂。

    王涉川往後一退,手一楊,道:“斃了妖人!”燕兵一擁而上。

    侯不明使開齊眉棍,噹噹當當地抵擋了一陣,忽然使個“燕子三抄水”躍起,噔噔地踩着燕兵肩膀躍出垓心,一棒朝王涉川頭頂砸到。

    王涉川是個草莽出身,也練就過武藝,當即擡劍去擋。棍劍相碰,只覺得一股大力涌到,震得虎口劇痛,一鬆手,劍已鐺啷啷地墜下地來。

    侯不明手一回,將棍貼在背後,左手一探,揪住王涉川衣領,叫道:“去你奶奶的!”手上使勁,給他摜出丈許。

    王涉川飛將出去,跌得眼冒金星,屁股跌成了八瓣,疼得齜牙咧嘴,叫道:“快殺了妖人!”衆將同那百餘燕兵一齊去攻侯不明。

    帥帳位於燕營正中,周圍燕兵最多,這裏鬧出了動靜,四處的燕兵更是如潮水般涌到。

    侯不明一見燕軍人多勢衆,自忖抵敵不住,右手掄開棒子去擋四面刺來的長槍,左手捏訣,默誦真言,變了蒼蠅飛走,只餘下駐足處冒出的一股青煙。

    衆將見它又逃走,氣得暴跳如雷,咒爹罵娘地罵了幾句,扶起了王涉川。

    王涉川見營中四處起火,與預先安排的並不相符,情知中計,卻也悔之晚矣。大帥下落不明,燕軍羣龍無首,衆將皆推他暫掌軍事。

    王涉川心情沉重,引着衆將到之前關着侯不明的營帳去看,見看守的士兵暈了一地,地上還有水漬及穢物,確定污穢的確對侯不明有效,更知它是給人救走的。

    他心思轉得快,由此想到白天遇到那衛兵持令箭去催酒肉,當即猜出了事情種種經過,跟他們一起聚賭的大帥自然假的,其時帥帳裏的大帥也不是真的,混進軍營的妖人其實不是一個,而是兩個。至於真正的大帥,恐怕早已遭了妖人毒手。

    王涉川沉吟了半晌,將自己日間所見與推測告訴了衆將。衆將聽了心底透着一股子寒氣,大帥給妖人悄無聲息地帶離了燕營,十九遭了毒害,此事如果泄露出去,恐怕軍心會立時渙散。

    衆將不敢聲張,一時彷徨無計,同到帥帳商議後事。但三軍奪帥,各人均沒了主心骨,是去是留一時還拿不定主意。

    帳外人聲鼎沸,燕軍奔走救火,帥帳裏卻陷入了一片死寂,反差鮮明。衆將臉色都很沉。

    王涉川時而踱步,時而走至帥案前停下,手指敲着案面,思考良久,道:“大帥凶多吉少,咱們就空着手回去,太守大人只怕不會給咱們好果子吃。”

    衆將自明其理,又何必用他說?一名裨將道:“那怎麼辦?難不成要領了這些兵馬落草?”

    燕國一郡要員均由太守舉薦,再經吏部任命,是以一郡之內,太守具生殺予奪之大權。張自貞身爲河東郡都尉,死的不明不白,太守聞訊必然震怒,衆將回去自必要被問責,頭上的腦袋能不能坐得住還兩說。

    因此當那裨將這句話出口,帳內半數以上的將領神色鬆動,扭頭瞧他,皆知他是話裏有話。

    那裨將見衆人神色,心底暗喜,道:“咱們回去了恐怕難逃一死,不如……”

    王涉川猛擊帥案,砰的一聲響,打斷了他的話,道:“慎言。各位,落草固然能暫保吃飯的傢伙無虞,可咱們上有雙親,下有妻子,拋家舍業說起來容易得很,怕只怕太守大人震怒起來,給大家夥兒一家老小殺得乾淨!”

    衆將聽他說得大是其理,眼底閃過一絲駭然,適才只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腦袋了,卻忽略了畏罪落草有礙家人性命。

    王涉川見衆將默不作聲,情知他們心頭天人交戰,便道:“咱們如今騎虎難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功折罪。這些南朝賊寇雖不精於排兵佈陣,卻歷來是阻礙我朝完成統一大業的絆腳石,咱們只要把他們的人頭帶回去,總是能交差的。”

    一人道:“兩個妖人就能在我營中來去自如,山上可是有數百人。”

    王涉川道:“妖人總不能都會變化,況且妖法是畏懼穢物的。南朝賊寇劫營是假,當不得真,咱們折騰一夜,撲滅了火也該疲了,如他們真反撲也不好應對。咱們即刻攻山,打他個措手不及!”

    那適才說話的裨將大是顧慮,道:“他們居高臨下,況且山上地勢不利我軍排兵佈陣,倘若他們再使妖法,咱們如何應對?”

    王涉川道:“全軍以畜糞塗抹刀劍箭矢,他們的妖法抵敵不住的。實在攻不下來,咱們只好渡河犯境,胡亂殺一些南蠻子來冒充了。”

    那裨將道:“山上賊寇可不好應付,何不直接過河去殺南蠻子?”

    王涉川道:“南蠻此來是爲了什牢子的金翅大鵬鳥,本身沒有搗亂的意思,咱們兵圍王屋山,他們能沒點氣麼?咱們直接撤軍,他們再去四處搗蛋,惹下亂子,那殺再多南蠻子也不濟事,太守大人能猜到咱們是胡亂殺人充數了。先打,就算不能一股腦捉住了,給他們打成驚弓之鳥,就只想着逃回去了。”

    衆將都覺得此計可行。王涉川道:“那麼事不宜遲,就請各位將軍即點本部兵馬攻山。”情知營中到處起火,士兵四處奔走救火,倘若山上羣道趁機來犯,己方反而失了先機,不如先下手爲強。

    衆將離帳,號召各部兵馬,停止救火,以金汁塗抹軍械,捨棄大營,發兵攻山。

    侯不白正在到處放火,忽見營軍鳴鑼吹號,棄大營於不顧,覺得不妙,變了麻雀飛出大營,與侯不明會合。二侯一齊上山,與羣道相見。

    羣道情知燕營大火是侯氏兄弟做下的好事。見它兩個回返,個個拊掌稱頌。

    馬升風道:“去了這麼久,事情可是辦妥了?”

    侯氏兄弟訕笑道:“燕軍被我們燒了大營,沒了歇腳的地方,此時正在整頓兵馬,想必就要離去。”它們只顧着胡鬧了,哪裏還記得教燕軍撤兵的事?

    忽聽山下擂鼓聲震天價響起,燕軍持了牛尾火把,向山上攻到。羣道見了一時騷亂無已,不知如何應對。

    馬升風道:“截教的各位同道,咱們火速搶佔上山要徑,不要讓燕人攻上山來。”其實這話是衝三教道人說的,但他不能越俎代庖,指揮玉清、太清二教的門人,只好說“截教的各位同道”。

    在場的上清道人中以馬升風輩分最高,他既發話,上清羣道自無不從,立時分散,去守山徑。大敵當前,玉清、太清二教道人也自發跟隨。

    衛凌羽回頭對衛憐釵道:“你就在這裏待着,不要亂動。”向半山腰走去。

    衛憐釵快步追來,道:“哥,我跟你一起去。”

    衛凌羽止步回頭,聲色俱厲地道:“老實待着,哪兒也不許去!”衛憐釵見他動了真火,不敢違逆。

    衛凌羽奔到山腰,只見簌簌利箭如暴雨襲至,立即揮劍格擋飛來箭矢。眼見箭矢密集,抵禦不易,大叫:“隱蔽!”身子一縮,躲到了樹後。

    其實不用他喊,羣道自然知曉躲到樹後。即便如此,還是有不少道人被射傷射死。

    燕軍一連發射三輪箭雨,見羣道避而不戰,弓兵散開,步兵先頭攻山。山下鼓聲擂動,進攻號角嗚嗚吹響。

    山徑不比官道寬敞,燕軍展不開大陣,行軍自不能一往無前。燕軍三人成陣,前頭兩員刀盾兵,後頭一員長槍兵,呈三角之勢。若遇道人攔路,當先的兩員刀盾兵抵禦化解,在後的長槍兵伺機刺殺。若論武藝,燕軍比之三教道人要差許多,但有這種三角陣勢配合,道人也抵敵不住。

    燕軍衝上山來,勢如破竹,羣道抵禦吃力,死傷相藉。有些道人受傷不重,情急之中想施展法術與燕兵拼個同歸於盡,掐訣唸咒,法術不能奏效,這才如夢初醒,始悟燕軍在兵刃上塗抹了金汁,以腌臢污穢破了三清正法。

    衛凌羽見左近同道一個接一個倒斃,燕軍則趁機割下已死道人左耳,這一幕看得心頭火起,按捺不住,揮劍砍殺。

    燕軍三角陣勢厲害,碧海潮生劍法對付這種陣勢派不上用場,但鳴鴻劍勝在犀利,刀盾兵的盾牌無法阻其犀利,所過之處,刀盾兵連人帶盾皆成兩截,腸裂肚開、心碎肺爛。

    當初他在西陵縣以三陰戮妖刀大開殺戒,殺傷了不少官兵,那是爲報父母之仇,被仇恨矇蔽了雙眼,因此不計得失。此刻卻不敢胡亂施展,唯恐殺戮過重有傷天和,折損陽壽,便取折中之法,以闕陰刀罡攻敵四肢,敵人中刀部位被刀罡一絞,即起腫包,劇痛難當,他再使鳴鴻劍取其性命。

    三陰戮妖刀最耗真氣,再殺一陣,衛凌羽便感真氣不續,此時左近道人傷亡慘重,燕軍越來越多,他只好向山頂退走。

    他先前打法對羣道大有啓發,會劍術的道人操縱飛劍往來,攻敵下肢,燕軍接連雙足被斷,抵敵不住,向山下退散。

    王涉川等將見山上道人死傷許多,而燕軍也折損不少,目的已然達到,即刻鳴金。燕軍退勢更急,形同潮散。

    羣道被殺傷甚衆,早憋了一肚子火,此刻見燕軍退走,哪裏肯容情?當即又有道人追下山去。山下弓兵再發利箭,追敵道人被射殺許多。

    羣道畢集一處,見燕軍退回之後,並未有再來攻山的勢頭,反而聚攏兵馬,向南撤去。

    陸無涯肩上負傷,憤憤地道:“這些燕國雜碎,真想追上去給他們殺個乾淨!”

    馬升風道:“不可!山道險要,咱們才勉強守住,倘若在平原上給燕軍展開了陣勢,咱們這幾百人根本不夠看的。”

    陸無涯說的也是氣話,聽了馬升風老成之言,也只好壓住了心頭怒火。

    山下燈紅通明,燕軍去得遠了,羣道不知是否有詐,準擬等到天明再看情況。清點完人數,個個垂頭喪氣。原來三教道人加起來有六七百之數目,這不到一個對時,在燕軍的圍攻下就折了七成,活着的不足二百,還有不少負了傷。

    呂凌煙見山道上死屍遍佈,道:“天氣炎熱,屍體不及時掩埋,易發瘟疫……”

    青木子道:“這裏是燕國國境,燕人自會處理。”雖然嘴上這麼說,但還是號召同道,掩埋那些已死道人的屍首。至於燕兵屍首,倒也懶得浪費力氣了。

    羣道擔心燕軍再來,掩埋了屍體後也不敢睡覺,兀自打量着山下。到了五更天的時候,侯氏兄弟變作雨燕,飛出幾十裏,沒見着燕軍,回來告知羣道。羣道確信燕軍是真的退兵了,這才下山。

    燕軍大營經歷大火,已被焚燒殆盡,只剩青煙縷縷。

    衛凌羽感激幾位金蘭義氣,請七義到左近的一座大鎮,尋了家酒肆共飲。

    酒菜上桌,先給各位金蘭倒上,舉杯站起,道:“這次多仰仗衆兄弟了,衛凌羽敬各位。”說罷,舉杯先飲。

    六義舉杯飲盡。呂凌煙是女子,不喜飲酒,只抿了一小口意思意思,衆人也不勉強。衛憐釵也向馬升風等人舉杯致敬。

    交談之中,衛凌羽方知馬升風也是異類修行,本體是名馬照夜玉獅子。八義當中,前四位竟都是異類。隨後,馬升風又問起衛凌羽兄妹是何物化人。

    衛凌羽大爲詫異,,便道:“大哥爲何有此一問?小弟是人類修行。”

    馬升風道:“你是七竅人類?”

    衛凌羽道:“正是。”忽然想起王靈銘、趙靈妃也曾誤認爲自己是異類,便道:“小弟尚未受籙,此番出山本是奉師命去祖庭參加授籙大典。”這是變相向馬升風解釋,自己沒有妖氣並非是因爲受籙所致,而是本身就是七竅人類。

    馬升風道:“嘶,老狐狸破了規矩了?玄陰觀自創派以來一直是一脈單傳,歷代不離狼、狗、雉雞、烏鴉、猿、猴這七種,老狐狸與狼、狗同宗,倒還說得過去……”

    衛凌羽道:“大哥是說我師父也……也是異類?”

    馬升風瞧他這副吃驚的神情,斷定他不知實情。胡升泰既然沒告訴過他玄陰觀的這些規矩,自己反倒說漏了嘴。便即不再多說。

    衛凌羽出神發愣,怪不得當初王靈銘、趙靈妃會把他當成異類,原來師父竟非人類,甚至在自己之前,玄陰觀歷代傳人均是異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