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高科學技術小組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仲淵2字數:3587更新時間:24/06/27 11:55:19
呂俊生是誰?
其他人或許不知道,但身爲骨灰級軍迷的餘華,卻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
呂俊生,河北邢臺人,生自燕趙之地,自一九三七年參加八路軍,一九三八年進入戰場,與最精銳的關東軍展開白刃戰,憑藉超乎尋常的勇猛和武力,手持大刀一次性砍下二十七名日軍老兵的頭顱,榮獲一等功,號稱‘軍中呂布’。
要知道,這可是1938年的關東軍精銳,絕非1942年以後的日軍新兵,一次性撂倒二十七個鬼子,若是沒有組織授予的功勳予以證明,就連都不敢這麼寫。
閻家莊戰役,時任連長的呂俊生打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戰損比,以1人負傷的代價,擊斃108人,戰後榮獲英雄連長稱號。
身高一米九二,體重二百斤,高大威猛,這位抗戰時期八路軍單兵綜合戰鬥力第一人,簡直就是漫威電影的美隊原型。
嗯,叫中華隊長更爲貼切。
除了勇武冠絕三軍,呂俊生槍法奇準,具備頂級狙擊手的射擊天賦,觀察能力一流,木柄手榴彈投擲距離六十米以上,各項軍事技能全面拉滿,外加絕對忠誠,呂俊生完全是各種兵王的plus究極版本。
一生征戰,呂俊生先後榮獲八次一等功,若非因爲多次戰鬥負傷導致落下病根,不得不退役離開部隊,他還能去朝鮮戰場繼續征戰。
這可是整整八次一等功!
餘華每每讀起呂俊生大佬的平生經歷和事蹟,心潮澎湃,無比嚮往,之所以想起了這位大佬,正是因爲面前高大威猛的警衛員呂俊羽,姓名和身材相似。
當然,餘華屬於心血來潮,隨口問問,並不指望警衛員呂俊羽真的認識呂俊生。
何況,這年代叫呂俊生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個。
“首長,我不知道你說的哪個呂俊生,不過,我三弟就叫呂俊生。”呂俊羽眉宇微皺,迴應道。
你家三弟就叫呂俊生?
得到這個回答,正準備繼續整理被褥的餘華,面容懵逼且疑惑,心中忽然傳出一股感覺,老天爺,不會這麼巧吧……
餘華深呼吸一口氣,問道:“呂同志,你是哪裏人?”
“河北邢臺,我是家裏老大,十三歲便離家了,走南闖北,最後加入紅軍。”呂俊羽沒有隱瞞來歷,回答道。
餘華徹底懵逼了,瞬間失聲:“臥槽?!”
河北邢臺!
呂俊生!
天下竟然真有這麼巧的事情。
餘華不知道河北邢臺叫呂俊生的人有多少,但他知道,以面前呂俊羽的身材和勇武程度,他的三弟是歷史上那位超級猛人的概率高達80%以上。
我的警衛員竟然是呂俊生他哥?
“首長,怎麼了?”呂俊羽看着餘華的表情,有些疑惑。
“沒,沒什麼。”餘華看着呂俊羽的表情,回過神,心中想說要不要把你家三弟接到延城參加紅軍,忽然想到自己和呂俊羽這才初次認識,關係並不熟,話到喉頭盡數咽了下去。
不着急,這件事暫時不着急,等關係熟絡了再談。
講道理,餘華非常樂意犧牲一點微不足道的個人時間,來爲傳說中的中華隊長呂俊生大佬,打造一套完美契合的武器裝備。
以呂俊生大佬的身體素質,扛着重機槍衝鋒簡直輕輕鬆鬆,以這個標準作爲參考。
先來一個後世牛迪科技生產的無動力機械外骨骼,載荷不求達到70公斤標準,能有50公斤負重載荷足以,而後配備由莊教授研發的重型防彈衣,設計一款5毫米高強度裝甲鋼防彈頭盔,直接把單兵防禦和作戰能力拉滿。
有了無動力機械外骨骼提供的高額負重,主武器可以選配機瞄版12.7毫米反器材狙擊槍,或者改進型30發彈匣捷克式輕機槍。
乖乖,這樣的畫面簡直不要太美。
可惜,如果能搞個M60輕機槍就好了,妥妥的抗戰蘭博。
至於無動力機械外骨骼,5毫米裝甲鋼防彈頭盔,機瞄版12.7毫米反器材狙擊槍等等軍事裝備的技術研發難度,擁有龐大知識儲備的餘華表示並不存在。
只要德制機械加工設備就位,餘華立馬就能造一把反器材原型槍出來,畢竟蘇制14.5毫米反坦克步槍就在這個年代誕生,而無動力機械外骨骼和防彈頭盔就更簡單了,純機械結構,不用考慮電子設備。
“首長,您沒事吧?”呂俊羽看着餘華時而驚喜,時而微笑的模樣,內心十分迷茫,他不理解餘華爲何會出現這樣的行爲。
難道這就是科學家的特有行爲嗎?
他不懂,也不敢瞎問,儘管餘華看起來像極了家鄉流浪街頭的二傻子。
“沒事沒事,你先忙,我收拾一下。”餘華聞言,這才回過神來,笑了笑。
“我就在門口站着,有事您叫我。”
呂俊羽舉手敬了一個軍禮,轉身離開窯洞,雙手端着滿是磨損痕跡的漢陽造,佇立於窯洞門口。
“等這段時間忙完了,找個時間把無動力機械外骨骼和重型防彈衣的設計方案搞出來,然後進行試驗。”待呂俊羽離去,餘華摸了摸下巴,內心深處的軍迷本性流露,讓他緩緩思考着單兵裝備方案。
如果說數學、氧氣頂吹轉爐、電渣重熔、105毫米榴彈炮等等項目屬於本質工作,算是事業,那麼單兵裝備方案則屬於興趣愛好。
人都有愛好,有的釣魚佬一週七天空軍六次,但他仍舊樂此不疲,全身心投入到絕不空軍的事業之中。
餘華的興趣愛好也是這樣。
哪個男孩子能拒絕動手研究軍事裝備?
哪個男孩子能拒絕自己研究的裝備,用到抗日戰場上去打鬼子?
其他人不清楚,反正餘華做不到。
……
臨近中午時分,招待宴的時間到了。
三人由陳康和劉將軍親自陪同,前往紅軍總部窯洞,參加了由老總舉辦的招待宴,宴會規模不大,就一桌子菜,上桌之人全是大佬,教員三人組全部在場。
宴席上杯觥交錯,氣氛融洽。
酒過三巡,大家開始聊天交流,餘華和林婉得到了三人組的肯定與鼓勵,而後由莊教授親自闡述氧氣頂吹轉爐技術的詳細情況與重要性,待三人組消化理解過後,再透露出根據地的交通運輸體系計劃,通過構建水泥公路和拖拉機,大幅度改善交通問題。
餘華說的很對,要想搞工業,必須先修路。
此外,臨汾原料供應地計劃,以及利用延長石油廠廢料瀝青,修建一條延城到馬頭關的新延馬瀝青公路,也順勢托出。
馬頭關,陝北與臨汾之間的黃河渡口,這裏水勢平緩,曾經屬於明清官渡,餘氏七塔原型機組和一系列重要設備便是經此進入根據地。
新延馬公路一旦建設完畢,便會成爲連接根據地與外界的第二條交通大動脈,無論是臨汾的優質工業原料,還是各種各樣的戰備物資,都能通過延馬公路源源不斷輸入根據地,其運輸效率是當前採用泥土路基的老延馬公路十倍以上。
而三人組經過討論商議的回答則是……全面支持,實施以氧氣頂吹轉爐項目爲核心的工業計劃,建設根據地交通運輸體系和新延馬公路,啓動臨汾原料供應地計劃。
得到這個回答,莊教授內心總算是鬆了一口氣,隨後,在一聲聲歡笑聲與期待目光之中,招待宴結束了。
轟轟烈烈的戰時生產計劃,即將進入一個全新的高度。
……
下午四點,軍工局。
充作會議室的三號窯洞內。
一張長桌擺在中間,陳康作爲主位,莊教授、餘華、林婉三人坐在右邊,正對面則坐着軍工局各部門負責人,桌面上放着一份份文件資料。
軍工局統籌管理戰時生產計劃,涵蓋工業和兵工生產,主要任務是完成戰時生產計劃,建立根據地工廠,爲部隊生產質量可靠的武器彈藥,由三人組直屬管轄,下設五個行政部門,總務科,兵工科,工務科,火藥科,礦產資源科。
下級部門則是柳樹溝中央兵工廠、延城鋼廠、火炸藥廠、硫酸廠、神木鐵礦、神木煤礦等礦場。
會議室內保持安靜,衆人靜坐等待,沒多久,會議室房門打開,一名身穿灰藍色軍服的紅軍幹部走了進來。
“報告,趙章成前來報到。”身材高大的趙章成挺直背脊,面容肅穆,向陳康舉手敬禮。
洪亮有力的話音傳遍會議室,所有人目光頓時集中於趙章成的身上。
“坐,就等你了。”坐在主位的陳康點了點頭,下達指示。
“是!”趙章成點頭,關上房門,來到長桌最後一個位置坐下。
迫擊炮神趙章成。——餘華雙眼帶着好奇,看向這位歷史上被譽爲神炮手的男人。
談到現代迫擊炮,國外離不開布朗德,國內離不開趙章成。
一個是創造現代迫擊炮的工程師,一個是國內以迫擊炮封神的超級大佬。
趙章成的迫擊炮聞名全軍,成名之戰三炮救紅軍,拿下大渡河,抗戰時期一人操三門迫擊炮,單人打出迫擊炮排的火力投射密度,炮彈命中率無限接近百分之百,還有一門單手操炮的絕技。
亮劍李雲龍的御用炮手王承柱在趙章成面前,最多算個趙章成早期版。
如今,經歷長征一系列戰鬥的趙章成,正處於巔峯時期。
“好了,人都到齊了,今天這場會議主要討論鋼鐵廠選址問題,密級絕密。會議開始之前,我先宣佈一件事。”
待趙章成入座,局長陳康站了起來,取出一份正式文件,當衆宣讀:“根據上級指示,經研究決定,軍工局成立最高科學技術小組,茲任命莊前鼎教授擔任組長職務,餘華任副組長,林婉同志任組員,趙章成同志任組員,授予最高通行權,可自由進出軍工局所有部門及附屬單位,授予最高知情權,任何研究項目均對科學技術小組全體成員開放。”
最高科學技術小組,組長莊前鼎,副組長餘華,組員林婉與趙章成,這份任命書職務和編制在中午招待宴時確定。
原本莊教授和林婉均推舉餘華擔任組長,不過,餘華並沒有答應,而是退了一步擔任副組長,於情於理,還是莊教授最爲合適擔任組長職務。
話音傳遍四周,進入衆人耳畔,從這一刻起,隸屬於軍工局的最高科學技術小組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