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平等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思窩字數:1839更新時間:24/06/27 11:54:32
    辦公室裏,孫蕊展示着思窩新的用戶等級制度:“森哥,目前對這部分的調整,主要涉及兩塊,第一塊是用戶的晉升機制,我們沿用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模式,結合當今社會、我們公司的管理方式方法,還加上對徇私舞弊行爲的虛實兩套應對方案,相關功能模塊已經搭建得差不多了。第二塊的用戶角色劃分,這塊又牽涉到第一塊的晉升通道劃分,雖然可以按職業、興趣來劃分,但如果將社會的職業都搬到思窩上,會有問題。”說着點開了職業分類列表,四周立馬有序地浮現出了8個大類,66個中類,413個小類,1838個細類,孫蕊隨意抓起了其中一個類目移到面前:“比方說這個,農民要進行該職業認證,是給他認證還是不給他認證呢?還是說,像其他平臺那樣只選金字塔上層的職業進行認證?那些底層的職業就全當不存在?”

    林森望着陷入迷茫的孫蕊,這是大家都不願去揭開的社會傷疤,沉思了片刻,點開了四人羣:“我們現在在對思窩的用戶等級制度進行討論,聊到了關於‘職業有沒有貴賤之分’的話題,感興趣歡迎加入一起頭腦風暴。”說完點擊了發送。

    只聽羣裏迴響着:“沒問題。”“森哥,馬上”“好的。”

    不一會,四人圍坐在一起,認真聆聽着孫蕊對新用戶等級制度的闡述,孫蕊把剛剛的疑問複述了一遍。林森總結到:“小孫的疑問便是這職業到底有沒有貴賤之分,這又涉及到另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人人平等嗎?”

    周芷琪沉思了片刻首先開口道:“‘人人不平等’倒是成了我們忌諱的詞,好像只要大家口頭掛着‘人人平等’,我們的社會就真人人平等了。”

    曹雪飛接過話說:“即便不平等的事就發生在眼前,他們還是能辯解成這是相對的平等。但在我看來,是在混淆是非,爲什麼就不願承認人人不平等的事實呢?”

    陳章略顯平靜地回答道:“從周公制禮作樂,區分尊卑貴賤,再到孔子把人分爲三六九等。人如果沒有尊卑貴賤之別,三六九等之分,禮便沒有存在的必要,禮一旦不存在,便是憑拳頭說話的時代。”

    孫蕊聯想到了《中國通史》,開口問道:“那是不是從西周到東周,變成春秋戰國?”

    陳章表情略顯沉重,望向孫蕊回答道:“春秋戰國時期,沒了禮數,大家靠拳頭說話,戰亂不斷,生靈塗炭,百姓遭殃。現在西方世界所標榜的人人平等,便相當於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

    周芷琪露出凝重之色說道:“這種靠拳頭說話就是所謂的人人平等?那老弱病殘呢?”

    林森看大家都進了狀態,便接過話題說道:“回到‘職業有沒有貴賤之分’的話題,我以‘農、娼’爲例,古代重農,農爲上九流,娼爲下九流;當代重娛,農變成了下九流,娼變成了上九流。於是,我們的社會變成了笑貧不笑娼。職業從古至今一直都有貴賤之分,不僅存在於現實中,也存在於我們的思想裏,只是這個貴賤之分取決於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民族推崇什麼樣的價值觀。以前的人害怕被打上娼的標籤,現在的人害怕被打上農的標籤。那些極力否認人人不平等的,一般是既得利益者,如此便可以讓底層的人安心呆在下九流的階層裏,防止階層更替。”

    周芷琪點了點頭:“人人平等反而是人人最不平等。”

    孫蕊聽着聽着反而更加糊塗了:“那我們思窩裏是要承認人人不平等?是要承認職業有貴賤之分?”孫蕊的這一席話,讓原本活躍的氛圍寂靜了下來。

    林森望向遠處,也陷入了沉思,過了好一會才說道:“如果我們思窩幻想着能把現實世界都搬到虛擬世界,那我們便低估了大自然所創造的現實世界,高估了我們所創造的虛擬世界,我們沒有可能鏡像出另一個世界,而我們也只生活在一個世界裏。至於這個社會傷疤,它所掩蓋的社會真相,人類社會的金字塔結構,就讓它存在於它所在的地方。在思窩用戶等級制度裏,我們把角色劃分更多地體現在用戶的社羣屬性上。比如利用思窩地理網的模式能讓大家更好地聚在一起,在各自的社羣裏,有人自然而然地成了大家的領頭羊,這種等級關係的確立,並不取決於職業,也不取決於興趣,而僅僅是最單純的人與人之間的依存關係。我們只要能正確地體現出這一社會結構就好。”

    陳章接着林森的思路說道:“換句話說,基於思窩的地理網模式,用戶通過地圖可以更方便地和周圍的人建立聯系。比如,走在馬路上,想瞭解擦肩而過的路人,住在住所裏,想認識左鄰右舍的鄰居等等。讓更多的人從線上拉回到線下,從虛擬世界拉回到現實世界,讓網絡真正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當好歷史的記錄者。”

    孫蕊明白地點了點頭,說道:“懂了,我們思窩的用戶晉升通道的劃分,並不是根據其職業和興趣的專業程度來設置,而是根據用戶在現實世界的互幫互助中,在不同地區所形成的社會金字塔結構。”

    “是的,這也正是網站論壇剛開始興起時所出現的版主模式,只是後來被資本化人爲操控,走向了腐敗,這也是社會傷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虛實兩套應對徇私舞弊的系統,怎樣促進互相幫助、互相監督,便代表着作爲改革家對社會現狀的反思。”

    接着,林森在會議記錄裏寫下了這麼一串問題:以禮服人?以拳服人?以德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