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少靈之十大罪狀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沅楓字數:3881更新時間:24/06/27 11:47:18
    在天雪城的戎府深處,古木參天,翠竹掩映,一股歲月沉澱的韻味撲面而來。太皓踏過青石小徑,輕釦府門,隨後便見到了曾經的戎皋城主。雖已年近九十,但戎皋城主依舊精神矍鑠,步履穩健,彷彿歲月並未在他身上留下多少痕跡。

    恰逢此時,戎宣也剛自外歸來,見到太皓,眼中閃過一絲驚喜,拱手道:“師兄,別來無恙?”

    太皓微微一笑,回禮道:“戎宣師弟,這些日子忙於軍務,未能及時來拜訪,還望海涵。我一切安好,無需掛懷。”

    戎皋城主望着太皓,眼中閃過一絲追憶之色,緩緩道:“太皓大人,想當年我們初識之時,你還是個意氣風發的少年,如今卻已步入老年,真是歲月不饒人啊。”

    太皓聞言,心中也涌起一股感慨,拱手道:“戎皋大人,您依舊健朗如昔,晚輩心中甚感欣慰。想當年,您在戎府執掌一方,威風凜凜,如今依舊不減當年風采。”

    戎皋城主擺擺手,笑道:“太皓大人過獎了。這次青鸞女皇選擇在天雪城建都,實乃出乎老夫意料。不過,這也證明了女皇陛下英明神武,定能帶領玄氏王朝走向復興。”

    太皓望着遠方,沉聲道:“我之願,便是以這天雪城爲基石,重鑄東方帝國昔日的榮光。”

    戎皋輕嘆一聲,擺了擺手,道:“國家大事,暫且不提也罷。但求所作所爲,皆能惠及百姓,那便是最大的正義。”

    太皓點頭贊同,目光中閃過一絲堅毅:“正是如此,我等所做一切,皆爲天下百姓謀福祉。”

    戎皋忽地想起一事,微笑道:“太皓大人,我這犬子戎宣,他的名字還是你當年所取。未曾想,他竟有幸成爲你的師弟,這真是緣分天定。”

    太皓亦是一笑,回憶道:“是啊,當年我爲戎宣取名時,怎會想到後面這些事。”

    戎宣聞言,心中感激,拱手道:“師兄,這便是你我之間的緣分。”

    太皓轉向戎宣,關切地問道:“戎宣,你如今在軍中任何職?”

    戎宣恭敬地回答:“回師兄,我仍任校尉之職。”

    戎皋見狀,微微蹙眉,向太皓道:“太皓大人,不知朝中是否還有空缺要職,犬子戎宣忠心耿耿,勇武過人,可否爲他謀求一席之地?”

    太皓沉吟片刻,道:“此事我雖不能直接決定,但我會向青鸞女皇舉薦戎宣。我相信,以他的才華與品性,定能得到女皇的賞識。”

    太皓,這位以誠信著稱的將領,心中早已有了盤算。次日清晨,他便帶着滿心的期許,踏入了青鸞女皇的議事大殿。他步履堅定,眼中閃爍着堅定的光芒,彷彿帶着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

    “陛下,微臣有要事啓奏。”太皓微微躬身,聲音洪亮而有力。

    青鸞女皇目光如炬,她深知太皓的爲人,每一次他的出現都代表着重要的事情。她微微頷首,示意太皓繼續說下去。

    “陛下,臣有一人舉薦,此人名喚戎宣,乃我師弟,亦是天雪城原城主戎皋之子。”太皓言辭懇切,將戎宣的品性和才能一一道來,“他智勇雙全,行事果斷,微臣認爲,他是守城大將的不二人選。”

    青鸞女皇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她深知,太皓不會無的放矢,既然他如此推崇戎宣,那此人定有過人之處。

    “既如此,那便依你所言。”青鸞女皇聲音果斷,她直接下令,“即日起,任命戎宣爲天雪城守城大將,負責天雪城的安危。”

    當戎宣接到晉升爲天雪城守城大將的任命時,他的心中充滿了激動與自豪。這份榮譽對他來說,既是責任也是鞭策。他深知,這份任命不僅僅是對他個人的認可,更是對他背後付出努力的肯定。

    戎宣的父親,戎皋得知這一消息後,眼中涌動着複雜的情緒。他爲自己兒子的成就感到驕傲,同時也對太皓的舉薦之恩深感感激。於是,他親自登門拜訪太皓,想要當面道謝。

    然而,當戎皋城主來到太皓的府邸時,卻被太皓婉言回絕了。太皓微笑着搖了搖頭,說道:“戎皋城主,您不必如此。戎宣能夠得到這份任命,全靠他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我只是順水推舟,舉薦了一個合適的人選而已。您應該爲他感到驕傲,而不是來感謝我。”

    戎皋城主聽後,心中更是感動。他深深地看了太皓一眼,眼中充滿了敬意和感激。他知道,太皓的話雖然簡單,但其中蘊含的深意卻足以讓他銘記一生。

    戎宣站在一旁,目睹了這一切。他的心中充滿了對太皓師兄的敬意和感激。他知道,沒有太皓師兄的舉薦和支持,他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更加努力,不辜負太皓的期望和信任。

    數日之後,行宮大殿之上,氣氛莊嚴肅穆。青鸞女皇端坐於龍椅之上,目光如炬,俯瞰着下方衆臣。此刻,她心中已有宏圖大計,只待時機成熟。

    只見臨時宰相福來上前一步,恭聲道:“陛下,微臣有一計,或可助我玄氏王朝重振雄風,擺脫少靈的桎梏。”

    青鸞女皇微微頷首,示意福來繼續。

    福來深吸一口氣,朗聲道:“少靈竊據皇位,倒行逆施,犯下累累罪行。微臣已將其十大罪狀一一列出,願陛下昭告天下,讓各城池百姓皆知其惡行,從而摒棄少靈,歸心我玄氏王朝。”

    說罷,福來從袖中取出一卷黃絹,展開後高聲宣讀:“欺君罔上,篡奪皇位,此乃第一罪;濫殺無辜,草菅人命,此乃第二罪;欺壓百姓,魚肉鄉里,此乃第三罪;姦淫擄掠,敗壞綱常,此乃第四罪;結黨營私,排除異己,此乃第五罪;貪污腐敗,中飽私囊,此乃第六罪;殘害忠良,陷害忠臣,此乃第七罪;禍亂朝綱,敗壞國運,此乃第八罪;勾結外敵,出賣國土,此乃第九罪;逆天而行,悖逆人倫,此乃第十罪。”

    隨着福來的宣讀,大殿內衆臣皆面露憤慨之色。青鸞女皇亦是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她知道,這些罪狀都是事實,是少靈無法辯駁的罪行。

    待福來宣讀完畢,青鸞女皇站起身來,聲音鏗鏘有力:“福來愛卿所言極是!朕即刻下旨,昭告天下各城池,讓百姓皆知少靈罪行。同時,在之後的一年之內,朕將親自領兵出征,誓要奪回失去的領土,讓玄氏王朝的旗幟再次飄揚在這片土地上!”

    此言一出,大殿內衆臣齊聲高呼:“陛下英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一刻,青鸞女皇的決心和勇氣感染了整個大殿。她知道,這場戰爭將是一場艱苦的鬥爭,但她有信心帶領玄氏王朝走向勝利。

    數月之後,風雲涌動,天雪城周邊的幾座城池紛紛掀起了歸順的浪潮。如潮水般涌來的城中官員,他們身披朝服,手持玉笏,帶着各自城池的誠意與期盼,前來拜見青鸞女皇,誓言效忠於她的英明統治。

    這些官員們,有的面容堅毅,眼中閃爍着對青鸞女皇的敬仰;有的激動不已,聲音顫抖地訴說着對舊主的失望與對新主的期待。他們匯聚一堂,共同表達着一個聲音:願跟隨青鸞女皇,共創東方帝國的新輝煌!

    青鸞女皇端坐於大殿之上,龍袍加身,氣勢如虹。她目光如炬,掃視着下方衆臣,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她知道,這些官員的到來不僅僅是歸順的象徵,更是對她統治能力的認可與信任。

    短短半年間,東方帝國彷彿經歷了一場洗禮。那些曾經被少靈統治的城池,如今紛紛倒戈相向,支持青鸞女皇。這不僅僅是一場權力的更迭,更是一場人心的覺醒。在青鸞女皇的領導下,東方帝國正逐步走向繁榮與富強。

    在臘月的嚴寒中,青鸞女皇定下了臘月初八的北上征伐之日,她的眼中閃爍着決然與堅毅。然而,就在出征前七日,天雪城掀起了一陣波瀾。

    那一日,太皓與福來宰相並肩走出行宮,漫步在銀裝素裹的天雪城街頭。街道兩旁的商鋪掛滿了紅燈籠,彷彿預示着即將到來的喜慶與繁榮。然而,在這寧靜的表象之下,卻暗藏着未知的風暴。

    正當他們談笑風生時,一名老者突然闖入了他們的視線。他拄着一根竹柺杖,身形佝僂,步履蹣跚,彷彿隨時都會倒下。他頂頭朝着太皓和福來走來,眼神中卻透露出一種異樣的光芒。

    就在此時,一輛疾馳的馬車突然衝入街道,打破了這寧靜的氛圍。老者似乎受到了驚嚇,身形一晃,便朝着前方撲去。太皓見狀,立即伸出雙手想要攔住馬車,但爲時已晚。老者撲倒了福來宰相,手中的柺杖也狠狠地拄在了福來的腳背上。

    “抱歉,抱歉!”老者急忙道歉,聲音顫抖而微弱。福來宰相扶起老者,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老者點頭哈腰地道歉了幾句,便轉身離開了。他的背影在雪地上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街道的盡頭。

    太皓望着遠去的老者,眉頭緊鎖:“是誰趕的馬車?竟如此魯莽!”福來宰相則擺了擺手:“罷了罷了,所幸無事。”

    然而,當福來宰相回到府中時,他卻感到腳上傳來陣陣劇痛。他脫下鞋子一看,只見腳背已經黑了一塊。他心知不妙,急忙招呼家丁去請郎中。然而,就在郎中還未趕到之時,福來宰相卻突然倒地不起,一命嗚呼。

    在天雪城的上空,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如同狂風驟雨般肆虐,激起了一片軒然大波。百姓議論紛紛,猜測着福來宰相的死因。太皓知道這一消息之後,疾步如飛地趕往福來宰相的府邸,心中的焦慮與不安如同烈火焚燒。進入府邸,只見郎中面色凝重,他低聲告訴太皓,福來宰相的死因是中毒,那致命的毒液如同蛇蠍般狡猾,從腳背悄然潛入,迅速蔓延至全身,奪走了宰相的生命。

    太皓的腦海中立刻浮現出那個拄着竹柺杖的老者身影。他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如刀,心中明白,那老者必定是少靈派派來的刺客,藉着偶然的機會,將毒物悄然注入了福來宰相的體內。

    憤怒與悲痛交織在太皓的心頭,他緊握着拳頭,發誓要爲福來宰相討回公道。他立刻召集了手下精兵強將,下令全城搜捕那名老者。士兵們如潮水般涌出,將天雪城每一個角落都搜了個底朝天。

    夜色如墨,那名老者如同幽影般在黑暗中消散,蹤跡全無。太皓的心頭涌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他深知這看似偶然的暗殺背後,定是隱藏着一張精心編織的陰謀大網。而那輛匆匆駛過的馬車,其駕車者那不經意間的眼神閃爍,更讓他確信,這二者之間定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太皓的眉頭緊鎖,心中卻如明鏡般清晰。他推測,那狡猾的刺客在得手之後,必會乘勝追擊,將矛頭直指青鸞女皇。他不敢有絲毫的遲疑,腳步匆匆地朝青鸞女皇的行宮方向趕去。

    然而,就在太皓全神貫注地思考之際,一股寒意突然襲來。他猛地擡頭,只見一道寒光如流星般劃破夜空,直奔他的面門而來。那是一枚飛針,尖銳而凌厲,顯然蘊含着致命的毒素。太皓眼中閃過一絲驚異,但身手卻絲毫不慢,他身形一閃,便輕巧地避開了這致命的一擊。

    他迅速掃視四周,只見一個身影在黑暗中一閃而過,消失在了巷子深處。太皓心中一凜,立刻追了上去。然而,那身影卻如同鬼魅般在巷子裏穿梭,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太皓雖然全力追趕,但始終無法拉近與那人的距離。

    就在他即將放棄之際,突然感覺到一股凌厲的殺氣從身後襲來。他猛地回頭,只見一個男子手持匕首,面帶猙獰的笑容朝他刺來。太皓心中一凜,立刻拔出長劍迎了上去。他們交手數招,太皓憑藉着過人的武藝和豐富的經驗,幾招便將那男子打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