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太皓赴皇宮請官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沅楓字數:3786更新時間:24/06/27 11:47:18
    太皓聞言,亦是面色凝重,他深知國事如棋,一子錯,滿盤皆輸。“半鏨宰相所言極是,戰與和,皆需審時度勢,權衡利弊。或許,我們可另闢蹊徑,一方面,加強邊防,以精兵強將駐守,減少不必要的徵兵,讓更多的壯丁得以歸鄉,安家樂業;另一方面,發展農商,鼓勵貿易,增強國力,以經濟之力支撐軍事,形成良性循環。如此,既可穩固國防,又可緩解民生之困。”

    半鏨聽後,眼神中閃過一絲亮光,彷彿在太皓的話語中看到了一條既保家衛國,又可兼顧民生的雙贏之路。“太皓大人高見,確是兩全之策。國家之根本在於民,民富則國強,國強則民安。我等需攜手,共謀長遠之計,讓東方帝國再現往昔輝煌,百姓得以安居樂業,方不負此生爲官之責。”

    太皓朗聲笑道:“此乃區區在下之淺見,能否付諸實行,終究還需靜候朝廷的睿智裁奪。”言罷,其眼神深邃,彷彿已將世態炎涼盡納於胸襟之間。

    半鏨聞言,眉峯微蹙,語帶不捨:“太皓大人,難道您當真決定要與那官場風雲揮手作別?”

    太皓輕撫長髯,目光悠遠:“高位厚祿,權柄之爭,於我而言,已如過眼雲煙。若非說官途,或許僅願爲一介草民父母官,行走鄉間,傾聽桑麻之音,方不負平生所學。”

    半鏨似有所悟,又復追問:“如此說來,大人內心仍舊藏着一絲入世的火種?”

    太皓笑中含着三分豁達,七分淡然:“世事如棋,佈局由天。吾之心志,不過隨緣而安,朝廷若有所需,民間若有所求,太皓自當勉力而爲。”

    言畢,太皓袍袖一揮,身影翩然,猶如閒雲野鶴,離了那繁華喧囂的宰相府,踏上了歸家的路。

    七日之後,宛若寒露凝霜,天地間忽生一股不祥之氣,雲閉星隱,風悲日泣。宮闈深處,那一襲龍袍加身的長襄女皇,曾以英姿颯爽駕馭萬乘之尊,此刻卻如同秋日殘荷,孤影搖曳於病榻之上。

    殿內燭火幽幽,映照着女皇蒼白而威嚴的面容,昔日那雙洞察秋毫的眸子,此刻已蒙上了一層朦朧薄霧。她嘴角掛着一絲未完的微笑,彷彿是在回憶往昔崢嶸歲月,又或是在對未來的王朝寄予最後的期許。

    突然,一陣急促而沉重的喘息聲劃破了死寂,女皇的手無力地垂落,指尖觸碰着冰冷的玉階,似乎在向這塵世做最後的告別。那一刻,珠簾輕晃,發出細碎而哀婉的聲響,恰似天際傳來的悲歌,宣告着一代女皇輝煌時代的終結。

    宮人們跪伏一片,淚如泉涌,不敢置信這位曾以鐵腕治國,又不失柔情的君主,竟如此驟然隕落。空氣中瀰漫着沉重的檀香,與無盡的哀傷交織纏繞,長襄女皇,這位在江湖與朝堂間留下無數傳奇的女子,終是隨着一聲悠長的銅鐘悲鳴,駕返瑤池,留給了世人無盡的唏噓與懷念。

    長襄女皇駕崩,皇宮內外一片哀慼。然而,這哀慼的氛圍並未持續太久,便被一股新的氣息所取代。青鸞公主,這位一直蟄伏於暗處的皇室血脈,此刻如鳳凰涅槃,振翅高飛,迅速宣佈自己登基爲帝。

    長襄女皇的遺體被安放在宮中一處幽靜的殿堂內,整整七日。這七日裏,朝野上下議論紛紛,猜測着新皇的登基將會帶來何種變革。而青鸞公主則忙於鞏固自己的權位,暗中調度,確保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七日之期一到,長襄女皇的遺體被莊嚴地擡出宮殿,送往早已準備好的陵寢。那陵寢位於皇陵深處,與玄禺皇帝的陵墓相鄰,象徵着兩位皇室血脈的永恆相伴。沿途,百官相隨,百姓跪拜,一片肅穆之景。

    陵寢之中,金碧輝煌,氣勢磅礴。長襄女皇的遺體被安放在一具精美的玉棺之中,玉棺上雕刻着龍鳳呈祥的圖案,寓意着皇室的榮耀與傳承。陵墓之內,還擺放着各種珍稀寶物,作爲陪葬之物,彰顯着長襄女皇生前的尊貴與榮耀。

    隨着陵墓的封閉,長襄女皇的一生便畫上了句號。而青鸞公主,這位新登基的女皇,則開始了她自己的統治時代。朝野上下,無不拭目以待,想要看看這位新皇將會帶領他們走向一個怎樣的未來。

    在翠微峯巔,青鸞公主脫胎換骨,羽化登仙,搖身一變,成爲萬衆矚目的青鸞女皇,權柄在手,天下俯首,她的每一個決定都如鳳凰展翅,無畏而張揚。

    太皓立於千風城的巍峨城牆之下,思緒卻已飛躍至那遙遠的北峯城,心海翻涌,誓要爲那片土地帶來變革。他決意再踏征途,非但爲了舊土,更是爲了心中那份不滅的信念。

    於是,他穿越層巒疊嶂,步入皇城禁地,請求覲見那位新晉的女皇,昔日的青鸞公主。宮闕深處,珠簾輕卷,青鸞女皇端坐龍椅,鳳目含威,神采飛揚,言辭間盡顯帝王之尊:“朕初登九五,龍袍未暖,卿何故匆匆而來,所求何事?”

    太皓單膝跪地,聲音堅定而清澈:“草民斗膽,願爲陛下分憂解難,懇請一官半職,以報皇恩浩蕩。”

    女皇眉宇間閃過一絲訝異,隨即笑道:“昔日卿以逍遙自在爲志,拒官千里,今日卻又主動請纓,其中必有緣由。說吧,你心中的天平傾向何方?無論功名利祿,皆可由你挑選,你是國家棟梁,朕自當不吝賞賜。”

    太皓昂首,眼中閃爍着堅毅的光芒:“草民斗膽,懇請陛下恩准,讓草民擔任北峯城之主。非爲一己之私,乃因北峯城百姓嗷嗷待哺,亟需明君之光照耀。草民願做那引路之燈,照亮北峯之城,使之重煥生機。”

    此言一出,大殿之內,空氣似凝固,唯有青鸞女皇眸中光華流轉,似乎在考量這份前所未有的請命。

    青鸞女皇目光深邃,宛如洞察秋毫,緩緩言道:“北峯城,孤懸於蒼茫黃土高原之側,其地貧瘠若荒漠中的枯骨,黃土漫天,溝壑縱橫,猶如大地裂開的傷痕,難以癒合。城中百姓,終年耕耘在那片不毛之地,汗水灑落,卻只能勉強換得幾粒辛苦糧,生活之艱,猶如寒冰覆心。商賈稀少,物資匱乏,經濟之脈,細弱遊絲,隨時有斷絕之危。你真的想到那裏去嗎?”

    太皓躬身行禮,語音溫潤如玉,蘊含着不容置疑的堅決:“陛下明鑑,草民昔日偶經北峯古城,目睹黎民衣衫襤褸,炊煙難繼,心中哀憐難抑。彼時起,便立誓定要扭轉其厄運,帶給他們安定富足之日,是以今日斗膽請命,欲歸北峯,踐行昔日之諾。”

    青鸞女皇聞之,眸中閃過一抹讚許之色,輕聲道:“太皓卿家,心懷慈悲,實乃國之瑰寶也。”她沉吟片刻,終是做出了決定:“罷了,既然卿心所屬北峯,朕便成全。即刻冊封卿爲北峯城主,城池興衰,百姓安樂,皆繫於卿一身,任重而道遠,望卿勿負朕望。”

    太皓拜謝,聲音堅定:“陛下厚愛,草民銘記於心,定不負所托。”

    青鸞女皇微微一笑,話鋒一轉:“朕今年華二十五,初掌乾坤,治國之道尚需磨礪。本欲借太皓卿家之智,共謀國是,然今卿志在北峯,朕自不便強留。但在卿啓程前夕,朕有一念,欲親眼見證太皓卿家武藝超羣之姿,不知卿可願賜教一二,以慰朕心?”言語間,既有帝王的威嚴,又不失女子的柔情與好奇。

    太皓心中微瀾乍起,暗自揣測女皇此舉背後的深意,卻見青鸞女皇蓮步輕移,宛若春風拂柳,徑直行至他面前,伸出蔥白玉手,輕啓朱脣,道:“無需多慮,太皓大人,但請隨意一展身手。”

    太皓身形微側,恭敬避讓,卻見女皇已是一招“流雲踏月”翩然而至,衣袂飄飄,宛如九天玄女下凡塵,頓時,大殿之中,風雲變色,殺機隱現,卻又不失雅緻。

    太皓心神一斂,當即啓用江湖罕見的“遊俠奇功”,身法詭譎,如同幽谷清風,來去無蹤,與青鸞女皇的腿功交相輝映。他拳風帶勁,每一式每一劃,皆是攻守兼備,既展現了武者之勇,又不失遊俠之逸。

    而青鸞女皇的腿功,無疑是武學中的奇葩,招式名稱不詳,卻美得令人窒息。只見她腿影重重,時而如龍騰九天,時而若鳳舞九霄,動作流暢至極,宛如碧波中綻放的睡蓮,每一次踢踏都精確無比,既是對武學美學的極致詮釋,也是對力量與控制的完美展現。

    他們兩位拳來腳往,卻無絲毫殺伐之意,更像是兩位絕世高手在進行一場藝術的交流,每一步、每一拳,都透露出對方的敬意與欣賞。殿內衆人屏息凝視,彷彿置身於另一個世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卻比任何刀光劍影都要扣人心弦。

    終於,雙方同時收勢,對視一笑,勝負未分,卻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對方的非凡與不凡。青鸞女皇輕贊:“太皓大人武藝超羣,真乃國之棟樑也。”太皓則謙遜回道:“陛下腿功卓絕,令草民大開眼界,實乃巾幗不讓須眉。”這一場比試,不僅是武藝的較量,更成爲了他們間無需言語的默契與認同。

    太皓抱拳施禮,眼中閃爍着求知之光,問道:“敢問陛下所施展的腿法,究竟是哪一門派的絕學?其韻致獨特,世間罕見,令在下頗爲好奇。”

    青鸞女皇嘴角勾勒出一抹神祕微笑,緩緩言道:“此腿法名爲‘流雲踏雪腿’,乃是由吾之恩師,江湖中人稱‘幽谷仙子’的亨凝女俠親傳。亨凝師承隱祕,鮮爲人知,其人其技,皆如空谷幽蘭,靜謐而高潔。”

    太皓聞言,眉宇間掠過一絲驚異:“亨凝女俠?在下雖浪跡江湖多年,卻未曾有幸聞其名號,想是前輩高人,避世不出,故而江湖傳聞甚少。”

    “正是。”青鸞女皇輕輕頷首,眸中閃過一絲懷念,“師父一生淡泊名利,長年隱居於江南某處雲霧繚繞的靈山之上,不問世事,是以外界知之者寥寥。”

    太皓恍然大悟,點頭道:“原來如此,難怪江湖中少有人提及。陛下能得此等高人親授,實乃天賜之福。”

    青鸞女皇輕笑,語帶讚賞:“太皓大人,今日朕與你簡短交手,實則是想親眼見識一番你那赫赫有名的‘遊俠奇功’。江湖傳言,此功集百家之所長,變幻莫測,今日一觀,的確非同凡響,令人嘆服。”

    太皓連忙謙遜道:“陛下謬讚了,草民之技,不過是些粗淺功夫,怎及陛下腿法之妙,意境之美。今日有幸得見陛下風采,實爲三生之幸。”

    青鸞女皇眼眸中閃爍着星辰般的睿智,輕嘆一聲,言辭間滿是不捨:“太皓大人,如你這等武藝超羣、胸襟寬廣的官員,實爲朝廷棟樑。中央重地,驃騎大將軍一職虛席以待,卻難覓合適人選,實乃遺憾。”

    太皓淡然一笑,眉宇間流露出幾分從容與智慧:“陛下,近來朝堂風雲變幻,幸得陛下英明,寒月簫、柳煙痕二賊終被剷除,撥雲見日。昔日遭貶謫的少靈將軍,其忠肝義膽、武略天成,何不赦其前愆,復其原職,使其再掌兵權,穩定邊疆,亦是陛下仁德之顯?”

    聞言,青鸞女皇秀眉微蹙,目光深遠,似在權衡着什麼,最終只是輕輕吐出一句:“此事干係重大,還需從長計議。”

    太皓心領神會,深知宮廷之事錯綜複雜,非一時之言可決,便不再贅述,只深深一揖,言辭謙恭:“陛下聖裁,草民自當遵從。今日之事,已了於心,草民就此告退,他日若有需,定當萬死不辭。”

    說罷,太皓轉身,步伐穩健,衣袂飄然,逐漸消失在金碧輝煌的宮殿長廊盡頭,留下一抹淡然卻堅定的身影,彷彿他所踏出的每一步,都預示着新的使命與擔當,令人期待他未來的作爲,也爲這武俠世界的篇章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