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柳煙痕帶兵出征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沅楓字數:3898更新時間:24/06/27 11:47:18
    在那個風雨欲來的夜晚,太皓凝視着遠方烽火連天的邊界,心中波瀾起伏,深感東方帝國的危機迫在眉睫。他得知突厥汗國大將軍李婧率軍猛烈攻打北方疆域,那猶如猛虎撲食般的攻勢,令他深感憂慮。於是,他獨坐燈下,思維如疾風驟雨般奔騰,最終靈光一閃,腦中孕育出一條既能解眼前困局,又能消除未來隱患的奇計。

    太皓深知,要想撼動寒月簫與柳煙痕這對禍亂朝綱的兄弟勢力,就必須將他們分化瓦解,各個擊破。於是,他將自己的計策細緻地傳授給貼身侍女翠縷,囑咐她祕密將此計傳達給青鸞公主。

    這條計策的核心在於,讓長襄女皇欽點柳煙痕擔任徵北大將軍,領軍抵禦突厥的進攻。一來,柳煙痕遠離都城,青鸞公主在朝中對付寒月簫便少了掣肘,更加得心應手;二來,戰場之上風雲變幻,生死懸於一線,一旦柳煙痕戰死沙場,或者是太皓安排得當,借敵人之手除掉柳煙痕,那麼寒月簫將失去左膀右臂,勢力大減,從而爲扳倒這股亂世之妖孽奠定了基礎。

    青鸞公主在得知太皓的計策後,心中暗自佩服,她深知此計雖險,卻有可能扭轉乾坤。於是,她帶着這份寄託着希望與危險的計策,走入了那繁複而深邃的宮廷鬥爭之中,力求在刀光劍影中爲東方帝國開闢出一條新的道路。

    長襄女皇在紫宸殿中,龍榻之上,鳳眸微闔,臉龐雖因病痛而顯得蒼白,卻依然掩蓋不住那份帝王獨有的威嚴與堅韌。她聽取了青鸞公主的建言,心中似有千斤秤砣,權衡着江山社稷的安危與朝中權謀的博弈。終於,她深吸一口氣,將目光投向殿堂中央,一字一句地宣佈:“傳朕旨意,即日起,封柳煙痕爲徵北大將軍,領兵抗擊突厥鐵騎,捍衛我東方帝國之尊嚴!”

    此言一出,紫宸殿內一片寂靜,唯有銅漏滴水聲在空曠的大殿中迴盪,像是在記錄着這個關鍵時刻的歷史變遷。柳煙痕聞聽女皇旨意,心頭五味雜陳,他知道,接受這個任命,不僅僅是出於對國家的忠誠,更是爲了對抗太皓的潛在威脅。他沒有猶豫,恭敬地踏上丹墀,雙膝跪地,朝着龍榻的方向深深一叩,低沉有力的聲音在殿內迴響:“微臣柳煙痕,接旨謝恩,誓以熱血與生命,保家衛國,不辱使命!”

    都童宰相望着青鸞公主堅定的神情,心中猶如巨石壓頂,無法釋懷。他眉頭緊鎖,面孔上鐫刻着深深的憂慮,那愁容滿面的樣子彷彿在訴說着對柳煙痕出任徵北大將軍的強烈擔憂。在都童宰相看來,柳煙痕雖在朝中頗有手腕,卻是一個對兵法戰術知之甚少的官員,若讓他率軍出征,無疑是將東方帝國的北方防線置於極其危險的境地,一旦失利,那將會是連綿不斷的敗退,甚至是江山社稷的傾覆。

    在都童宰相與柳煙痕的身影消失在紫宸殿厚重的硃紅木門外之後,殿內陷入了短暫的靜謐。長襄女皇環顧四周,最後目光停留在青鸞公主身上,她那清瘦卻堅韌的臉龐上寫滿了歲月的痕跡與母性的慈祥,她輕聲問道:“青鸞,你剛纔提出的那個讓朕封柳煙痕爲徵北大將軍的建議,究竟是誰給出的策略?”

    青鸞公主站起身來,腰間的翠玉佩飾隨着她的動作發出輕微的碰撞聲,她的眼眸中閃爍着堅定與智慧的光芒,答道:“回稟母皇,那是女兒自己的主意。女兒認爲,當下情勢緊急,需要打破常規,以奇策應變。”

    長襄女皇深深地嘆了口氣,那口氣中蘊含着對往事的追憶與對未來的憂慮,她悠悠地說:“青鸞啊,近來每當我獨自面對漫漫長夜,總會想起你的姨媽桑雅。你可知道,你姨媽在她豆蔻年華之際,最鍾情的男子並不是少靈將軍,而是太皓嗎?”

    青鸞公主聽聞此言,俏麗的臉龐上流露出驚訝之情,她輕聲重複:“太皓?”

    長襄女皇微微點頭,眼眸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哀愁:“正是太皓。當年,他與你姨媽同爲十五歲的少年,太皓曾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救下了身處危難的桑雅,自此,你姨媽便對他產生了深深的情愫。而你或許還不知道,當初意圖對你姨媽下殺手的,正是你的親生父親。”

    青鸞公主聽聞此言,花容失色,她緊咬貝齒,急切地追問:“怎麼會是父親?其中究竟有什麼緣由?”

    長襄女皇目光中掠過一絲悽楚,娓娓道來:“只因那時,你姨媽無意間發現了你父親密謀叛亂的祕密,於是,你父親在恐懼與憤怒的驅使下,對她萌生了殺機。而這樁陳年舊事,卻成爲了推動太皓與你姨媽情感糾葛的重要轉折點,但是後來他們終究沒有在一起。”

    青鸞公主眼中閃爍着驚訝與好奇的光芒,她輕聲道:“真是世事難料,沒想到太皓大人與姨媽之間,竟還有着如此深厚的淵源。”

    長襄女皇微微一笑,眼中卻透露出一絲深邃:“青鸞,你方纔提到的那個策略,可是太皓告訴你的?”

    青鸞公主點頭,恭敬道:“正是太皓大人。”

    長襄女皇目光如炬,彷彿能看穿一切虛妄:“青鸞,你是不是覺得朕寵幸寒月簫、柳煙痕二人,是因爲朕被他們迷惑了?”

    青鸞公主聞言,臉色微變,她猶豫了一下,才低聲道:“母皇,我……女兒只是擔心您的安危。”

    長襄女皇輕嘆一聲,語氣中透露出一絲無奈:“青鸞,你可知朕這一生,從未真正得到過愛情?與你父親分隔多年,那也稱不上是愛。然而,到了老年,朕遇到了寒月簫、柳煙痕他們兄弟倆,這才算是真正體會到了愛的滋味。所以,朕不能輕易殺他們。”

    青鸞公主聽着母親的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複雜的情緒。她深知母親的決定不易,也明白母親心中的苦衷。她輕輕握住母親的手,柔聲道:“母皇,女兒不要什麼江山,只希望您能夠健健康康的。這東方帝國的江山,有您在,便是最好的。”

    長襄女皇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感動。她輕輕拍了拍青鸞公主的手背,笑道:“青鸞,你是朕的驕傲。有你這樣的女兒,朕此生足矣。”

    青鸞公主道:“母皇,可是事實是,朝中大臣已悉數由寒月簫、柳煙痕控制了啊。”

    長襄女皇聽罷,微微頷首,她那歷經滄桑的臉龐上,皺紋彷彿訴說着無盡的故事。她緩緩道:“青鸞,朕自然明白。朕之所以容忍寒月簫、柳煙痕兄弟兩個,不只是因爲感情,更是因爲他們背後代表的勢力,暫時有助於穩固朝廷大局。但朕不會讓他們越界,傷害到帝國的根本。”

    她頓了頓,那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一絲決絕:“朕要的是平衡,而不是毀滅。太皓的策略,朕明白其中深意,他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削弱寒月簫、柳煙痕的勢力,同時也能讓朕看清他們的真實面目。朕答應你,只要他們敢做出危害國家和百姓的事情,朕絕不姑息。”

    青鸞公主聽到這裏,眼眶微微泛紅,她緊緊握住母親的手,淚光閃爍,道:“母皇,您爲帝國操勞一生,女兒願陪伴在您身邊,共同守護這片江山。請您相信,無論何時何地,女兒都會竭盡所能,爲您分憂解難。”

    長襄女皇看着青鸞公主,那疲倦卻堅定的眼神中溢滿了欣慰與感動,她輕輕撫摸着女兒的秀髮,溫和地道:“青鸞,有你這句話,朕便有了無盡的力量。記住,無論今後遇到何種艱難險阻,母皇始終會在背後支持你,我們一起守護這東方帝國,直到最後一刻。”

    青鸞公主深深吸了一口氣,眼中閃爍着決然的光芒,她微微施禮,輕聲道:“女兒明白母皇的苦心與抉擇,定會遵循母皇教誨,慎行每一步。女兒先行告退,明日即刻安排柳煙痕出征事宜,同時也密切關注太皓大人那邊的進展。”語畢,她轉身邁出殿門,那曼妙的身影逐漸消失在光影交錯的長廊盡頭,留下一道堅定而獨立的背影。

    長襄女皇目送青鸞公主離去,那雙明亮的鳳眸中泛起一抹柔和而複雜的光澤,她輕輕地倚靠在龍榻之上,指尖輕撫着光滑的扶手,似乎在回憶着過去,又彷彿在預判着未來。殿內的金碧輝煌與她此刻的寂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猶如她內心的掙扎與無奈,化作了繞樑不去的琴音,低低迴響在空曠的紫宸殿中。

    她遙想自己年輕時也曾有過如青鸞一般的果敢與激情,只是歲月的磨礪讓她學會了權衡與忍耐。她清楚,每一位君王都有各自的無奈與苦楚,而她,作爲一位女性君主,面臨的挑戰更是常人難以想象。但她深知,無論如何,她必須維護好這東方帝國的繁榮安定,哪怕要犧牲自己的情感與幸福,也要守護好這片她深愛的土地和百姓。

    寒月簫在得知柳煙痕即將領兵北上,成爲徵北大將軍的那一刻,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他心頭炸裂開來,那瞬間的震撼令他幾乎窒息。他眼眸中的狡黠與冷酷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罕見的焦慮與不安。他明白,這次的變動絕非表面上那麼簡單,而是牽扯到了一場巨大的政治棋局,而他與柳煙痕,都不過是別人手中隨時可以棄置的棋子。

    他雖身爲朝中權臣,手腕通天,但對於長襄女皇的決定,卻如同面對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峯,只能仰望其巍峨,無法撼動其基石。畢竟,女皇乃是九五之尊,一言九鼎,一旦決定下達,縱是他有千般手段,萬種計謀,也無法改變既定的事實。

    寒月簫背靠雕龍畫鳳的屏風,目光凝重地望向窗外夜色下的皇宮,月光灑在他的臉上,映出一片冰冷的蒼白。他知道,此番柳煙痕出征,無疑讓他們的計劃多了無數變數,而太皓的身影,此刻也如同幽靈般在他心頭縈繞不去,那冷靜而又深不可測的眼神彷彿預示着一場即將到來的風暴。

    他緊緊捏住手中的茶盞,瓷質冰涼,指尖卻滲出了涔涔冷汗。儘管他內心焦急如焚,卻只能選擇沉默接受,因爲他深知,這看似平靜的皇宮深處,正蘊藏着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而他自己,已然深陷其中,無法抽身。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暗流涌動中運籌帷幄,尋找那一線生機,以保護自己苦心經營的權勢不受損害。

    次日,朝陽初升,霞光萬道,照耀着千風城的硃紅城牆和金碧輝煌的宮殿。雄壯的戰鼓聲破曉而出,響徹雲霄,宣告着柳煙痕作爲徵北大將軍正式出征的時刻已經到來。城門外,鐵甲森森,旌旗獵獵,萬馬齊喑,只待一聲令下,便要踏破山河,奔赴沙場。

    浩蕩的大軍匯聚成一道鋼鐵洪流,蓄勢待發。柳煙痕身披銀鱗寶甲,頭戴紫金冠,腰懸青鋒劍,騎乘一匹烏騅神駿,英姿勃發,氣吞萬里如虎。他的身後,萬千將士刀槍如林,盔明甲亮,人人皆懷赤誠之心,誓死保家衛國,盡顯英勇之志。

    朝中十餘名重臣聞訊趕來送行,他們身着朝服,手執笏板,肅穆莊重。人羣中,有老成持重的內閣首輔,有功勳卓著的開國元勳,更有青年才俊的文武新秀。他們望着即將遠行的柳煙痕,眼中既有殷切的期待,又有深深的憂慮與不捨。

    當柳煙痕策馬緩緩前行,走過隊列時,衆大臣紛紛躬身施禮,口中低聲祈禱,願他凱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臣更是揮淚吟誦:“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此情此景,令人感慨萬分,不禁讓人想起那句古語:“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隨着柳煙痕揚起手中的帥旗,號角聲隨之響起,整裝待發的軍隊猶如巨龍甦醒,瞬時啓動,大地爲之震動。這一幕壯觀景象,不僅見證了國家的威嚴與力量,更寄託了無數百姓對和平的期盼和對勝利的渴望。大軍一路北上,直指邊疆,開啓了這場關乎國家命運與榮譽的征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