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魂 第55節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山梔子字數:3603更新時間:24/06/27 11:30:48
    從前諸般情義,死生師友,他珍之重之,不敢以殘魂之身毀之,所以他寧願在這個陽世裏,一個人走一條路。

    “遇見你時,我想過要見他。”

    徐鶴雪沉默半晌,才輕聲道:“可是倪素,我又想,他們未必會想見我。”

    其實他的這句話聽起來一點也不難過,他的語氣平靜到不過是在陳述一個事實,但倪素心中卻有些不是滋味。

    爲什麼會不想見?

    因爲他死去十幾年,無人祭奠?

    倪素心中覺得,他心中緊緊記掛的情義對他卻似乎太絕情了,從他這個人離開這個人世,便好似所有的人和事都與他割席。

    “可是,”

    倪素握緊他的手,滿天的雪花如塵輕拂面頰,她一步一步地帶着他走到巷口那片暖黃的光影底下,不遠處熱鬧的聲音變得離他們很近,“可是我總覺得,你不應該被如此對待。”

    第48章 採桑子(五)

    元宵夜瓦子中的事過去才三日, 蔡春絮便親自來南槐街邀請倪素去太尉府中飲宴。

    除卻苗太尉那位身爲殿前司都虞侯的長子苗景貞還在宮中當值,太尉府這一家人也還算齊整。

    苗太尉在席上並不怎麼說話,只等宴畢, 他才尋了個由頭請倪素在亭中小坐,他如今剃乾淨了鬍鬚, 人看着比以往更精神了些,“此事阿蔡與我夫人都不知曉,所以席上我並未向倪姑娘你敬酒。”

    他從爐上提來一隻壺, 倒了一碗熱茶遞給倪素。

    “太尉大人不必如此,我當初能提早從夤夜司中出來, 也要多謝二公子與蔡姐姐, 後來又在您府中叨擾多日, 正不知如何報答。”倪素捧來茶碗, 笑着說道。

    “你家對阿蔡家有恩,阿蔡又是嫁到咱們家的,這對咱們來說都是一樣的,”苗太尉坐下去,雙手撐在膝上,“元宵那日, 倪姑娘是去瓦子裏玩兒的?”

    “是, 我來雲京這麼長一段日子,還從沒真正瞧過雲京的繁華, 我聽說瓦子裏熱鬧,便去看看。”

    倪素回答。

    苗太尉點點頭, “咱雲京的繁華熱鬧, 又豈止是瓦子那一處,只是不知倪姑娘你還要在雲京待多久?”

    今夜雖未落雪, 但夜裏仍寒,倪素手掌緊貼瓷碗,“應該,還要長住。”

    “我還以爲,倪姑娘不會想要再待在此地了。”

    苗太尉眼底含笑。

    “是不想,但我不能因爲我的不想,而棄一人不顧。”倪素吹着碗沿的熱霧,抿了一口熱茶。

    “倪姑娘說的是?”

    倪素知道苗太尉是想起了那日在瓦子裏他曾瞧過一眼的背影,她搖頭,“一個在我來京路上幫助過我的人。”

    她低垂眼簾,地面一團淡白的影子浮動。

    “倪姑娘留在這裏也好,若覺一個人冷清,也可以來太尉府與阿蔡作伴,”苗太尉說着,到底還是忍不住問出聲,“只是我很想問姑娘,當日在瓦子裏,與姑娘爲伴的那位公子是誰?”

    一連三日,苗太尉每每想起那道背影,總覺得十分熟稔。

    “其實,我與他並不相識。”

    倪素說。

    “不相識?”苗太尉輕皺了一下眉。

    “當日我在瓦子中見到您,便想上前與您說兩句話,豈知沒走幾步便被他叫住,是他告訴我您或將有危險,讓我帶您躲起來。”

    “瓦子裏樓上樓下的那麼多人,他又如何知道你與我相識,必是向我而來?”苗太尉面露疑惑。

    “我其實也想問太尉,他難道是與您相熟的人?我伸冤的事在雲京鬧得翻沸,又與您家走得近,難道他此前便識得我?”

    倪素這一番反問,倒令苗太尉有點愣住了,他竟也順着她的話頭思索起來,眉心擰成川字,半晌,他煩躁地抹了一把臉:“他媽……”

    餘下的話還沒出口,他擡頭對上倪素的目光,訕笑一聲,“倪姑娘見諒,我是個粗人,這些渾話說慣了……”

    倪素忍笑,搖頭。

    “姑娘可知,那雅室裏等着我的是什麼人?”

    “當日您與蔣御史趁亂離開時,我也出了瓦子。”倪素故作不知。

    “是胡人。”

    苗太尉的神色嚴肅許多,“若那時我真去了,只怕如今我全家都要被送到夤夜司獄中刑訊。”

    “雖不知那公子到底是何人,但他與你都幫了我很大一個忙,我猜,他若不是事先知情,那麼,應該便是一個上過戰場的武將。”

    苗太尉下意識地想摸一把鬍鬚,卻只摸到自己光禿禿的下巴,“非如此,他又如何能對胡人那般瞭解?”

    武將。

    倪素聞言卻有些發怔。

    她想起徐子凌的手,她見過那雙手握筆,見過那雙手翻書,也見過他握劍,但她常常會忘記,他原也有鋒利如刀刃般的底色被收斂於那副清癯端方的表象之下。

    正如苗太尉所言,他是那麼瞭解胡人。

    知道胡人佩刀的習慣,知道胡人行走的姿儀,知道胡人的草場有多遼闊,牛羊有多難得……就好像,他真的去過那裏似的。

    “也許吧。”

    最終,她輕聲迴應苗太尉。

    若那胡人還活着,少不得還要咬住苗太尉不放,幸而那年輕公子對那八人都下了死手,以至於八具屍體擡進夤夜司,夤夜司使尊韓清卻什麼也查不下去。

    苗太尉今日借蔡春絮之名請倪素前來,便是想知道當日助他逃過此劫的人究竟是誰,哪知道這番話談下來,他是越發糊塗了。

    夜已深,苗太尉也不好再留倪素,請二兒媳蔡春絮將人送走後,他一個人又在亭中坐了一會兒。

    殿前司都虞侯苗景貞攜帶一身寒氣從宮中回府,一身甲冑還未脫,見父親在亭中獨飲,他走上前才發現苗太尉往嘴裏灌的哪裏是酒,分明是茶。

    “……爹,倪小娘子如何說的?”苗景貞解下佩刀放到桌上,一撩衣擺在苗太尉對面坐下。

    “她說與那人並不相識。”

    苗太尉吐了茶沫子,“要說她說了謊,可她又何必說謊哄騙我?”

    “丹丘意欲增加歲幣,您才上了拒絕給丹丘歲幣,並主戰的奏疏,想不到立刻便有人借小叔之事,引您上鉤,”苗景貞的臉色有些不好,“還是用一個胡人來加罪於您,這是存心侮辱您。”

    “還望爹往後三思而後行,不要聽見小叔的名字便什麼也不顧。”

    “還不是因爲信中提及了雍州的事,你也知道你小叔是死在雍州,可我當時身受重傷不在邊關……”

    苗太尉一改平日裏那般爽朗的模樣,顯露出幾分沉鬱,“景貞,你小叔死的時候,才二十來歲,連媳婦兒都沒娶呢,我如今倒是有你們兩個兒子,還有兩個兒媳在,可他的屍骨卻被胡人的金刀砍得什麼都不剩,我如今,也僅能給他立一個衣冠冢。”

    “就因爲送來的信上說小叔之死另有內情,您便亂了方寸麼?”

    苗景貞無奈,“爹,當年的軍報還在,那些從雍州回來的官員也都在,便說那蔣御史,他也是從雍州回來的官員中的一個,誰都知道,當年丹丘將領蒙脫以青崖州徐氏滿門性命相要挾,使罪臣徐鶴雪領三萬靖安軍投敵,而蒙脫出爾反爾,將徐鶴雪的三萬靖安軍屠戮於牧神山,若非小叔以命死守雍州城,只怕等不到援軍,雍州城這個軍事要地,便要落入丹丘胡人之手了。”

    “徐鶴雪”這三字從苗景貞口中說出,苗太尉的臉色立即陰沉下去,他一手攥着茶碗,竟生生將其握成了一把碎瓷片。

    “老子……”

    苗太尉啞聲,“老子當年若早知他是這麼一個沒血性的人,就該讓他滾回雲京,何如由他……貽害大齊?”

    若在雲京,他也許還能做他的少年進士。

    身在廟堂,也比身在沙場要好,

    至少不必在風沙血影裏迷失自己,從天之驕子,到一敗塗地。

    天色濃黑如墨,點綴幾顆疏星。

    倪素入太尉府中時天還未暗,因此她手中此時提着的這盞燈也不是自己點的,她穿過熱鬧的街市,走到無人的靜巷,一直有淡霧輕拽她的衣袖。

    她蹲下身,從懷中取出火摺子,打開燈籠,將裏面的蠟燭吹熄,又重新點燃,一捧火光搖搖晃晃,倪素擡起頭,看見不遠處有個小孩兒在家門口歪着腦袋看她怪異的舉動。

    那個小孩兒忽然朝她露齒一笑,隨即將手中的雪球拋向她。

    然而雪球沒有砸到她便被淡淡的寒霧化成細碎的雪粒子落在她的腳邊,那小孩兒瞪大雙眼,像見了鬼似的,轉身被門檻一絆,栽進了院門裏,發出嘹亮的哭聲。

    倪素忍不住笑起來。

    “徐子凌,你會嚇人了。”

    她說。

    淡霧輕拂她的袖邊,化爲一道頎長的身影,他是依附着她的,從頭到尾。

    他不說話,一雙眼睛靜默地看着她。

    倪素提着燈站起身,“我們回家。”

    似乎“回家”這兩個字總能爲他找到一絲有溫度的歸屬感,倪素每回這樣說都能在他宛如嚴冬般凋敝的眼底發現一些不一樣的情緒,他總會在這樣的時候,顯得很順從。

    所以她也很喜歡這樣和他說話。

    其實讓這樣一個久離人世的鬼魅感到開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倪素總是想這麼做。

    兩人並肩走過那間有哭聲的宅院,聽到裏面小孩兒抽抽噎噎的,還在和孃親叫嚷着有女鬼。

    倪素又笑出聲。

    “你還痛不痛?”

    徐鶴雪有些不自在。

    倪素身上的傷還沒將養好,那日在瓦子裏又扯到了後腰的傷處,這幾日又有些難捱,但她搖頭,“已經不是很疼了,我每日都有用藥的,你放心,我自己便是醫工,我都知道的。”

    “嗯。”他應聲。

    “我與苗太尉說的話你聽見了嗎?”倪素問他。

    “聽見了。”

    “你覺得我說的有錯處嗎?”

    “沒有,你答得很好。”

    徐鶴雪話音才落,倏爾想起她與苗太尉說的那句“不願因我的不想,而棄一人於不顧”,他走在她所持的燈影裏,忽然又道:“倪素,我雖不記得從前的許多事,但我想,我曾經,一定從未遇見過你這樣的姑娘。”

    倪素一頓,擡眸望他:“我……是什麼樣的?”

    “敢於存志,不以艱險而生憂懼,不以世俗而畏人言,”徐鶴雪停下步履,迎向她的目光,“你是值得人敬佩的女子。”

    不因他鬼魅之身而對他避之不及,願意暫且留在這個地方以成全他的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