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道有別 219論資排輩
類別:
武俠仙俠
作者:
老同學84字數:3937更新時間:24/06/27 11:30:39
“天山派白道長說得好!整瓶不動半瓶搖,蜜蜂男既然敢來少林寺取劍,幾位武林前輩不妨順應天理,除此一害好讓天下太平,藉以正世風民俗。不然淫邪之氣彌散,羞恥不生道德盡喪,則是我輩學武者的悲哀。”
說此話者正是乾坤門的韓千兵。
師兄方若雷之死,一直是韓千兵的心結,奈何此淫賊武功奇高,乾坤門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只得長期忍耐。
今日適逢巧合,此賊竟自投羅網,不然、以這些武林耆宿的終生名望,去追殺一名惡俗淫賊,不但有失身份、甚至在江湖上,還會引起不良的猜疑,那就畫虎不成、貽笑大方了。
“不可!韓施主此言有違議定,今日比試屬點到即止,不得以性命相搏,蘭施主縱然淫蕩,但命不該死,況我少林寺二十年來,未有血光之災降臨,老衲及敝寺衆僧,唯念我佛慈悲。”
“哈哈哈!看看,高僧就是高僧,與你們這般江湖小丑,所見確實是雲泥之別,蘭某傲視天下,卻從不敢小覷少林寺的神僧。你們整天嚷嚷、蘭某罪該萬死,可知蘭某從未枉殺一人,所殺之人皆是想取蘭某的性命,而某家實屬不得不殺。
哪像爾等所謂的名門正派,爲了名聲而殺人,爲了寶劍而殺人,爲了金銀而殺人,甚至於爲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殺人。人家殺了你一人,而你卻殺了他一家人,到底誰更惡?!說什麼取蘭某性命,乃是天下大義,簡直是狗屁不通!
那遼國的皇帝、臣子和兵將,殺我百姓成千上萬,敢問諸位大俠,有誰前去領取天下大義?倒是四方門的王老英雄,在下是佩服的很!縱使契丹武士和東瀛武士明暗截殺,老英雄依然大義無悔。此前在泰山玉皇峯,鼎王助常悔青再射天狼,名動江湖天下皆知,所以王老英雄的弟子親眷,蘭某是禮敬有加!”
花間宓蘭自始至終在場上,指點各門各派笑傲羣雄,唯峨眉派掌門臉色鐵青,雖然衛氏一門所遭惡運,並非峨眉掌門之意,但畢竟是在能明大師、執掌門戶時所發生,儘管事後大師曾疾言、怒斥門人弟子,但終於事無補。
鼎王及其弟子,雖然耳聞目睹了蜜蜂男、出場以來的一言一行,儘管他對本門頗有禮遇,但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此人既爲武林所不齒,須得劃清界限,所以自鼎王以下,一子一徒俱不假辭色,冷眼相視默然不語。
崆峒派的北戴子卻沉不住了,高聲責問:
“你一個禮義廉恥不顧之徒,居然在此巧舌如簧、飛揚跋扈,簡直不把我三山五嶽、七門九派放在眼裏,今讓崆峒派先會會你這無恥小兒,也好打掃一下廟堂的烏煙瘴氣。”
說完其人已飄入場中。
“哦!原來是北戴子道長,崆峒派這麼緊張,莫非心裏有鬼,我聽說道長武功固然很高,但卻不是崆峒派掌門,哈哈!蘭某是來取九龍劍的,沒工夫與你辯嘴。
若是小可贏了道長,不知首座大師之言,還算不算數?若是食言還需先講明,到底是道長不夠資格?還是蘭某不夠資格?道長可曾想過沒有?”
蜜蜂男是泰山鏢局的常客,早就知道崆峒派、峨眉派追殺衛家老小一門,所說自然是有所指,因此一席話,嗆得北戴子臉色一陣紅、一陣白。
要知道,這一回擬定的比武規格,因爲七大門中楊門和洪門的推辭,加上九大派中九嶷山未至,所以、各大掌門多謙虛且有所保留,將九龍劍的等級難題,交給三山五嶽的名家宗師去破解。
首座僧承真大師連忙解圍:“阿彌陀佛,蘭施主之言雖然強詞奪理,卻也不無道理,諸位今日既來少林寺,那便是客,皆有取劍之機遇。
至於仁義道德,老衲以爲,均不是哪一門、哪一派,自以爲是的護身符,名門正派從來就不是自詡的!即便是少林寺,也不敢自吹自擂、自鳴得意!蘭施主今日志在必得,則請選定一位前輩高人一試身手。”
首座大師說完側過身來,伸手往旁邊謙卑一指,其神態深涵禮數。
“小生久聞華山派的武功,乃是五嶽的後起之秀,於掌門韜光養晦,令華山派近幾十年異軍突起,連東嶽的泰山派和中嶽的嵩山派,都有些名落華山了,蘭某今日正好見識見識,就算與九龍劍擦肩而過,也不枉走此一遭。”
花間宓蘭雖說有些浪蕩不羈,甚至於風流成性,但說話行事向來一是一二是二,從不遷就他人,更不消說溜鬚拍馬了。
泰山派、嵩山派儘管名聲在外,但已成昨日黃花,武功多有外強中乾之勢,與北嶽恆山幾成伯仲之間,與華山派、衡山派相比,明顯稍遜風騷,故而花間宓蘭直言不諱。
蘭風宓耽於花間,但並非不問武林,江湖上的掌故軼聞、風向祕技以及門派隱私,甚至醜聞要點等重大新奇之事,幾乎沒有他不知道的,能打則打、能避則避,這也是他立於不敗的因由之一。
華山派掌門於雪禮,聞言從師弟身旁冷冷站起,不動聲色從後座走出來,既不稱謝也不道謙,神情看似不喜,或許是因爲蘭風宓名聲不佳之故。
就聽於掌門略帶譏諷之音,單調無味說道:
“蘭公子言語浮滑、慣於花街柳巷哄騙,前後囉嗦了這麼多,不知有幾成可信?今日於某雪禮就借你的手腳,領教領教終南山、徐老道的絕世修爲!蘭公子,就請出高招吧。”
“怪不得華山派獨樹一幟,原來是於掌門不近人情之故,倒是花間宓蘭自作多情了,嘿嘿!看來這人世間的風情,都給蘭某一人賺足了,情多氾濫、色滿燦爛,蘭某的性譽、早已不是區區幾年的江湖了,也好!蘭某就不客氣了,若是勝得於掌門一招半式,宓蘭小生也就此贏得天下情聖之稱,哈哈哈……”
見於雪禮絲毫不給面子,蜜蜂男也不以爲意,依舊嬉皮笑臉、怪腔怪調,說完後又狂妄大笑。
笑聲中起手就是一招‘烈火焚金’,掌風四面穿梭,那是終南山威風八面的震陽掌。
於雪禮一瞧,其人出招詭異不敢怠慢,當即一招‘青松撩雲’,暗想這小子淫蕩成性,居然還有如此陽剛的內功,看來徐老道內功心法自成一派,算得上是獨領風騷。
兩人拳來腳往,眨眼間過手四十來招,蜜蜂男毫無敗象,臺下的除青城派、乾坤門、峨眉派,等其餘高手無不驚訝,均未想到這淫賊練成這般絕世武功,這架勢,不少名門正派的高手都已看出,一百招之內根本分不出勝負。
一百招過後,於雪禮面顏泛紅,內勁化開虛虛實實,雙腳錯開略微外翻,右手拳開成掌,這一招‘迷途知返’,由蘭風宓右腋下斜向直切喉頭,蜜蜂男百忙中倒縱,左腳踢出‘終南餘雪’,於雪禮的手腕若不收回非折不可。
於雪禮不愧爲一代掌門,臨危不亂收掌爲爪,臂腕一側一沉,五指鎖住蜜蜂男的左腳丘墟、崑崙兩處穴位,衆人一瞧、花間宓蘭敗局已定。
誰知機變重重,蘭風宓自知破綻遺漏,雙掌平推‘花開兩朵’,齊齊鏟向於掌門左右小腿骨,這一招圍魏救趙,算是死裏逃生。
雖然兩人招式有先後,並非同生共死,但於雪禮身爲一派掌門,自然不會和蜜蜂男互殘爛鬥,腳跟彈起收手讓開,同時伸腿橫掃,這時,蜜蜂男急速收身,幾乎接近匍匐於地面。
於雪禮來不及翻身,坐地雙手按下,若是擊中蘭風宓,蘭公子不死也要脫層皮,蜜蜂男似乎無處可逃,雙手一扒猛地躥出,避開於雪禮的鋒芒。
其實,於雪禮此招乃系虛招,當真以此方式打敗對手,雖說是對症下藥,卻也毫無風度,既然蜜蜂男狼狽躲避,自己也就急探兩指、點擊地面,翻身躍起半空中一揮手,很體面地落座在自己的原位。
於掌門輕輕抱拳左右巡視,衝臺下羣雄淡淡一笑,說道:“蘭公子年輕有爲已然勝出,雪禮承讓了,見笑見笑!”
其餘四派掌門代表皆訝然不信,西堂僧承實大師問道:
“於掌門明明和蘭公子不分勝負,似乎還略佔上風,如何言敗?”
承實大師這話極具代表性,包括羅浮山的安定、和神武通的衆高手,以及文天教的多人,都感到莫名其妙。
卻聽於雪禮說道:“雪禮與蘭公子徒手格鬥、近兩百招,不能取勝便是落敗,縱然再糾纏一千招,也是有敗無勝、遺笑少林,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
於雪禮前面的話,說的冠冕堂皇極具風範,然而最後兩句‘後生可畏’則頗爲冷漠,明顯是皮裏陽秋,似乎暗含那麼一點譏刺。
“於掌門武功超然,宓蘭小生總算領教,唯一想不到的是名家修爲、更是蘭某遠遠都追不上的!”
蘭風宓剛纔兩招,雖然死裏逃生,但卻並不高明,儘管於雪禮說到最後,陰陽不定、模棱兩可,但花間宓蘭還是心悅誠服地認輸。
“阿彌陀佛!於掌門果然是一代宗師,見識已遠超我們這些世俗僧侶,老衲佩服之至啊!”西堂僧在一旁合什讚歎。
七門九派的觀禮嘉賓,大多數人也頷首同意,木子因也是大加稱頌,對身邊的隨行人等說道:
“華山派的於掌門造詣不同凡響,與我文天教頗有異曲同工之源,這等氣勢胸襟、雖‘敗’猶榮,堪稱三山五嶽的高手奇人!”
“蜜蜂男最後一招,雖說驚險躲避,卻是蓬頭垢面、斯文喪盡,於掌門以自身名望、不屑窮追猛打,木天師慧眼通透、一言囊括,難道這九龍劍,就由蜜蜂男說一不二?”
月無情不客氣指出端倪,說到後來音量提高不少,顯是對九龍劍的歸宿頗不甘心。
“木天師,既然首座僧有此一言,微生願意試一試,即使與九龍劍無緣,這些掌門、領袖個個都是武學泰斗,與他們切磋過招,自然勝過十年修煉,微生不想錯過、這千載難逢的機遇。”
微生絕藍的意思,木子因何曾不知,因爲木子因已對首座僧說過,自己不爲九龍劍而來,所以不能出手問劍。
微生公子知道,木天師與九龍劍淵源極深,藉機便想試探贏取九龍劍,以待木子因和天孫玲瓏、某天一起跨海誅賊,能作重整留求之用。
“雖然東瀛小妖猖獗,但本教此番前來非爲九龍劍,比武取劍子因更不贊同,微生兄爲武不爲劍,子因誠然禮敬有加,但眼下此地無銀,似有所不妥。”
木子因低聲相告,對文星殿的幾位絕客兄長,堅持說出自己的見解。
就在臺下羣雄吵鬧爭論猶豫之際,人羣東邊走出一位青年人,中等身材年約二十七八,所有眼光‘唰’一起集中在他身上,都在嘰嘰喳喳問這位江湖小哥是何門派,怎麼從來沒見過沒聽說。
今天這陣勢,誰都知道能上場的不多,沒幾把刷子的武林人物,都見諒地在臺下看看熱鬧,五大門派的高手,幾乎都是不世出的奇人,很多人都還沒見過,也是少林寺的面子大,請來這些武林泰鼎觀光坐鎮。
就見年青人抱拳一禮,開口對幾位大師說道:
“晚輩金秋蜀崗秋實,上來不敢有非分之想,今日能與諸位掌門討教武學要義,晚生深感榮幸,家父向來對衡山聶掌門讚不絕口,小子斗膽,就請聶前輩指點幾招,也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嘿嘿,不敢不敢!秋蔚老哥龍行虎步,內外功修爲早就馳名天下,武林誰個不知、誰個不曉秋老虎的威力,令尊大人嫉惡如仇、不避名諱,聶某仰慕得很。
二十年前我與他在洞庭湖,煮酒切磋過一次,老夫自嘆不如,後來閉關十年就再也未見金面,這次連少林寺方丈大師的名帖也請不來,秋老虎淡名泊利低調爲人,師道過後必登門造訪,賢侄回去時請爲我捎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