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 某非亂武之人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臊眉耷目字數:5095更新時間:24/06/27 11:13:16
荀彧爲什麼對賈詡的話這麼敏感?因爲賈詡所說的這件事確實是牽扯太大。
毫無疑問,現在若是把在涼州的西涼軍給拽進來的話,勢必會對長安朝廷方面掀起巨大的波瀾。
不是波瀾,是波濤洶涌。
在這場動亂之中,當今天子劉辯,還有他手下的王允、楊彪等這些望族公卿的代表恐怕都得不到什麼好結果。
而且,劉儉很有可能也會亂中取利。
但是一旦將這些人弄進來了,對於觀衆而言,局勢就會一定好嗎?
荀彧對此並不敢打包票。
特別是沒有董卓制衡的西涼軍,那一定會是極爲混亂的。
到時候涼州各軍彼此攻殺,互相亂攻,而馬騰韓遂若是在乘勢崛起,到時候整個雍涼之地就會亂成一鍋粥,西北之地就會更亂了。
想到這兒,荀彧站出來對劉儉拱手道:
“文和之法不妥,還請主公三思。”
說到這兒的時候,荀彧還向着賈詡投去了一個抱歉的目光。
賈詡只是笑呵呵的,並沒有對於荀彧反對他的意見有什麼惱怒之情。
其實賈詡也知道自己適才說的那四個名字,讓人驟然一聽會覺得是亂武之策。
換成別人,今日絕不會對劉儉說出這四個名字。
不過,身爲謀臣,身爲劉儉的臣子,賈詡一定得把這個消息和意見給劉儉說出來,至於劉儉採不採納,賈詡就不管了。
因爲賈詡知道——劉儉明白,以自己的智慧,絕對會有不同於常人的意見,如果自己憋着不說,或者是晚說了,恐怕對於自己在劉儉心中的地位會有所影響。
賈詡跟劉儉不能藏私,這就是他以後在劉儉麾下最好的立身之道——這一點,賈詡心中深深明白。
荀彧只是反對了賈詡的計謀,但是他並沒有說出具體的原因,其實這個原因根本就不需要荀彧說出來,劉儉心中也非常清楚。
劉儉知道,荀彧是不想讓自己最終得到一個殘破不堪的關中。
因爲關中對於西面的區域以及日後向西域拓展非常重要,這裏是大漢王朝向西域拓展影響力的根據地。
西面不定,則大漢王朝就不會一直安寧下去的,但若要西域安定,就需要一個好的前沿陣地。
而關中,毫無疑問,就是最好的前沿陣地。
賈詡之所言,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比較吸引劉儉的,但是爲了關中的長久發展,這個計謀至少不能現在實施。
或者說實施的方法需要一定的手段和時機。
帶着這個疑問,劉儉看向了賈詡。
“文和,汝可知曉,若牛輔、呂布、李傕、郭汜,甚至還有胡軫、張濟這些人一旦鬧了起來。”
“關中只怕就不是現在的關中了。”
“到時候,關中只怕就會變成一個無比殘破的關中,而一個殘破的關中對於我日後的整體戰略來說,實在是有沒有任何意義的。”
賈詡聽劉儉這麼問他之後,心中不由甚感安慰。
其實現在的賈詡也受到了劉儉的影響,跟過去不一樣了。
雖然他行事,依舊是以明哲保身爲主,但是劉儉那深不可測的志氣這些年來一直都影響着賈詡。
對於現在的賈詡來說,若是讓劉儉能夠實現他的志氣,賈詡的子孫後代還有天下萬民,真的就可以生活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裏了。
所以,幫助劉儉實現他的志氣和抱負,現在也是賈詡的一大人生目標之一。
卻見賈詡衝着劉儉長長的施了一禮。
“主公,文若先生,你們二位誤會賈某了,賈某適才只是說出了牛輔、呂布、李傕、郭汜四個名字而已。”
“但賈某可沒有說,現在就讓主公行計,讓這四個人禍亂關中。”
“某心中明白,對於主公而言,取得一個相對還算穩定並且富庶的關中,戰略意義極大。”
“畢竟關中的西面還有涼州。”
“而涼州的西面,還有西域諸國。”
聽到賈詡這麼說,荀彧和劉儉皆是精神一振。
賈文和……非亂武之人也!
隨後,就聽劉儉哈哈大笑說道。
“我就知道文和非禍亂天下之人,文和啊文和,汝雖有亂武之法,但咱們終歸還是能夠以道治天下的!”
賈詡急忙說道:“老朽愧不敢當,道之一字,普天之下,也只有主公能行也。”
“文和,說說你的意見,也好讓我與文若安心。”
賈詡說道:
“某適才對主公提起這四個名字,只是告知主公這四人可用,但是並非讓這四人禍亂關中,而且這四人的用法絕非只有一種。”
“以老夫看來,這四個人早晚都得用的,但是現在,只能先做準備,不適宜讓他們四個人過分的參與到這場戰爭中,當下之事。主公要做的是要先穩住他們,然後再逐一拆分而用。”
劉儉將身軀向前傾了一傾,問道:“如何穩住他們?”
賈詡捋着自己的鬚子,笑呵呵的說道:“主公,依您之見,如今董卓病重,西涼軍諸將在涼州進不能進退不能退,他們的心中難道不急嗎?若主公現在是他們當中的任何一人,不知主公現在心中想的是會是什麼呢?”
劉儉幾乎是沒有任何猶豫的說道:“退路!”
賈詡輕輕地鼓了鼓掌,說道:“主公不愧是當世英雄,一語就說中了事情的關鍵。”
“對西涼軍諸將來說,現在不論是什麼樣的情況,退路都是他們最爲要緊之事。”
“董卓病重,想來命不久矣,就算能夠養好了,對於他今後的身體狀態也是一個很大的影響,誰知道他還能堅持到哪天?”
“如今朝廷方面連新政都廢除了,說明朝廷的局勢已是大變,這些西涼軍諸將只是一羣武夫,他們帶兵打仗行,但是論政治,他們一個比一個差。”
“他們不可能永遠率着兵馬四處打仗,他們也需要政治的支撐保證,至少他們手下的兵是需要糧草的,就目前這個形勢,對於他們今後的退路,這些人心中都摸不着底。”
劉儉慢悠悠的說道:“文和的意思是,讓我先給這些人一條退路,給他們一個保障,讓他們不要輕舉妄動?”
賈詡很是鄭重的說道:“主公,您可以給他們一個保障,朝廷中的其他人也可以給他們一個保障,而且這些西涼諸將各自還都暗藏野心,單純的拉攏,並無意義,而且他們之中的有些人,也不適合被拉攏到我河北。”
荀彧聽到這兒大概也有些明白了。
“文和的意思是,王允、楊彪等人會派人拉攏西涼軍諸將?”
賈詡笑着說道:“長安城中的公卿雖然有足夠的政治力量,但是卻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眼下城中所有的軍事實力全都掌握在董卓手中,但是董卓現在病重,他們一定會想辦法挖董卓手中的軍隊。”
“不過,依賈某看來,王允他們不會招降西涼軍諸將,其主要還是會招降幷州一系,如呂布,張遼等人作爲臂助。”
劉儉聽到這兒,隨即有所醒悟。
歷史上的王允確實就是與呂布聯合剿滅了董卓,隨後,李傕、郭汜等西涼軍人馬想要投靠朝廷,卻得到了王允的拒絕。
而王允也因此送命。
但是試問,歷史上的王允爲什麼要拒絕李傕、郭汜等西涼兵的投降呢?難道就是因爲李傕和郭汜等人在董卓手下作惡太多嗎?
若是淺顯的想,呂布在董卓手下之時,難道其所做的事情會和李傕郭汜有太大的差別嗎?
爲什麼王允能夠招降呂布,卻不能接納李傕和郭汜呢?
王允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他不可能會因爲作惡不作惡的問題,而去拒絕一支強有力的兵馬歸順到自己麾下。
但若是仔細思索一下,就會發現,其實還是主要是地域和出身的問題。
王允的祖籍是哪兒?是幷州!
他是幷州太原人士。
對於王允來說,若是他執掌朝政,用自己同州同鄉的軍馬自然是好控制一些,同時也方便他日後掌控全局。
而西涼軍本來就是西北邊塞之軍,跟他不沾關係,而且西涼軍中的派系實在是太多了,將領也太多了,他們出身涼州,與王允可謂是格格不入。
把那麼多的西涼軍收入到了麾下,以王允的能力,也未必能夠完全控制住他們。
董卓身爲久在西涼混跡的老人,這些西涼兵都是常年隨同他征戰的精兵,董卓有能力憑藉自己的威望掌控他們,但王允這方面肯定是不行的。
若是真把這些西涼兵收於其麾下,短時間看確實是會壯大王允的實力,但是時間一長,這些西涼兵自然就會自成形成黨派,王允一個幷州人,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涼州兵將們的認可。
這就等同於在自己身邊埋了一顆巨大的雷,隨時可能爆炸。
但是幷州系的武將對於王允來說可就不一樣了。
像是呂布、張遼這樣的人,都是出身於幷州,這些人對王允來說可以說是值得信賴的,因爲他太原王氏的名聲在幷州擺着呢。
呂布、張遼這些人對於太原王氏的名聲還是非常瞭解的,而且大家都是幷州本地人,彼此間多少有一些鄉土情結存在,就憑這個,王允也自信可以抓得住這些將士們的心。
所以歷史上的王允收了幷州一系,但是對西涼一派堅決不納。
而如今的情況也是一樣。
以王允的角度來說,他必然是希望能夠收攏以呂布、張遼等人爲首的幷州一派。
但是他很難接受李傕、胡軫、郭汜等涼州一派。
……
“依照老夫的推斷,王允一定會對呂布許以厚利。”
“但是呂布如今與牛輔聯合,在某種程度而言,二人是一條船上之人,呂布想來也會將牛輔引薦給王允。”
“但是,牛輔畢竟是董卓的女婿,王允只怕也會對牛輔抱有戒心。”
“主公當派人暗中聯繫牛輔,讓牛輔阻擋呂布投往王允麾下!”
“而牛輔與李傕、郭汜、胡軫等人則是歷來不和。”
“而李傕、郭汜、胡軫這些人是不可能被王允所接納的,也就是說,這些人現在的未來已經註定,他們必然被決於朝廷之外。”
“主公,可以利用這一點,使西涼軍不寧。”
聽賈詡分析到這裏,劉儉心中不由對他充滿了敬佩。
能夠將西涼軍分析的這麼明白的人,也就必然是賈詡了。
“文和請繼續。”
賈詡很着認真的說道:“主公所要做的就是繼續在司州與袁紹對峙,然後派使者先去見呂布,同時在暗中通知牛輔,另外暗中散佈王允會招募呂布歸順的流言,讓西涼諸將對呂布有所警覺,讓呂布無法投奔到王允麾下!”
“幷州軍不投奔王允,朝廷方面怎麼鬧都沒用,沒有多少兵馬,到頭來終歸不過是刀俎上的魚肉而已。”
劉儉聽到這,不由樂了。
賈詡,這是要先斷了王允和楊彪的根。
劉儉認真的思考了一會兒,說道:“若我搶先王允一步,招攬呂布,如何?”
賈詡笑呵呵的:“沒有必要,現在主公還需要呂布牽制胡軫,華雄等人,這些人一旦沒有人牽制,必然也會起禍亂,而且呂布現在要是投靠到主公,對主公來說還是一個負擔。”
“現在天子本來就對主公極爲不滿,主公這個時候若是再把呂布找到麾下,暫時是有害無益,同時也會引起其他西涼軍諸將的警覺,而且還要負起供養幷州軍的責任,這對於主公來說,並不是眼下最好的選擇。”
“主公只要能讓呂布無法投靠王允,並搖擺不定,呂布就會成爲在涼州牽制西涼諸將的一柄利劍!”
劉儉點了點頭,說道:“那李傕和郭汜呢?你適才說了呂布和牛輔,對於李傕和郭汜,我又當如何處置?”
賈詡道:“胡珍,華雄等人,據老夫觀察,乃是董卓的死忠,他們如今人在涼州,與呂布和牛輔形成互相牽制之勢,而李傕和郭汜這兩個人,目前其軍在關中,受朝廷指揮,據老夫所知,此二人對於董卓的忠心程度並不是那麼高。”
“二人昔日在涼州,皆是以豪勇之名。”
“董卓因爲欣賞他們兩人的勇武,故而將他們兩個人納入麾下。”
“卓雖然也是以親信待之,卻並未引心腹。”
“如今董卓病重,涼州軍在西涼被牽制不動,這兩個人的心思想必是最活絡的。”
“如果我所料不錯,他們兩個人必然有意向投靠到一方勢力麾下,爲自己謀一個前程。”
劉儉道:“文和是覺得應該讓我招降這兩個人是嗎?”
賈詡略微沉默了一下,隨即道:“主公若是要招攬李傕和郭汜。他們兩個必然會應命的。”
“但就是不知道主公願不願意招降這兩個人。”
一旁的荀彧拱手道:“主公,據我所知,李傕和郭汜爲人兇狠,他們兩個人所率領的西涼兵,是這些年在董卓麾下屠殺黎庶最多的人。”
“而董卓麾下的西涼諸將,最難以約束的也是這兩個人。”
“特別是前兩年,這兩個人曾奉董卓之命,暗中前往潁川平叛,當時在潁川的諸多黎民便皆被這兩個人殺害,他們殺人破戶,奪取鄉中糧草,縱兵劫掠奸/淫婦女,所行之事可謂是人神共憤。”
“雖然董卓這些年對西涼兵約束較多,但是李傕和郭汜這兩個人卻是陽奉陰違,表面上對董卓的軍令頗爲忌憚,但是暗地裏並不遵從,每一次出征都是爲禍一方,此事天下人皆知,在中原各地的豪族和望族皆對此二人深爲痛恨。”
“便是普通黎庶,一聽到李郭之名,也都是心驚膽戰,恨不能生啖其肉。”
“主公若是要招降他們兩個,雖然可以擴充我軍的實力,同時斬斷朝廷的臂膀,但是對主公的名聲頗有損害,而且這兩個人也都是狼心之徒,他們未必會真心實意的歸順主公。”
“況且當年郭汜的一根腳趾就折損在我河北軍中,此人乃是馬賊出身,心胸狹隘,只怕他依舊是心懷怨恨的。”
劉儉沉默了一會,隨即又看向了賈詡。
“文和,伱可有針對李傕和郭汜計策可用?”
“有!”
“呵呵,早就知道你有,這李傕和郭汜我當如何處置之?”
“依照老夫推斷,王允暫時無兵可用,必然假意儀仗二人,且先行離間之法,使此二人給王允,楊彪等人一個沉重的打擊,掉一掉朝廷的士氣和王允等人的威信,隨後再除掉此二人,揚主公聲威,可謂一舉兩得。”
頓了頓,便聽賈詡笑道:“董卓麾下的每一個人,都很是好用,這些人若是用好了,足可使主公輕而易舉的拿下關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