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長,你們的任務更艱鉅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臊眉耷目字數:3307更新時間:24/06/27 11:13:16
說起來,文丑的家族和袁氏的家族淵源還是挺有意思的。
文家並不屬於什麼士族羣體,家中一則無經學傳世,二則祖輩中人也無人拜在大漢名士之下。
按道理來說,就像文家這樣的邊郡之族,其族中人是根本沒有資格成爲袁氏故吏的。
試想當年董卓削尖了腦袋想給袁隗當小老弟,袁隗還是橫眉豎眼的瞧不上他。
但終歸還是文家運氣好,趕上了一波時代的浪潮。
昔年袁逢執袁氏牛耳,袁氏一衆兄弟皆是能人。
時鮮卑檀石槐實力正盛,幷州、幽州等各郡的駐軍與鮮卑的戰爭時有發生,整個大漢朝的邊疆每時每刻都處於高危狀態之下。
而那時候的汝南袁氏,雖是三公之門,可時值黨錮嚴政,稍有不慎,家族便有傾覆之險。
那個時候的袁氏在朝堂之上,實力極爲強橫,惹人注目,但盛極必衰的道理袁氏兄弟都懂,而桓靈兩代帝王又都不是什麼善茬子。
不光是袁氏,包括其他的閥閱之門也一樣,貌似榮光附身,實則每時每刻都有危機在。
爲了能夠保持家族的長久不衰,各家閥閱之門只能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拼了命的擴充實力。
以當時各大家的角度來講,除了擴充家族在士門的勢力之外,同時在暗地裏與宦官打點擦邊球,暗中搞好關系,再拉攏邊郡以軍功起家的豪右羣體,也是增加家族權重的一種好方式。
但在當時那個時間段,幽州與幷州的軍功家族比起涼州的家族權重要高的多。
似於董卓這樣的涼州之人,比起檀石槐全盛時期幽州邊地的軍功武人,則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
檀石槐活着的時候,其對於大漢朝的威脅完全超越了西北羌族叛亂的威脅,當時在檀石槐統領下的鮮卑,確實有一定的可能將大漢在邊郡的政權顛覆,這在漢朝成立至今的歷史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正因如此,才導致了幽州和幷州之地的武人集團日盛。
當時在遼東、遼西、漁陽、上谷等地,都有能夠引領當地諸族與鮮卑奮戰的軍功強族。
朝堂中的高門公卿羣體,開始利用手中的資源,對這些武人家族進行收買拉攏。
而對這些邊郡的豪右而言,能夠攀附上朝堂中的閥閱之門,也是他們夢寐以求之事。
兩方一拍即合。
很多在邊郡的軍功武人望族,都在那個階段成了朝廷公卿閥閱的故吏之門,這其中就包括了遼東的文氏。
若非如此,以文丑這種沒有經學傳承的豪強,在歷史上是很難成爲袁紹的心腹重將的。
畢竟,青州的顏良多少還屬於中原家族,而且顏氏在青州也屬於大姓,昔日也有自己的一套入仕手段門路,遠非文丑可比。
如果來到河北的人,不是劉儉,而是袁紹,以文氏和袁氏的主從關系,只怕文丑早幾年間,就已經飛馬帶着他族中的人前來投奔袁紹了。
但對於劉儉,文家卻偏偏觀望了好幾年。
沒辦法,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與劉儉的個人能力與魅力值有半點關係。
不過劉儉也不怪他。
似文丑這樣的人,他的一舉一動背後牽扯的乃是一整個家族的利益,行將踏錯的結果,只有滿盤皆輸,全家陪葬。
“雲長,伯珪兄。”劉儉轉頭看向了他們二人。
“遼西郡、右北平、遼東屬國,還有遼東……能征慣戰的豪傑多矣,而你二人獨獨向我推薦這位文孟衆,想來是必有深意吧?”
公孫瓚道:“德然,幽州之地雖然能征慣戰者極多,但在某與雲長眼中,能夠與我二人相提並論者,非文孟衆也!”
“哦?”
劉儉聽了,裝作很感興趣的模樣:“孟衆當真有此等能耐?”
文丑急忙道:“不敢,不敢!”
關羽道:“某在遼東多年,觀當地英雄,唯此人與我相若,此人出身於軍功之家,深明邊郡戰法,特別是騎兵戰法,很是精熟,甚至在吾之上,此等人傑若是不用,着實可惜啊。”
劉儉看向文丑,笑道:“即是雲長推舉,必無差錯,不過孟衆既然是軍功之門出身,武藝弓馬必是嫺熟,我欲一觀汝之能耐,不知可願否?”
現在幽州已經沒有了戰事,文丑自然是渴望能夠借別的機會在劉儉面前一展本事的。
劉儉既願意讓他展示一下武藝,那文丑自然是樂不得的。
“只要不污了將軍慧眼,文丑願一試。”
“好!”
劉儉拍案而起:“爲文孟衆準備衣甲,另派人去軍中尋屯長以上猛士五人,校場練技,我要觀孟衆之能也!”
其實這場比武的結果,劉儉不用看,也能知道是誰贏。
但他之所以還要這樣做,其實也是爲了給文丑一個表現的機會。
他要讓文丑看到,自己願意給文丑表現的機會,並在得到文丑交上滿意的答卷之後,順其自然的予以其重用。
一衆人來到校場之上,文丑更換戰甲,跨上戰馬,手持長棍,與劉儉指派給他的對手交戰。
劉儉給文丑找了五名對手,文丑一個不落的將他們紛紛打落下馬。
這五個人都是以武力著稱的冀州軍軍官,可在文丑手下,每一個人都走不上十個照面。
這還是因爲雙方使的是棍子,小摩擦並不能將其擊落下馬,若是用的是戰場上的兵器,只怕他們個個都挺不過三招。
雖然早就知道了這場較量的結果,但劉儉心中依然很是欣慰。
這還真是得到了一名武藝高強的猛將啊。
他高興的站起身,快步走往校場之中。
文丑見劉儉主動過來找他,急翻身下馬。
“將軍!”
“拿酒來!”
隨着劉儉的吩咐,早有人將一爵好酒端到了劉儉的面前。
劉儉雙手持酒爵遞送到文丑的面前。
“孟衆真乃豪傑之士,實天賜英才於吾!君可入我中軍,暫充中軍侍衛,隨我左右,日後但有軍功,必當擢升!”
在劉儉的軍中,一切都是要以功勞說話的。
就算是文丑得到了關羽和公孫瓚的推薦,但也不好一下驟然予以其軍中高職。
故如同趙雲,夏侯蘭和顏良一樣,先於中軍貼身於爲衛,如此既是委以重任,同時也不會讓別人覺得劉儉過於偏頗新人。
而且能夠待在劉儉的身邊,立功的機會還是非常多的。
身爲遼東大族出身的文丑,自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他看出來劉儉對他非常的喜愛,有栽培、提攜他的意思。
“文丑拜謝主公厚意!從今往後,願爲主公效犬馬之勞!”
“好,孟衆且去更換甲冑,稍作休息,我今天晚上爲你接風洗塵!”
“謝主公!”
文丑隨一衆軍士前去休息了,而關羽和公孫瓚則是陪劉儉由校場向着城內而去。
“德然,幽州既定,河北諸郡如今皆以你爲尊,從今往後,這天下諸人,皆無人敢正眼覷你了。”
聽了公孫瓚的話,劉儉心情很是舒暢。
不過他也明白,有了冀,青,幽三州爲基業,己方基本資源不缺,然接下來就是要主要發展內政了,積蓄實力了。
以冀州爲中心,深度挖掘青州和幽州的可塑性,讓河北成爲大漢王朝最強大……應該說是全世界最爲強大的一塊地域。
疆土拓展的過快也不是好事,若是不好好梳理內部,就會形成很多隱患。
這些隱患要在一定的時間內想辦法集中剿出。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返回了薊城縣署,關羽問劉儉道:“兄長,北疆既平,那我等兄弟接下來是不是就可以回兵冀州了?”
關羽的話說的比較隱晦。
他想表達的意思……是他,張飛、黃忠、公孫瓚等人帶兵與劉儉一同回返冀州,要麼圖謀中原,要麼圖謀幷州。
乘勢崛起!
但是,劉儉並不着急這樣做。
首先,長安的劉辯以及何太後,依舊是天下共主。
而南方的袁氏兄弟,則是天下士族之領袖。
在名義上,自己是先帝留下來的輔臣。
派兵進入青州和幽州,皆是因爲兩州之地有造反的人,所以事情才會進行的如此順利,因爲名正言順。
但這不代表朝廷就會無端端的想要看他坐大。
特別是他毫無理由的攻打別的州郡。
或許有人會說,別人也在攻州郡啊,也沒見朝廷有時間找他們的茬。
但問題是,目前劉儉的實力相比於其他人,實在是擴充的太快了。
槍打出頭鳥總是有的。
劉儉可不希望董卓和袁紹站到一起防備着他。
在地盤方面,劉儉暫時足夠用了。
冀州,幽州,青州轄下的郡縣都是大漢朝最爲富裕的郡,同時各項技術也最爲領先的郡國。
只要以劉儉自己的方式來治理這三州之地,這裏的人口、錢糧,包括物資的生產,還有文化的傳播,未來則可以傾覆大半的天下。
從幽州落到劉儉手裏的那一刻開始,大漢朝的天秤就已經開始向着劉儉的一面倒過去了。
看着關羽和公孫瓚期待的眼神,劉儉卻明確的告訴他們二人。
“雲長,伯珪,你們要留在這裏,相比於大漢中土的內亂,你們在這裏的任務,當更爲艱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