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朝堂之威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臊眉耷目字數:2755更新時間:24/06/27 11:13:16
    劉辯的這番話自然是讓滿朝的公卿士族們不甚理解的,董卓自己想要當相國,這一點無可厚非,所有人公卿士族們都能看出他的野心甚大。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在這種關鍵時刻,少年天子居然會出來爲董卓站臺!

    小皇帝是瘋了,傻了,還是被人威脅了不成?

    就在這個當口,卻見太史令高生站了出來!

    他怒氣衝衝的看向董卓,道:“董賊,一定是你威逼陛下,才致使陛下下了這樣的詔令,是也不是?你這西涼賊子,竟然逼宮!”

    董卓聽着這話,當時就是哈哈大笑。

    他的笑聲極爲囂張,或許說是極爲詭異。

    少時,方見董卓停止了狂笑,搖頭道:“真是可笑,陛下下旨要立相,並議十三曹,你們卻把罪名怪到老夫的頭上,連問都懶得問了是不是?”

    說罷,便見董卓轉頭向着劉辯施禮道:“陛下,既是諸公對此事有疑慮,依老臣看來,這個相國,老夫還是不要做,以免給陛下惹些不必要的麻煩!”

    高坐在主位的劉辯有些蔫了,不知如何作答,就在這個時候,卻聽何太後冷聲道:“董愛卿不必自謙,此事乃是我與陛下商議,推薦忠臣爲皇家臂助,以振朝綱,與愛卿無關,卿不必避嫌。”

    在場的朝臣們,萬萬沒有想到何太後居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剛剛遷爲侍中的伍孚站了出來,道:“太后,董卓乃西涼虎狼,若以暴虐恐嚇太后和陛下,還請太后直言,臣等就是拼了這條性命不要,也定然要爲陛下和太后討回公道!”

    “不錯,我與此獠勢不兩立!”

    “董卓,伱究竟如何威脅陛下和太后的!”

    “奸賊誤國,合該萬箭穿心而死!”

    “…………”

    董卓冷冷的聽着一衆人對他的怒吼,反倒是一臉的笑容,毫無不適之處。

    等到那些人怒聲批判完了之後,董卓冷厲的來回掃視着衆人,道:“吼完了?罵完了?沒有後續了?好,若是如此,那是不是該輪到老夫了?”

    說到這的時候,便見董卓拍了拍手,隨後便見六名西涼軍士,將三口大木箱緩緩的擡到了殿中董卓的面前。

    那裏面都是一卷一卷的簡牘。

    董卓笑呵呵的走到了那托盤之前,伸手指了指上面的簡牘,問道:“諸公,可知此中乃是何物?”

    站的離董卓較近的幾名臣子鼻中發出了重重的“哼”聲。

    “不知道是吧?好,老夫告訴你們!當初廣宗之戰,老夫與皇甫義真,劉德然共同攻克了張角所在的府邸,張角爲劉德然所斬殺,老夫在張角的府邸,沒有拿到什麼東西,只是看到了這一摞又一摞的簡牘,老夫打開一看……嘿呦,這裏面的東西可是不得了!都是張角跟各路豪傑的書信啊!”

    此言一處,整個大殿之內,頓時鴉雀無聲。

    何太後冷眼觀瞧下方一衆人,卻見這些公卿之中,有很多人臉上都露出了驚慌之情。

    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這些人被董卓一誆,有許多心理素質不是很強的人,當時就露出了馬腳,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他們或是他們背後的家族有些問題。

    當然,這朝堂之中,肯定不止這些人與黃巾有染。

    還有那些心理素質好的,此刻怕是還裝作若無其實,硬挺着的也大有人在。

    其實何太後本來對董卓之所言,還有幾分疑惑,但是看到這些臣子中有些人已經是驚慌面相,她瞬時間就什麼都明白了。

    她藏在大袖子中的雙手緊緊的攥成了拳頭。

    居然已經猖獗到了這般地步?

    說罷,董卓拍了拍手,便見博士李儒來到了他的面前。

    董卓用手指了指高生,隨後又用手指了指伍孚。

    “渤海高氏,汝南伍氏,文優,找一找關於他們兩家的!”

    適才首先站出來對着董卓怒罵的高生瞬時間臉色變白了,氣勢似乎也萎靡了許多。

    而身爲汝南大族中人的伍孚則是扭頭看了看不遠處的袁隗和袁基。

    袁隗一臉老神在在之相,對董卓之所舉根本毫無反應,不過他的一雙老眼之中,已然有了兇意。

    眼見伍孚看他,卻見袁隗悄悄的衝着伍孚擡起了手,上下比劃了一下。

    伍孚隨即會意。

    李儒在那些簡牘之中翻找了好久,終於抽出了兩卷簡牘,對着董卓道:“司空,找到了!”

    董卓大手一揮,爽朗的笑道:“念!”

    李儒沒有二話,當即將那兩卷簡牘展開,朗聲的念起了上面的內容來。

    都是渤海高氏與汝南伍氏的當家人與張角之間往來的信箋,確立八州聯動的事情,這內容念出來,效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說白了,這是將他們兩個家族赤裸裸的扒開,將他們最醜陋的一面展露在衆人的面前了!

    在場的所有公卿都對董卓的舉動憤怒無比,他們恨不能撲上去咬死董卓,但是他們誰也沒這個膽子。

    說白了,是沒有這個理由。

    眼下這個局勢,董卓的行爲雖招人恨,但就朝堂上目前這個情況來說,他確實是正義的。

    少時,李儒將兩份簡牘緩緩唸完,隨後便一臉漠然地站到了一邊。

    “陛下!太后!這是誣陷啊!這是董卓老賊在誣陷臣等啊……”

    高生聲嘶力竭的向劉辯和何太後喊冤。

    董卓的笑聲再次響了起來。

    “冤枉是麼?”

    “老夫一開始就知道你會這樣說。”

    “爾等除了會將髒水潑到別人身上,還有什麼手段?”

    “這簡牘上面的字跡,回頭老夫自然是有辦法印證的。”

    “況且汝等公族的字跡真假且不論,但張角的字跡和印記卻是貨真價實的。”

    “張角有能力做假一份,老夫倒是相信。”

    說到這兒的時候,董卓伸手指了指那三大箱子的簡牘。

    “但張角能做出這麼多……上百份啊。”

    “這老夫就有點兒不太相信了。”

    “還是說在諸公眼中,老夫這個出身於涼州,寡於學術的人有能力做出來?你們太高看老夫了吧?”

    說到這兒的時候,董卓環視了一圈在場衆人:“不過僅憑一份簡讀,就斷你們家族的罪,未免是有些兒戲了,此事還是要細細詳查的,就從你們渤海高氏,汝南伍氏着手開始查起吧。”

    “剩下的老夫先收着,回頭有空閒了,在一家一家的查證,如何?”

    董卓很清楚,眼下還不是全面跟天下的望族豪右撕破臉的時候。

    董卓今天只是依據朝堂形勢,將汝南伍氏和渤海高氏先行揪了出來,當做典型。

    他今天若是把這百多份的簡牘全都公佈於朝堂,不消一個月,大漢各州各郡必然是紛紛打起什麼清君側的旗號。

    這些人,在大漢朝各州各郡割了百多年的韭菜,要人有人,要錢有錢。

    私下裏也藏匿了不少裝備,並掌控地方經濟,哪個會是安心束手待斃的?

    他們必然彼此勾結,招兵買馬,全面反叛。

    真到了那個時候,論及底蘊,只是掌控了雒陽以西有限地域的董卓不是他們的對手。

    西涼兵再猛,那畢竟數量有限。

    況且後方的涼州還不是完全掌握在他的手中。

    韓遂等輩,雖然被董卓前番平叛打的直不起腰來。

    可依舊是坐擁數萬叛軍在涼州興風作浪。

    所以說董卓的後方其實並不是特別穩固。

    當然。董卓現在就算是不先對世家動手,這些世家在地方起勢後,也早晚會籌謀準備與董卓開戰。

    但至少現在他們心有顧忌,還不會驟然起兵。

    只是先收拾幾家,只會讓其他的人猶豫躊躇觀望,不會引起激變,這樣就會給董卓一些準備的時間。

    董卓一把年紀了,他深知一個道理。

    打仗還是得打有準備的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