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6章 皇協軍也分三六九等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橫霸字數:2976更新時間:24/06/27 10:36:20
    內黃縣雖然地處平原,但由於地處黃河故道,沙丘起伏,溝壑縱橫,棗林密佈,並是光禿禿一望無垠地形。

    距離城門洞一百餘米,滿倉指揮前來學習交流的第四路軍一個排戰士就地挖土裝麻袋。

    前來學習的是一位連長,很是心痛麻袋:“咱們打伏擊都是挖溝,這麼做,一仗打下來得打爛多少麻袋?”

    “不想死,就照做”滿倉沒有更多的解釋。

    人多力量大,一個機槍壘很快成型。

    重機槍被擡進環形機槍壘,滿倉開始檢查裝備帆布子彈帶,跟着往槍筒裏倒冷卻水

    縣城燃起熊熊大火映亮了大半個縣城。

    煙館引起的大火沒能得到遏制,很快形成火燒連營之勢。

    北東南似乎到處都在響槍,到處都是八路囂張的“繳槍不殺”叫喊聲。

    偏偏,西半城卻安靜得讓人心悸。

    照這種形勢發展,要堅持到天亮基本不大可能。

    集中在縣衙附近的匪兵開始驚慌叫喊.

    “八路打來了”

    “東門出事了!”

    “南門出事了!”

    “北門出事了……”

    “都別慌,誰再嚷嚷,立馬槍斃”

    逢天災人禍亂世,上山爲匪落草爲寇的匪兵中不泛有文化之人。

    立即明白八路用上了老祖宗好手段:圍三闕一!

    東面天空越來越亮,西大街更是顯得黑漆漆空蕩蕩。

    縣衙西邊的匪兵們看着西大街,蠢蠢欲動。

    是逃出生天的機會還是踏上地獄之路,誰也不知道!

    王三祝在鞏縣上過軍校,平時也立了不少規矩。

    再加上有鬼子顧問訓練,匪兵同樣成立有軍法隊。

    臨陣逃脫,肯定得挨槍子兒。

    誰也不願意當那個出頭鳥.

    噠噠噠的機槍聲像是催命符,匪兵慘叫聲磣得腦子嗡嗡響。

    集結到西大街兩邊院子裏的匪兵,看到大街上一直沒什麼動靜,心裏一直盤算着小九九。

    搞不清狀況,下意識認爲應該遠離槍聲爆炸聲。

    東邊傳來的小道消息滿天飛,留在這裏很可能是等死!

    緊崩的心絃一直得不到舒展

    終於,某個土匪忍不住那種來自地獄般的死亡壓力,直接崩潰。

    從牆根兒躥出來,嘴裏唸唸有詞撒開腿往西大街跑。

    這位,根本不管什麼溜牆根兒找掩蔽,慌慌張張直接在西大街中間往西跑。

    縣城東邊的大火幾丈高,光線隱約照在那位後背。

    壓陣的軍法隊匪兵頭目舉槍,瞄準了逃跑的那家夥後背。

    屏住呼吸,手指慢慢壓扳機。

    沒等到他開槍,那慌張逃跑的傢伙卻突然摔倒.

    在地上翻滾了兩圈,掙扎着爬起來手腳並用踉踉蹌蹌繼續往西跑。

    也許是覺得逃跑沒事兒,第二個匪兵從牆根兒躥出來,跟着往向西跑.

    有了第二個就有第三個,跟着一羣匪兵躥上大街,加入逃跑隊伍

    軍法隊的小頭目急眼了,立即舉槍,再要尋找最先跑的那位已經沒了機會。

    只得對着逃跑的人羣開槍。

    往西逃跑最早的那人沒事兒!

    反而是後邊有槍響,這時候哪裏還管是不誰在開槍。

    街邊似乎有人在黑暗中怪叫:“八路打來了快跑啊.”

    這還得了?

    見風使舵看風聲的匪兵們這時候哪裏還管什麼圍三闕一,一邊跑還一邊撕心裂肺扯嗓子跟着叫喊。

    似乎不跟他們一起就會遭到滅頂之災一般。

    從衆心理很快傳染,跟食草動物遷徙明知道有獅子鱷魚仍然悍不畏死勇往直前一般。

    更多的匪兵踏上倉惶奔逃之路,原本藏在縣衙四周院子中的匪兵也跟揹着包袱溜出宿舍。

    西大街遠離縣衙位置的匪立即亂成一團,軍法處頭目嘴裏的口哨吹得逼響,卻根本沒人理睬他.

    黑暗中,一隻黑洞的駁殼槍口對準了吹着刺耳口哨的軍法隊小頭目。

    砰.

    又一聲槍響,軍法處那位後着胸口歪倒,旁邊軍法處的匪兵趕緊上前攙扶。

    轟.

    一個從天而降缺德冒煙兒的手榴彈在人羣中猛然炸開。

    “快跑啊,八路打來了啊.”

    到處都是人,很多匪兵似乎早已慌得忘記了方向,見到多數人都在往西跑,從衆心理之下什麼也不管,撒開腳丫子開跑。

    有看清楚了形勢的人打算留在原地,可是看到越來越多的身影都在跑,繼續留下似乎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西門城樓上的好像沒有機槍,難道八路人少,沒能摸掉西門?

    留在城裏繼續跟着大當家與八路火併,還是先逃出去的心思在腦子裏交戰。

    王太恭手下匪兵分成了四個團!

    沒錯,縣城匪兵確實有四個團!

    這年月,官隨便封,官小了出去見了同行都沒面子。

    只不過,每個團也就五六百餘人。

    他的嫡系手下其實就千餘人,王三祝外出帶走一半土匪,再抽調了一部分新投靠的匪兵。

    平時縣城防務都是留下來的那個嫡系團負責。

    另兩個團長是他心腹,幾乎都是靠有糧收攏在一起的匪兵,哪有什麼令行禁止的覺悟。

    兩個團長一個在縣衙東,一個在縣衙西。

    外圍隊伍一亂,兩個團長立即發現剛纔還在身邊手下的營長不見了

    除了嫡系警衛排三十餘人還在,設置在西大街壘陣地兩邊牆根下的匪兵只剩下百餘。

    差不多瞬間就快成光桿司令。

    普通匪兵知道的消息自然沒有兩匪兵團長知道得多。

    去年治安第一軍李英被八路打得丟盔棄甲,一個旅長被八路打死,花了五千大洋才贖回屍體。

    而且八路還有裝甲車!

    坐鎮西邊的匪團長第一想法,得趕緊回去向司令彙報。

    他手下的營長其實並沒逃跑,只是看到場面混亂,帶着人到圍在縣衙四周的院子裏制止安撫慌張的手下。

    匪團長這一跑,回來的匪營長趕緊問留下的匪兵。

    匪兵一是着急,直接說團長跑了.

    長期在平原一帶跟八路打交道,很多匪兵甚至還投過八路,過不了那種清苦日子才又離開八路隊伍。

    誰不知道八路都是些什麼人?

    八路窮,每次打仗都是三思而後行!

    看來,八路這一次是勢在必得。

    不是什麼虛張聲勢,整個城東都落入八路手,再留在這裏,要麼當俘虜,要麼死!

    八路優待俘虜的事兒不假,可是你讓老子一天吃兩頓,還沒不能碰女人,這日子比死還難受。

    而且離開八路後就沒了槍,這年月,沒槍什麼都不是。

    有了槍,想去投誰都是坐上賓!

    那還等什麼?等團長回來給大夥下命令當炮灰?

    這個事越想越邪乎,直接讓手下傳令,帶上自己嫡系向一直沒怎麼響槍的西門跑步離開。

    守城門的匪兵三十餘,早被城門樓子上工作隊與一分區學員撥掉。

    大狗藏在城門外兩邊乾涸的護城河堤上,要防匪兵出城門後往兩邊散開。

    亂紛紛的跑步聲到達城門邊,讓人牙酸的吱呀聲過後,一個匪兵從門縫中鑽了出來.

    城外的空氣可真他娘的好.

    隨着更多的匪兵到達西城門,城門慢慢被推得得更開

    一個膽大的匪兵猶豫了一下,直接順着馬道往城門樓子上邊跑.

    “哎,城裏發生了啥子事兒”城門樓子上一個聲音緊張問。

    匪兵長出了一口氣:“八路打過來了.你們這邊沒事吧?”

    城牆四面圍成一個圈,這貨以爲有城牆豁口,只要抽掉梯子,八路肯定過不來.

    匪兵打家劫寨翻牆入室在行,戰鬥開始搶佔制高點,並不是他不懂這個道理。

    但要說到理論,他要是能認幾個字兒再懂點軍事皮毛常識,至少也能去安縣王司令的正規皇協軍當個差,不至於淪落到當土匪.

    見有匪兵往城樓上跑,後邊出來的匪兵立即跟風

    也許是以爲逃離了死亡地獄,好奇心跟着就佔了上風,習慣性找到同類打聽消息,順便瞧瞧有沒有機會再看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