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是個巧合

類別:網遊競技 作者:金色茉莉花字數:3749更新時間:24/06/27 10:28:36
    今日鶴仙樓上的琴聲是長京的名流雅士們從未聽過的。

    不僅曲調,風格也是。

    明明大家聚在此處,多是爲了看望那位病重的琴中仙子,心中本是有幾分憂慮與哀愁的,此時卻都覺得愉悅。明明外頭正是冬至,來時的路上長京街頭還在飄着雨夾雪,寒意滲人,此時卻覺得渾身暖洋洋,像是沐浴在二三月明媚的春光下。文人常有傷春悲秋之客,身在長京,亦不乏空有一腔抱負卻鬱郁不得志之人,可在這時,卻都感受到了一種莫名的自在。

    往常晚江姑娘很少彈奏這樣的曲子。

    彈奏的曲子,也不是每一曲都有這般獨特的鑽入人心的能力。

    衆人只覺疑惑,又沉醉其中。

    飄飄然,暢快間,神仙不換。

    名流雅士之間往往情誼深重,有人在琴聲的間歇間回過神來,便連忙出門,託人立馬去請自己那些同樣愛好琴聲的故友,告知他們,今日晚江姑娘又在鶴仙樓上撫琴了,請他們過來欣賞。

    不知多少人往這裏聚集。

    慢慢的才有人發現——

    不知不覺間,不光是肆虐在長京街頭的寒風停了,空中飄的雨雪也停了,甚至於整個灰濛濛暗沉沉的天空也好似被一雙無形的手撥開,顯現出了頭頂似青似藍的天空,陽光灑在長京街頭,於是哪怕不在這條街、聽不見琴聲的百姓,也由此感知到了寒冬難得的溫暖。

    突然間,卻是當的一聲。

    似是琴絃崩斷之聲。

    還沉醉在琴聲中的名流雅士們頓時仿若驚弓之鳥,彷彿是被從各自構建出的幻想中踢了出來,驚訝中又茫然不知所措。

    晚江姑娘可從未彈斷過琴絃。

    衆人還未緩過神呆愣之下,不是看向通往後院的那道簾子,便是仰頭看向樓頂木板。

    有人討論,有人皺眉。

    也有人自恃以往常來鶴仙樓、常去二樓聽琴,想上樓查看,卻也被攔了下來。

    過了很久樓梯上傳來動靜。

    因爲是木梯,動靜很明顯。

    衆人紛紛閉上了嘴,都擡頭看過去。

    一時間大堂落針可聞。

    “譁……”

    簾子被掀開。

    一名嬌俏女子略微躬着身、低着頭從裏邊快步走了出來,一擡起頭,目光對視,衆人皆被她的神情驚了一跳。

    眼眶通紅,滿是熱淚,嘴脣囁嚅,臉上的神情更是悲切不已。

    “主人重病,與世長辭。”

    “……”

    大堂已然落針可聞。

    衆人全都怔住了。

    過了好一會兒,才有聲音傳出。

    “啊?你……”

    “你胡說什麼呢……”

    “是啊,這怎麼可能?”

    “方纔晚江姑娘還在樓上待客撫琴呢,琴聲如此動聽,彷彿仙樂,怎麼可能突然來此噩耗?!”

    “你這小婢女!可不能亂說!”

    “是不是搞錯了?”

    “閻某先前聽晚江先生撫琴,琴聲中的暢快一點也做不得假,分明是病要好了,就算、就算病情惡化,可方纔還在暢快撫琴,又如何……如何可能這麼眨眼之間就與世長辭了呢?”

    衆人紛紛開口,都瞪着侍女。

    “方纔……”

    侍女壓制住自己的悲慼:“方纔不過是主人向上蒼討了三刻自由身罷了……”

    “……”

    衆人再次怔住。

    原來方纔上樓的那位道家先生,是用來向上蒼討要三刻自由身的。

    這下再無說頭了。

    一時間衆人紛紛撥開侍女,涌上了樓,雖被幾名身強力壯的夥計所攔阻,不可近前,可終是到了二樓,透過滿屋的白紗,隱隱可見地板中間擺着的桌案與古琴,還有前邊倒下的女子,一身白衣也在地上鋪展開來,依舊美得不可方物。

    不知多少人痛哭出聲。

    這世間徹底沒有晚江了。

    長京愛琴之人、愛樂如命的人,也再欣賞不到這般通神的琴樂聲了。

    ……

    道人依舊牽着女童在街上行走。

    今天的三花娘娘格外叛逆,要麼一陣猛發力往前邊跑,要麼停下來不願走了,滿臉好奇的盯着路邊看,甚至伸手去戳人家賣的東西,偏偏宋遊把她拉回身邊時她就仰起頭,用一雙清澈的眼睛將宋遊盯着,一副懵懂而乖巧的樣子,又如何能責備她呢?

    “三花娘娘是喝醉了麼?”

    “什麼是喝醉?”

    “就是人喝了酒就會頭暈,興奮,會做一些平常不會做的事情。”

    “三花娘娘沒有喝酒。”

    “醪糟也帶一點酒。”

    “一點酒!”

    “但是三花娘娘不知節制,喝了一碗又一碗。”

    “是甜的!稀飯湯湯!”

    “所以三花娘娘喝醉了。”

    “三花娘娘不頭暈。”

    “但是三花娘娘興奮。”

    “三花娘娘不興奮。”

    “那就好好跟我回家,不要亂跑。”

    “貓就是這樣的!”

    “……”

    “道士伱看!出太陽了!”

    “……”

    宋遊停下腳步,擡頭看天。

    似乎察覺到了什麼,等他低下頭來、與小女童對視時,不由小聲對她說:“這下三花娘娘不僅見識過了長京一絕、通神琴藝的風采,也親眼見證了長京一絕與通神琴藝在長京的消失。”

    “消失!”

    “三花娘娘以後會明白。”

    “道士你看,那裏有個小人在撒尿!”

    “走吧……”

    “我們過去看看他!”

    “……”

    道人沒有說話,只握緊了手,拉着她往回走。

    然而沒走出兩步,便聽見從身後傳來一道婦人的聲音:

    “宋先生?”

    宋遊與牽着的小女童一同扭頭看去。

    是個衣着樸素的婦人,容貌陌生。

    不過別人既然叫出了自己,宋遊自然要轉過身去,只是此時手中牽着三花娘娘,不好叫她圍着自己轉一圈,貓兒的心思又是人猜不透的,這會兒也不敢輕易將她的手鬆開,怕她一溜煙就跑去看人家小孩撒尿,於是一番繁瑣的操作,才終於轉過了身,換了手牽着她。

    “夫人是……”

    “宋先生忘了?以前我家娃兒重病,以爲是中邪,來找先生看,結果先生不僅告訴我們與中邪無關,還爲我們指了醫館,分文未取。”婦人說着忍不住朝道人彎腰拱手,“先生真是神仙心腸,幸虧先生,娃兒才撿回一條命。”

    “啊……”

    宋遊想了起來。

    當時這名婦人確實抱着孩童來找他,只是尋常風寒發燒,然而這年頭巫醫本就互相牽涉,病邪也難以區分,明明是病,可愚昧之下,卻以爲是中邪,便來找他驅邪。宋遊向其介紹了蔡神醫的學生開的濟世堂,後來她還特地提了雞蛋來感謝。

    實在不是宋遊健忘,而是三年時間,對於這年頭的窮苦百姓來說已經不短了,尤其勞累之下,這名婦人的變化已經很大了。

    “想起來了。”

    “後來我家娃兒身體也不好,在街上找了一位遊卦先生算了一卦,說是名字取得不好,念着先生是神仙高人,本想帶着娃兒再來找先生,想請先生替我家娃兒重新取個名字,結果到的時候,先生已經關門了。”

    宋遊站在她面前,認真聽她講話。

    這年頭請道人僧侶幫忙取名也是件常見的事。若是窮苦百姓,自己沒文化,相對來說,道人僧侶總歸是要多些文化的。而對於達官顯貴,則會找到當地知名的高人高僧,取個吉祥順利有助於平安與前程的好名字。

    “我們外出遊歷了。”

    “先生可算回來了。”

    小女童被道人抓着手,跑不開,卻也扭過頭,直直盯着那名背對着她站在牆腳的孩童。

    “後來可換了?”

    “後來去東和縣青霄觀找觀中的老道長換了一個。原先想着娃兒體弱多病,便取了一個安字,想平安,那遊卦先生卻說,我們心是好的,只是單字的名太貴重,我們平頭百姓擔當不起,叫我們換個二字名,老道長取名叫求寧。”婦人說道,“現在我家娃兒雖還是常有些小病,不過總歸是沒有鬧過以前那般嚇人的事情了。”

    “那東和縣青霄觀的老道長我們也曾聽聞過,是個德行出衆、有修行的人,他取的名字應當不會差。”

    宋遊也沒有說換名字有沒有用,只是若單純想討個吉利,找個明明道行一般卻甘願爲民衆冒險驅邪的老道長來取名,定是再吉利不過了。

    這時只聽噠噠噠的一陣腳步聲。

    街角撒尿的孩童跑了過來,瞬間跑到婦人身邊,伸手環住婦人的腿,以做依靠,很畏怯的看向道人與小女童。

    “這就是我家娃兒!”婦人說道,“這是救過你命的神仙,還不快向神仙問好!”

    “……”

    “說見過先生!說!”

    “見過先生……”

    小男孩怯生生的喊了句。

    “這麼大了呀,長得真快呀。”宋遊露出了微笑,向他點頭道,“有禮了。”

    “小孩子就是長得快。”

    “對了——”

    宋遊正好想起當初爲婦人指的濟世堂和定期義診的陳大夫,記得他是蔡神醫的學生,後來在禾州偶遇蔡神醫,還曾說起過他,蔡神醫將自己畢生所學醫術的本質道理寫成《蔡醫經》,幾番波折,最終將半篇手稿放在了學生陳大夫那裏,宋遊因此格外留意。

    “當初治好令郎的是濟世堂的陳大夫吧?”

    “就是。”

    “陳大夫如今可好?”

    “這……”

    婦人卻有些爲難,隨即嘆了口氣:“前兩年濟世堂不知爲何起了火災,陳大夫雖未被傷到,然而整間濟世堂也被燒得乾乾淨淨,陳大夫大半生的積蓄都在那些藥材裏了,都被燒沒了,聽人說,還有什麼重要的東西也被燒了,陳大夫此後抑鬱懊悔,迅速消瘦,去年一病不起……”

    “怎會如此?”

    “誰說不是呢!好人沒有好報啊!陳大夫爲善多少年救過多少百姓?聽說當時濟世堂起了火,四周鄰里百姓都去救,潛火軍也到了,就連官府的捕役都感念陳大夫的品德,主動去救火,大家夥在灰燼中搜尋銀錢,沒有一個人往自己懷裏揣,但從灰燼裏找出的銀子卻不足百兩,便已是陳大夫的一生積蓄了……”婦人說道,“你說去哪找這麼好的人啊?這鬼老天!真是眼睛瞎了!”

    “這樣啊……”

    宋遊面色沉凝,若有所思。

    “先生這是去哪……”

    “正要回家呢。”

    “我們也是來逛逛,快過年了,扯點布給娃兒做件新衣裳,小子長得快,一件衣裳很快就穿不得了。”

    “那夫人便忙。”

    “先生也忙……”

    道人與之道別,拉了拉正湊過去問人家孩子撒了尿怎麼不埋起來的自家童兒,有些思慮,繼續往回走。

    貓兒懂事,這時倒是乖巧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