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御弟觀之,如何?那就讓太子一同前來吧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紙筆丹青字數:4120更新時間:24/06/27 10:27:18
    雖然法海第一次見到這位武才人。

    但是!

    以他如今的修爲,自然不會看不出她身上所蘊含的人道氣運。

    奇相月偃,龍瞳鳳睛,雖然身爲女子,但極貴驗也。

    即便是有西樑女王在前,但女兒國畢竟特殊之地,這女子身懷帝王之氣,還是出現在大唐朝,跟在皇兄李世民的身前,且做一副才人裝扮.

    那對方的身份,就不言而喻了。

    武則天。

    華夏第一位女帝,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且不說她一生之功過,僅憑她在這中原大地上,以女子身份坐上了人間九五之位,自有其意義所在,也可見她的手腕非比尋常。

    否則,如何能成功上位?

    但.如今的大唐,還有她稱帝的機會麼?

    而真正行走過三界人間之後,法海對於世俗的見識與感悟,自然也不同以往那般,落座於金山寺以高目而視蒼生即便後世多傳武后穢事,但若非親眼所見,又有幾分值得相信呢?

    就好比悟淨撰寫的那些小文,真假參半,但筆法具實若非西行之事都是自己的親身經歷,又如何能分辨得清,究竟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呢?

    事到如今,恐怕未來早已經不會是自己所知的那般模樣況且未來本就是變數,何況如今還有了自己這個“不速之客”,雖然自己不會去主動干預帝王換代,但.太子李治在覺醒了人族血脈之力的情況下,是否還會給武后機會,也是兩說。

    最重要的是,原本應該在貞觀二十三年駕崩的太宗皇帝李世民,現下依舊健在,且身強體健.再加上李世民心心念念想要飛昇火雲洞,若不再做出些功績來,怎麼能夠甘心?

    即便是不能飛昇火雲洞,以李世民的心志,也絕不可能就此停下腳步。

    “媚娘。”李世民向着武才人招招手,笑道:“且來見過聖佛。”

    “妾身見過聖佛。”武才人面對三藏法師盈盈一禮,一副順從模樣。

    她是大唐開國功勳應國公武士彠的次女,貞觀十一年的時候,大唐天子駕幸洛陽宮時,聽聞了她“容止美”的名聲,故而召她入宮,封爲五品才人,賜號“武媚”。

    那年她才十四歲。

    只是武媚娘入宮到現在,始終不受寵愛,至今依舊還是個才人,在宮中的地位也實屬一般。

    華夏帝王之後宮,雖然歷朝歷代都有些差別,但始終都擁有着龐大的規模,李世民的後宮自然也不一般。

    李世民除了獨寵長孫皇后之外,另外後宮之中還有四妃、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而“才人”,只是二十七世婦中的下品,其上還有三品婕妤與四品美人。

    即便是九嬪、婕妤與美人都沒有滿員,在這諾大的後宮之中,其實也輪不上一個小小的才人冒頭。

    而這些,在她當年入宮之前,便已經有所預料。

    天性強大的武媚娘,並沒有因爲被選入宮而自怨自艾,正如她拜別母親時所言:“侍奉聖明的天子,豈知非福?爲何還要哭哭啼啼、作兒女之態呢?”

    而是坦然,且堅定的迎接自己的命運。

    但入宮這些年來,她也算是看明白了,只要長孫皇后在一天,這後宮之中.便絕沒有別的嬪妃出頭的時候。

    故而,她自入宮以來,一向安分守己,十分低調。

    只是唯獨與太子李治,走得稍微近些。這或許也是他們年紀相仿的緣故.

    她是能察覺到太子對自己有些異樣的情愫,最可怕的是,她不僅不抗拒,甚至還隱隱有些期待。

    這彷彿是一顆惡魔種下的種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在她的心中生根發芽,故而在察覺到這一點之後,她便開始刻意避着太子殿下。

    雖然大唐風氣開放,女子也多豪放之輩但她心裏還是很有數的,知道什麼事兒現在能做,什麼事兒現在不能做。

    如今應當是李世民的身體康健緣故,太子李治與武媚娘之間的感情,尚且沒有徹底變質的契機。

    法海對於後宮之事,並沒有什麼干預的想法,況且這事兒歸龍吉公主掌管.吧?

    一時之間,法海也不太清楚,眼前這位武媚娘,與自己的皇兄李世民以及太子李治,究竟算是個怎樣的姻緣關係.或許這事兒,是“紅豔星君”最清楚,畢竟這一塊兒歸她管。

    面對這位未來可能會成爲“則天大聖皇帝”的武才人,法海稍側了一下身,並沒有受她的全禮,並且在她剛要躬身的時候,便已經虛手以法力將她托住。

    武才人稍一錯愕,便也順勢起身,她此前已經被陛下囑咐過了許多次,知道聖佛不喜這些凡間俗禮,再加上今日開宗時也漲了見識.不受香火的聖佛,還當真是前所未聞呢。

    她懂分寸,陛下如今既然把自己單獨留下來見三藏法師,她自然不會在這方面掉鏈子.但該有的禮數,她也絕對不會少。

    “御弟,這是朕宮中的媚娘,因爲前些時日袁天罡與李淳風陪朕遊覽御花園時,與她偶遇.他二人算得媚娘頗有佛緣,故而今日朕特意將她帶來”

    李世民就更知道三藏法師的性子了,對此也並不見怪,若三藏法師當真讓媚娘拜了下去,那才怪事。

    “御弟觀之,如何?”

    如今的三界,敢稱呼三藏法師爲御弟的也就只有兩個人了,其中一個自然就是眼前的李世民,另外一個則是西樑女王,只不過人家後面還要加上“哥哥”二字,旁人更是效仿不來。

    除非是想要試試三藏法師的“大威天龍”了。

    面對李世民的詢問,法海一時之間竟也稍有些語頓他能怎麼說?

    說這位武才人本該在你死後,因爲沒有子女,要依例入長安感業寺爲尼,而後與你的太子李治,舊情復燃,再次入宮並且以過人的手段,一路過關斬將,成爲當朝皇后?

    而後又因爲李治風疾發作,導致二聖臨朝,給她稱帝奠定了基礎?

    最後她直接廢了“李唐”國號,改稱“大周”,還把你們李家皇族殺了遍?

    這已經算的上是謀朝篡位了。

    法海知道,如果自己把這話說出來,武才人即便是今日能夠活着離開大慈恩寺往後恐怕也沒有多少好日子過了。

    “阿彌陀佛。”

    法海念了一聲佛號.這些事情都還沒有發生,眼前的武才人,也只是一位孤身入深宮的無辜女子,法海自然做不出這種事情來。

    當年有傳言說,武則天乃是彌勒轉世.這話顯然是謠傳。畢竟自己去年取經的時候,還在靈山見過彌勒佛。

    不過爲了以防萬一她是彌勒佛分出的化身轉世,法海適才還是施展了法眼觀瞧武才人的底細.再次得出結論,她確實跟彌勒佛無關。

    但卻同佛祖.似乎有那麼些關聯。

    可這位武才人與佛祖之間究竟還有什麼聯繫,法海可就不太清楚了。

    而在此刻的靈山之中。

    菩薩自大慈恩寺離開之後,先是來到了靈山大雷音寺,面見佛祖。

    而在大雄寶殿之中,也就只有他們兩位面對面,至於接引佛祖.眼下在大雷音寺的藏經閣中,正在觀瞧那些三藏法師從大唐帶來的百家典籍。

    以往是他忽略了這些東西,但現在撿起來,並不算晚。

    “佛祖,貧僧在大慈恩寺中,見到了一位女子,觀其氣運非常,似乎還同佛祖有些因果關聯。”

    佛祖稍微思索了一下,當時就笑道:“當年才到西方時,我還並未坐困靈山,能時時在人間託鉢化緣,傳揚佛法.”

    菩薩聞言稍稍點頭,佛祖真正困在靈山.其實是優婆羅陀佛坐化之後。

    此前,他還是經常在人間顯靈的。

    “也是巧合,當年路過一個村莊時,正見一羣孩童玩耍,其中一個小女孩,見我時,不敬亦不怕,反而抓起一把沙子,放在我化緣的鉢盂之中當時身邊的一些弟子見此情形而生怒,還要驅趕那位小姑娘,只是被我阻止了。”

    這事兒就連菩薩也是一聽聽聞,此前佛祖是從來沒有提起過的,這會兒也聽得認真了許多,“想來這位小姑娘,就是我在大慈恩寺中,見到的那位女子了吧?”

    “不錯。”佛祖點頭說道,“那時候的天機不比現在混動模樣,甚是明朗.我初才見她時,便知道她在歷經千年轉世之後,會在中原神州之地成爲女帝.而那個時候,正該是三藏取經結束,佛門在大唐大興.如果我那時不接受她的沙土供養,那麼她登基之後,恐怕不會對佛門親近而若是結下善緣善根,將來她就會弘揚佛教保護佛教,這是因果,但——”

    說到這裏,一個“但”字出口,即便是佛祖也難免的長嘆了一聲,接着說道:“如今之事,與我一千年前所見之未來,早已大不相同.這個善緣,恐怕也很難落在我身上了。”

    一來是武媚娘當真不一定能夠順利登基;二來是如今大唐的佛門說了算的是三藏聖如來,也不用他來操心了。

    “原來如此。”菩薩聽後也是恍然一笑,道:“否則也是一樁‘捧沙獻佛’的美談呢。”

    大慈恩寺中。

    見御弟一聲佛號之後,便遲遲沒有迴應,這下就連李世民也覺着有些意外了,連忙問道:“可是有什麼不妥之處?”

    “這位女施主雖有佛緣,但畢竟不深,且其世俗紅塵難斷.”法海明知故問,“皇兄是想要送她出家爲尼麼?”

    武媚娘一聽這話,當即就有些呆愣住了.她可從沒有想要出家當尼姑啊!

    難道陛下當真是想要送自己出家當尼姑麼?

    但她又想到三藏法師適才的幾句話,心中又是好一陣感激與慶幸.如果是這樣的話,或許能夠讓陛下打消送自己出家的念頭。

    李世民聽了三藏法師的話之後,好奇問道:“有佛緣而不深?此言何解?”

    雖然沒有明說,但問這話的意思其實也正是表明了李世民,確實有送武媚娘當尼姑的念頭。

    只是出家也不能在大慈恩寺,得去感業寺中修行祈福,感業寺是禁苑內的皇家寺廟,尋常也是不對外開放的。

    “可學佛,能修佛。”法海頓了頓,又道:“不宜出家。”

    她絕對不是一個能耐得住寂寞的人,即便是一時剃度,將來遲早也是要還俗的

    李世民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了,但隨後就笑道:“那就讓她時常來寺中向御弟請教佛法,總不能我諾大的大明宮中,無一人通曉御弟之唯識教法吧?”

    見法海想要拒絕,李世民擺擺手,道:“宮裏上到妃嬪皇子公主,下到太監侍女侍衛,真正對佛學感興趣的,其實也並不多.太子雖然好學佛,但畢竟身擔着監國之責也是袁李二人說起媚娘有些佛緣,朕才將她帶來.若是御弟覺着她一介女流,不好常來寺中,就勞煩御弟派遣一二得力弟子,於宮中傳法.”

    “阿彌陀佛,此事不妥。”法海一口就拒絕了,和尚入宮這事情,可不興去尤其是大唐的後宮,保不齊就弄出些什麼幺蛾子來。

    悟空他們肯定是不願意入宮去,向武才人講佛的,便是這些時日跟在自己身邊凡俗僧人們了。

    不得不說,還真有幾個可堪造就的。

    但法海卻不認爲他們入了後宮之中,能全身而退到時候壞了修行事小,丟了性命那可就太不值當了。

    “門下幾個劣徒自身修行尚且不足,尚且不足出師傳授,況且他們形象非人,來往宮中多有不便”法海斟酌一二,“可讓這位女施主,每月初,月中、月末,來寺中學習佛法。”

    他見李世民張口就要答應,便又補從了一句,“要着人陪同。”

    這是顧及到了雙方的聲譽問題,畢竟大唐的女冠與和尚們.在民間那可都是有大把的風流韻事流傳在外的。

    李世民信不過誰,難道還信不過身爲三界聖佛的御弟?

    但御弟既然專門囑咐了,李世民便順口說道:“那就讓太子一同前來吧。”

    法海:???

    武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