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摸到了一隻金箍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紙筆丹青字數:2174更新時間:24/06/27 10:27:18
    妖僧金蟬在落加山外停下腳步,看着近在遲尺的菩薩道場,他反而有些心虛,在山口左右徘迴,遲遲不肯入內。

    正在他遲疑之際,卻見木吒從山中走出來,對着他說道:“法師,菩薩請你進去。”

    妖僧金蟬眼前一亮,連忙道:“當真?菩薩當真讓我進去?”

    “此事怎會有假?”木吒面上沒有什麼神情,口中卻道:“若菩薩不讓你進去,何必遣我出來。”

    “阿彌陀佛。”妖僧金蟬念了一聲佛號,向着落加山行了一個佛禮,道:“多謝菩薩...還請行者前方帶路。”

    “跟我進來吧。”

    木吒引着妖僧金蟬入了落加山,行至紫竹林,最後領到了潮音洞口,道:“菩薩就在洞內,法師自去拜見。”

    “多謝。”妖僧金蟬向着木吒道謝。

    妖僧金蟬順着洞中之路,行至寶蓮臺下,見菩薩端坐於白蓮之上,只是看了一眼,心中的浮躁便漸漸平息下來,不過多久...他已經復歸了清明之態。

    妖僧金蟬望着觀音菩薩,誠心下拜,口稱:“弟子金蟬,拜見觀音大士。”

    “阿彌陀佛。”

    其實在這妖僧金蟬來到了南海之前,觀音菩薩也屬實沒想到他會來尋自己...不過以菩薩的心腸,自然是來者不拒的。

    有難者來求助,她力所能及之處,便一定會幫。

    “你是金蟬子的遺褪化形,且自號金蟬...”菩薩看着眼前的妖僧金蟬問了一句:“貧僧多事問你一問,你是想要做你自己,還是想要做金蟬子?”

    一句話,讓妖僧金蟬站在原地一聲不吭。

    過了許久,金蟬子向着菩薩緩緩開口,道:“弟子心中總有一道聲音在不斷提醒弟子,讓弟子做唐三藏。”

    觀音菩薩聽了這話,原本還微笑着的嘴角,也漸漸放下,神情頗有些嚴肅之相,說話的語氣也加重了些,道:“可否跟貧僧說說,是一道怎樣的聲音?”

    “難以描述。”妖僧金蟬卻只是搖頭,道:“它似乎無處不在,而弟子卻始終難以感受到它的實質存在。”

    “阿彌陀佛。”菩薩念了一聲佛號,對着妖僧金蟬說道:“你若信得過貧僧,便放開心神...叫貧僧靈識入你體內,仔細探查一番...如何?”

    妖僧金蟬並沒有什麼猶豫,他當即盤坐在地上,擺出了個五心向天的姿勢,對菩薩說道:“請。”

    也就是面對觀音菩薩了,但凡他面前換一個人,他也絕不敢這般毫無防備的將自己的心神放開,任由探尋。

    便是佛祖,也不行。

    菩薩的口碑,全憑經年積累,她能以大慈大悲聞名於世,三界只要有名有姓的大能,對其皆是讚歎之言。

    在靈山之中,便是佛祖也從來不將她當成是下屬,每每言語都是平輩論道;上了天庭,就連玉帝與王母也對她禮遇有加;甚至在太上老君面前,都有她的座位...以此可見觀音菩薩的品行。

    三界講慈悲的大能的不在少數,可真真正正能夠做到觀音菩薩這等的境界的...卻也難尋。

    否則“菩薩”又如何能夠“觀音菩薩”的代名詞。

    靈山諸多菩薩,卻總要在前面加上他們的法號,才知道是哪位菩薩...唯獨觀音菩薩,只說“菩薩”二字,便知說得是她。

    妖僧金蟬放開了心神,菩薩靈識遁入其中。

    雖也見得片刻佛燦,但多也是一片渾渾噩噩混沌之狀態...他的靈臺並不清明,在靈臺深處...菩薩見到了一根枯枝。

    轟!

    只是看了一眼,她的靈識便被震退了出來。

    而就在這一刻,菩薩卻在指尖凝聚一抹佛光,向着那枯枝彈射了去。

    “噗——”

    觀音菩薩與妖僧金蟬,兩個人身軀齊齊一震。

    觀音菩薩面見萎靡之狀,而妖僧金蟬...則是鼻竅流血,雙反一翻,乾脆昏死了過去。

    菩薩信手揚起楊柳枝,帶出一滴三光神水,將妖僧金蟬包裹其中,指尖又掐出了道道法訣,便見金光撒落在妖僧金蟬的身上。

    “佛祖既然已經坐化,又何必貪戀人間之事。”

    菩薩對着金光之中的妖僧金蟬,說出了當日與佛祖一般的話。

    只是那枯枝並不理會菩薩。

    菩薩想了想,從自己的袖子裏取出了一隻金箍來,然後開始對着金箍念起了佛經,後又掐着法訣,連續打入了幾道印法。

    “去!”

    金箍生靈,一道虛形順着菩薩手指方向,遁入妖僧金蟬體內,直入靈臺深處,順着菩薩之前留下的佛光,鎖在了那枯枝之上。

    而金箍本體,則緩緩套在了妖僧金蟬的腦袋上。

    ......

    等妖神金蟬醒來之後,他下意識伸手摸了摸自己頭...卻是摸到了一隻金箍,他有些不解的看向了菩薩。

    菩薩對他說道:“是靈山的前任佛祖優婆羅陀佛在你靈臺深處埋下了一根枯枝,這枯枝取自他證道法器七寶妙樹...你聽到的聲音,便是源自這一根枯枝。”

    妖僧金蟬聽了,道:“如此說來,我心中所想...皆是優婆羅陀佛想要弟子做的事情?”

    “可以這樣說。”菩薩點頭道:“須知你能成功化形,也是受了他的佛蔭,因此自然要承擔這一份兒因果。”

    妖僧金蟬聽了十分無奈,道:“可弟子並不想跟唐三藏相殘...而且,弟子也絕非唐三藏的對手。不知菩薩可有化解之法?”

    觀音菩薩搖搖頭,“我法力有限,並不能將那枯枝從你的靈臺之中取出...只能以這金箍將其暫時封印。”

    妖僧金蟬又摸了摸自己頭上的金箍,道:“弟子多...”

    “你先別急着謝我。”菩薩卻將他的話打斷,囑咐了他一句:“這金箍只能將其封印一時,前提是你需要時刻保持自己的靈臺清明,不能被其動搖了本心...而且每當你本心受他蠱惑而產生異念時,這金箍也將會自動發作。”

    妖僧金蟬聞言心中一動,嘗試着轉變念頭...

    “啊——!”

    一聲悲呼脫口而出,只見那箍兒陷在肉裏,他連忙秉心守性,不敢胡思亂想。

    “呼——呼——”

    好不容易平復下來,妖僧金蟬癱坐在地上大口喘息着...心說這金箍究竟是什麼法器,竟如此厲害?

    怪不得菩薩不讓自己謝她。

    “菩薩,弟子斗膽詢問,菩薩可知弟子這症狀,能在何處真正化解?”菩薩之法治標不治本,而他想要徹底擺脫這牢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