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022 煮煎油炸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芒鞋女字數:2798更新時間:24/06/27 10:19:37
    城外難民衆多,越往後,官差只怕會盤問得越嚴格,梨花給趙大壯銀錢時,教他,“大堂伯,你們每人背個揹簍,回程遇到官差盤問,就說進城賣草藥的。”

    這樣官差就不會阻止他們進城了。

    趙大壯把銀錢放進衣兜,挑了把順手的鋤頭,擔憂道,“問你堂姑她們呢?”

    “就說醫館人手不足,請她們幫忙碾藥材煎藥的。”

    趙大壯心裏有了數,麻溜的提起揹簍,吆喝族裏人動作快點。

    他們前腳走,幾個婦人抱盆提桶的也出門磨菽去了,菽有多種吃法,菽乳,菽漿,菽渣,其中菽乳以菽磨成漿熬煮過濾倒入釜裏以石膏水點煮而成,煮熟後以木板固形曬乾能放大半年。

    菽渣油煎,硬而飽腹,是最易攜帶的乾糧,可惜鋪子沒有石磨,得去正街井口那邊的石磨上磨。

    帶路的是元氏,梨花叮囑她,“若是有人問起,你就說家中老人過世辦席面用的。”

    做菽乳的工序多,平時都是宴客才捨得煮上一鍋。

    元氏沒了錢,無精打采的,梨花又去叮囑小吳氏,後者心思通透,“你別擔心我們,我們知道怎麼說。”

    城裏也不太平,被別人知道鋪子糧多,肯定會翻牆來搶。

    她囑咐梨花,“待會你把院門從裏鎖上,小心孩子們溜出去了。”

    “好。”

    夕陽的光跑得快,從院牆到屋檐不過片刻工夫,院裏暗下後,梨花就把屋裏的孩子們趕出來。

    在族裏,八九歲的女孩就開始做家務,十三四歲的男孩開始下地幹活。

    晌午安排活時,梨花並沒喊他們,竈房的水和釜不足,燒水之事得往後挪,所以他們都閒着的。

    一到院裏,地面的熱氣升騰起來,一羣人嘰嘰喳喳嚷着喊熱。

    梨花踩在元氏的木箱上,重重跺腳,“安靜,村長爺有事讓你們做!”

    趙文茵牽着趙漾站在屋檐下,滿臉憤慨,“村長爺才沒說,是你說的。”

    村長爺被大堂伯抱到牀上去了,嘴巴動不了,不可能說話,她嘶吼,“甭想讓我們替你幹活。”

    釜邊溫度高,燒水會燙傷,她才不上梨花的當呢,等阿耶回來,她還要告梨花的狀。

    她不肯幹活,與她玩得好的幾個小姑娘也看梨花不爽,但礙於老村長的威嚴,不敢明目張膽的反駁。

    木箱暴曬了一天,燙得梨花腳底板發癢,她甩了甩腳,與個頭最高的男孩道,“過兩日我們就不在這兒了,屋裏的傢俱留着無用,不如拆下來當柴火燒…”

    別看孩子們在自家鬧騰得兇,在別人家是不敢亂來的。

    趙多田道,“大堂伯沒回來呢。”

    拆了傢俱,趙廣昌回來罵人怎麼辦?他今年十四了,沒有旱災的話,家裏都準備給他張羅親事了,乍然聽到梨花的要求,他遲疑不定。

    梨花指着堂屋裏與人聊天的老太太,“我阿奶同意了。”

    衆人回頭,堂屋坐着老太太慈眉善目的喊道,“三娘讓你們做什麼就做。”

    趙多田指着臥房,“那我們拆了?”

    “拆!”

    男孩的破壞力最是大,梨花一句“拆”,他們歡呼雀躍的擁進臥房,嚇得牀上的老村長以爲地龍翻身了,差點坐起來。

    心落下後,他看向院裏,炙熱而無風的傍晚,梨花站在高處,模樣說不出的認真。

    整個下午他都在琢磨梨花的安排,接外嫁女回來是不想族裏產生隔閡,收錢買牛是爲更方便趕路,炒米囤餅拆家則是不打算回了。

    她知道這兒待不下去了?

    何時知道的?

    是聽說書先生說的?還是從王家進京的事兒猜到的?可恨他說不出話,沒法問她。

    “老頭子,喝藥了。”老吳氏端着碗,見屋裏烏煙瘴氣的,邊小心翼翼護着不讓藥撒了邊盯着碎裂的衣櫃門,“多田,幹啥呢?”

    “三娘讓我們拆傢俱當柴火燒。”

    “這三娘。”好好的傢俱拆得跟斷木似的,老吳氏嘆息,“和她阿耶一樣。”

    都是會敗家的。

    左右不是她家的東西輪不到她心疼,她貼着牆走到牀前,見老村長眼珠睜大,似是不滿,她一頭霧水,“老頭子,你咋了?”

    咋了?這敗家娘們,他啥都沒說她就把家底給出去了,日後可怎麼辦?

    老吳氏不懂他的憤怒,給了那麼多錢出去,不心疼是假的,可想到是老頭子的意思,再疼也只能忍着,不過想到三嫂窮得叮噹響,她心裏樂得不行。

    這不,喂老頭子喝了藥就匆匆忙去了隔壁。

    堂堂地主,窮得一文都沒有,能不讓人笑掉大牙嗎?

    梨花見她進了堂屋,識趣的不往裏湊,而是把劉二買回來的藥材倒地上,年齡稍小的姑娘掐葉兒,能碾碎的全部碾碎,年齡稍大的姑娘縫布袋,用來裝碾碎的藥材。

    針線活是姑娘們最喜歡的,哪怕是破布,引線時也寶貝得很。

    熱氣退去,夜晚的涼升了起來,梨花生了兩堆火,這一忙,就忙到後半夜。

    趙廣昌拖着沉重的步伐敲門。

    梨花好奇城裏的情況,一直在門邊候着,聽出他的聲兒,噶的一聲拉開了門。

    城裏已宵禁,街上連個人影都沒有,趙廣昌塌着肩,神色頹廢。

    梨花側身讓他進門,“大伯,外面如何了?”

    地上鋪着竹蓆,五六個奶娃睡在上面,趙廣昌小心越過,擺擺手,不欲多說。

    李家去戎州城果真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收到了風聲,戎州糧庫空虛,各地災情上報後,戎州刺史勒令各地衙門勸說富戶捐糧。

    美其名是捐,實則白給。

    李家受不了,決定跑了再說。

    心事重重的穿過大堂,被院裏的景象驚得張大了嘴。

    九頭牛並排擋在身前,蚊蠅嗡嗡嗡的直飛,它們身後,是擁擠得沒有落腳地的院子。

    陶鬲,泥甗下燒着火,竹子,木棍堆得滿地都是,幾個婦人正擡着簸箕出來,簸箕上鋪滿了白白的菽乳。

    “二堂叔…”他錯愕的看向棺材上坐着削竹篾的老人,一時不知該問什麼。

    梨花解釋,“村長爺讓繼續逃,大家夥準備途中要用的物件呢。”

    他臉上一片晦暗,李家的僕人說富戶之後就是糧商,不走的話就得交糧,回來的路上,他一直糾結要怎麼做才能避免這場禍事,回村肯定不行,北上的話,日子也不會好過。

    “真要走?”

    “嗯。”梨花眼神堅定,“鐵牛叔他們去城郊砍柴,說難民越來越多,民怨越來越大,再不走,等難民進城,肯定會燒殺搶掠,咱們能不能活都不好說。”

    趙廣昌仍是猶豫。

    梨花垂眼,“大伯不想走的話就留下吧。”

    “……”

    難民會進城,他留下不是等死嗎?他大步跟上她,“誰不想走了?你四爺爺是族長,他說怎麼做咱就怎麼做。”

    他忽然想到,四叔年事已高,族長之位恐怕坐不了多久,整個趙家,除了他,誰還有資格做族長?

    於是,他不糾結了,溫聲問,“你四爺爺嗓子好了沒?”

    “沒。”

    老村長還下不來牀,但氣色比白天好得多,雙手能活動後,他拿紙筆寫了兩頁紙,對梨花的安排進行了補充。

    買回來的牛算公中的,但給了錢的人家先有坐牛車的資格,若牛在途中累死或病死,給了錢的人家分大頭…

    再就是糧食,老太太拿出的糧算公中的,由族裏人煮好後分配到各家各戶,吃不飽的可以自己開小竈。

    不得不說,老村長考慮得更周全,她傢俬糧是最多的,若跟着族裏吃不飽,老太太鐵定得鬧,時間長了,再深厚的情誼也給鬧沒了。

    梨花跟着他進屋,見老村長靠在枕頭上,甜甜的喊,“村長爺,大伯回來了。”

    老村長扭頭,趙廣昌關切的闊步上前,“四叔,咱何時走?”

    李家有衆多鏢師護送,真要走的話,最好和他們一起。

    老村長張了張嘴,餘光斜向梨花,後者脆聲道,“三天後吧。”

    李家兩日後出發,她們若緊隨其後,保不齊會被當成逃難的富戶被難民攻擊,與其那樣,不如延後一天,扮成逃荒的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