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北影廠的江淮延有請
類別:
都市言情
作者:
別佛話字數:3316更新時間:24/06/27 10:17:01
北影廠?謝天謝地終於等來了。
就不知道他們是看上了《瞧這一家子》劇本,還是看上了《有一個青年》這個短篇小說,亦或者兩者兼有。
張晚風不敢怠慢,招呼秦大爺想喝水自己倒,他快步下樓接待金主。
“你就是晚風同志吧?!”
說話之人有四十望歲,長相十分別周正,聲音也特有識別力,帶有江南口音。
“您好,我就是張晚風,不知道您怎麼稱呼?”
北影廠有點名氣的演員、導演他差不多都有印象,但對今兒這位他真沒印象。
“聽說你年輕,沒想到這麼年輕,我特愛聽你們錄製的評書《鐵道游擊隊》,聽說下一部錄製的是《彭公案》……”說着說着就順着話茬走了下去,當他意識到時已經滔滔不絕說了一兩分鍾,趕緊踩了剎車,迴歸正題,“不好意思,我這人喜歡聽評書。我叫江淮延,負責北影廠劇本方面的工作。”
“前幾日在《人民電影》上看到了你的作品《瞧這一家子》,本子非常好,我們文學部的同事都覺得很適合搬上熒屏,今天來就是想徵求一下你的意見,如果可以,還要麻煩你到我們北影廠給本子再潤色一下。”
果然還是看上了這個本子。
“您好江老師,那不知道這本子由貴廠哪位導演來拍?”
潤色什麼的都沒有問題,他就想知道誰來當導演。
對於這個問題江淮延表情一愣,很快就反應道:“第三集體的王好爲導演對這個本子有些想法,不過,現在廠裏還沒敲定誰來拍。”
張晚風聽出他話裏的意思,對這個本子有想法的是王好爲,但沒有定下來,你要是對導演人選有想法,我們也可以談談。
不說別的光這份表態,他就決定不過多干預導演人選。
“王好爲導演是不是拍過《海霞》?”
《海霞》改編自小說《海島女民兵》,由錢江、陳懷皚、王好爲聯合指導,片子講述了漁家孤女李海霞在d的撫育下,與漁霸陳佔鰲、潛伏敵特劉阿太等敵人的鬥爭中,逐漸成長爲一名成熟的革命女戰士的故事。
圈內著名影星“馬大姐”蔡明就是因這部片子被大衆所熟知。
“這片子雖說是聯合導演,但王好爲同志的導演才華是有目共睹的,她不光拍過《海霞》,還擔任戲曲電影《楊乃武與小白菜》、劇情電影《龍馬精神》兩部片子的助理導演,是我們廠第三創作集體的中流砥柱。”
江淮延跟王好爲不熟,但也不曾紅過臉,他去年剛從江南調到北影廠擔任文學部的負責人,他的工作任務就是帶領文學部的同仁們創作、發掘好本子,供廠導演們拍攝,其他的事情他不想多管,但對於順手送人情的事情,他也樂意爲之。
“我對導演人選沒意見。”張晚風也提前亮明了他對導演人選不會過多干預,充分尊重北影廠的決定。
談完事情,張晚風才後知後覺自己失禮了,趕緊邀江淮延到他們辦公室坐坐,喝口水歇歇腳。
江淮延也是直爽性子,想都沒想便跟着張晚風上了樓。
這時秦大爺剛好下樓,兩人跟他打了一聲招呼,各自便走各自的路。
進了辦公室,張晚風拿出好長時間不用的待客杯子,用水沖洗了一遍,倒茶前細心詢問了一句:“江老師喝的慣燕京的高沫嗎?”
“還行。”
“哦,那就來點茉莉花茶,既能清熱解毒,還能提神醒腦,現在喝這茶正是時候。”
這茉莉花茶是他從杜嵐那裏順來的,拿到單位一直鎖在抽屜裏,用來招待客人的,他平時都不捨得喝。
抓一些茉莉花放進杯裏,然後又給鎖進了抽屜裏,這一舉動讓江淮延頗爲不解。
“不怕你笑話,我們辦公室那幾位喝茶如牛飲,這茉莉花茶給他們喝,不說浪費那基本也等於是浪費。”
一想到魯曉爲他們幾位順他的茶葉喝,他就來氣,老子辛辛苦苦從臺領導那裏順……借來的茶葉,我自己還沒喝幾回呢,剩下的全被這幫傢伙給順走了,真是上樑不………算了。
聽了張晚風的解釋,江淮延笑笑接過茶杯。
“有勞了。”
“您客氣。說了這麼多我還沒感謝江老師您獨具慧眼,看上了《瞧這一家子》這個本子,今兒又不畏酷暑大老遠跑一趟,真是萬分感謝。”
江淮延也想用尊稱,可這“你”“您”到了嘴邊就那麼彆扭,他一個久待江南之人,真的說不慣“您”這個發音。
“您甭爲這個字較真兒,您習慣怎麼說就怎麼說。”
“您”雖爲書面“你”的尊稱,可大多數南方人日常生活中幾乎用不到這個音,一時繞嘴情有可原。
江淮延聽張晚風這麼善解人意,心情格外不錯,“呵呵!我來京也有一年了,現在還沒有做到入鄉隨俗,這一年來出門和人談事可沒少鬧笑話。”
張晚風立馬發揮知心人的社交能力,勸慰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您在江南都生活了幾十年,這入鄉隨俗哪有那麼容易入的,按着自己的習慣來就好。那些大人物哪個不帶家鄉的口音。”
這幾句話說的江淮延心裏一暖,來京一年,廠領導也沒少關心他的生活起居,但都沒今兒張晚風這幾句話說的對他的胃口。
江淮延立馬引張晚風爲朋友,聊天的話題也不僅侷限於劇本和評書,兩人天南海北的胡侃兒。
三十分鍾後話題再次扯回劇本上,張晚風就此說了一件事,那就是他現在工作繁忙,最近恐怕不能到北影廠參與劇本改稿的工作。
江淮延面露難色,問道:“大概什麼時候能參與改稿工作?”這事必須問清楚,要是十天半個月還可以等等,要是好幾個月,他等得,廠裏等不得。
張晚風算了一下《彭公案》播出的日子,道:“最遲也得這月十二號。”
評書《鐵道游擊隊》於這月八號結束,九號《彭公案》就要接力播放,餘下幾天要等聽衆反響,好的話他就可以去北影廠改稿,如果反響不好或者問題多他走不開,也不可能走開。
一聽就幾天時間,江淮延心裏一鬆,道:“不過幾天時間,我們還是能等的。”
改稿的事情談妥,江淮延有點明知故問的意思,詢問他們辦公室其他同志呢。
張晚風心領神會,這位一來就表達了對評書這門藝術的喜愛,爲了追他們電臺播的評書,連他這個策劃人都打聽了。
他詢問其他人,絕對不是只出於關心這麼簡單,其深層意思就是他想現場聽一場評書。
廢話不說直接安排,領着江淮延去錄音室。
到了錄音室一看門口的場景,江淮延大開眼界,“這都是來聽評書的。”
張晚風很自傲道:“從錄《鐵道游擊隊》就這樣,大家夥喜歡,又都一個單位,攔不住。只要不耽誤工作,隨時都可以來聽。”
江淮延點了點頭,又不吝言辭誇獎他們工作做的好。
兩人走過去,張晚風招呼大家給讓出一條道來,衆人聽的正上癮呢,突然被打擾心情那是相當的不好,轉身就要準備低聲訓斥兩句,誰這麼不懂規矩,一看是張晚風,一下子就沒火了,趕緊錯開了身子,還指揮前面人讓道。
進了錄音室,小聲給魯曉爲他們介紹,“這位是北影廠的江淮延同志。”
江淮延同幾人握手寒暄,同大家見過面後,他心中感慨張晚風他們這個創作團隊真年輕,五個人,年輕的面孔便佔了五分之三,四捨五入那都是年輕人。
然後坐在椅子上聚精會神的聽,雖從半截才聽,他依舊聽的津津有味。
十五分鍾後這一集播完,江淮延很是不捨的提出告辭,張晚風親自送他到大院門口。
“你留步。”
“您慢走。”
兩人各自客套了一句,相視一笑,張晚風望着江淮延騎車遠去的背影……
“張組長,這位北影廠來的同志找您是不是要拍您寫的作品。”秦大爺悄無聲息的站在他的背後詢問。
“喲!秦大爺您這嗅覺夠靈敏的。不過,現在還沒有確定拍,我最近這不是忙着錄製《彭公案》麼,哪裏有時間去給他們改稿,這事兒您可不要瞎傳,自己知道就好了。”
“誒,您放心,我嘴嚴着呢。”
跟張晚風作保證,沒十分鐘,他就碰到了在後勤工作的老石,於是毫無保留的把張晚風寫的作品被北影廠看上,馬上就要開拍這則消息通過老石散播出去。
送別江淮延後,張晚風到張臺辦公室向他彙報這件事。
張臺一聽他的作品要改編成電影給拍出來,瞬間不淡定。
再三確認他不是在說夢話和大話,張臺對他的態度大變,十分熱情。
“只要不影響臺裏的工作,你想請多少長時間的假,我都給你批。”
張臺今兒才真正意識到張晚風到底多有才,比有才還有才。
“感謝領導的支持,您放心,在我心裏臺裏的工作比天還大。”
沒一個鐘頭,全臺都知道了張晚風寫的作品被北影廠看上準備拍成電影。
下班的時候,遇到了同一個大院辦公的廣播研究所的徐所長,這位跟林臺也是老鄉,老同志詢問他寫的什麼作品,能得北影廠看中。
這位級別不比林臺差,在某些方面這位還佔盡了優勢,張晚風可不敢跟他賣關子,謙虛的說了劇本名字。
徐所長表示這就去報亭買一份第九期的《人民電影》。
看着徐所遠去的背影,張晚風知道他又一次成了臺裏的“顯眼包”。
不過,這種被人關注的滋味真好。
(沒了……月票,由於追讀不理想,沒能上第二輪推薦,傷心。祝大家六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