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評書火了,稿費到了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別佛話字數:2361更新時間:24/06/27 10:17:01
    八月五號,陰,天氣依舊悶熱。

    《鐵道游擊隊》一錄完,他們曲藝組便又成了單位同事們嘴中的街溜子,整天無所事事。

    對這樣的流言蜚語,張晚風都歸結於嫉妒。

    如今《鐵道游擊隊》已經播放快一週了,熱度那是一天比一天厲害,就跟此時的天兒一樣,要熱炸了。

    這有點出乎他的意料,原本想着能聞名燕京城就好了,沒想到已經在華北地區炸了鍋。

    開始他還琢磨是不是齊先生評書改編的好,可一想不對,齊先生說的都是舊樑子,書裏的一些梗都是十多年前的,不存在新花樣。

    再一個就是《鐵道游擊隊》不光有評書,還有電影、話劇等藝術形式的存在,按理聽評書《鐵道游擊隊》的聽衆應該不會太多。

    對於這個問題,他們小組內部討論過,腦補了一個合理的其爆火的原因,就是《鐵道游擊隊》的出現,打破了八個樣板戲等獨斷的局面。

    這在老百姓看來就有了別的意義,這一點恰巧是大家現在所需要的,然後就火。

    另外就是這年頭沒什麼娛樂節目,大家有時間聽這些早就聽過的書。

    這年頭收聽率可能會存在很大的誤差,但每天聽衆打來的電話和寄來的信,這些可是實打實的,不存在一點水份。

    這兩天臺裏的電話快被打爆了,臺裏的接線員都忙瘋了,這邊剛掛了電話,那邊電話鈴聲立馬響起,接線員滿腦子都是電話鈴聲。

    拿起電話,那邊說話就跟機關槍一樣,先誇一句電臺幹了一件羣衆滿意的事,然後要求電臺播他喜歡的評書,最後還不忘提醒接線員一定要把他的話反應給電臺領導。

    打電話如此,寫信更是如此,都是上來誇句電臺,然後就要求電臺播他們喜歡的評書。

    十封信有九封是這樣寫的,還有一封多加了一條,齊信英《鐵道游擊隊》說的不錯,要是能讓他說《聊齋》就更好了。

    現在他和他的團隊這一天天就忙兩件事,一是讀聽衆來信,二是選擇新書錄製。

    由於聽衆們太熱情,要求又特別高,這讓他們原本定的本子難以撐起大局,不得不另選本子。

    昨兒剛整理好就立馬遞了上去,這回臺裏反應很迅速,昨兒夜裏臺領導們就聚在一起討論。

    聽說有不小的分歧,誰也說服不了誰,今兒便準備上局會議討論。

    張晚風他們遞上去的本子是《彭公案》,又名《安良傳》,是清代貪夢道人以《清史稿》裏記載的一名叫彭鵬的官員的事蹟改編的小說。

    講他在做官期間破案斷案過程中,不畏權貴,秉公執法,打擊、徵治貪官贓吏和豪紳惡霸的故事。

    如治了李八侯、左青龍、武文華等惡霸,斷明半夜換屍、一井兩屍、黃狗鳴冤等祕案奇案。

    其故事結構和大家更爲熟知的《施公案》類似,都屬於是鏈式結構,但和《施公案》相比,其更簡單明瞭。

    一個案子破了,結案後直接寫下一個,中間很少有其他故事情節穿插。

    根本不給你跳戲的機會。

    另外《彭公案》的內容非常富有俠義,前部側重描寫彭公斷案,後部則是江湖恩怨,特別是前部分不畏權貴,破諸多欽案、大案、要案的故事,很受聽衆們的追捧。

    之所以用這個本子替換,一是齊先生會說,二是響應社會環境。

    本子遞上去了,剩下的就是臺領導的事情了。

    他現在就想偷個懶。

    上午看了十幾封信,下午打算繼續抱着十幾封信看。

    下班時間一到,準時下班回家。

    臨走前,張晚風說:“明兒週末我請客,咱們去紅星飯店好好搓一頓。”

    開錄的時候就說好了,結束請大家吃飯,現在評書又如此大火,他自然不會食言而肥。

    “組長發話了,我們肯定隨叫隨到。”

    “放心,今晚上我就開始留着肚子。”

    “留着吧!反正我就帶五塊錢,到時候超出預算,誰點的誰付帳。”想狠宰我一頓,門兒都沒有,現在我就把嘴都給你們先封上。

    “摳吧你!”老孫他這人從來見不得別人摳,向來只允許自己摳。

    “要不你老贊助兩個,咱們去豐澤園。”

    老孫一聽要他出錢,立馬就支支吾吾了起來。

    張晚風得意的嘴都歪了,跟我鬥咳嗽,全部拿捏。

    轉頭跟徐飛說:“齊先生那兒由你去說。”

    隨之《鐵道游擊隊》的大火,他們爺倆兒的關係又近了一步,有一次徐飛給老頭兒伺候舒服了,老頭兒一高興開口說要收他當學生。

    現在徐飛算是齊先生的學生,至於他們行業裏拜師的那一套,現在可不興,就算徐飛願意,齊先生他怕。

    徐飛說明兒一定把齊先生準時準點請到。

    說完週末聚餐的事兒,他腳下生風快速離開單位。

    等他回到家,老張同志已經在院裏侍弄着他的那些寶貝花草。

    “客廳的桌上有一封你的信。”

    “我的信?哪兒寄的?”

    “好像是《人民電影》,信就在哪兒,自己看去。”老張同志還有點不耐煩。

    張晚風一聽是《人民電影》寄來的,扭頭就進了客廳。

    信封拿在手上,一摸份量還不小,按說《瞧這一家子》才兩萬餘字,他又是新人投稿,稿費標準應該不會太高,千字頂多給三到四元,按千字四元算也不過才八十元,遠達不到這個份量。

    越想心就越慌,這該不會是退稿吧!

    想到最壞的結果,他也不再猶豫,撕開信封,心又涼了一半,呈現他眼裏的是幾頁稿紙。

    掏出一看,幾頁稿紙上還附帶着一張一百一十元的稿費單,此刻他臉上寫着四個大字:大悲大喜。

    我就說我不至於那麼菜,如果連抄都抄不成功,不如找塊豆腐撞死。

    那幾頁搞廢他心態的稿紙,原來是編輯寫的回信,信上先是誇他《瞧這一家子》的劇本寫的好,接着還說明了這個本子在他們編輯內部引起了不小的爭論。

    因爲他寫的《瞧這一家子》劇本的內核是講改革講創新,內容不過多深究歷史問題,這就跟當下流行的以劉心武《班主任》傷痕類文學截然不同,宛若一股清流。

    標新立異自然就會引起大家的議論。

    任何事情一旦產生了爭論,也就會被擱置,直到爭論清楚,所以才會這麼晚通過審覈。

    另告知《瞧這一家子》的劇本會在下期刊登。

    最後編輯還不忘求稿,希望他再創作新的作品,要優先考慮他們《人民電影》。

    這話要是空口白牙的說,張晚風都不帶搭理他的,可有那一百一十元的稿費擺着,他覺得《人民電影》雜誌的編輯能處。

    必須寫封感謝信。

    (沒了……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