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奉天門外考《大誥》和《皇明聖訓》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楓渡清江字數:2321更新時間:24/06/27 10:10:37
    事實上,朱由校其實也沒有攆走百姓的理由。

    按照大明現在的制度,百姓們進京後何時離開,是百姓們自己的事。

    百姓們只要還有錢,想在京城待多久就待多久,而且還可以拉動京城的經濟呢。

    當然,對於京城的達官顯貴而言,他們是既想賺着這些進京百姓的錢,也嫌棄這些百姓擁擠在自己的京師。

    但對於百姓們而言,京師不僅僅是達官顯貴的京師,更是他們的京師。

    就好比皇上不只是他們的皇上,也是自己這些人的皇上一樣。

    “武臣第三條,肆貪害民例,亦需綁送進京!”

    百姓於忠明此時正跟隨人流一邊往前走着,一邊看着剛剛從一錦衣衛手裏領到的御製《大誥》,且因爲聽說要皇上到時候要抽人上去考試,所以就很認真地念了起來。

    而念着念着,於忠明就不由得感嘆道:“太祖原來是個好皇帝啊!原來百姓可以這樣做,你們先生不教你們這個嗎?”

    說着,於忠明就問了一下自己兒子於保明。

    於保明回道:“先生說,這個和《皇明聖訓》一樣,自習就行,考試的時候,可以直接帶書翻閱的,而且都會給高分。”

    於忠明聽後一愣:“那你們先生讓你們跟着他學什麼。”

    “自然是學先生自己教的,先生說學他教的東西,能讓我們出人頭地!”

    於保明說着就搖晃起頭來,背誦道:“比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於忠明聽後想了想,道:“好像你們先生教的也沒什麼問題。”

    “哪裏沒問題,你們先生只教你們出人頭地的學問,可沒教你們如果不能出人頭地的話,該怎麼辦!這上面教的就是這個!”

    這時候,一不知何時出現的錦衣衛說了一句,就接着走到了前面去,高聲喊道:“有沒有還沒有拿到《大誥》和《皇明聖訓》的,現在朝廷免費發放,陛下有旨,要你們拿到後,好生看看,到時候會從你們裏面抽部分人上去由陛下親試!”

    等到朱由校再到承天門見天下百姓的這一天。

    所有百姓都一手拿着《大誥》一手拿着《皇明聖訓》出現在了他面前,且也都在高聲呼喊着各式各樣的話。

    朱由校則在看見這一幕後,吩咐道:“着錦衣衛去抽派一些百姓上來。”

    而因此,已經跟隨人流遊歷京師數次的耿於垣機緣巧合的被抽了上來。

    與耿於垣一起被抽中,帶進宮中的,還有其他各地各階層的百姓,合計達上千餘人。

    這些人皆被帶到了奉天門外,且被安排坐在臨時搭好的案桌旁的椅子上。

    朱由校也在耿於垣等人被抽派到奉天門來後,從奉天門內走了出來。

    被抽派到這裏來的許多百姓因此非常興奮,因爲他們總算可以更近距離地看見皇上了。

    但對於被抽中的耿於垣等一些比較嫌棄勞苦大衆的士子們而言,這個時候,跟着這些百姓們一起來得到皇帝的接見,算不上多麼光榮和幸運,如果與金榜中第後的場景相比的話。

    朱由校從奉天門出來時,也拿着《大誥》和《皇明聖訓》這兩本書,且對着一立在奉天門外正中央的話筒,對眼前的上千百姓笑問道:“這兩本書,你們現在學的怎麼樣啊?”

    大明自從科技領域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後,就在電磁學上有了很大的發展,可以說是飛躍式的發展,以致於像音響、留聲機這些機器得以出現。

    所以,現在的朱由校能利用話筒這種東西在多人的場合說話,且讓這些人能清晰的聽見他所說的內容。

    話轉回來。

    這時候,同樣被抽中帶到奉天門外的百姓於忠明摸了摸後腦勺,咧開了嘴,大聲喊道:“回皇上,俺覺着是好書!教俺們怎麼對付當官的!”

    禮部尚書陳偉崧和民部右侍郎張爾素這些位列在一旁的官員臉上聽後,此時有些臉上掛不住。

    朱由校倒是沒有覺得有什麼,只微微一笑,然後舉起這兩本書道:“這《大誥》是太祖對天下百姓的諭示,而這《皇明聖訓》則是朕對你們的諭示,都是對你們的教誨,可馬虎不得,以致於因爲不知道這兩樣東西,而被欺負,進而又怨朝廷無道!”

    說着,朱由校就吩咐道:“現在開始考試,可不要讓朕失望,若答的好,朕會有重賞的!”

    接下來,便有內差將卷子捧了過來,且由陳偉崧和張爾素兩欽定的考官開始給這些百姓分發試卷。

    陳偉崧和張爾素兩人現在心裏尷尬的很,他們沒想到會給這些泥腿子出身的百姓主考,以致於二人半點爲考官的興奮之色都沒有,也就一直板着臉,擺出一副色厲內荏的樣子。

    而不知情的百姓看見他們的樣子後還以爲這些京城裏的官和縣裏的官爺們一樣,都威嚴的很,相反,倒是皇上一直和藹可親,笑臉迎人。

    朱由校說是考百姓們,其實不過是讓他們填一張調查問卷。

    因爲朱由校出的題跟《大誥》和《皇明聖訓》其實相關程度並不大,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問答題,第一題就是問其姓名、年齡、籍貫以及家庭情況、職業情況、人生目標。

    接下來的題就是對家鄉和社會和自己縣裏官員的看法等等。

    當然,朱由校也問了覺得朝廷要不要變法,天下該是誰的天下,以及天下以誰之利爲本這些比較負責的問題。

    朱由校搞了幾十年的平民教育後,百姓文盲率已經很低,大部分百姓已經能寫字,雖然說不上個個都是書法大家,能表達出什麼精深的話來,但做個調查問卷是沒問題的。

    耿於垣一開始很反感和粗鄙百姓們一起考試,也發現卷子上面的一些題過於無趣後,而覺得皇帝這樣做很沒意思。

    但緊接着,等他答下去後,卻發現自己一時竟收不住手,甚至把卷子上的空白寫完後都不夠,不由得起身拱手道:“敢問陛下,可否再賜臣一張答紙。”

    朱由校點首,同意了耿於垣的請求。

    耿於垣接下來則越寫越興奮,他覺得自己這些長篇大論一定會讓皇帝陛下驚歎,甚至可能當場拜自己爲官,乃至將自己的言論奉爲治國理政之圭臬。

    耿於垣一時還因此有了興致,而瞅了坐在一旁的於忠明一眼,見他在卷子上後面幾個問題的空白處,只乾巴巴的寫了一句,而且字跡還甚是潦草後,就更加得意起來。

    但如前文所說,朱由校考百姓們不是爲了選治國理政之才,就只是趁機搞個調查問卷。

    所以,接下來,朱由校在審閱答卷後,所選取的考生的結果,便很出耿於垣的意外。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