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糧業局與考成必須嚴格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楓渡清江字數:2195更新時間:24/06/27 10:10:37
接着,朱由校又說道:“考成賞,分成兩種方式,年終小考賞少些,賞雙俸或三俸乃至四俸,而京察與大計之考,對於優秀者,則賞多些,以造典型,但不能多,一省之十來名足矣,可列地方誌;
但大賞也不是要一次性給太多銀子糧食,使其奢靡,主要是提高其待遇,如朝廷替其恩養幕僚若干、恩養醫士若干、恩養車轎伕若干、恩養僕人乃至小妾若干、爲其撥官銀建宅邸當何等規模等等,乃至對其封妻廕子,也不能讓本人驟富!”
“陛下所言甚是!只是這樣一來,朝廷錢糧支出會增加不少。”
方從哲回了一句。
“這是朝廷必須承擔的,不然他們就得用各種明裏暗裏的方式找百姓要!”
朱由校說了一句,他知道大明朝廷要想讓吏治清明就必須得承擔更多的責任,要想讓朝廷更加中央集權,就得承擔更多的功能。
大明朝廷以前是“小朝廷”,稅賦徵的少,承擔的社會責任也不夠多。
按照朱由校的想法,大明以後得是“大朝廷”,稅賦徵得多,承擔的社會責任與功能也得增加。
因爲在朱由校看來,大明現在這種“小朝廷”模式,導致士紳們太“自由”了,一個個沒有扮演自己應該扮演的社會角色,如替朝廷治理好地方安撫好民衆這些。
反而導致流民越來越多,士紳們也一個個越來越不把朝廷放在眼裏,基礎建設也搞得很差,水患旱災頻繁增加和水利等基礎建設沒有整好就有關係,可大明還是個農業帝國,水利等基礎建設做不好,是會影響整個帝國的發展的。
所以,朱由校才說這是朝廷必須承擔的。
因爲這些地方官員必須得由朝廷通過各種福利待遇制度控制住,而不能被士紳富賈通過錢財美色控制住。
“是!”
方從哲問了一句。
“另外,以後俸祿和賞銀不再發糧食,全部折銀,你着禮部制定一個請太祖神像的儀式,然後着令寶泉局鑄造一批有太祖神像的銀幣;
這些銀幣則作爲發俸給官員的俸銀與賞銀,在銀幣上鐫刻太祖神像是爲了讓官員們在得到銀幣上牢記太祖遺訓,也是爲了借太祖神威護我大明錢法,保證銀幣交易之公正,到時候傳召於天下;
這些由太祖神像的銀幣爲大明朝廷專發之銀幣,銀幣上有太祖神像和具體斤兩,這樣爲的是以太祖之威保證這銀幣之斤兩準確,從而便於市面交易,而不用在交易時帶剪刀剪銀子稱量;
誰要是敢私鑄大明銀幣,就是私刻太祖,是對太祖不敬,一經查明查沒所有私鑄銀幣,斬立決!
包括燒了重鑄爲銀器甚至做成缺斤短兩的假銀幣,也是對太祖大不敬,一經查明,查沒所有銀器與假銀幣,斬立決!
還有士民可以借太祖之威將銀幣用於交易儲存,但有義務且必須妥善保管,誰要是損毀或弄得太髒也是對太祖不敬!按輕重處以服役三年以上到斬立決的刑罰。”
據朱由校所知,大明一直沒有建立起一個完善的貨幣制度,使得大明現在的金融完全不被朝廷所控制。
然而,大明現在因爲大量白銀流入而已經在民間進入了以銀子作爲主要貨幣交易的時代。
所以,朱由校早就想通過慢慢建立起大明貨幣制度的方式進而讓大明朝廷可以控制大明的經濟,進而可以使大明更加富足。
現在請太祖神像鑄造銀幣就是朱由校想搞官方貨幣的一個開始。
朱由校沒有一開始就搞紙幣,因爲寶鈔的濫發使得名將對官方紙幣失去了信任。
所以,朱由校只能一開始從鑄造銀製貨幣開始,且從給官員發放俸祿與賞銀開始。
朱由校沒有直接在稅收上爲建立官方貨幣做準備。
即通過稅收只收銀而不收糧的方式。
因爲朱由校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稅收只收銀子的話,許多自給自足沒有多少商品交易活動的自耕農手裏只有糧食而沒有銀子,讓其只交銀子反而使其爲了繳納稅銀而不得不拿糧食去跟豪紳大戶換銀子,而豪紳大戶則趁機壓低糧價進而剝削農民。
尤其是北方的自耕農。
所以,朱由校只先在支出方面儘量用銀子支出,但在朝廷進項方面還是採取收糧亦收銀的靈活方式。
“陛下,全部折銀發放的話,官員及其家人便不得不去市面上購糧,這樣只怕會導致市面上銀價不穩,而糧價就會再次增加,而不利於庶民生計。”
方從哲承認皇帝這樣做很高明,發銀子的確比發糧食好,畢竟大明現在是不缺銀子缺糧食,但他還是不得不提醒起朱由校來。
“眼下西廠在南直隸催繳逋賦大爲有效,接下來即便催繳齊的糧食先運於地方補足地方官倉,也還是會剩餘不少運送進京,而到時候肯定會導致京城糧食出現大增,正好增加市面的銀子數量以保住糧價避免傷農;
但糧價得控制在朝廷手裏,所以朝廷得設立一個糧業局,由糧業局在各地設立官方糧鋪,進而向官員士民售賣官糧,從而避免新糧在官倉裏來不及處理而變陳糧,乃至陳糧到最後發黴,以及因鼠患與火災人爲貪墨等事造成糧食在儲存中過度損耗。”
朱由校說了起來。
方從哲聽明白了朱由校的意思,知道皇帝是想通過賣糧把發給官員們的銀幣再收回來,同時又把糧食這種事關天下生計的重要物資給控制在朝廷手裏,也就回道:“陛下聖明!臣遵旨!”
“朕給足官吏們賞銀,但接下來他們可不能再懶怠,考成必須嚴格!所有人也不能閒着!先從中央朝廷嚴格起來,每天的政務必須要完成多少,完不成的必須有個計劃,超出計劃日期未能完成必須嚴懲!而完成則才計入政績按照完成效果準備獎賞!”
“六部和都察院考成地方官員各類政務,而六科考成六部和都察院,內閣考成六科,政事堂考成內閣,朕親自考成政事堂!”
朱由校吩咐了起來。
“臣遵旨!”
方從哲立即回了一句。
於是,在南直隸如火如荼地進行着清丈田畝和催繳稅賦時,在大明中央朝廷也轟轟烈烈地開始了他的吏治改革。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