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文官們於宮門乞求皇帝原諒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楓渡清江字數:2364更新時間:24/06/27 10:10:37
    “我阮大鋮此生之志就是做一個孤臣忠臣,不結黨、不納賄、不貪墨、不投機鑽營!”

    阮大鋮說着就朝北方拱了拱手。

    董其昌很不願相信地看着他。

    “你別不信!”

    但阮大鋮因此更加憤怒,再次扇了董其昌一巴掌,扇得董其昌臉都更胖了,還更紅了些。

    接着,阮大鋮甩了甩手,質問道:“你以爲天下官員都和你一樣結黨營私嗎?”

    說着,阮大鋮就低聲威脅起了董其昌:“你最好是老實點,聽我們的安排,也別再這麼亂說話,否則,你可別怪本官沒提醒你,只要本官告訴小閣老一聲,然後讓百官交章彈劾你,說你抗稅謀逆,到時候可是九族之禍!所以,你接下來得老老實實聽本官的安排,明白嗎?”

    董其昌也明白了過來。

    聽到阮大鋮提什麼小閣老,董其昌也意識到朝中格局肯定發生了變化,而自己現在要想活命,只能乖乖聽話。

    所以,董其昌也就忙磕頭道:“老朽明白!老朽不敢造反,老朽也不敢污衊上官,請阮公見諒!”

    “很好,你現在立即寫一篇倡導天下士紳補繳逋賦的倡議書給我崇文寺發佈,另外,你再寫一篇欠稅的懺悔書,同時寫成奏疏上呈御前,且嚴飭天下士紳逋賦乃無視國法的行爲,且要求朝廷對這些人嚴懲,最好抄家滅族,要說得狠一些,甚至也要求天下士紳務必將繳齊稅賦作爲第一家訓族規!這是體現你忠心與覺悟的時候!明白嗎?”

    阮大鋮說了起來。

    “明白!明白!”

    董其昌恭順地回答了起來。

    但董其昌心裏卻在滴血,他知道阮大鋮這是在逼他代表江南士紳向皇帝向朝廷認輸。

    “立即寫!不然,到時候即便陛下不誅你九族,我們也會諫言陛下誅殺你九族!”

    阮大鋮說着就威脅起來。

    於是,董其昌不得不在阮大鋮的脅迫下回書房寫起了關於“繳納稅賦很光榮”的文書來。

    而這時候。

    董府的府庫也已被打開,糧食與銀子皆被抄了出來,然後被西廠的人統計查驗裝車運走。

    不過,董其昌現在最痛心的不是他那被追繳的糧食和銀子,而是他現在寫的這倡議書與懺悔書無疑相當於他整個江南士紳向朝廷服軟,也無疑讓他董其昌會從一個被士林敬重的名宿變成一個被士林不恥的懦夫。

    但這就是朱由校派崇文寺的阮大鋮來江南的原因,就是要逼迫代表江南士紳的一些豪紳巨宦向朝廷妥協。

    一個時辰後,阮大鋮志滿意得拿着董其昌的“墨寶”離開了董府。

    作爲歷史上有名的一代書法家,董其昌在看見阮大鋮離開後,則癟起了嘴,一雙老眼渾濁了起來,且望向了北方。

    “陛下!”

    董其昌接着就跪了下來,大吼了一聲,然後哭着說道:“罪臣等縱有不是,您也不能派大兵來呀!陛下!您讓那些殺人不眨眼的邊鎮悍卒來收稅,實在是有辱斯文啊!陛下!您何必如此刻薄寡恩,您真不怕您百年之後,留萬世惡名嗎?!陛下!”

    ……

    “誰管身後之事,任他罵名滾滾來,朕哪管他死後洪水滔天,只要在世能大權在握就行!”

    朱由校看着一堆爲朝廷設西廠追繳逋賦而諫阻的奏疏說了起來。

    在朱由校看來,這年頭,只要哪個皇帝在乎名聲,就會被這些文官坑死。

    所以,朱由校在看見這些以請他這個皇帝留仁名爲由請他撤回西廠的奏疏後就沒有怎麼理會。

    而且朱由校還把汪應蛟遞來的南直隸欠稅士紳名單拿着來到了政事堂,丟在了方從哲面前,吩咐道:

    “拖欠稅糧逾期不還的大戶,參與事務的衙役全部治罪!有功名者全部革除功名!逋賦達萬石以上者,革除功名之外,有功名者還要流放,流放到延綏、寧夏等地服役!家中有人做官者,官員直接貶兩級於偏遠地,身爲讀書人,受國家優待,卻無繳納稅糧意識,真是枉讀了聖賢書!”

    朱由校本來想把這些該流放的士紳流放遠一點的,但他現在發現大明的疆域的確還是太窄了點,以至於不能把人流放到太遠太苦寒的地方去,比如庫頁島、西伯利亞去這些地方,或者去南洋傳播漢家文化。

    方從哲聽後頗爲驚駭,他是真沒想到陛下會這麼狠,不但要革除逋賦士紳的功名,還要對逋賦嚴重者進行流放。

    “臣遵旨!”

    但方從哲沒有勸諫,因爲被革除功名的士紳皆是江南士紳,是東林官員的基本盤。

    而在士林中,雖然現在東林官員已在朝中不具備最大的勢力,但在士林中,偏東林的士紳依舊是大多數。

    誰讓歷年考中進士的以江南的士紳爲最呢。

    所以,作爲非東林黨的方從哲巴不得多革除一些江南士紳的功名。

    至於後果,方從哲也能想到,無非是江南士紳更加不滿,恨不能天下即刻改換帝王或直接改朝換代,甚至找一位有野心的藩王造反。

    但方從哲相信只要自己這些文臣武將隨時做好應對之策,就不用擔心這些江南士紳會和某一位藩王一起造反成功。

    因爲在方從哲看來,只要天下庶民還能活得下去,只要北方的數十萬邊軍不亂,這天下就亡不了,畢竟寧王朱宸濠當年也沒有造反成功。

    何況,如今大明皇帝陛下執意要革新除弊,在方從哲看來,就勢必要狠辣果決。

    畢竟革新除弊不是請客吃飯,是要出人命才能成功的,不打死幾個言官,甚至不殺一些起事的就不可能。

    ……

    “臣太僕寺少卿申用懋跪乞陛下網開一面,逋賦欠稅確已違背國法,漕糧斷運實乃士林之罪,臣已勒令家人如實納賦,不敢再有拖欠,還請陛下憐我士紳體面,罷設西廠,調邊軍回九邊,以避免邊鎮之不穩,臣等保證再不欠稅逋賦!”

    “臣通政司左通政王廷錫跪乞陛下以仁待士,此次漕糧斷運非我南直隸刻意貽誤朝廷大計,而實則是因對朝中奸佞不滿也,底下士民不知大義,故而行此違背國法之舉,然請陛下寬宥其失,臣已經去信家人,不可拖欠稅糧、以誤國法,然請陛下罷設西廠,勿要以驕兵悍將欺我士紳啊!”

    ……

    “請陛下罷設西廠,勿要以驕兵悍將欺我士紳啊!”

    “請陛下罷設西廠,勿要以驕兵悍將欺我士紳啊!”

    “請陛下罷設西廠,勿要以驕兵悍將欺我士紳啊!”

    ……

    左順門外。

    一干南直隸的文官以申用懋、徐廷錫等爲首,在得知朝廷已用上萬精兵組成西廠而南下強行徵稅後,而皇帝又不理會他們的諫疏後,就皆跪在了這裏,跪求皇帝罷設西廠,不要派驕兵悍將去南直隸。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