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募兵組建羽林衛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楓渡清江字數:2299更新時間:24/06/27 10:10:37
    其實對於朱由校而言,眼前這些百姓光是腦後沒有鼠尾這一點就已讓他覺得順眼許多。

    “孃親,那就是皇上嗎?”

    這時候,朱由校所乘輦車後面傳來一小女孩聲音。

    朱由校因此微微一笑,只將劉若愚召來吩咐道:“營房就設在此處!前面那塊荒地擴爲校場和營房,另外,再尋一塊空地作爲羽林衛家屬集中地,設爲皇莊的一個屯,目前就先設一屯,以後再以二屯、三屯這樣依次設下去,所有羽林衛的房屋全部改建爲磚瓦房,選入羽林衛者也如讀書人中秀才一樣派人報喜,內廷撥款於家門前設旗杆,立家譜,賜‘光榮羽林衛’匾額,給予士的待遇,以此彰顯出與別的佃戶不同,讓成爲羽林衛的人一開始就有自己和普通皇莊佃戶不同的榮譽感。”

    “奴婢領旨。”

    劉若愚回了一句。

    接着,朱由校又吩咐道:“招兵後,再將皇莊裏各類工匠識文斷字至少是老實本分的人組織起來,組建一個後勤隊,參與整個皇莊後勤建設,如營房建設與樹木砍伐之類,爲整個近衛軍訓練提供一應保障,加入後勤隊者賜予羽林衛身份,並獲得相應待遇。”

    “是!”

    劉若愚再次回了一句。

    接下來,朱由校再交待了一些其他事後便啓程回宮。

    而徐光啓則和御馬監太監盧九德、郭琥、尤世功等人則留在這裏開始募兵。

    盧九德是朱由校特別提拔到御馬監的,因爲據朱由校所知,盧九德是歷史上比較知兵的太監。

    皇莊佃戶們已經提前通過皇莊的管事宦官知道要募兵的事,也知道了成爲羽林衛後的待遇。

    而這年頭對於普通百姓而言,能一個月有一兩俸祿,還能減佃租,還能成爲官身,簡直是難得一見的好事,何況還是爲皇上效力。

    所以,全莊青壯年都很積極應募。

    按照朱由校和郭琥、秦良玉等老將以及徐光啓等人商量後決定的初期募兵計劃,組建的近衛軍第一批募兵打算募兵三千多人,以組建成一個近衛軍戰兵營。

    整個戰兵營屬於組合兵種,有步兵和騎兵。

    其中,步兵有長矛手、刀盾手和火器手組合成的鴛鴦陣隊,也有專司火器的神機隊,而騎兵則主要是組建排隊衝鋒的重甲騎兵。

    “將這根木頭扛到插旗的地方去!”

    此時,直接負責募兵的張同敞就開始吩咐着一名前來應徵的青壯做出他所要求的事來。

    這名青壯遲疑了一下,問:“這位官爺,爲什麼?”

    張同敞則因此說道:“你沒有被選上,下一位!”

    這名青壯一臉懵逼,不由得摸了摸腦袋,然後被負責維持募兵秩序的錦衣衛提到了一邊,並將下一位帶到了孫傳庭面前來。

    張同敞繼續這樣要求:“將這根木頭扛到插旗的地方去!”

    “好!”

    這名青壯則老老實實地將木頭往肩上扛,但卻扛不起來。

    張同敞見此再次說道:“你去你們管事那裏應徵後勤兵,你沒有被選上戰兵,下一位。”

    接着,不知道過了多久,總算有一位叫武大柱的青壯老老實實地將木頭扛到插旗的地方後,才被張同敞叫到跟前來:“領此牌去那間屋裏接受檢查和詢問,帶他過去!”

    這名叫武大柱的青壯便去接受了檢查和詢問,並又被安排到了盧象升這裏。

    盧象升則按照上面的招兵規則,要求武大柱和其他已經來到這裏的青壯進行長跑測試,最終才會篩選出符合要求的近衛軍準戰兵。

    而武大柱則成功入選,沒有被淘汰,呼着粗氣的他被帶到了兵部官員孫傳庭和御馬監少監塗文輔這裏登記,然後開始領了羽林衛特製戰兵訓練服,被要求盤膝坐在被圈出來標爲營地的空地上等候。

    已經入選的這批人大多數都規規矩矩地坐在地上。

    畢竟選的就是要老實聽話的人。

    但也有漏網之魚。

    武大柱此時一過來,就有一叫王智的青壯問着他:“你叫什麼,是哪一里的?”

    “武大柱,柳樹裏的。”

    武大柱回了一句。

    “我就是這裏的,我叫王智,他叫張遠山。”

    這王智說着就指了一下武大柱旁邊的一位嚼着草根的青壯。

    武大柱朝他善意地笑了笑。

    而張遠山沒有回頭看武大柱,只道:“別說話,沒看出來嗎,官爺們不喜歡話多愛嘀咕的人。”

    “現在你們被落選了!立即歸還訓練服,離開這裏!”

    這時候,果然已有錦衣衛對着幾個因爲是同鄉而說閒話的準戰兵叱喝起來,不管那幾個準戰兵怎麼磕頭求留下,這些錦衣衛也沒有依從,將這些本來被選中的準戰兵趕了出來。

    武大柱因此忙正襟危坐起來。

    按照,朱由校的要求,大明京畿附近的皇莊都要有戰兵選入,所以,每個皇莊都有限定的招募名額。

    而一個皇莊通常佔地數千頃,面積自然不小,佃戶也不少,因而每個皇莊真正能被選入第一批的戰兵的機率也不是很大。

    經過一段時間的嚴格甄選後,徐光啓和盧九德爲朱由校招募了四千來名近衛軍準戰兵。

    之所以比實際需要的多一些,則是爲了便於將來在訓練過程中予以淘汰。

    “啓稟陛下,臣等奉旨已完成招募準戰兵四千零六人,後勤戰兵一千零九人。”

    這一天,徐光啓和盧九德便向朱由檢稟報了起來。

    朱由檢聽後點頭,並道:“接下來儘快進行訓練,即將從大明講武堂畢業的五十名學員到時候朕會親自下旨任命他們爲羽林衛近衛軍戰兵營總旗官,然後由他們各帶一隊先進行隊列訓練,再按照士兵特點分到各兵種進行戰鬥與實戰訓練。”

    說着,朱由檢就問着劉若愚:“羽林衛彩繡曳撒禮服和羽林衛盔製作好了沒有,還有朕要賜予近衛軍第一批羽林衛軍官的繡春刀與‘羽林近衛’牌製作好了沒有?”

    “回皇爺!基本已經做好。”

    劉若愚回道。

    雖然按照大明規制,低階官員不能穿彩繡曳撒服,如飛魚服這些,但朱由校已下特旨賜所有羽林衛和錦衣衛在籍者也就是後世所謂在編者皆着彩繡曳撒,只是級別低的會只着青色曳撒,但無論如何,都因爲屬於華服,而可以達到朱由校要增強自己親軍官兵的榮譽感的目的。

    而繡春刀也是一樣,事實上也不是所有錦衣衛都能擁有,如今朱由校將此刀特賜予羽林衛的第一批總旗官,自然也要將其特別對待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