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孫承宗和徐光啓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楓渡清江字數:2193更新時間:24/06/27 10:10:37
    魏朝聽後詫異地看向了王安。

    王安聽後擡了一下眼眸,盯了方從哲一眼,他是真沒想到這方從哲會這麼狠。

    朱由校也感到很意外,愣了一下,然後他又瞅了王安和魏朝一下,才點頭道:“準!”

    雖然朱由校沒想到方從哲居然要魏大中下獄論死。

    但朱由校讓方從哲處理魏大中的事也是有看看方從哲的態度的意思。

    畢竟他已經瞭解到司禮監太監王安的政治態度,自然也要瞭解一下方從哲的態度。

    ……

    “將魏大中下詔獄,論死?!”

    左光斗聽後當即把剛端起的茶盞放回到了桌上,然後站了起來。

    鏗!

    同時,一盞茶直接摔在地毯上,魏大中的手被灑出的茶水燙得通紅,但他毫無反應,只呆呆地坐在原地,因爲他是真沒想到自己要被論死。

    汪文言點了點頭,神情凝重地看着左光斗和魏大中:“事情確鑿,已經票擬!”

    魏大中抿緊了嘴。

    而左光中則繼續問道:“怎麼會這樣?”

    “因爲魏公的奏疏是方賊票擬的。”

    汪文言回道。

    “方賊可惡!我們竟被他騙了,還以爲他只是庸碌之人,但沒想到他竟如此狠毒!他這是竊權亂國、戕害忠良!”

    左光中滿臉怒容地拍了一下桌子。

    汪文言道:“陛下對方賊很是信任,且大有讓方賊做第二個嚴嵩之意圖!”

    “決不能讓陛下得逞!嚴嵩禍國二十餘年,致使北方有俺答作亂,南方有倭寇作亂,方賊之心胸甚不如嚴嵩,一旦他成了嚴嵩,其禍更大,何況我大明已有東虜爲敵!”

    魏大中這時候咬牙說了起來。

    “沒錯,爲今之計,只有參劾方賊,揭露方賊之罪,趁天子才登基不久,方賊之勢不大,朝中依舊多正義之士時,得儘快將方賊逐出內閣逐出朝堂!”

    左光中說道。

    汪文言又道:“據大內的消息,這次爲楊漣求情之官員中,有少詹事徐光啓、左中允孫承宗爲楊漣求饒,這兩人乃東宮師傅,與天子有師徒之名,以汪某看,要除掉方賊,最好勸動這兩位上疏參劾方從哲,或能有效,即便陛下不從,也不會殺自己的師傅。”

    左光斗點首:“孫公與左某相交甚篤,他和徐公是同年,左某這就去見他!請他想辦法救下魏公與楊公,參劾方從哲。”

    ……

    “皇爺說的是,據錦衣衛奏報,這元輔的公子方世鴻的確是個不成器的,但這也不奇怪,元輔操勞國家萬幾之事,自然管教不到自己的兒子,前幾朝元輔不論賢德與否,都會有不爭氣的子嗣。”

    魏朝這裏因爲在朱由校面前提及錦衣衛所奏報關於方從哲兒子方世鴻夜宿優伶之事後,朱由校便詢問起萬曆四十六年方世鴻涉嫌打死妓女一案來。

    而魏朝就趁此說了幾句,暗指方從哲可能是和嚴嵩一樣的奸臣,順便試探一下朱由校對方從哲到底是什麼態度。

    朱由校也知道魏朝想表達什麼,但他偏不讓魏朝摸準自己的脈,只道:“方從哲不是嚴嵩,朕也不是世廟(嘉靖),嚴嵩雖說是奸臣,但輔佐君王還是有些本事的。”

    “陛下說的是。”

    魏朝笑着說了一句,卻不知道該怎麼繼續說才好,暗想陛下到底是什麼意思,待會還是將原話說給老祖宗聽聽吧。

    不過,這時候,朱由校突然說了一句:“你讓錦衣衛去監視一下方府,看看都會有什麼人去方府!”

    魏朝聽後大喜,心想陛下還是對方從哲沒有完全放心的。

    “是!”

    作爲御馬監太監提督東廠的魏朝立即應了一聲。

    ……

    徐光啓所住宅邸。

    孫承宗深夜趕了來找徐光啓。

    “子先,你可知道,吏科都給事中魏公要被論死罪!馬上就要下詔獄!”

    孫承宗一見到徐光啓就對徐光啓說了起來。

    徐光啓字子先,和孫承宗都是萬曆三十二年的進士,因而兩人關係一直不錯。

    所以,孫承宗一知道魏大中的事就來找了徐光啓。

    徐光啓則表現十分淡定,喝了一口茶,問道:“是嗎,誰告訴你的?”

    孫承宗點了點頭:“是遺直(左光斗)告訴我的,當今元輔是真無容人之量,竟要讓陛下殺言官!”

    徐光啓則微微一笑:“稚繩兄勿急,此事我已知道,但在徐某看來,這事並非無解,畢竟是元輔要殺言官,也不是陛下真的要殺言官。”

    孫承宗也點頭:“我自然知道,但魏大中是不能殺的,此人雖是東林黨,但非爲奸臣惡吏,怎能論死!”

    徐光啓笑了起來,說道:“陛下當日下楊漣於詔獄而不是直接杖斃就說明陛下沒有殺他的心思,而陛下也一直在等着有人來爲楊漣說情,他好給那個人面子,放了楊漣,但這個人應該就是元輔。”

    “此言何解?”

    孫承宗問道。

    “稚繩兄,我就明言了,時下你們東林諸人把持言路,與方從哲等重臣十分不合,甚至已經讓大行皇帝下詔召東林諸人支持的葉向高進京入閣,大有要換掉首輔的意思,這言官與內閣六部的鬥爭是越來越劇烈,如今陛下看來是頗有智慧之人,應該看到了這一現象,所以他不希望東林諸人與方從哲他們鬧得太僵,而陛下將楊公下獄,固然是因爲楊公一時情急忘了君臣之禮,只怕陛下也是爲了敲打你們東林諸人別忘了大明是陛下說了算,順便也看看屬於東林黨的有多少官員,另外就是看看方從哲會不會爲大局而忘私仇爲楊公求情。”

    徐光啓說着就嘆了一口氣:“可惜,方從哲爲了保住自己的首輔之位,明顯有要藉此機會打壓你們東林黨的意思!”

    說着,徐光啓就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這方從哲真乃大奸似忠之輩!表面上中立,實則就是齊黨之人,就如同當年一味反對在朝鮮派使臣監督朝鮮的事一樣,只知謀一己之私,而不知慮社稷之利!”

    孫承宗點了點頭:“你說得對,無論如何現在欲要救楊公和魏公,都得靠方從哲,他畢竟是三朝元輔。”

    “我們還是去見見他吧。”

    孫承宗主動提議道。

    徐光啓則道:“我不去!陛下天資聰穎,不會甘願做他方從哲的傀儡,楊公和魏公不會有事的,我沒必要去給他方從哲說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