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下放縣鄉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甲青字數:4679更新時間:24/06/27 10:05:21
右夫人一想也是。
若是這些名單裏,當真有出衆者,想必定能在未來一年的考覈裏脫穎而出。
若是只有名聲而無實才之輩,能不能處理好諸縣的實務還是個問題。
“那阿郎方纔自己一個人在屋裏又在看什麼?”
想起自己進來時,馮都護放到一邊的絹紙,右夫人不由地問了一句。
外頭這麼熱,她實在是不想再回到府院前面的官署,中間隔了老長的一段路呢。
“哦,也沒什麼。”馮都護隨口答道,“不就是你派人送過來的吳國消息麼。”
“是嗎?”右夫人有些意外,“那些消息有什麼好看的?”
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麼,右夫人目光有些警惕,還有些古怪:
“沒想到你對孫權的後宮之事如此感興趣……”
馮都護聞言,差點破防,氣得動手敲了一下她的腦袋:
“想什麼呢?孫權的後宮之事,能是一般的事情嗎?”
右夫人捂着腦袋,瞪大了眼,追問道:
“所以你很感興趣?”
果然隨着年紀的增長,已經從喜好定過親的女子,發展成爲喜好他人之妻了嗎?
馮都護再舉起手作欲敲打狀,右夫人這才忍不住地哈哈一笑,偏開腦袋。
“不就是孫權欲立皇后而不可得麼?有什麼值得關注的?”
照右夫人看來,孫權在政治上或許是一把好手。
但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在後宮之事上,卻是處理得一塌糊塗。
完全沒有一點開國之主的果斷氣概。
稱了帝,立了太子,明明有正室,卻又想要越過正室,立妾室爲後。
上一位這麼做的人,是曹叡吧?
名不正,則言不順。
上有好所,下必效焉。
不信看看現在魏國是個什麼鬼樣?
更別說那正室徐氏,乃是太子孫登的養母。
太子和滿朝文武想要立徐氏,而且按規矩也是要立徐氏,孫權偏偏就是想要立步氏。
雙方誰也不願意退讓。
搞得孫權稱帝這麼久了,連個後宮之主都沒有。
現在好啦,徐氏死了,步氏也死了,雙方沒了爭執,終於達成了一致,想要立袁氏爲後。
袁氏乃袁術之女,四世三公之後,身份倒也可以。
可惜的是跟了孫權這麼多年,膝下卻是無一子半女。
自己生的養不活,抱養的也養不活。
袁氏正是以無子爲由,拒絕了皇后之位。
“這是袁氏第三次拒絕了皇后之位。”
右夫人最後下了一個定論:
“看來她確實如傳聞的那般,節操品行皆是過人。”
所謂事不過三,袁氏既然連續三次拒絕,那麼估計就是真的不想當皇后。
“阿郎以爲,孫權最後會立誰爲後?”
反正暫時不想出這個屋子,感受盛夏的炎熱,右夫人也就樂得跟馮都護閒聊一番。
徐氏、步氏、袁氏等人的事情,雖說是牽扯到宮闈,但終究是與皇后之位有關。
皇后之位,可不是宮闈祕事,也不是天子私事,而是要詔告天下的。
但凡理智一點的天子,都知道這種事情,最好是與朝臣達成一致。
有了興漢會的資源支持,現在馬大嘴在吳國簡直是混得風生水起,打探這些事情,基本是不費吹灰之力。
馮都護搖了搖頭:
“我怎麼知道?若非馬大嘴送回來的消息,我就知道一個步氏,孫權的其他嬪妃,以前我都沒聽說過。”
這倒不是假話。
畢竟前世作爲僞三國迷,穿越過來之前,怎麼可能不玩過割草無雙?
如果記得沒錯的話,六系列是步練師第一次出現,或者是七系列?
反正小模樣還不錯,看得過去。
默默地算了一下,自己應該是見過兩個系列的步練師,沒能等到八系列。
哦,那應該就是六系列。
在七系列裏,我操控着角色,還答應了步練師的表白呢。
也不知道八系列出來沒有……
馮都護正胡思亂想着,臉上就不由自主地露出懷念的神色。
右夫人卻是眯起了眼睛,目光有些危險:
“在想什麼呢?”
馮都護沒有防備之下,隨口答道:“步氏啊!”
“聽說步氏極爲貌美,深得孫權的寵愛,阿郎對她感興趣也是合乎情理之事,可惜啊,可惜她就是再美,如今只怕也已經成了一副枯骨……”
馮都護這才反應過來,看向帶着一本正經的神色跟自己討論孫權後宮女人的右夫人,忍不住地笑出聲來:
“胡說些什麼呢?就算她沒死,現在都多大了?”
生的一對女兒都嫁人了,甚至長女孫魯班還嫁了兩次。
右夫人哼了一聲。
換成以前,她還沒轉正,自然是想讓這個男人多情一些,莫要對正室夫人太過專一。
現在已經轉正了,甚至在她之後,還多了一個新人。
屁股不同,想法自然就不一樣了。
府上都有五個了,還都是他的金風玉露,難道他還想再觀人間無數嗎?
左右夫人,當初看中了他,可不就是看到他與其他男人大不一樣?
他要是敢騙了她們這麼多年,現在才露出本性,馮府的倉樓頂上,怕不是要吊起某具不明物體。
老夫老妻了,偶而鬥個嘴什麼的,學一學年少時的兒女態,倒也別有小情趣。
馮都護自然也沒有把右夫人的哼哼當了真:
“不過四娘你說得也沒錯,孫權在立後這件事上久拖不決,甚至不惜與羣臣乃至太子僵持不下。”
“妻妾先後死去,不追妻爲後,反追諡妾爲後,此等做法,與曹叡當年,確實有相似之處。”
“表面看起來沒有什麼,但怕是要爲以後埋下隱患,孫權能鎮得住朝中與宮闈還好。”
“若是年老無甚精力,壓不住局面,這朝中宮中,只怕就要紛爭不止,引得國家動盪不安。”
右夫人本以爲他能說出什麼長篇大論,沒想到卻不過是一廂情願。
但見她卻是搖了搖頭,顯然是不同意馮都護的意見:
“吳國太子孫登,久有賢名,深得朝中衆臣擁戴,且與阿郎年紀相當,就算孫權不在,想必也能很快穩住局勢。”
“至於後宮,縱然會有一些紛爭,但終不過是婦人爭寵罷了,如何能引得國家動盪不安?”
若是吳國太子年幼,需要太后理政,說不得還有些許可能。
但孫登的年紀,正值人生黃金時期。
孫權諸子,又無有能動搖其地位者。
那麼後宮婦人,就算有心,影響也是不會太大。
馮都護略有驚異地看向右夫人。
不得不說,現在的右夫人,政治眼光確實了得。
一語就點出了孫權掌權後期朝堂混亂,國家動盪的根本原因。
那就是孫登的突然暴斃。
感受到馮都護的目光,右夫人眨眨眼,有些不明所以。
馮都護強行忍住與右夫人討論若是孫登當真暴斃的情況下,如何給吳國添一把柴火的衝動。
情緒有些波動之下,馮都護站起來走兩步,摸了摸下巴:
“那可未必,現在孫權也快到耳順之年了吧?記得前些年,他還特意派人去了海外。”
但凡漸入年老又欲尋仙長生的帝皇,晚年就沒有一個不是昏庸的。
秦始皇如此,漢武帝如此,唐太宗亦是如此。
此三者,已經是佔據了中國歷史上皇帝前五的三個位置。
孫權和他們比起來,給人家提鞋都不配。
他們都逃不脫,孫權就能逃脫了?
老夫老妻了,右夫人聞琴而知雅意。
更別說當年那首《夢遊天姥吟留別》可是她親自操作,設法送到孫權面前。
最顯著的結果就是:孫權不顧衆反對,一意孤行,派船隊出海,尋找海島。
但見她眼睛一亮:
“阿郎的意思是,我們可以再來一次?”
馮都護停下腳步,看向右夫人,嘿嘿一笑:
“好好想一想,怎麼讓孫權變得更加不務正事?”
“政事?”
你好壞哦!
夫婦倆對視,兩人眼中皆是閃着準備想要做壞事的光芒。
延熙二年六月底,皇家學院正式公佈了今年入學的學生名單。
各地舉薦上來的才俊,沒有一個入選學院,只說是要先下放縣鄉,期限爲一年。
有心報國的學子才俊,可以利用半年時間前來長安報道。
明年大朝會之後,天子會親自在長安城擺酒送行,類前漢天子送迎京城衛士。
若是能在未來一年的下鄉時間裏通過考核,就可進入學院學習。
考覈出色者,可以直接舉薦入仕。
如果不想入仕,仍想先繼續求學者,其功績可以累記,待日後遇到升遷,可優先替補。
科舉只是一件新事物,規矩到底應該怎麼定,還沒有一個完善的說法。
畢竟各地舉薦了這麼多人上來,大多都是存了“廣撒網,多斂魚”的心思。
再加上有涼州考課的例子在前,對於下鄉體察民情一年,雖有不少人不滿,但也不是說無法接受。
畢竟天子親自擺酒送行,朝廷已經算是給足了面子。
替天子牧民,天子擺酒感謝,你還想怎麼樣?
“季彥,季彥,我中了!我中了!最遲後年,我就可以入學。”
一直有心想要進入皇家學院學習的杜預,在與自家大人談過話以後,心裏其實仍是一直有些忐忑。
畢竟他雖然年紀不大,但終究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就算大人沒有把話說明白,但他也能隱約猜出,朝廷與雍州幷州河東等地的世家大族之間,有某些事情正在發生。
京兆杜氏,雖算望族,但終究是沒落了,空有一個名頭,實力不濟。
倘若名額有限,最後能不能爭得過別人,那還是個問題。
這個擔心,在皇家學院公佈了名單之後,終於算是煙消雲散。
入學前還有一年的考覈期啊,雖說可能還是擺脫不了家族的影響,但個人的能力,想來卻是可以得到正常發揮的。
在這一點上,名聲不顯的杜預,很有信心。
當然,杜預也有這個底氣,若不然,也不至於敢說自己想要立功立言。
裴秀早知自己這個好友欲進學院之心,此時雖不算是心願得償,但好歹也是成功了一半。
至於最後能不能成功,神童出身的裴秀,還是比較相信對方的能力的。
在河東的未眷營中幫軍中幹活,後又被派去重築潼關,再被派去修復鄭國渠。
對於裴秀來說,馮山長親自制定的下放縣鄉的規矩,究竟是個什麼模樣,裴秀可是最清楚不過了。
但見他提醒道:
“元凱,這下放縣鄉,可是一樁極爲累人的事,你需得做好準備,萬不可大意。”
杜預笑道:
“季彥即便不說,我也是要問的。這所謂下放縣鄉,吾當如何做,季彥可知其中的章程?”
想起自己跟民夫一起幹活的那兩年,裴秀就是不禁有些唏噓:
“下放縣鄉,體察民情,可不是隨意說說,乃是真要下地幹活。”
杜預一怔:“下地幹活?”
裴秀點頭:
“對,若是我猜得沒錯,元凱當是與今年畢業的學院學生一起下放縣鄉。他們是實習,你們可就是考覈。”
那些學院學生可沒有一般讀書人的矜持,是真能卷了褲腿下地幹活的主。
聽到裴秀這麼一說,杜預倒是好奇起來,催促詳細說一說。
裴秀這大半年來,正式進入學院學習,但想起邊幹活邊學習的那兩年,卻也是覺得自己受益良多。
於是便逐一道來。
聽完裴秀所述,杜預卻是有些擔心:
“聽裴秀這麼一說,我倒是無所謂,但能入學院求學,什麼苦吃不得?”
“但其他世家子,多是錦衣玉食,可未必吃得了這個苦,到時候怕不是又要惹起一番風波?”
裴秀不明白杜預在擔心什麼:
“若是他們不能吃這個苦,元凱豈不是正好有更大的機會通過考核嗎?”
“這倒是未必。”杜預搖頭,“凡事皆是要講一個度。若是風波不大,不影響考覈之事,對我來說自然是件好事。”
“但若是鬧得大了,誰知道馮山長會如何想?前些魏賊浮華案,不正是如此?”
浮華一案,牽連了魏國大部分年青學子。
馮都護名聲赫赫,征戰沙場多年,自是剛毅之輩,肯定不會受人威脅。
若是有人不識好歹,以爲可以挾衆鬧事,真要惹惱了他,誰知道會出什麼事?
聽到杜預這麼一說,裴秀笑道:
“元凱這是關心則亂,豈能拿魏之浮華案與我朝下放縣鄉相比?殊不知下放縣鄉,正是爲了讓學子知實務,絕浮華。”
“只要元凱能在縣鄉沉心務實,又有何擔憂?”
杜預知裴秀深得馮都護看重,聽他這麼一說,心裏頓時就放鬆下來:
“有季彥這句話,我便知如何做了。”
想了一下,他又低聲問道:
“依季彥看,若是能挑選,我去何處最好?”
“自是河東。”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