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言官出賣自己人
類別:
歷史軍事
作者:
楓渡清江字數:2720更新時間:24/06/29 06:00:11
張居正也就在接下來按照朱翊鈞的意思,讓侍御司擬了設福建興泉東兵備道和東澎府,且將謝傑外遷升爲東澎府的聖旨。
明升暗降,是大明歷來當權者,處理不聽話言官的法子。
即不好明着處罰你,畢竟你是在規則允許內反對自己。
那就只好將你明升暗降,以重用爲名先升調出去任外官,不再任言官。
如此,就有聰明的人會爲了討掌權者的喜歡,去拼命發現伱的錯處,進而參劾你,讓你受到懲處。
只是這次不同的是,謝傑被升任的地方,是一個新設的府,即後來的臺灣、澎湖地區。
謝傑也知道,他的處理結果,肯定無外乎是,罷官奪職或外遷升轉,最差,也不過是廷杖加流放。
他知道,張居正不可能殺他。
畢竟他是在按制封駁諫言,如果殺他,就等於阻塞言路,壞祖宗制度。
而且,謝傑也相信,張居正不會因爲要達到自己加強天子兵權的目的,就花這麼大的代價。
這無疑是很不划算的。
所以,謝傑此時在六科看見文書房的宦官拿着聖旨來後,就對自己的六科幾個相交的同僚們得意地說了起來:
“想必是處置我的聖旨來了,只是不知是廷杖流放,還是罷官奪職,或者是外遷。”
謝傑說着就看向了自己的同僚們說:“無論是哪種結果,諸公不必爲我申辯,以免牽累你們,使朝中皆是張黨之人;”
“何況,無論是哪種結果,對於我而言,都是好的。”
“如果是廷杖流放,則進一步證實了他張居正要斷天下言路,矇蔽視聽,也倒成全了我;”
“如果是罷官奪職,正好回鄉歸隱,從此不問政事;”
“若是外遷,正好造福一方百姓。”
“公之坦蕩豁達,令吾敬佩,可謂真君子也!”
刑科左給事中諸鴻壽,這時向謝傑拱手說了一句,又道:“但若是廷杖流放,且請公放心,我刑科必不簽發駕貼!”
彼時,文書房的宦官也拿着聖旨來到了六科廊。
諸鴻壽就先走了來,問着這宦官:“可是給刑科的?”
接着,諸鴻壽就伸手要接,道:“給我吧,我就是刑科的,我這就簽發!”
謝傑詫異地看了諸鴻壽一眼,心頭火起。
但這時,這宦官卻看向了,吏科當值的吏科右給事中談大澍:“是給吏科的。”
一旁的謝傑聽後就鬆了一口氣,且眉目舒展開來。
因爲聖旨下達吏科,說明只是對他的職位進行處置,而不會涉及到刑事,也就不會被廷杖流放。
“看來天子仁德也!”
談大澍因而不由得先說了一句。
然後,他就接過聖旨來,展開後,就以檢查有沒有錯別字的名義認真看了起來。
只是,這談大澍看着看着,就目瞪口呆起來。
謝傑也發現自己好友談大澍的眉頭越擰越緊。
“增設興泉東兵備道與東澎府……外升東澎府知府,爲不棄一臣、不黜一賢,而以彰朕重材之心。”
談大澍看後還念了起來。
“東澎府,東番島?”
謝傑也在這時不由得喃喃念了起來,然後直接癱倒在地。
兩眼無神。
談大澍也怔在了原地。
文書房的宦官見此有些不耐煩,便問:“不知,你們倒是簽發還是又要封駁?”
“不能簽發!”
謝傑突然大喊一聲,轉身看着談大澍,哭求道:“子時兄,江陵這是欲讓我死也!還請救我!”
“豈敢忤逆上意!”
談大澍想了想後,就說了這麼一句,然後揮筆簽發後,就去了通政司。
吏科都給事中朱漣受張居正安排,擔心吏科當值的給事中也不懂事,要封駁聖旨,這時也正好來了六科,而見談大澍已經拿着聖旨去了通政司,也就攔住了他,便問:
“可是設東澎府的旨?”
談大澍點首。
朱漣聽後就堆起笑意,朝謝傑走來,拱手道:“恭喜公高升府尹,從此得穿紅袍!”
謝傑沒有理會朱漣,只去了內閣。
而彼時,又一文書房的宦官走了來,問道:“兵科的詔旨。”
這時,兵科另一給事中修道南走了來,接過了兵科的詔旨。
修道南見詔旨內容是之前被謝傑封駁的關於重組天子六衛的詔旨,也就沒有多言,而是直接簽發,去了通政司。
“皇爺,詔旨已過通政司,到樞密院和兵部了,方樞相和本兵接了旨。”
沒多久,剛在御花園內打完五禽戲的朱翊鈞,就從張鯨這裏得知了自己重組天子六衛的詔旨已成功下達的消息,且頷首表示已經知道。
接着,朱翊鈞就將一道手諭從袖中拿了出來,且給了張鯨:“把這道手諭給謝傑,告訴他如果歷練的好,朕還是會重用他的,不愁沒有內遷的機會。”
張鯨拱手稱是,且接過了手諭。
而朱翊鈞則微微一笑,在御花園裏散起步來。
他就知道,這種六科封駁的情況,不會對自己行權產生太大的影響。
因爲只要文官們不是一條心,就總會有各個擊破的機會。
時下,園內花木皆蓊蓊鬱鬱,可謂景色正好。
哪怕昨夜才經驟雨,也不損風光半點,反而平添幾分韻味。
只是朱翊鈞走着走着,就突然問着張鯨:“朕收養的遺孤裏,今年畢業待任職事的有幾個?”
朱翊鈞的興明書院,從萬曆三年開始收養殉職親軍衛與邊軍官校遺孤,且讓徐渭等名士大儒教其讀書後,到現在已近五年。
到如今,登記在冊的,已成長到十四歲以上的遺孤,就有兩百來名。
從興明書院畢業,而已經派到錦衣衛或邊鎮任職的,已有三十來名。
考中進士的已有五名,且全都被外派到了地方任知縣。
雖然中的進士只有五名,且都非一甲,但其實已經不少。
因爲在這個時代,許多省很多時候,一屆都中不了一個。
當然,如今能中這麼多,也是因爲朱翊鈞加了名額的緣故。
還跟這些遺孤本就受到了最好的教育有關。
當然,按理朱翊鈞是可以直接賜這些畢業的遺孤們以進士出身的。
但他因爲考慮到,這樣做可能會使天下人辛苦舉業的讀書人不服,也爲避免這樣的進士,爲天下人鄙夷,且不讓一些別有用心者故意製造遺孤身份,以圖倖進。
所以,朱翊鈞也就沒有這麼做,還是讓自己收養的遺孤要參加文武科舉,才能取得功名。
至於因爲覺得自己不是那塊料,或者不願意舉業的,則會被安排其他職事,給其立功的機會。
如在內廷擔任一些職事,管理皇店什麼,乃至參與各類學問研究什麼的,甚至有安排進錦衣衛和邊軍裏的。
只是科舉落第一次以上的,會被強行安排職事,但會被保留參加科舉的資格。
“七個。”
張鯨這時回道。
朱翊鈞聽後點首:“讓他們準備考試,朕要親自在雲臺門考校他們,所考內容就是他們在興明書院學習的文化、體能、算籌、思想、歷史諸科,然後再根據成績分任到親軍衛任職。”
張鯨拱手稱是。
朱翊鈞接下來,便又讓張鯨傳旨讓徐渭進宮,與自己一起出題,準備考這些亟待安排職事的興明書院遺孤。
而在這不久,樞密院這裏則在收到重組天子六衛的詔旨後,便開始請旨調薊州遼協守南兵的陳文良營回京編入親軍衛,而協防京師,以及請旨起復胡守仁任後軍都督府都督僉書進京。
當然,名義上只是請南兵協防京師,其實是幫助親軍衛新兵訓練。
起復戚繼光舊部胡守仁也是爲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