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邊事要慎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楓渡清江字數:2392更新時間:24/06/27 10:02:37
    “啓奏陛下,總憲趙公之侄趙士禎獻大追風槍圖紙,臣聽他說,此器利在不用火門,止燃藥線,射可達數百步遠,可謂快而遠!故奏於陛下知道,而請任其爲官,使其能造此火銃,而或可長我中國之技!”

    次日。

    在侍御司政事堂,申時行奏於朱翊鈞知道的第一件事,卻不是關於他昨日說的首先要着眼的教化東瀛之事,而是薦舉趙士禎爲官的事。

    朱翊鈞聽後,立即起身接過了申時行遞來的圖紙,看了一會兒後道:

    “這是在戚昌國所造鷹嘴銃基礎上改進的,是個有悟性的專才!”

    “難爲他一官宦子弟竟通火器。”

    “胡畏中華者,火器也!”

    “準卿所奏,將他任命爲將作寺主事,正六品,協助將作寺左少卿戚昌國管將作寺,分管制械局;另外,其所獻火器若試驗做的好,就拿去雲南讓劉綎他們派兵試用,若好,就再升他爲將作寺丞,正五品!”

    朱翊鈞爲發展軍工產業,特地將軍器局的研發新式軍械功能搬移到了將作寺,且在將作寺下面劃分制械局與製藥局等專業官衙,以使大明軍事工業方面能全面開花;而軍器局則只負責對成熟火器進行批量生產和對批量生產工藝進行改進,而注重成熟火器的生產質量。

    不過。

    朱翊鈞因爲火器直接授趙士禎爲正六品主事官,倒是讓申時行等執政公卿越發篤定,當今皇帝是真的重視技藝。

    戚繼光更是越發覺得,自己那幾個點錯技能的兒子似乎真的不是什麼壞事。

    “陛下,兵科都給事中張鼎思彈劾寧遠侯遲遲不受樞密院所發鈞旨,將俘虜夷丁編爲新營,派去雲南,而恐是故意使其逃跑,以養寇也!或恐還留勇勐者爲家奴,而暗蓄異志。”

    這時,申時行又奏了一件事。

    寧遠侯就是李成樑。

    朱翊鈞已因遼東大捷和古勒寨大捷,升其爲侯。

    朱翊鈞聽後皺眉道:“這個張鼎思居心叵測!區區兩千餘俘虜的夷丁,就算被李成樑全部收留或放掉,安能助其養多大的寇,蓄多大的志?”

    “傳他到御前來!”

    接着,朱翊鈞又吩咐了一聲。

    張鯨拱手稱是,就先離開了侍御司。

    這時,戚繼光恐執政公卿中的許多文臣因本身對武將有歧視之心,而不知天子之意,以至於還以爲張鼎思所奏看上去頗有道理,甚至令人敬佩,畢竟敢彈劾邊鎮大將,也就起身問道:

    “陛下可是擔心,張鼎思明彈劾寧遠侯養寇,而實則欲壞本朝對外用兵的大計,而先彈劾寧遠侯,使遼鎮的大將人人自危,不得不真的養寇;”

    “再加上,女真蒙古等可能也不想真的被朝廷抽調丁壯去南方,也就因此和遼鎮邊將一拍即合,一起演戲,要麼屠所俘虜夷丁,加劇仇恨,要麼放走所有夷丁而壯大諸夷,即養寇,最終壞掉本朝借夷滅緬的方略?”

    戚繼光問後,申時行、潘成、餘有丁、王錫爵、徐學謨等文臣皆瞅向了戚繼光,而深思起來,隨即也大多頷首,做出恍然大悟之態。

    朱翊鈞則在這時候說:“對於邊事處置,不能不慎!雖然廟堂上已主張對外用兵,但天下,寧自毀長城使外夷做大也不願朝廷兵強馬壯的奸邪之輩也不少。”

    “陛下聖明!”

    ……

    “陛下召見?”

    兵科都給事中張鼎思驚訝地問着來傳他去的宦官田義。

    田義點首。

    張鼎思一時只得跟着田義走來,且笑着問:“公公可知,陛下爲何召見吾?”

    “給諫還是別問的好。”

    田義回道。

    張鼎思訕訕一笑,一時不停地開始用額頭揩拭着汗珠。

    很快,張鼎思就到了御前。

    一到御前。

    張鼎思在看見戚繼光後,就恍忽明白了什麼,而眸露出陰冷之色,隨即大拜在朱翊鈞面前:“臣見過陛下。”

    “你不必惱恨薊國公,是你輕視了朕!非是薊國公提醒了朕。”

    朱翊鈞這時澹澹地說道。

    張鼎思道:“陛下,臣只是風聞言事而已,畢竟寧遠侯的確遲遲未發夷丁,臣也是爲朝廷着想,才上疏直言的啊!”

    “爲何不先問樞密院,確認一下原因?!”

    朱翊鈞突然沉聲問了張鼎思一句,又道:“你是兵科都給事中,難道沒有權力催問樞密院對軍務的完成度?”

    “臣,臣。”

    張鼎思結巴起來。

    朱翊鈞則笑了起來:“是想看朕的笑話吧?”

    “陛下!臣知罪,臣不敢如此不謹,不先問樞密院就擅劾邊鎮大臣!以至於沒想過令中外生疑,恐誤軍國大事的壞處。”

    張鼎思忙叩首在地,滿頭是汗地奏稟道。

    “沒有人指使你?”

    朱翊鈞問道。

    張鼎思眼睜睜開始熘熘地轉了起來。

    “罷了!誰會跟你一樣笨,差點把‘欺君’兩字寫在臉上。”

    朱翊鈞說着就道:“拖出去,棄市!”

    張鼎思頓時張大了眼。

    沒多久,錦衣衛就走了進來,將張鼎思往外拖去。

    張鼎思忙朝申時行等喊了起來:“諸公爲我說說情啊!”

    但申時行等未答語,皆無視了張鼎思。

    這天晌午。

    張鼎思被押到了西市牌樓。

    “時辰到,斬!”

    一時,待時辰一到,監斬官就丟下了令牌,而他的頭顱也被摁了下去。

    張鼎思只是苦笑起來,喃喃說道:“只是彈劾李成樑,沒有明言反對大興兵事,竟然還是被看穿了!”

    唰!

    隨着一刀落下。

    張鼎思人分兩半。

    血淥淥的頭滾在了一邊。

    ……

    “朕寧斷言路,也不能讓不謹或者包藏禍心之言官壞我邊事!”

    “擬旨告戒六科與都察院,對於邊臣要慎重彈劾,不然,邊事若是因此更糟糕,亡了社稷,負責的不是他們,而是朕!”

    “至於邊鎮若真的造反或叛國的話,且因爲朕不準隨意彈劾,而致使朕錯過平叛的時機,且因此亡了國,沒關係,反正負責的是朕!新朝大可以怪朕昏庸,而他們反正也可以繼續爲新朝之臣,也一樣可以拿朕做例子提醒新朝之君。”

    回到之前,即張鼎思被誅之前,在被錦衣衛帶離侍御司政事堂時。

    朱翊鈞在張鼎思被錦衣衛帶下去後,對執政公卿們下達了新的旨令。

    “陛下乃英明之君,自是不會被奸臣矇蔽!”

    “內閣對此也有責任,竟選出了張鼎思這樣的給諫,實在是有愧於陛下的信任。”

    】

    申時行立即主動請起罪來。

    “你們又不是他們肚子裏的蛔蟲,哪裏完全知道他們是什麼心思,畢竟朕要是稍有不慎,也會被他們騙了過去。”

    “所以,爲執政大臣難,爲君更難!”

    朱翊鈞嘆起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