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聞太師東征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吳四柳字數:4502更新時間:24/06/27 09:59:10
    十天之前,李靖派出的他麾下最精銳,經驗最豐富的一百名斥候,基本都是附近一帶土生土長的東夷族人,實力最弱的也是煉骨境的武夫,而帶隊則是一位巔峯武夫境的東夷戰士,也是他如今手下斥候軍隊的統領之一。

    然而十天後回來的,卻只有寥寥十來個人,這其中沒有那位巔峯武夫戰士的身影。

    “其他的兄弟都死了,包括楊統領,就剩我們幾個回來。”

    這次任務中那位統領的副手,一個名叫周奇的玉筋境武夫,悲傷地向李靖稟告道。

    李靖沉默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然後周奇開始述說他們打探回來的消息:

    如今可以肯定的是,那個平靈王最初起兵之時,手下的軍隊最多只有兩千來人,而且按照斥候的探查打聽,最早的那兩千人,基本上都是平靈王原先轄境內的漁民或者農夫,其中除了近百名他原來的衛隊之外,其他人以前連刀槍都沒有握過。

    然而就是這樣一羣連烏合之衆都算不上的漁民農夫,卻在三天內連敗周圍幾名諸侯的正規軍隊。

    “因爲我們到達時,那幾處諸侯領地中的戰鬥已經全部結束,所以我們只能通過事後打聽才大致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

    周奇如此說道。

    “幾乎都是夜襲,平靈王擊敗那幾位諸侯的戰法如出一轍,就事兩軍對壘,各自紮營,約好明日再戰,然後晚上平靈王就發動了襲擊,至於到底是怎麼襲擊地,就連當時戰場上的人都說不清楚。”

    “屬下特意找到了幾名那些諸侯手下軍隊潰散的士兵,按照他們的說法,當時他們睡覺的時候,被一陣如雷鳴般的巨響驚醒,醒來後就發現整座軍營都已經陷進一片火海之中,然後平靈王的軍隊就衝了進來。”

    “所有的戰鬥都是如此?”

    “是的,那幾名諸侯都是這麼被擊敗的。”

    “那個平靈王,是練氣士?”

    李靖如此問了一句。

    “按照屬下們在他領地中打探到的,那個平靈王原先就是個凡人,而且還是個紈絝弟子,除了吃喝玩樂,什麼本事都沒有。”

    李靖皺了皺眉。

    那平靈王只是個普通人?

    可按照那些戰鬥過程來看,怎麼看都像是有練氣士參與其中。

    “那麼平靈王的身邊,有沒有什麼奇人異士?特別是他起事的前幾天,他的領地中有沒有一些奇怪的人出入?”

    “這件事情屬下們也去平靈王的領地特意探查過,卻一點消息都打聽不出來,據說在平靈王起事的前一天,他還在領地中搶了一個民女進府,和往常的做派毫無二致,然後第二天就扯旗造反了。”

    “也正因爲如此,楊統領才決定派人潛入平靈王的軍營,想要看看那個平靈王身上到底有什麼祕密。而按照我們事情的觀察,平靈王手下的軍隊,確實只是一羣烏合之衆,以兄弟們的能力,足可輕鬆潛入而不會讓人發現。”

    “……沒想到……沒想到……”

    說到這裏,周奇的聲音再度哽咽起來。

    “……沒想到連續派了三批兄弟進去後,卻都像石沉大海一般,他們一踏進那座軍營,就再沒了任何聲息,最後楊統領決定自己帶人進去,屬下雖然一直力爭由屬下帶人進去,可終究軍命難違。”

    “而楊統領進去後,也和前幾批兄弟一樣,再也沒能出來,守在營外的我們這幾人,只聽到裏面似乎響起過一聲悶雷般的聲音,然後就再無其他動靜了。”

    “另外,就在屬下們回來之前,據說北伯候已經派出了大軍平叛,領兵的乃是北疆有名的飛虎大將黃元濟,平叛大軍的前鋒已經距離平靈王的軍帳不足百里,所以屬下留了幾名兄弟繼續探查,其他人則先將探查到的軍情先帶回來稟告總兵大人。”

    以上,是斥候們這次帶回來的所有消息。

    而李靖在得到了這些消息之後,沉思了半刻鐘的時間之後,就喚來了郭宸,向他下了讓全軍備戰的命令。

    倒不是李靖就準備出征了,只是他已經察覺,這次的平靈王之叛,恐怕不會那麼簡單地被平定了,整軍備戰,也是有備無患。

    而幾天之後,周奇留在那邊的幾名斥候將最新的消息送回來了。

    有些出人意料,卻也不是那麼讓人意外。

    北伯候的平叛大軍果然輸了,而且輸得很慘,幾乎是全軍覆沒,領軍大將黃元濟被斬首。

    我爲什麼要說果然?

    這是李靖借到軍情探報時的第一反應,接着他揉了揉臉,派出了軍中更多的斥候。

    而接下來一個月時間中發生的事情,讓這個北疆都爲之震動。

    在黃元濟大軍全軍覆沒之後,北伯候崇候虎又派出了第二支平叛軍隊,這次領軍的是他的親弟弟,世間名將崇黑虎。

    只是沒所有人都沒想到,最終連崇黑虎也敗在了平靈王的手下,據說崇黑虎是隻身逃回了崇城的。

    此戰過後,平靈王的地盤已經擴張到三千多裏,而通過收編各路降卒,他手下的軍隊人數已經達到了十萬之餘。

    然後平靈王開始揮軍西進,目標直指北伯候的領地崇城。

    當然在抵達崇城之前,他還必須先攻克一座北疆重鎮,冀州城。

    誰都知道,在北疆之地,最能打的軍隊不是北伯候麾下的親軍,而是冀州軍。

    最強的將領也不是世間名將崇黑虎,而是冀州的五軍救應使鄭倫。

    關於這一點,在十幾年前的那場冀州大戰中已經得到了證明。

    所以很多人都覺得那平靈王雖然以一種不可阻擋地姿態強勢崛起,但要過冀州城這一關,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然而自平靈王的軍隊抵達冀州城下,到冀州城破,只用了兩天半的時間。

    據說是因爲平靈王手下的軍隊實在是太過混亂無序,所以光紮營就用了兩天時間,至於破城,只用了半日!

    城破之際,冀州候蘇護,蘇全忠父子逃往崇城避難。

    至於五軍救應使鄭倫,按照李靖手下斥候帶回來的消息,好像是在戰場上失蹤了。

    而當這個消息傳回陳塘關的時候,李靖終於坐不住了。

    一方面他是擔心師兄鄭倫的安危,另一方面,如果再任由這平靈王這麼擴張下去,可真有點勢大難制了,至少平定起來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準備出兵吧!三天後。”

    李靖喚來了郭宸,給他下達了命令。

    如今北疆的能戰之軍已經全部覆亡,崇城在平靈王的兵鋒所指之下,岌岌可危,那他李靖出兵去幫下忙,總沒人能說閒話了吧!

    只是李靖最終還是沒能出兵,因爲就在他準備出兵的前一刻,收到了一份萬里之外而來的加急公文。

    李靖捏着那份公文,立在軍營之中,沉默了許久。

    “怎麼了,出了什麼事?”

    已經將所有出征事宜準備妥當,就等李靖下令的郭宸,好奇地問了一句。

    “讓將士們暫且歸營吧!”

    李靖嘆了口氣,揚了揚手中的文書道:

    “聞仲要來了。”

    “聞太師?”

    郭宸濃眉一軒:

    “聞太師不是在北海平叛麼?”

    “北海袁福通之亂,已經徹底平息了,只是聞太師在班師回朝的半途上,聽聞東海之亂,當即決定調轉軍隊,先來平了這東海之亂再說。”

    “不過因爲冀州城失陷,去崇城的路被阻斷,所以聞太師的大軍,只能先來我們陳塘關休整幾日,再前往冀州。”

    李靖解釋了幾句,接着郭宸領命而去,將已經整裝待發的大軍再度解散。

    李靖將那份文書持在身後,遙望着遠方。

    聞太師,莫非你也已經感覺到這次平靈王之叛,那種詭異不祥的氣息了麼!

    所以才會如此急匆匆地連朝歌都不回,直接班師東征!

    又或者,你的目的,不僅僅是平叛?

    在他身後的那份文書中,其實還有一個來自聞仲的命令,李靖剛纔沒有告訴郭宸。

    那就是聞仲命令他,必須在十天之內,爲五十萬大軍準備一個月的糧草,若是不能完成,延誤軍機,必按軍法從事!

    李靖臉上漸漸露出了一個淡淡的笑容。

    本身他陳塘關只是軍鎮,而按照正常的軍鎮來說,大部分自己的軍餉糧草都要靠朝歌供給,又哪有能力給其他軍隊提供糧草。

    所以聞仲的這個命令,對於大部分的軍鎮來說,就是強人所難!

    只是如今李靖的陳塘關有些特殊罷了,在丁策那小子這些年的經營下,陳塘關還真有能力準備好聞仲要求的那些糧草數量。

    李靖此時在思索的是……聞仲到底知不知道自己有這個能力!

    這一點很重要。

    知道和不知道,都代表着他這個命令的不同深意。

    當然,不管是那種深意,對李靖來說,都是沉重的壓力。

    ……

    聞仲的大軍,是在李靖收到那份文書之後的第九天,來到陳塘關的。

    李靖站在雄偉的城牆之下,前方一支整肅的軍隊正離陳塘關越來越近。

    凝視着遠方飛揚的煙塵,他腦中卻是沒來由地想起了幾年前那個陽光明媚的下午。

    那一天,他拋掉了堅持了許多年的驕傲,鼓起勇氣拎着一包金葉子去求見聞太師,然後他等了整整將近一天,卻依然被聞仲拒之門外。

    那一天的陽光很燦爛,但卻是李靖有生以來最灰暗的一天。

    因爲以前的日子雖然窘迫,但他的心中還有堅持,但那天他已經放下了自己的堅持,卻依然碰得頭破血流,這對李靖的打擊尤爲嚴重。

    如果那天不是後來偶逢師兄鄭倫,現在的李靖,說不定已經尋了一處山清水秀之地,和殷素錦知還有幾個兒子一起共享天倫之樂,安度餘生了吧!

    那種日子,李靖也能過,但終究活得不如如今這般暢意。

    時隔多年,李靖早已對聞仲沒有任何怨意,經歷了這麼多的事情,特別是上次聽師尊講了封神之事後,李靖非常理解聞仲那麼做的原因。

    但理解歸理解,只是李靖曾經對聞仲的那種敬意,卻變淡了許多。

    或許那位以忠肝義膽,公正無私聞名朝野的聞太師,他真正忠誠的,並不是大殷皇朝,而是碧遊宮。

    此時站在李靖的身邊,共同恭候着聞仲大軍到來的,是郭宸和老將林弘厚兩人。

    另外參軍陳清以及其他將校,則站在後方跟遠一些的地方。

    至於柳白眉和那五百蜀山劍仙,以及一千異人軍隊,都讓李靖暫時打發到陳塘關外的山林中去了,因爲某些顧慮,他不想讓聞仲看到他全部的實力。

    甚至連茯彩雲,李靖都沒讓這位地仙現身。

    和李靖臉上此時依然一片冷靜之色不同,他身後的郭宸和林弘厚兩人,隨着前方的大軍離城門越來越近,神情也是越來越激動。

    林弘厚本來就是聞仲的舊部,從一個小兵卒,被聞仲一步步提拔到陳塘關副將的高位,如果不是年紀實在太大了,說不定當初陳塘關總兵一職就直接給他了。

    至於郭宸,當年在朝歌叛亂,幹過帶兵攻打皇宮這樣的猛事,然而就是這樣的謀逆大罪,卻因聞仲一句話被保了下來,只是被終生監禁在大理寺。

    所以這兩個人,對於即將到來的聞太師,都有激動的理由。

    然後,大殷皇朝太師聞仲的身影,終於出現在了陳塘關下衆人的眼中。

    那位老人,跨坐在一頭渾身濃黑如墨的麒麟異獸之上,就這麼走在整支大軍的最前方,未着鎧甲,只是穿着軍中便服。

    老者滿面風塵,眼帶倦色,但騎在墨麒麟上的身形依然挺得很直,他有着一副很寬闊的肩膀,很瘦,但很寬,此時的姿態看去有些用力,似乎身上壓着什麼無形的重負一般。

    他的鬚髮已然全白,面容清矍甚至略帶秀氣,但卻又一種很威嚴的氣勢,特別是當他眼睛看着你的時候,你會有一種內心深處得祕密都被看透的感覺。

    而在老者的額頭上,綁着一條兩指寬的青布帶,沒有裝飾什麼美玉寶珠,只是一條普普通通的青布帶,遮住了他那只名震天下的神目。

    李靖遠遠地看着這老者,心中突然有些感慨,其實在今天以前,他只見過聞仲一次,就是在當年他被封爲伏波將軍的那次朝會上。

    此後再也沒有蒙面。

    和近三十年前那個記憶中的聞仲相比,眼前的這位聞仲已經老了許多,只是對於一位地仙來說,這種老去的速度未免太快了一些。

    然後那老者終於來到陳塘關城門之前,他拍了拍身下墨麒麟的頭,墨麒麟很聽話地停下了腳步。

    李靖上前一步,對着這老者恭聲行禮。

    “陳塘關總兵李靖,見過聞仲聞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