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酒劍仙和水靈兒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吳四柳字數:4450更新時間:24/06/27 09:59:10
    方笙道人只覺肩上壓着一座山,那沉重而恐怖的壓力,讓他動彈不得,甚至連呼吸都有些困難。

    然而事實上,他的肩頭處只輕輕按着一個大拇指,大拇指的主人是一個大道士。

    剛纔方笙道人進來的時候,就已經看見過這個大道士了。

    當然,看見歸看見,注意是沒注意的。

    他一位天仙,自然不可能去注意一個小小的大道士。

    然後,就是這個在他眼中螻蟻般的大道士,就這麼施施然地走了過來,一句話也沒有說,一指就毀了他的鎮海碗,再一指直接讓自己跪在了地上,被鎮壓得動彈不得。

    方笙道人一臉恐懼加茫然地看着將指頭按在他肩膀上的那個瀟灑英武的中年男子。

    但茫然比恐懼還要稍稍多一些。

    “你是什麼人?”

    方笙道人艱難地開口問道,聲音嘶啞乾澀。

    “我嗎?我叫李靖,大殷陳塘關鎮守總兵。”

    總兵?

    一個凡間王朝的小小總兵?

    自己此時居然被一個這樣一個人按在了地上。

    在最初的恐懼茫然之後,方笙的眼中漸漸涌出了許多羞憤。

    “那你知不知道本仙是什麼人?一個小總兵,居然敢如此折辱本仙,還不趕緊將你的手拿開!”

    方笙道人厲聲喝道。

    在知道李靖的身份之後,方笙道人的膽氣又壯了起來,這大道士或許有門玄妙的道術,但終究只是個大道士,而且還只是個俗世王朝中的武將,就算他此時正跪着,依然不將對方放在眼中。

    “我剛纔已經聽到了,你叫方笙,東海的散仙,有個兒子叫方吉清,在截教門下修道,然後我仔細想了一下,好像沒有什麼不敢的。”

    李靖笑了起來。

    “要說打架你是打不過我的,剩下的不就是拼娃麼?”

    “我也有兩個兒子,大的叫李金吒,拜在闡教文殊廣法天尊門下,真傳弟子,小的叫李木吒,也擺在闡教門下?他的師尊是普賢真人?也是真傳弟子。”

    “你說,我憑什麼不敢揍你?”

    方笙道人目瞪口呆地看着李靖?面色變得極度難看。

    他哪想得到一個人間總兵?居然會有兩個這麼牛的兒子啊!

    一個拜在文殊廣法天尊門下,一位拜在普賢真人門下?而且還都是真傳弟子,這可比自己兒子強多了。

    一時間?方笙道人氣焰全消?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好了,我也不會難爲你,等會你給我朋友道個歉,然後以後別再出現在龍宮了?否則我見你一次打你一次。”

    “如果不服?盡可以來陳塘關找我。”

    李靖拍了拍方笙道人的肩膀,接着將手從他的肩膀上移開。

    方笙道人頓時只覺全身一鬆,剛纔那讓人差點窒息的重壓終於消失了,接着他深深吸了口氣,體內斷碎的骨骼瞬間恢復如初。

    這種純肉身的傷勢?對於一位天仙來說,自然念起即可痊癒。

    “別忘了剛纔我說了什麼。”

    李靖笑眯眯地看着他?翹了翹自己的左手拇指。

    方笙鐵青着臉,對着敖光敖丙父子匆匆躬了下身?說了聲得罪,然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李靖轉過身?只見敖光還有敖丙父子倆依然呆呆地看着他。

    敖光的嘴巴張得比前兩天聽到他兒子得事情時還要大。

    “前幾年碰到點機緣?學了門頗爲玄妙的道法。”

    李靖笑着說了一句。

    敖光這才將自己的嘴巴閉上?原來如此。

    以前在崑崙山學道的時候,李靖在修行一事上是極爲平庸的,和姜子牙那家夥可謂不分伯仲,難兄難弟,三人間向來以自己最強,哪想得到多年之後李靖突然會變得這麼強大,剛纔一指就讓一位天仙都跪下了。

    原來是後來學了一門厲害的道法,那就難怪了。

    這種事情在仙界倒是不少見,往往有些修爲淺薄之人,卻靠着一門莫名其妙的玄妙道法,讓修爲比他高好幾個境界的人也敗於手下。

    法寶也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說仙界中,衡量一個人的實力,除了本身的境界修爲之外,但法寶道術同樣重要。

    “我們繼續喝酒吧,剛打了一架,又有點餓了。”

    李靖轉回桌案前,朝敖光招了招手道,接着朝桌上瞅了一眼。

    “菜都有點冷了,要不再加幾個好菜?”

    敖光咬了咬牙,對敖丙惡狠狠地說道:

    “上龍肝!”

    第二日,李靖要的龍血終於準備好了,裝在一個二指粗細的小玉瓶中,被敖光遞了過來,裏面裝的卻是足夠三萬大軍鍛體之用的龍血。

    “我還想跟你要一個人。”

    最後李靖離開的時候,跟敖光提了這麼一個要求。

    ……

    東海,在靠近南海的海濱之處,有一座遍佈湖沼的龐大半島,名爲鵜鶘島。

    此島因棲息了數量龐大的鵜鶘鳥而得名,而且島上靈氣充鬱,不少鵜鶘鳥因此而得以開啓靈智,進階爲妖的。

    其中倒是也沒有什麼了不得的大妖,多爲一兩百年道行,尚未能化形的小妖,只是數量多了之後,對於東海水族來說,卻是一個極爲頭痛的大麻煩。

    因爲鵜鶘喜以魚蝦等水族爲食,特別是那些鵜鶘妖,食量極大,當它們成羣結隊地出現在海面之上時,成千上萬的水族瞬間就葬於這些妖鳥之口,其中可能還有同樣已經誕生靈智的水族。

    如果任這些鵜鶘鳥妖在海上肆虐,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那東海水族可就要遭大殃了。

    而作爲統領東海水族的東海龍宮,負有保護東海水族的責任,而以龍海龍宮的實力,真要將島上的鵜鶘妖清剿乾淨,還是有能力辦到的。

    只是因爲多年之前,女媧聖人偶爾途經此地,因見此處靈氣充鬱,水草豐茂,景色秀美,因此逗留了幾日,而在離開之後留下了一句話。

    “天生萬物,必有其理。”

    正因爲這句話,東海龍宮自然不敢再將島上的鵜鶘鳥妖盡數殺滅,甚至因爲女媧聖人在島上停駐過,所以連上島都不敢,免得讓那位聖人心生不喜。

    因此東海龍宮,最終只能派人在島四周守衛,只是那鵜鶘島極大,也不可能派大軍日日重重圍困,只能派一些小股軍隊每日巡防,將那些深入海域的鵜鶘妖斬殺。

    而在鵜鶘島的對面海中,有一座小島,東海龍宮的軍隊就駐紮在這裏,大概一千餘人,皆是龍宮軍隊中的精銳,每日就是出海去攔截斬殺那些鵜鶘鳥妖。

    戰事雖然稱不上慘烈,但每日都有激戰發生,防守在此的龍宮軍隊壓力也一直頗大,直到年餘之前,這座島上來了一個老道士,這裏的防守壓力才輕鬆了許多。

    那老道名叫司徒鍾,自號酒劍仙,來自蜀山,雖然只是道士境,但一手御劍之術殺法凌厲,這一年來死在他劍下的鵜鶘妖已經不下萬數。

    這一日清晨時分,酒劍仙和往日一樣,拎着自己的那個深紅色的大葫蘆,準備出海。

    在他的身邊,還有一個十五六歲模樣的小丫頭,容貌嬌俏,頭上長着兩根可愛的犄角,竟然是位龍族少女,背上負着長劍,蹦蹦跳跳地跟在酒劍仙的身後。

    “司徒爺爺,今天我們去哪邊呀?”

    龍族少女笑着問道,笑聲如銀鈴般清脆。

    “去西邊吧,昨日在南邊殺了一場,想來那些鵜鶘妖不敢再去那邊了,我們去西邊看看。”

    酒劍仙呵呵一笑道,接着將手中的紅葫蘆朝海面上一扔,那紅葫蘆化爲了小舟般大小,酒劍仙和龍族少女一躍而上,然後紅葫蘆載沉載浮朝西邊海域駛去。

    一路之上,不時會遇見成羣結隊出來捕食的鵜鶘妖,白羽紅喙,最小的也體長近丈,貼着海面飛過,若是發現海水之下有獵物,就宛如利箭從空中鑽入海水中,再飛起時嘴中已經叼着一條大魚,仰了仰首就吞入腹中。

    一頭百年左右的鵜鶘妖,一天要吃掉將近兩百多條海魚,對於附近海域的水族來說,這些鵜鶘妖實在是它們的大患。

    酒劍仙和那龍族少女兩人,一前一後立在紅葫蘆上,途中遇上數量少一些,實力弱一些的鵜鶘妖羣,一般都會由那龍族少女出手解決,而酒劍仙則不時在旁邊指點着那少女御劍的訣竅。

    “水靈兒,剛纔這一劍,快則快矣,但劍意太散,我們蜀山一脈的御劍之法,每一次出劍,都要將所有的精氣神凝於那一劍之上,須有一往無前之勢,求得是一劍破敵,又何須再出第二劍!”

    “唔,這一劍還不錯,不過劍意是足了,卻少了些靈動,你不可將劍意只凝於劍尖之處,而是要均勻分布在整個劍身之上,如此才能操控由心,如臂指使。否則剛纔這一劍,就不會只斬殺三頭鵜鶘妖,而另兩頭鵜鶘妖跑了。”

    其中從那龍族少女身上的靈氣濃郁程度來看,已經是真龍之身,相當於練氣士中的大道士境,比酒劍仙還高了一個境界。

    只是在那酒劍仙講解御劍之道時,依然是一副虛心聆聽地模樣。

    而若是碰到成羣結隊的超過三百年以上的鵜鶘妖,酒劍仙就會親自出手了。

    只見他隨手一指,腳下的紅葫蘆內就會射出一道雪白的劍光,如匹練般在海面上一繞,又有如一道驚天長虹在海上升起,劍光所經之處,方圓近百丈之內的鵜鶘妖瞬間爲之一空,皆被那一劍斬首而亡,無一例外。

    這樣的一劍,就算是人仙境的練氣士,也不一定使得出來,而這酒劍仙,其實只不過是個道士境而已。

    這就是蜀山的御劍之道。

    正因不修諸法,唯求一劍。

    所以才有了這種凌厲可怖的御劍術。

    也是因爲這個原因,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這種只偏執於一道的修行之法,其實後患頗躲,但還是有不少人對蜀山劍道趨之若與。

    因爲不是每個人都有得證大道的天賦和機緣的,而修習蜀山劍道的話,至少可以擁有遠超自身境界的戰力。

    這一日,自清晨出發,自晚霞滿天的時分方纔回那龍宮軍隊駐紮的小島,死於兩人劍下的鵜鶘妖足有五六百。

    這其間當然也遇到過幾次險情,畢竟那些鵜鶘妖不是矇昧無知之物,而皆是開了靈智的,偶有逃散的鵜鶘妖,會召來許多同伴前來復仇。

    在下午的時候,酒劍仙和那名爲水靈兒的龍族少女,曾被上百頭全是三百年以上道行的鵜鶘妖團團圍住,其中有幾頭鵜鶘妖甚至達到了五百年以上的道行,這差不多是相當於道士境的練氣士了。

    所以就算是以酒劍仙的戰力,也是在負了不輕的傷勢下,才殺出了重圍。

    當然這主要是爲了護住那水靈兒的周全的原因,否則只是他單人獨劍的話,要殺出重圍倒是不難。

    在整個戰鬥過程中,酒劍仙一直擋在水靈兒的身前,爲此不得不承受了那幾頭五百年道行的鵜鶘妖的輪番攻擊,只是他寧願自己負些傷,也絕不肯讓那水靈兒有半點被傷害到的可能。

    突圍之後,水靈兒一邊哭着一邊幫司徒爺爺在傷口上敷藥,只覺這天地間,司徒爺爺是對她最好的人了。

    一年之前,她被東海龍王敖光大人親手點化,開啓了靈智,由一條普通的鯉魚化爲了一條真龍,然後敖光大人命她來這鵜鶘島外歷練。

    在這裏,她遇上了這位名爲司徒鍾的愛喝酒的老道士,那時她才剛剛化龍,也是第一次走出龍宮,以前也沒見過什麼人,可是不知爲什麼,在第一次見到司徒爺爺的時候,就有一些熟悉的感覺。

    而司徒爺爺對她也很好,不但每次出海都盡心地保護着她的安全,見她喜歡御劍之術,也立馬毫不猶豫地傾囊相授。

    水靈兒不知道酒劍仙對自己爲什麼這麼好,也不知道有時候酒劍仙在她身後看着她時,眼中流露出的那種深深的愧疚之意。

    一年之前,因爲老道的無知,差點毀了你的道基,雖然後來你被龍王大人點化位龍,但終究比不上自己躍過龍門得到的大道之基牢固。

    我司徒鍾這一生,快意恩仇,唯有在你這條曾經的小鯉魚身上,有愧疚之心,那麼老道的劍,就要護你一生周全。

    激戰一日,兩人拖着疲乏的身軀回到小島,對於酒劍仙來說,這樣得日子他還要再過九年。

    因爲當初龍王大人命他在此爲龍族鎮守十年,酒劍仙自然絕無怨懟之意。

    只是在這一日,當他回到小島的時候,卻看見有一道修長的身影,正負手立在岸邊,遙望着他和水靈兒兩人,微微而笑。

    酒劍仙登時又驚又喜,連忙對那瀟灑英武的中年男子行了一禮道:

    “李恩人,您怎麼來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