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幽靈粒子 189祕鑰
類別:
科幻靈異
作者:
天之佼字數:2678更新時間:24/06/27 09:54:22
衆人的目光隨着夏嵐的身影落到了空間站的控制電腦上,她在鍵盤上一通操作,顯示器上出現了一條震盪的波紋。
“你們應該還記得,在狂風開始之前的幾秒鐘,忽然出現了一個很尖銳的聲音。”夏嵐問道。
趙曉鵬圓鼓着雙眼,咧着嘴說道:
“當然記得,你一說,我現在都還覺得耳心子在疼!就是那個聲音響過之後,黑色球體就散架了。”
陳飛宇一驚,說道:
“這個聲音被記錄下來了嗎?”
夏嵐點頭道:
“嗯,拾音器完整地記錄下了那個短暫的高音。說實話,我就算是在耳機裏聽到那個聲音,也覺得非常難受。我就試着用電腦將那個聲音的波長拉長,讓聲音變得低沉一些。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這道尖嘯聲是由很多個不同波長的聲音複合而成的。
但可能是因爲拾音器性能的原因,採集到的這些聲音波形圖非常零碎。於是,我又結合金星環境中聲波的傳播規律,用電腦對破碎的聲波進行了補全工作。當整個複合聲的聲波拉長到一定長度的時候,得到了這樣一個聲音。”
就在夏嵐要按動回車鍵播放這個聲音時,可能是對這聲尖嘯的印象太過深刻,陳飛宇、周成和趙曉鵬都不約而同地做出了一個堵耳朵的動作。
“拉長聲波之後的聲音要低沉得多,不刺耳的。”
有了夏嵐的解釋,三人才放下了舉到耳邊的雙手。
隨後,一個綿長而低沉的長聲在空間站的揚聲器裏響了起來。那聲音的背景就像是在悶罐車間裏,聽着一座龐大的蒸汽機的活塞在氣缸裏做着往復運動,低沉的轟隆聲彷彿是一柄膠錘在錘擊着胸膛。
在這個背景聲之上,似乎有幾十根小棒在敲鑼打鼓。聲音不大,但清晰可聞。那密集的鼓響鑼鳴聲在渾厚的轟隆聲中,時快時慢,好似在相互追逐着向着高音飆去。就在那聲音即將變得刺耳之時,卻陡然緩緩落下,有如深谷中婉轉的笛聲,如是循環。
周成仔細聆聽了幾遍之後,說道:
“這段聲音聽起來好像是幾組有節奏的高低音的組合重複,但實際上從頭到尾都不一樣,每一個音節隨着時間的流逝,都有細微的變化。”
夏嵐點頭道:
“是的,從波形圖上也可以證實這一點。”
陳飛宇驚喜地說道:
“也就是說,這段音頻裏可能包含着信息!”
周成看着舷窗外的金星,沉沉說道:
“既然ta們引導着我們來到這裏,給我們展示了神蹟之後卻只讓我們帶走了這段音頻。那無論其目的是什麼,重點肯定都在這段音頻上。我們應該對這段音頻進行解碼,試着找出ta們留給我們的信息!”
陳飛宇面露難色:
“這個工作量可不小,你也知道,我在設計飛船的時候,爲了儘可能地減輕質量。包括計算機在內的配置都很低,這可能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和很長的時間。”
周成臉上露出了久違的輕鬆笑容:
“正好,回航的三個周裏,不至於只能幹等着了。”
當飛船回到近地軌道的時候,幾人已經被這段音頻的解碼工作折騰得焦頭爛額。這項工作的數據總量並不算大,但因爲沒有破譯的靶向目標,只能用試錯的方式,將轉化成數字信號的錄音,在浩如煙海的數學模型中去逐一比對。
三週的回航時間裏,他們工作強度不小,但並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進展。
“我就只能送你們到這兒了,返回地面的飛船老吳已經安排好了。我還得去把組合體飛船逐一開回星港,重新做完維護之後,再正常投放到飛船編隊中。”趙曉鵬和三人逐一握手,道別。
陳飛宇和趙曉鵬握手的時候,順勢來了個男人之間的力量型擁抱,說道:
“曉鵬,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你。你賭上職業生涯,冒着生命危險來幫助我們。我還連一頓像樣的飯菜都沒請你吃過,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趙曉鵬一副嫌棄的表情,說道:
“知道不好意思就好,下次記得補上就行。”
陳飛宇連連點頭:
“一定,一定!代我向老吳問好。”
趙曉鵬看着即將分別的三人,他雖然還不清楚這次金星之行背後的真正原因,但也感受到了地外文明這命題之下的暗流涌動。
“沒問題,老吳知道我有這麼刺激的飛行經歷,肯定羨慕死了。以後要還有這種任務,不管是ESDC的,還是你們需要的。都一定記得又叫上我和老吳!”
“沒問題!”
三人回到地面之後,立刻就趕往了紅杉超算公司,馬爾斯也在那裏準備好了超算的運行時段等着他們的到來。
有了超算的加持,音頻解碼的數學模型比對工作在幾個小時之內就完成了。幾人聚集到會議室,將幾種最有可能攜帶者信息的結果羅列在了幾張投影屏幕上。
陳飛宇看着屏幕上滾動的數據,滿面疑慮地說道:
“解析出的數據都在這兒了,但完全看不出規律來。”
周成將其他幾組解析接過隱去,將一份解析結果完整地顯示在了幾張投影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數據立刻就將衆人包圍了起來。
“我認爲有效的信息應該在這組結果裏邊。”周成說道。
夏嵐不解地問道:
“但這是所有解析結果裏,數據量最大的一組結果,這不符合ta們一貫的簡潔特徵。”
“而且這組解析結果的規律性也不明顯,第一個數字是1679。但第二個數字卻只有個位數,之後的數字越來越大,到最後一組數字的時候,已經是九十多億了,在數學上完全看不出其規律來。”陳飛宇也提出了自己的質疑。
周成端着下巴環視着這些逐漸增大的數字,思忖良久之後,說道:
“這是將音頻解碼信號二進制化之後,再十進制處理的結果。ta們發送的中微子信號也是用二進制之後,再十進制處理得到的137這個數字。從數據的處理原則上來說,這是符合ta們的一貫特徵的。”
夏嵐凝眉說道:
“但這些逐漸增大的數字,在超算比對中,也沒有找到任何物理公式的解能與之對應。是不是我們的基礎學科發展還不夠,無法解譯出他們想表達的信息?”
周成搖了搖頭:
“現在我們幾乎已經可以把地外文明存在看作是一個已知數了,而文明和文明之間的差距是非常巨大的。我說的差距,並不單單是指科學發展的差距,而是對科學的認知和表達。
我之前就說過,如果對米和秒這兩個單位的認定不一樣,那麼299792458這個在我們這裏代表光速的數字,在ta們那裏將毫無意義。
從ta們之間傳遞信息的方式來看,我們能否接收到信息的關鍵在於科學的發展程度。但這條信息上,似乎沒有看出這個特徵來。這也許說明,我們的思考方式可能不對。應該把事情看得簡單一點。”
陳飛宇忽然想到了什麼,他快步走到第一篇數據之前,用手擋住了第一個數字,說道:
“如果不看第一個數字,你們覺得這些逐漸增大的數字像不像是一個密鑰?”
“密鑰?”幾人都不約而同地問道。
陳飛宇解釋道:
“在古代戰爭中,傳遞機密信息的信件爲了避免被敵方截獲,發送信息的一方不會直接把信息寫在書信上,而是在書信上寫上許多數字排列。這些數字對應的是某一本書上,第幾行的第幾個字。
只要發送者和接收者手上都有同樣的書作爲密碼本,那麼就能輕鬆地譯解出正確的內容。信件上的數字就是密鑰,而雙方手裏相同的那本書就是密碼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