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幽靈粒子 112毅力
類別:
科幻靈異
作者:
天之佼字數:2676更新時間:24/06/27 09:54:22
陳飛宇作爲蜂鳥除塵飛船的主持設計師,雖然對飛船的每個細節都瞭如指掌,但也僅僅只是在製造和空間組裝的幾個關鍵節點親自去看過。對於飛船的尺寸,他也是第一次這麼直觀地親身感受。
當飛船載着陳飛宇從蜂鳥飛船尾部那四座泛着藍色輝光的裂變發動機旁經過,當他親自從數百米長的電磁旋翼片之間穿過。當他沿着修長的艦體,以咫尺之遙的距離看着船體上縱橫交錯的管道和線纜,隨着飛船的相對運動在視線內緩慢爬行的時候,心中的震撼和自豪還是難以抑制地表露在欣慰的笑容裏。
蜂鳥這個名字,是陳飛宇在一次回家的時候,看到兒子陳旭正在閱讀課外書籍,其中就看到了蜂鳥。這是鳥類中最小的一種,以吸食花蜜爲食。而蜂鳥飛船建造的目的,也正是吸食如花粉般細小的塵埃。
更爲重要的是,蜂鳥飛船雖然是目前人類建造過最大的宇宙飛船。但在長度超過兩萬七千個天文單位,彌散直徑10萬公裏的帶狀星雲面前,僅僅只能算是一隻渺小的蜂鳥。而由人類打造的成千上萬的蜂鳥,將會在未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裏爲人類劈開一條生存之路。
趙曉鵬駕駛着飛船對接到蜂鳥飛船頭部的對接口上,陳飛宇和夏嵐等人穿過氣閘,來到了蜂鳥飛船的主控艙。這裏有一整面由玻璃拼接而成的半球形幕牆正對飛船的前方,浩瀚的星海盡收眼底,給人一種星光環抱的浪漫感。
然而,這也是這艘兩百多米長的龐大飛船中,唯一人性化的地方了。玻璃幕牆之後,星羅棋佈的開關按鈕,以及天花亂墜的顯示屏幕堆滿了整個操作檯。如果是密集恐懼症患者來當駕駛員,一定會當場暈死過去。
操作檯後方的艙壁和天花板上,依舊密密麻麻地排布着各種旋鈕、按鍵、開關和閥門,這裏控制着整個蜂鳥飛船的一切。再往後就是航天員們的起居艙,其空間和擺佈都很像綠皮火車裏邊的臥鋪車廂。
一條長長的通道直通船尾,通道兩側分佈着若干個生存物資儲備倉庫。由於地球公轉以及帶狀星雲切入點隨引力作用的移動,蜂鳥飛船執行任務的位置相對地球是在不斷變化的。這也導致,每兩百多天只有二十天的窗口時間適合給飛船補充物資。
因此,蜂鳥飛船上需要準備足夠的物資供10名航天員,在這遠離地球的兩百多天裏,生存與工作所需要的一切物資。
除開操作系統、生存物資、備件,龐大的蜂鳥飛船依舊還有非常大的空間。之所以到最後,航天員們活動的空間都被迫壓縮。是因爲整套對轉電磁旋翼系統、電磁塵埃輸送系統以及塵埃排除系統,對電能的需求都非常高。
在多種方案的權衡下,放射性同位素電池RTG成爲了蜂鳥飛船設計時最佳的功能方案。儘管RTG存在功率小、體積大等諸多缺點,但技術成熟、可靠性極佳這一點勝過了一切,這也使得蜂鳥飛船絕大多數的空間和重量都被RTG佔據了。
“陳總,我們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開始執行塵埃清理任務。”
“開始吧!”
隨着陳飛宇命令的下達,飛船裏原本只有蜂鳴般的電流聲開始變得渾厚起來,好似有一頭沉睡的巨獸在隔壁打鼾,讓人毛骨悚然。
“動力系統正常!”
“電力系統正常!”
“軌道與航速正常!”
“…….”
揚聲器裏傳來了分散在飛船各處的崗位負責人的彙報。船長目光在操縱檯上仔細地掃描着,確認每一個指示燈,每一個數據都正確無誤之後,他下令道:
“啓動電磁旋翼片!”
隨着大副熟練地在操作臺上按下一連串按鈕,整艘飛船在由低到高的低鳴聲中開始微微搖晃起來。
船長解釋道:
“葉輪剛啓動的時候存在微小的速度差,反向運行的兩組旋翼還不足以抵消彼此的反扭力,等轉速起來了之後就沒問題了。”
陳飛宇雖然臉上沒什麼波瀾,但抓着固定環的手,下意識地捏緊了些。他看向正在播放電視直播的顯示器。
只見四片巨大翅片頂端,助推火箭噴吐着火龍,奮力地將兩組旋翼朝着不同的方向推動。由於旋翼的質量太大,只能通過助推火箭將旋翼推動之後,再由電動機維持轉速。
漸漸地,屏幕上原本相互垂直的兩組旋翼之間的夾角出現了一些細微的變化。隨着頂端助推火箭的火光越來越強,兩組旋翼之間的夾角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變小。
與此同時,由於蜂鳥001號飛船到達軌道位置已經有一段時間,不少星際塵埃已經堆積在了電磁旋翼的表面。隨着旋翼的緩緩轉動,星際塵埃從還沒有通磁的旋翼片上散落了出來,在空中形成一圈圈的螺旋線,就像藝術體操運動員手中揮舞的飄帶。
正在蜂鳥001飛船操縱檯前的陳飛宇感受到震動的幅度並沒有減小,但頻率卻隨着兩組旋翼轉速的增加而逐漸加快。儘管他非常清楚,這是蜂鳥啓動階段正常的反饋,但真的身處飛船之中去感受那波形圖上的震動時,完全是另一番情況。
他此時有些後悔,自己因爲整個蜂鳥飛船技術過於保守,而沒有親自參加在近地軌道進行的試運行啓動了。
就在那震動頻率加快到令他心頭發慌的時候,船長發出了指令:
“已達到啓動轉速,關閉火箭助推器,開啓驅動電機,將旋翼加速至工作轉速。”
“是!”
就在命令發出後的幾秒鐘,陳飛宇明顯感覺到震動的幅度突然就降低了不少。隨之響起的如長風灌谷般的電機長嘯聲,讓他耳心感到一陣難忍的酥癢。
“已達到工作轉速的50%,一切系統正常,繼續加速。”
此時的飛船震動的頻率有明顯加快,但幅度明顯已經小了許多。電機的嘯叫聲蓋過了沉悶的電流聲,已經尖銳到了令人難以忍受的程度。
“已達到工作轉速的75%,所有系統正常,繼續加速。”
令人心驚肉跳的震動終於完全感覺不到了,彷彿只有用皮筋繃在駕駛臺上的一個吉祥物來回晃動才能證明震動依舊存在。不知是不是因爲震動消失的緣故,惱人的電機嘯叫聲造成的痛苦似乎都減輕了幾分。
“已到達工作轉速,加速停止,所有系統正常,準備爲兩組旋翼通磁。”
此時的電機嘯叫的高音和電流脈衝的低音,以某種微妙的形式融合到了一起。那聲音就像無數根尖針快速地在皮膚上戳刺,不太疼也不癢。在這種環境下集中精力思考問題,就猶如在鋼鐵廠裏構建樂章一般痛苦。
陳飛宇看着一臉從容檢查着數據的船長和大副,又回頭看看已經被這噪音折磨得嘴歪鼻扭的小朱,一股敬佩之情從陳飛宇心間油然而生。他難以想象,需要怎樣鋼鐵般的意志才能在這樣的噪音之下面對那按鈕比開關鱗次櫛比的操作檯,還要保證不錯出。
蜂鳥001號上的每一個船員都經歷過飛船的試運行測試,他們非常清楚會在這種彷彿是來自地獄的嘯叫聲中度過兩百多個地球日。但他在試運行檢驗報告上沒有看到任何一條關於噪音的建議,甚至沒有一句抱怨。
並不是船員們不在意這樣惡劣的噪音環境,而是他們知道,噪音不會對飛船的工作效率有任何影響。但改進噪音對飛船作出改動將會牽動整個地球工程的工業體系,甚至會延誤整個空間工程的進度。
每推遲一秒將除塵飛船投入使用,在近地軌道上沉積的星際塵埃就會多一分,他們的子孫在未來生存下去的希望也就減少一分。因此,他們毅然選擇了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