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星雲之謎 059演化陷阱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天之佼字數:2522更新時間:24/06/27 09:54:22
    儘管陳飛宇只是非常小心地瞥了一眼那道傷疤,而且他很肯定林雨疏並沒有注意他轉瞬即逝的眼神。但林雨疏似乎完全看透了陳飛宇的心思,她將頭髮微微向後撩起,在脖子兩邊同樣的位置都有幾乎一模一樣的疤痕。

    這觸目驚心的一幕讓陳飛宇一時不知如何開口,林雨疏倒是很淡定地說道:

    “我在北美西部山區做射電天文工作的時候,一個滿身罪惡的逃犯闖進了我的宿舍,他拿起一根繩子想要勒死我。也許是上帝的旨意,就在我要斷氣的時候,繩子斷了。

    不知道是因爲我的呼喊聲,還是兇手也領悟到了上帝的旨意,他慌亂地逃走了,不過這傷疤倒是永久性地留下了。”

    陳飛宇帶着歉意說道:

    “真是對不起,林教授,讓您回想起了痛苦的過往。”

    林雨疏用手輕撫着脖子上的疤痕,看着腳下的魚羣說道:

    “人性的惡是與生俱來的,善良是需要在秩序的約束條件下才能剋制本性中的惡,而這個約束條件什麼時候會失效,我們誰心裏都沒有底。”

    陳飛宇雖然不贊同林雨疏的觀點,但臉上依舊保持着謙遜的淺笑:

    “我相信科技和社會的發展會讓秩序更加穩固,人性也會在不斷富足的生活中不斷進化,野蠻的時代最終會過去的。”

    林雨疏淡淡搖頭:

    “進化這個詞來自生物學,但可笑的是從自然選擇的角度來看,從來就沒有什麼進化,只有爲了生存適應地演化。而演化總是短視的,目的也很單純——適應當下,他們從不管未來。這種演化邏輯不僅體現在生物體上,也體現在包括科技和社會的方方面面。”

    陳飛宇有些疑惑,說道:

    “林教授,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我們在基礎科學和航天上的投入,在短期內也見不到收益,不也是爲了長遠的未來嗎?”

    林雨疏淡然一笑,眼角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絲輕蔑:

    “全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FAST造價11.5億,還不如某些明星偷逃的稅多。一座10TEV能級的粒子對撞機,需要集合整個歐洲的物理研究機構才能建設起來。還有我們航天領域,化學燃料火箭甚至可以追溯到數百年前。

    人類的經濟和科學技術真的只有這麼孱弱的能力嗎?我看未必。我們近乎狂熱地追求那些觸手可及的事物,但是對真正的未來卻置若罔聞,這也是一種短視。上帝給了我們仰望星空的權利,我們多數時候卻只會對着它吟詩作畫。”

    她的話讓陳飛宇有了觸動,說道:

    “我沒有您的博學,在其他領域倒是沒有您這麼深刻的見解。不過說真的,我們航天科技的現狀我是非常贊同您的看法。化學燃料火箭是我們走向太空的第一步,這非常重要,但我們這第一步蹣跚地走了太久了。

    都說地球是人類的搖籃,有時候我還真有點擔心,等我們真正走出搖籃的時候,已經是個垂暮的老人了。不過,我還是更願意相信,隨着我們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的航天技術肯定會有飛躍的那一天。”

    林雨疏在一個較大的水池前停下了腳步,不緊不慢地說道:

    “科技和社會隨時間的發展可不一定就會帶來集體智慧的提純,演化的短視是很難被種羣自身發現的。而這種短視帶來的結果可不僅僅只是身體某項機能,或者某項科學的暫時落後。大多數的時候等着我們的都是演化陷阱,最終導致不可逆轉的毀滅。”

    她說話的最後幾個字,語氣微微加強。雖然語調依舊很柔和,給陳飛宇一種班主任般的親切感,但她的觀點卻如刀子一般鋒利。

    不過,林雨疏隨和的態度倒是讓陳飛宇對她的敬畏少了幾分,他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林教授,我明白您的意思。就好比中生代的恐龍,在他們的時代,體型越大越能獲得生存優勢。大多數恐龍都進化...哦不,是演化出了巨大的體型,大體型就是您所說的演化陷阱。

    5500萬年前那顆小行星徹底改了變屬於他們時代的環境,大體型反而成了生存的最大阻礙,最終他們絕大多數都在演化陷阱中滅絕。但我認爲這樣生物體特性的演化,類比到具有高級智慧的人類身上可能不太合適。”

    林雨疏面色微變,冷哼了一聲,說道:

    “人類所謂的高等智慧只是相對於我們狹窄的視野,我們的智慧在其他生物眼中可能並沒有直觀的概念。但人類的另一個特徵,只要是接觸過人類的生物,包括我們自己有時候都感到毛骨悚然。”

    “什麼?”陳飛宇惶恐地問道。

    “殘暴!我不是什麼動物保護者,我也不關心它們,由人類直接原因導致滅絕的動物暫且不論。我們只需要看看仔細自己就能把殘暴這個最具貶義的詞聯繫到我們自己身上,在我們並不算長的歷史中,沒有世界性戰爭的時間幾乎沒有。

    無論我們的語言如何修飾戰爭這個詞,其本質就是有組織地、高效地屠殺同類,這種特徵是人類絕無僅有的。並且,隨着我們科技的進步,這種同族屠殺的行爲不僅沒有減少,其的效率反而迅速提高。”

    她說話的語調極爲平靜,就像是非洲草原上,觀光車的司機看到鬣狗羣分食活着的角馬,血腥的畫面和角馬的哀嚎不能在她心裏激起任何漣漪。

    而陳飛宇的心理卻在潛移默化間被林雨疏的觀點所深深地衝擊,他幾乎忘了眼前這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是當今最閃耀的科學巨匠。

    他面色緋紅,說話的語氣也不自覺地提高了一些:

    “您說得沒錯,我們有過一段瘋狂而殘忍的歷史。但是自二戰之後,人類再也沒有爆發過世界級的戰爭。就算科技和社會的發展也存在演化理論,那麼這不證明了人類正在向着正確的方向演化嗎?”

    林雨疏對陳飛宇激動的態度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情緒,說話的語氣反而柔和了幾分:

    “中世紀的歐洲被我們稱爲黑暗時代,但那時候的戰爭範圍僅限於貴族之間,廣大的底層人民被擋在了厚重的騎士板甲之後,實際死於戰爭的人數並不多。然而火槍的出現,讓一個耕種了一輩子的農民都能輕易幹掉一個訓練有素的騎士。

    人類之間的自相殘殺開始變得殘暴,到了一戰的時候,一場戰役能帶走七十萬人的生命。到了二戰,這個數字變成了兩百萬,人類甚至掌握了瞬間摧毀一座城市的能力。

    之所以二戰之後沒有再爆發過大規模戰爭,其原因我想你應該非常清楚。用相互毀滅爲代價建立的平衡是非常脆弱的,如果有一天這種平衡被打破了,你認爲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是什麼?”

    面對林雨疏的問題,陳飛宇感到氣憤難言,無數話語都哽在了喉嚨裏。雖然他極不願意承認,但是他很清楚自己的答案和林雨疏想要的答案是一致的。

    林雨疏依舊是雲淡風輕的神態,但是陳飛宇很清楚地知道,那並不是一種辯論勝利者的挑釁姿態,而是一種難以名狀的超脫感。就如同一位聖人在平靜地敘述,千年之前的一場慘烈戰爭。

    “現在,你還認爲我們的社會、科技甚至是人類本身的演化,真的是向着正確的方向,而不是陷阱演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