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星雲之謎 040大人物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天之佼字數:3018更新時間:24/06/27 09:54:22
    陳飛宇看着窗外車水馬龍的世界,淺吸了一口氣,問道:

    “這一切都和我們這次採集回來的星際塵埃樣品有關吧?”

    申穹微微點了點頭,說道:

    “是的,但不僅僅和近地空間的星際塵埃有關,和天光、靜電、消失的鼓河二星都有關係。所有異常的情況,有一些已經證實了,有一些還沒有。這部分的內容涉及很多觀測證據和計算數據,一會到了總部會有人專門向你講述。

    我先給你說說地球戰略防御委員會ESDC的建立和組成吧,以便於你儘快地適應和瞭解你可能會爲之付出一生心血的組織。”

    陳飛宇感嘆道:

    “這樣一個凝聚了世界主要國家和頂尖科學力量的組織,恐怕也是集衆人之力才能建立並管理的吧?”

    申穹搖了搖頭,面露歎服的神情說道:

    “不,和你想的恰恰相反。ESDC幾乎是憑一己之力創建,並將世界上最有權勢和智慧的一羣人聚集到了一起,聽取她的意見,執行她的意志。”

    陳飛宇感嘆道:

    “那她一定是個大人物。”

    申穹緩緩點頭,說道:

    “嗯,她確實是個大人物,在向你下達疾火計劃研發命令和聽證會上,你都見過她。”

    陳飛宇驚訝地說道:

    “您是說,林雨疏教授?”

    申穹點頭道:

    “嗯,是的。”

    陳飛宇說道:

    “她精通物理、天文、宇宙甚至航天工程,又是諾獎得主,她配得上這樣重要的位置。”

    申穹卻微微搖着頭,說道:

    “等你到了總部,看看在裏邊工作的那些專家和政要,你就會明白。如果僅僅是在科學上的造詣和地位,遠遠不足以支撐她建立ESDC和擁有現在的地位。”

    陳飛宇不解地問道:

    “那是爲什麼?”

    申穹回答道:

    “一年前,林教授在分析金陵天文臺郭守敬望遠鏡採集的巡天數據時,獨具慧眼地發現了天鷹座方向,距離約爲200個天文單位以外的空間中,有一團不太正常的密集塵埃。

    要想在成千上萬的巡天照片,還有數以十億計的觀測數據中發現一團塵埃雲,其難度不亞於站在摩天大廈的樓頂,找到地面的一個鑰匙扣。”

    陳飛宇不解地說道:

    “但僅憑一組單一的觀測數據,不可能調動起整個科學界和主要國家政府吧?”

    申穹說道:

    “是的,沒有人會在意300億公里外的一撮星際塵埃,而且太陽系外本就是佈滿塵埃的奧爾特雲。那一組在多數人眼裏應該被篩選掉的垃圾數據,林教授卻堅信自己的觀測結果。

    於是,她利用自己在國內外的超凡的影響力,動用了她能夠動用的一切觀測設備,甚至讓高傲的卡靈頓爵士爲她開放了新洛厄爾天文臺。”

    陳飛宇被導師申穹的話一次次地震撼着,驚訝已經無法形容她的感受了:

    “卡靈頓爵士!就是花數億美元建設私人天文臺,還在學術大會上嘲諷過IAU主席的超級富商嗎?”

    申穹摩挲着手裏的香菸盒,點頭道:

    “嗯,就是那位富有、博學但高傲到讓主流科學界難以忍受的卡靈頓爵士。”

    陳飛宇注意到了老師手上的動作:

    “申老師,您要想抽菸就抽吧,我車裏沒這講究。對了,我記得這個卡靈頓爵士不是宣佈過不允許IAU的成員進入他的天文臺嗎?”

    申穹拿出了兩支香菸,點燃之後分了一支給陳飛宇說道:

    “是的,但林教授是唯一的一個例外。”

    陳飛宇接過點燃的煙,說道:

    “就算林教授證實了那團200個天文單位外異常星雲的存在,也不足以支撐她建立起ESDC這種國際性超級組織呀!”

    申穹搖下車窗,淺吸了一口煙,說道:

    “你說的沒錯,而且你知道,我們對小範圍星際塵埃雲的觀測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但林雨疏教授憑藉手裏東拼西湊的觀測數據,預測了三個月之後那團在最先進的巡天望遠鏡上都幾乎不可見的塵埃的走向,並且發表了SCI。”

    陳飛宇用略帶顫抖的聲音,說道:

    “林教授的預測是正確的,對嗎?”

    申穹緩緩吐出煙霧,說道:

    “9個月之後,幾座天文臺的觀測數據印證了她的預測,並且精度在角秒以內。這在天文圈引起了一些小波瀾,但這件事情本身,仍然只有一個很小的圈子在關注。畢竟星空裏的未解之謎那麼多,沒有人會把精力聚焦在一小撮星雲塵埃上。”

    陳飛宇目光掃視着前方密集的車流,說道:

    “但她並沒有因此放棄對那團星雲的觀測。”

    申穹在牀邊抖掉菸灰,說道:

    “半年前,林教授將自己對星雲最新的預測結果分別發給了國家科學院、NASA和ESA。可能是因爲林教授三個月前對星雲軌跡的成功預測,以及她在科學界非同凡響的影響力,也可能是主流天文學界也對這種從未見過的星雲產生了興趣。

    幾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宇宙研究機構動用了他們最強大的觀測設備,果然在太陽系邊緣找到了星雲的蛛絲馬跡。就在那時,林教授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觀點,這團星雲會侵入內太陽系,並且對地球產生影響。”

    陳飛宇抖掉已經燃了小半的菸灰,吸了一口,說道:

    “林教授就是在那個時候發起成立ESDC的嗎?”

    申穹吐着煙霧,點了點頭:

    “是的,但那時林教授在數學上的證明過程太過天馬行空,幾乎沒人能解釋星際塵埃這種稀疏物質,爲什麼會以那樣的軌跡進入太陽系,但林教授非常堅持自己的觀點。最終,我國、北美還有歐洲聯合成立了一個組織,就是現在地球戰略防御委員會的雛形。”

    陳飛宇好奇地問道:

    “雛形?”

    申穹接着說道:

    “半年前的ESDC還遠遠沒有今天的規模,組織雖然成立了,但各國政府並不是很重視。就像前些年的小行星防禦大會一樣,只是有這麼個組織,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作用。

    因爲星雲這種稀疏物質,越靠近地球,反而越是難以被觀測到。在星雲的存在上大家基本沒有了分歧,但對於林雨疏教授提出的警告,人們更多地理解成了一種擔憂。”

    陳飛宇憤憤地說道:

    “人們在面對認知之外的事情的時候,總會首先以過往的經驗,去尋找那條最舒服的路徑,哪怕即將來臨的可能是災難。”

    申穹微微皺起眉頭,說道:

    “三個月前,飛行在木星和土星之間的新視野號探測器,探測到了不屬於那個空間的微量元素。而林雨疏教授在幾天前,就將星際塵埃可能會經過地平線號探測器的預測發給了各大部門。

    這時候,各國政府開始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這團神祕的星雲可能會給地球帶來麻煩,他們也不得不正視起林教授發出過的警告。

    地球戰略防御委員會才算是真正地成立起來了,資源和人力開始被注入進來。而ESDC在林雨疏教授的帶領下,也正在開始了一系列旨在搞清楚這團星雲究竟會對地球帶來什麼影響的工作。”

    陳飛宇一怔,問道:

    “也就是說,整個疾火計劃從立項到實施,實際上都是ESDC的安排,對嗎?”

    申穹迴應道:

    “不單單是疾火計劃,許多曾經被主流社會認爲是,對當前社會經濟作用不大的邊緣科學,也被列入在研項目。這其中我們航天工程自然首當其衝,還有諸如人體冬眠技術,深層地下建築技術等等。”

    陳飛宇長長地吐出一口氣,說道:

    “我現在明白您之前跟我說的,航天大時代可能就要來臨的原因了。”

    申穹點了點頭:

    “嗯,不僅僅是航天工程,許多曾經被認爲是,對經濟發展作用不大的冷門科研項目,現在也在林教授的推動下,作爲重要研發項目開始投入人力和資源。現在你知道,爲什麼林教授能擔任ESDC的主席了吧。”

    陳飛宇感嘆道:

    “也許這就是偉人與普通人之間的區別吧,旁人看來是天方夜譚的事情,她卻能堅持自己的觀點,並最終像先知一樣將其證實。

    若不是老師你告訴我,我真的很難想象林教授是怎麼在那麼大的困難下,幾乎憑一己之力建立起了ESDC,真是應該好好感謝林教授爲我們走完了最艱難的一步。”

    申穹滅掉了香菸,擺了擺手:

    “不,相比ESDC的成立,真正的挑戰可能才剛剛開始。我們眼下就正面臨着巨大的困難。而且,還有更多我們難以想象、甚至超出認知的情況在未來等着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