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星雲之謎 032離心
類別:
科幻靈異
作者:
天之佼字數:2740更新時間:24/06/27 09:54:22
“京華,這裏是天和號。我們現在有個計劃,應該能讓天和號在引力彈弓加速軌道上獲得足夠的加速度。距離最佳變軌窗口還有7分鐘,我們還有許多準備工作要做,沒法向你們詳細闡述計劃內容。
“京華,明白!”
陳飛宇一邊打開着總控系統的櫃門,一邊接着說道:
“在接下來幾分鐘裏,飛船動作幅度會非常大,可能會觸發強制自動安全系統介入。所以我們需要拔掉飛控系統的一些保險,這會導致我們之間的通訊聯系暫時中斷。”
“京華,明白!還需要我們爲你們做些什麼?”
陳飛宇仔細地覈對着保險模塊的編號,回答道:
“我們需要地面啓用光學跟蹤系統追蹤我們的實時位置,然後發射一道來自地球方向的無線電航向校對波束對天和號進行持續照射,我們需要以此爲航向參照。”
“京華,明白!我們立刻按照你們的要求執行,祝你們好運。”
“謝謝,稍後見。”
陳飛宇完成最後一句對話以後,拔掉了一個保險模塊,飛船的警報立刻響了起來。然後,陳飛宇又連續拔出了好幾個保險模塊,警報隨之停了下來,操作面板上的多數指示燈和屏幕也熄滅了。
“我已經完全關閉了主控電腦,現在飛船的一切都轉入手動控制了。我們用調姿發動機產生的偏轉力矩,讓飛船和發動機聯合體進入高速自旋。
在自旋產生足夠的離心力之後,我們用爆炸螺栓讓核心艙和發動機脫離。這樣,在飛船核心艙和火箭發動機脫離的相互作用力下,我們就能獲得足夠的加速度,回到正確的軌道。
但是,根據我的計算,飛船和發動機組合體的自旋速率要達到75轉每分鐘時,才能產生足夠的離心加速度。在那個自旋轉速下,飛船兩端過載會超過13G,這幾乎是飛船結構強度的極限。
而你需要在那樣強大的過載下,保證飛船和發動機脫離的時機處於正確的自旋進角區間,我無法想象這樣的難度,但這是我們回家唯一的路。”
吳剛身着單薄的艙內工作服,在控制臺前檢查着幾個還在工作的儀表回答道:
“知道了,放心吧。全手動駕駛飛船對我們來說是基本功,抗過載就更不用說了,十幾年前的老黃歷都快讓趙小鵬那小子給翻爛了。”
一旁的趙小鵬檢查着吳剛的固定帶說道:
“老吳,你確定不穿艙內航天服嗎?那可是有抗過載作用的。”
吳剛輕輕搖頭:
“艙內航天服的抗過載性能是針對固定不動姿態設計的,我一會還得操作飛船。十幾年前,我在處理飛船自旋事故的時候,就是因爲穿着艙內航天服,手臂和手指受到了來自航天服本身非常大的壓力。
要不是那時候年輕力壯,恐怕就沒有多餘的力氣去動作操作杆了。我們平時訓練的時候,12G過載是家常便飯,沒什麼好擔心的。”
趙小鵬焦急地說道:
“但那是坐在離心機的座椅上什麼都不用做……”
吳剛擡手阻止了趙小鵬繼續說下去,就在這時,揚聲器裏傳來一個“嘟!”的長音。
陳飛宇說道:
“是地面的航向校準無線電波,我們測試一下導向精度。”
吳剛輕動操縱桿,飛船在調姿發動機的作用下變換了指向,那個“嘟!”聲也隨之消失。當吳剛再次將飛船的航向對準地球方向時,“嘟!”聲隨之又持續地響了起來。
陳飛宇在導航面板上輸入着數據,對吳剛說道:
“我將提示音響起的時間設置爲270度進角,根據我的計算,飛船自旋速度達到每分鐘75轉的時候,在響起提示音的同時用釋放縱向對接口幾噸重的發動機,就能讓我們獲得足夠的加速度。
我重複一遍,在那個自旋速率下,你承受的過載可能會超過12G。你需要頂着過載讓飛船停止自旋,並將飛船調整到正確的航向上。我檢查過調姿發動機的燃料餘量,如果一切操作得當,冗餘量只有3%。”
吳剛的表情依舊平靜如水,他看了一眼時鐘,說道:
“明白了,你們抓緊時間穿好艙內航天服,將自己固定好,離變軌窗口還有三分鐘。”
陳飛宇將自己牢牢拴在固定座椅上之後,看了一眼舷窗外。此時飛船已經運行到了月球背面,佈滿環形山的月面近在咫尺,也完全遮擋視線,他看不到也聽不到任何來自地球的消息。他唯一所能依賴的,只有操作臺前那個偉岸的背影。
“嘀!嘀!嘀!”
倒計時結束的提示音響了起來。
吳剛推動操縱桿,飛船頭部的調姿火箭噴出漏鬥狀的燃氣,天和號飛船如被扔到空中的短棍一般開始繞着質心緩緩轉動了起來。
陳飛宇小心地調整着自己的呼吸,應對着來自離心加速度的壓力,舷窗外的世界伴隨着航向校準的“嘟!...嘟!...”聲開始旋轉。月面和星空在舷窗外頻繁切換,他感到自己正被一張浸滿水的牀墊壓着,眼睛已經無法集中焦點。
他將眼睛緊緊閉上,拼命地回想着抗過載訓練時的要領。但隨着耳邊響起的“嘟!嘟!”聲音越發密集,他每一次擴張胸腔都變得無比困難,而肺臟的細胞還沒來得及吸取氧氣就被無形的巨手強行壓出。
陳飛宇盡力的呼吸,比他在健身房扛起100KG槓鈴還要賣力。而彷彿有一道無形的絞索勒住了喉嚨,他只能聽到喉嚨裏如停水的水管裏發出的“嘶嘶!”聲,卻感覺不到一絲空氣的存在。
全身的血液被推向後背,整個身體幾乎沒有了知覺,心臟如漏氣的氣球般在胸腔裏亂撞。很快,如地動山搖般的心跳聲和長風貫耳的呼吸聲遮蔽了一切聽覺,陳飛宇在持續增加的過載中陷入了昏迷。
操作臺前的吳剛面目猙獰,額頭和脖頸上的青筋條條綻出,強大的過載將他撕扯得面無人形。他的身體如同旋轉的飛船一般嘎嘎作響,身上的每一塊肌肉都在使着120%的勁兒對抗這來自離心定律的無聲巨力。
隱藏在飛船響動之間的“嘟!嘟!”聲音如脈衝般密集,吳剛眼角裏飛散着因爲無法眨眼而涌出的淚水,但視線中飛船自旋速率的數字卻異常清晰。
儘管身體和大腦的多數功能已經被這天水瀉地般的巨力所束縛,但求生的本能讓他牢牢記得按下脫離按鈕的時機。
地面指揮中心裏的每一個人都抓緊了腳趾頭,大屏幕上的光學追蹤圖像上,天和號因爲自旋速率太高,已經看不出長條形的外觀,只留下一個圓盤形的殘影。
從飛船調姿發動機裏噴出的燃氣,還來不及消散就被飛馳而來的船身趕上,讓整個飛船看上去就像一艘裹着淡黃色火焰的風火輪。
“飛船自旋速率72圈每分鐘,艙內預計過載11.9G。”指揮員聲音顫抖地報告着情況。
“他們會堅持不住的,超過9G過載的時間太長了。就算吳指令長能扛過75圈每分鐘的過載,完成飛船和發動機脫離。他還要長時間扛着過載讓飛船停止自旋,並且調整軌道。這幾乎....”一名工作人員話沒說完,就掩面哭泣了起來。
“飛船自旋速率75圈每分鐘,艙內預計過載12.7G,他們應該停止自旋加速了!”
就在所有人的心,都隨着指揮員的話語被提到了嗓子眼的時候,圍繞着高速自旋的天和號那一圈淡黃色的焰火消失了。
指揮員驚喜地喊道:
“飛船自旋加速停止了,自旋速率穩定在75圈每分鐘,吳剛依然在操作飛船!”
極爲短暫的歡呼聲之後,指揮中心再次陷入一片沉默。因爲此時,飛船和航天員們都已經達到了極限,他們應該儘可能快地完成與發動機的分離,獲得離心加速度,然後調整飛船姿態。
但此時從屏幕上看上去,由天和號核心艙和固體推力火箭組成的長條形飛船依舊在飛快地自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