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餘杭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祭酒字數:3516更新時間:24/06/29 03:58:02
    餘杭城裏六十四家寺觀的晨鐘扣響到第三輪,城西南的清波門才遲遲開啓。

    等候許久的人潮嘈雜涌進,李長安混跡其中,穿過狹長的城門洞,被稱爲“東南形勝,三吳都會”的餘杭城的清晨便在眼前展開。

    天空是一方無垠的毛玻璃。

    底下是數不盡的樓舍,就像李長安身邊的人羣,密集地攢立着,高低錯落的粉白牆、青瓦頂連綿着淡入晨霧。

    霧氣深處,高出城市一頭的地方,隱隱星布着一些建築羣,樓臺亭榭,宛如雲海中若隱若現的仙宮重樓,若是細看,金頂高聳的原來是佛寺,宮厥相連的原來是道觀。

    朝陽自海上東昇,塗抹重彩。

    爲城中瀰漫不散的霧注入金紅,於是輕薄的霧氣一下得了質感,稠如豔麗的潮水沿着街巷漲落,將整個城市浸在了徇爛的金紅的海中。

    也將李長安的影子拉得冗長。

    是的。

    影子。

    今早鑽出草籠子,李長安驚喜地發現自個兒居然又“活”了,再度擁有了肉身,只不過,這肉身僵了點、冷了點、沒有脈搏與心跳而已。

    有了肉身,理所當然就有了影子。

    而肉身古怪,影子當然也古怪。

    新影子給李長安莫名的親切感,彷彿它不是光的投映,而是從自己腳下生長出來的,血肉相連,卻不聽自個兒使喚。

    就像是……貓的尾巴?

    對。

    衆所周知。

    貓和尾巴是兩個生物。

    所以道士擠在人潮中很不得勁,總忍不住想吼一句:“小心點兒,你們踩着我尾……影子了!”

    眼下終於入城,趕忙脫出人羣,躲到街邊,身旁有位仁兄似乎也是同樣的想法,尾隨出來,有意無意一個踉蹌,輕輕往道士身上一撞,完了又莫名瞪過來一眼,還小聲罵了句。

    “窮鬼!”

    一臉不愉跳進人叢走遠了。

    李長安半點沒生氣,墊了掂手裏輕得可憐的錢袋子,小小嘆息。

    “彼此,彼此。”

    ……

    餘杭是一座浮在水上的城市。

    水網密佈,四通八達。

    道士很容易在城門邊兒找到一處小碼頭,碼頭上泊着一艘小船,船上坐着個年歲不大的船伕。

    餘杭的車船費出乎意料的貴,討價還價一陣,還沒捂熱乎的錢袋子又換了主人。

    年輕的船家把袋子裏的銅子仔細倒出來,挨個兒放入船中盛了半碗水的大瓷碗裏,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笑。

    “客人坐穩,開船啦。”

    朝陽初升,城市還在半夢半醒間。

    船上百無聊賴,李長安乾脆打量起水道兩岸景緻。

    餘杭城的房舍與別的城市不同,大多數城市的民居都是合院式,有廳堂、廂房與庭院,是高牆圍起的一個個獨立的小世界。

    但餘杭不然,鮮少見着院子,多是一棟又一棟緊密挨着的二層小樓,房子窄小,巷道更窄小,好像每一點兒空間都精打細算過。

    沿河一眼瞧去。

    彷彿兩行瘦子手腳糾纏密密排列。

    李長安冷不丁想起一個笑話。

    北方的長安,南方的餘杭,是天下唯二的大城市。南方與北方的人們常拿它們作比較。有了比較,就有了爭執;有了爭執,就產生了段子。

    這笑話就是拿來編排餘杭的。

    說的是,某個餘杭人帶着一大家子北上做官,結果到任後染了急疫,全家死得只剩他一個。他出錢就地安葬家人,置了十幾口薄木棺材,卻只買了一小塊墓地。

    周圍人都好奇他要如何安葬,都去看熱鬧,結果見他吩咐衙役把墓穴挖得極深,然後把棺材挨個碼放進去。

    旁人都暗暗諷刺他薄情寡義,說他家裏人都在地下喊擠得翻不了身。

    他卻很委屈,說:“哪裏會擠?那墳地兒可比我老家的房子還寬敞哩!”

    ……

    當然。

    南方人也不甘示弱,他們性子委婉些,編有一則志怪。

    說:某生春闈落榜,卻幸得一權貴看中,不但要將女兒嫁給他,還要舉薦他做官,但有一個條件:同房時不能脫他女兒的褲子。一條開襠褲的事兒,某生哪裏會不答應。

    於是當天就完婚,第二天老丈人就舉薦他做官,進了皇城,拜見了天子,又開朝會,見到了丞相、將軍等文武百官,當場任他爲左拾遺。

    往後,他一路官運恆通,官至御史大夫;家庭美滿,生育有七個兒子八個女兒。

    如此,直到晚年彌留之際,某生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疑惑,妻子含淚脫下褲子,只見一條毛絨絨的尾巴高高翹起。

    妻子吐露實情,原來岳父一家子都是猿猴所變,妻子道行不深,留着一條尾巴化形不去。而他所見皇帝、官員、百姓也都是妖精所變。

    皇帝是老虎,丞相是狐狸,將軍是豺狼,百姓盡是牛羊豬狗。

    不過長安還是長安,皇宮真的是皇宮。

    這則志怪暗搓搓隱含的東西可就多了。但其餘可以不管,只需知道,長安戶口離散,大而無用,108個坊空了小半,許多貧民直接在城中耕種、樵採,甚至一度有野獸上街食人的傳聞。

    閒篇就此打住。

    ……

    日頭漸高,霧氣漸散。

    安逸散漫的餘杭城終於捨得起牀,大大小小的舟船像是從水底冒出來的一樣,一轉眼,把河面擠得熱熱鬧鬧。

    有趣兒的是。

    他們都往河中央爭流,誰也不肯挨着岸邊。

    這可不是同行擠壓,實在是兩岸臨河的人家正在洗漱,直接把污水從窗戶往河裏倒,河邊“淅瀝嘩啦”好似下着暴雨,貿然靠近,被淋個落湯雞還好,遭不住許多人家倒的是馬桶!

    一時間,端的是屎尿如雨下!

    好在船家年紀不大,卻是行家老少。一條小船穿梭如游魚飛快,從不近岸,便是到了水道狹窄處,頭上但有人家開窗,他便眼疾手快拿長篙捅過去。

    輕舟劃過,留得一片俚語謾罵相隨。

    他臉不紅氣不喘挨個回敬,手上的活計卻一點兒沒耽擱,還能抽空和李長安閒聊幾句。

    一心三用,才思敏捷,令人咂舌。

    ……

    小船鑽過一座石橋,駛入新的河道,眼前驟然開闊,沿途的煙火氣隨之消褪,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綺麗雅緻。

    兩岸依然多小樓,但院落也逐漸增多。

    小樓樣式精緻,多飾有綵綢、紅燈;小院內外栽有楊柳梧桐,牆頭爬出花蔓。兩岸倚紅偎翠,景緻宜人。

    時而見着有相貌姣好的婦人臨窗梳妝,還有少女結伴而出,對船上的道士嬌笑指點。

    李長安瞧了許久,終於反應過來,這裏應該是餘杭城的“胭脂河”吧。

    旁邊的船家見李長安東張西望,嘿笑一聲。

    “客人你要有意來這耍耍,不妨找我,我在這兒熟門熟路,哪家的清倌人將要出閣,哪家的娘子風韻尤存,哪家的女兒口舌最佳,我是一清二楚!”

    道士沒有搭話,船家恍然點頭,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

    “懂的,懂的,客人你口味特殊。那也無妨!哪家的相公膚白挺翹,哪家的胡女腰肢柔韌,還有新羅婢、倭女、昆侖奴……”

    看他越說越沒譜,李長安哭笑不得打斷他:

    “船家,我是出家人。”

    “瞧您說的。”船家不以爲意,“您要不是個出家人,我還不與您說呢。您別擔心,這左近多有賣‘打胎神藥’的,保管您空空地進去,空空地出來,留不下手尾!”

    本地的出家人到底是個什麼形象啊?!

    李長安無奈,恰好見到水岸邊接着一條冷巷,巷子兩邊牆根插滿了香燭,大大小小的紙灰堆散佈其間。巷中有幾個女人剛剛結束祭拜,撞見李長安探尋的目光,就拿衣袖遮住臉,匆匆離去。

    冷風吹過,揚起燒剩的紙錢,紛紛灑灑滿巷。

    李長安藉着巷子,轉移話題。

    “我常聽說餘杭城裏崇鬼風氣奢靡,實在沒想到,大清早也會有人燒紙拜祭?”

    “敬重鬼神總沒甚壞處。”

    船家這麼說着,撐船的動作卻不由慢了,眼睛覷着巷子,嘴脣抿成一條線。

    道士看出點什麼:“巷子裏頭有說道?”

    船家笑了笑沒回答,直到撐船出了河段,才開口反問:

    “客人可曉得,今早清波門旁的碼頭爲啥只我一條船麼?”

    “勤快?”

    “不,是膽大!”

    他爽朗笑起來,小船重新輕快。

    “要到清波門,就必經方纔那段春坊河。兩岸都住着什麼人啊?都是些苦命的女人。靠身子吃飯,總有不小心中招的時候。似這類女人的肚子哪裏懷得住孩子,多半都是趁夜丟進了河裏。”

    “前些年,有個老船工着急用錢,便天不亮趕去城門邊拉客,經過那條河段時,晨鐘沒響,月亮沒落,船冷不丁晃了晃,撞着什麼東西,用船槳一攪,就見幾個娃娃浮出水繞着船哇哇的哭,他心軟去撈,結果一撈上船,就成了被河底魚蝦啃食了大半的嬰兒屍體!”

    “他嚇得趕緊收工,回家就大病了一場,家裏還被小鬼纏住,直到花了大價錢請法師作法,才算得了安寧。”

    船家幽幽嘆了口氣。

    “她們祭的不是其他,正是河裏的小鬼。之所以挑在晨時,不過是怕晚上有大鬼搶食罷了。”

    …………

    接下來,兩人都少了談興。

    又大約過了小半個時辰,到了文殊坊,道士下船,循着船家的指點,到了阮家門前。

    阮家大門緊閉。

    李長安扣了一陣門環,門內卻不見動靜。

    正遲疑。

    “法師?法師!”

    道士回頭。

    對街小樓門裏畏畏縮縮探出半個腦袋,偷偷朝自己招手。

    李長安走過去。

    是個衣着光鮮的半百老人,剛照面就迫不及待問:“法師是來驅鬼的麼?”

    李長安點頭。

    “我聽人說,阮家開價一百兩……”

    話沒說完,對面老人忽然涕淚俱下,抓住李長安的袖子,語氣哽咽。

    “我們阮家總算把您給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