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讓宋姑娘留在臨川城

類別:女生頻道 作者:染典字數:2010更新時間:24/06/27 09:18:19
    宋溫惜聽到沈悅這樣說,心中忽然升起一種不好的預感。

    可是淄陽王卻來了興趣:“哦?什麼交換?”

    沈悅笑得溫柔可人:“王爺若是肯出兵,待剿除大皇子餘孽,三殿下坐上皇位,便讓宋姑娘一直留在臨川城,陪在王爺身邊。”

    沈悅此言一出,周圍的幾人都是一愣。誰都沒想到她問都不問宋溫惜的想法,便自作主張說出了這個主意。

    淄陽王都愣在原地,他玩味地看着其他幾人的表情,垂眸笑着,沉默不語,沒有說行,也沒有說不行。

    “沈悅,我剛纔那巴掌是不是打輕了?你都沒有問過宋溫惜同不同意!”晏時鳶上前一把揪住了沈悅的領子。

    沈悅臉上閃過一絲慌亂,她微微往後退了一步,但還是強裝鎮定道:”這畢竟是爲了太子殿下,宋姑娘都願意千里迢迢來這臨川城,總不會不願意爲了太子殿下留下來吧。”

    “此舉不妥,溫惜她……”陳卿安也蹙眉拒絕。

    “我同意。”宋溫惜出聲打斷了他。

    陳卿安怔住,愣愣地回頭:“你說什麼?”

    宋溫惜擡眸看向淄陽王:“若是王爺肯出兵,我可以留下來。”

    原本她也是去哪裏都無所謂,畢竟,她早就對宋府沒了感情,也不可能真的嫁給陳卿安。若是用自己後半生的陪伴能換來淄陽王出兵,能換來晏望宸坐上這太子之位,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好。

    “宋溫惜!你可知你在說什麼?!”陳卿安的眼中滿是不可置信,他又看向默不作聲的晏望宸,厲聲質問道:“三殿下,你該不會真的想要用宋溫惜的餘生,來換這太子之位吧?”

    晏望宸垂着眼簾不知道在想什麼,聽到陳卿安的質問,他淡淡道:“陳世子,我自然不是薄情寡義之人,不可能用宋姑娘來交換兵力。我只是在想,或許有一樣東西淄陽王更感興趣。”

    “什麼?”淄陽王忍不住問道。

    晏望宸脣角微勾,道:“淄陽王,此處人多眼雜,不如我們去你書房談。”

    淄陽王用審視的眼神看了看晏望宸,道:“好。”

    兩人並肩走遠,沈悅看着兩人的背影,不甘心地攥緊了袖口。

    晏時鳶本就氣不過,此時瞧見了沈悅的神色,她狠狠地推了沈悅一把:“沈悅,你出這麼個餿主意,你什麼意思?你就希望宋溫惜永遠留在臨川城,你好高枕無憂做你的太子妃是不是?!”

    沈悅一時不備,被晏時鳶推得一個踉蹌,臉上的面紗也掉落下來,露出了那條可怕的傷疤。

    周書禮連忙拉住晏時鳶:“公主殿下,冷靜!冷靜!”

    “放開我!”晏時鳶拼命掙扎,仍舊不停地指着沈悅辱罵,“別以爲宋溫惜不追究,我就不知道落崖是怎麼回事!她身邊只有你一個人!不是你使的壞還能是誰?”

    “公主殿下這樣空口白牙誣陷我,有失公平!凡事都要講究證據!”沈悅不甘示弱地捂着臉上的疤看向晏時鳶。

    “還要證據?我看你就是想要我打死你!”晏時鳶脾氣火爆,怒氣衝衝地開始撩袖子。

    “公主殿下!”林策也上前拽住了晏時鳶。

    “好了,若是真的能用我來換淄陽王出兵,我也並不覺得委屈。”宋溫惜開口阻止了晏時鳶的癲狂。

    沈悅微微有些心虛,眼眸低垂,不敢看她,嘟囔道:“若不是宋姑娘的姨娘同淄陽王有些舊交,恐怕還沒這個機會呢。”說罷,她便徑自跑開。

    晏時鳶怒氣衝衝地想要跟過去,卻又不知想起什麼,腳步一頓,挽着宋溫惜的手臂,說:“等等,眼下最重要的是淄陽王究竟是否同意出兵。我們去聽聽他們聊得如何了。”

    說罷她便不由分說地拽着宋溫惜,朝淄陽王的書房走去。

    走到房門口,裏面傳來二人低沉的聲音。宋溫惜拉了拉晏時鳶的衣角,道:“公主,這不合禮數……”

    “噓!”晏時鳶食指放在脣上示意她噤聲,然後透過虛掩的窗戶,往屋中看去。

    “……所以三皇子所說的條件是?”淄陽王的聲音傳來。

    “我知王爺對韓大小姐情義深重,所以這交換的條件自然是,爲韓家平反,讓韓亦如的屍骨回到韓家祖墳,落葉歸根。”晏望宸說。

    淄陽王聞言,情緒有些激動:“亦如的屍骨如今葬在哪裏?不在韓家的祖墳裏?”

    “聽宋姑娘說,韓家大小姐的屍骨,如今就葬在都城外的一個莊子上,既沒有入宋家的墳冢,也沒有入韓家的。”晏望宸依舊記得宋溫惜說過的話。

    “什麼?!”淄陽王怒氣沖天,他看向宋溫惜,問,“爲何亦如連宋家的墳冢都不能入?”

    宋溫惜微怔,沒想到晏望宸會提起此事,只聽他又道:“韓大小姐同宋韻文的關係並不好,去世後,她並不想葬入宋家祖墳,韓家又已無人,宋姑娘便只能將她葬在城外莊子的山上。”

    他頓了頓,又沉聲道:“而且,宋姑娘在宋家也並未得到善待,宋韻文一直任由大夫人欺辱她。”

    “怎麼會……”淄陽王面色沉痛,彷彿瞬間又老了幾歲,他眸色陰沉,迸發出殺意,“宋韻文竟這樣苛待亦如和宋姑娘,本王定要上宋家討回公道!”

    說罷他又冷着臉看向晏望宸:“不過,這公道本王自會找機會親自討回,這些條件,並不值得本王出兵。畢竟臨川城一日不可無將,本王若是帶兵離開,若是外族入侵,只怕臨川城的百姓會丟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晏望宸抿了抿脣,沉默片刻又道:“可是,王爺可曾想過,若是讓大皇子執政,得到了太子之位……大皇子並非明君,恐怕日後會死許多無辜的百姓和賢臣。”

    淄陽王冷笑一聲,聲音裏略帶嘲諷:“大皇子並非明君,難道,三皇子你就是明君?”

    “至少,我不會做出起兵謀反這種大逆不道之事。”晏望宸堅定道,“想必王爺也明白,攘外必先安內,若是朝堂政局動盪,臨川城又如何能獨善其身?王爺若是擔心外族突襲,可以留些兵力守衛臨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