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競爭?呵呵。劉明坤:王院士,就是不聽勸、太固執了!

類別:科幻靈異 作者:不吃小南瓜字數:5778更新時間:24/06/27 09:12:31
    在樑靜葉的小組離開以後,王浩馬上就寫起了項目申請資料。

    SMES儲能電池的研究,可不是臨時做出決定的,反重力應用於航空航天是大方向,他們和航空集團有合作,也一直都有研發反重力飛行器的計劃。

    雖然已經有了反重力技術,甚至減重已經能超過百分之九十,但想要製造飛行器還是很不容易的,其中最大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反重力設備本身非常的重。

    第二就是製造反重力場,需要高強度持續的電功率。

    這兩個問題中,每一個想要解決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早在一年之前,他們就有製造高功率電池的想法,只不過一直在投入其他方向的研發,飛行器其他方面的論證也沒有解決。

    現在航空集團和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都已經制定了大方向,才明確要研發反重力飛行器。

    王浩的研究組,也包括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研發的自由度是比較高的甚至可以不打報告,直接投入做研究。

    但是開啓一項重大的研究還是要成立研究組。

    一方面是方便招收相關人員,最好是上級以及航空集團幫忙組建研究團隊。

    另一方面也牽扯到大規模研發資金的使用問題。

    正常遞交申請材料以後,自然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了,上級部門以及航空集團,也會給予支持,研究就會順利很多。

    ……

    其實就像馬學兵的判斷一樣,上級部門早就對潘東的SMES技術團隊不滿了。

    在阿邁瑞肯方面宣佈即將建造大型的SMES儲電基地後,上級部門就更加不滿了。

    潘東的SMES技術團隊,擁有足夠充沛的經費,還有超導工業公司支持的最高端材料。

    爲什麼投入研發了兩年時間依舊沒有成果?

    他們所製造出的實驗品,有一系列的問題想要解決,完善似乎是遙遙無期。

    針對一個大型項目來說,花費幾年、十幾年進行研究也正常,但在國際超導領域激烈競爭的大背景下,研究的時間延後太多,就有些無法接受了。

    當看到王浩提交的資料,知道他將會組建團隊研發SMES電池後,上級部門馬上就給予了批准,甚至還讓潘東的團隊配合提交材料,來幫助加快王浩的研究速度。

    上級部門想的也很簡單,「SMES電池太高端了,不一定能研發出來。但即便是研發不出來,能完善SMES技術也不錯。」

    「單單靠潘東來做,估計還要等很長時間。」

    「現在是兩個團隊一起做,就有了競爭,有競爭才有動力……」

    ……

    王浩提交了資料以後,就很淡定的等着團隊組建,以及上級部門、航空集團的支持就可以了。

    類似的事情,也根本不需要他插手。

    等一切都準備好,他的工作就是率領新團隊做研究。

    當時間空閒的時候,他還是會研究一些理論的問題。

    在湮滅理論的問題上,王浩已經很少去專門做研究了,因爲國際上有很多學者都在做相關的研究,近兩年時間也有了大量的成果。

    他一個人做理論的研發,即便是效率再高,也不可能比得上幾百、上千人,尤其牽扯到一些普通的領域,根本就沒有必要。

    對於王浩來說最有吸引力的,還是和‘任務二,有關的內容。

    【任務二:尋找增大空間擠壓的現象(難度:S)。】

    【靈感值:11。】

    這個研發任務的難度是S級,正常S級難度的任務,幾個月時間怎麼也夠了。

    顯

    然。

    ‘尋找增大空間擠壓現象,,依靠的並不只是理論、思考,需要的更多是‘運氣,。

    如果能發現一種現象和增大空間擠壓有關,靈感值肯定能夠快速增長。

    過去的兩年時間裏,任務也只增長了十一點靈感值。

    這個數字可以說非常可憐了。

    現在王浩唯一知道的是,‘增大空間擠壓現象,和兩個因素有關,一個因素就是反重力,準確的說是‘降低空間擠壓場,,或者稱作是‘質量場,,另外一個因素就是磁場。

    「增大空間擠壓,和磁場直接相關……」

    「什麼現象和反重力、磁場,都有關係呢?肯定不是現在的反重力實驗……」

    王浩參與過無數次的反重力實驗,爲了尋找增大空間擠壓的現象,他還專門去設計過幾個實驗,可惜到最後一無所獲。

    一直到現在,他也沒有找到準確的方向。

    「難道還需要進一步的論證電磁力?」王浩思考着,最後還是搖了搖頭。

    他之前以湮滅理論,完成了電子相關的論證,某種程序上,已經關聯到了電磁力。

    結果也沒有能讓‘任務二,提升一點靈感值,就說明論證電磁力的方向是錯誤的。

    「到底要怎麼做呢?」

    王浩長嘆了口氣,知道悶在辦公室裏憑空想象,幾乎是不可能有結果的。

    ……

    SMES技術團隊。

    樑靜葉率領的小組回到了團隊裏,說明了一下王浩認爲,失超保護系統的問題無法直接解決。

    這讓潘東感覺很是遺憾,他是希望找王浩解決問題,最好是引起王浩的興趣,能抽時間幫忙做一下研究。

    結果還是沒有能如願……

    另一個消息倒是讓潘東有點鬱悶,「你是說,王浩想讓你加入他的團隊,他們也準備研究SMES技術?」

    「嗯。」

    樑靜葉輕輕點頭,大眼睛盯着潘東,她也想知道老師的意思。

    潘東當然不希望樑靜葉離開,因爲樑靜葉是團隊裏很重要的成員,對於研究的貢獻,甚至都快趕上他和鄧建強了。

    現在樑靜葉就是團隊的三號人物。

    潘東說道,「小樑,這個研究,可是少不了你啊。」

    「王院士那裏可不缺人才,但在咱們組裏,你就太重要了!」

    「我知道,王院士那邊很有吸引力,對誰都一樣,但是以後也有合作機會,現在對我們很關鍵。」

    樑靜葉抿着嘴輕輕點頭她知道自己在團隊裏的重要性,但心裏還是有一點小小的失落。

    潘東關心着樑靜葉,就把王浩要研究SMES電池的事情拋在腦後,因爲SMES電池太高端,他們的SMES儲電設備,都有一系列的問題。

    他下意識就覺得,SMES電池的研究,肯定也是在他們有了成果以後。

    王浩說要開啓研究,估計也是幾年以後了。

    潘東完全沒有想到的是王浩的動作這麼快,不止快速申請了新項目,上級部門還要求他的團隊,提供完成的研發資料。

    這就讓潘東無法接受了。

    他知道消息以後,直接就坐飛機去了首都,還到科技處鬧了一下,「王院士,我是佩服,但他要研究SMES,讓我們提供資料?實在是太過分了吧!」

    「還研究SMES電池?這不是開玩笑嗎!」

    「怎麼能這麼幹呢!」

    潘東確實感到很生氣,他想讓王浩幫忙解決失超保護系統的問題,確實可以給王浩看資料。

    但換成是王浩建立一個新

    項目就不實可以給王浩看資料。

    但換成是王浩建立一個新項自就不一樣了。

    這等於是照抄他們的研發去做研究,怎麼想怎麼感覺很過份。

    潘東感到非常生氣。

    但是科技處的官員也有話說,「你們研發了兩年,到現在都沒有大進展!」

    「而且,王院士是研究SMES電池,和你們不衝突!」

    「那是更高端的技術!」

    SMES儲能設備和SMES電池,就和速度超慢、個頭龐大的電腦,以及現在平板電腦的對比類似。

    一個是大型落後的設備,一個是精細快速的設備。

    王浩的研發明顯更高端。

    但潘東是領域內的專業人士,他完全不相信王浩或者說任何一個團隊能夠研究出SMES電池。

    所以他認爲就是上級部門,對於他們的研發速度不滿,就批准了主浩的項目,還讓他們提供研發資料。

    這樣兩個團隊站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去競爭。

    潘東最後也沒什麼話說,他的團隊於了兩年,也有足夠都的經費支持。

    都說是站在同一起跑線競爭,還能說什麼呢?

    難道說競爭不過?

    那豈不是自己打臉,乾脆把團隊解散算了。

    潘東一下子也感覺到很大的壓力,在回到了研發基地以後,他馬上着急了所有小組的負責人,鏗鏘有力的說道,「你們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知道,上級部門批准了組建新團隊研發SMES技術。」

    「這就是對我們的研發速度不滿意了。」

    「大家都不想兩年的努力付之東流,對吧?現在我們必須要打起精神了。」

    「我們也有很大的優勢,第一個優勢就是我們有經驗,我們已經做了兩年的工作,而新團隊只是剛剛組建甚至還沒有開始組建。」

    「第二個優勢是,我們擁有更多的資料、數據。」

    「我們的基礎設計資料,會提交給新團隊,但你們都清楚,最寶貴的不是基礎資料,而是試驗品建成後的那些調試、修正數據的資料。」

    「我們就是一步步的改進,一步步的提升上來的!」

    「這兩個優勢下,如果我們的研發速度、成果,還比不上新團隊,到時候,上級部門、其他的研究團隊會怎麼看我們?」

    「想必,大家都能想想吧……」

    潘東的一番話確實有激勵作用。

    樑靜葉都變得堅定起來,她確實有點希望跟着王浩做研究,但談起專業的問題,她還是非常有自信的。

    他們團隊有更多的資料,也有更豐富的經驗。

    兩個條件下,研發速度成果還趕不上王浩的團隊,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了。

    樑靜葉也下定決心,說起自己的工作問題時,馬上認真道,「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認真去改善設計,重點解決失超保護系統的問題!」

    「我們要努力證明,哪怕是再難再複雜,也一定能完成……」

    ……

    上級部門和航空集團的支持,速度很快。

    在申請資料審批後,只過了短短半個月時間,SMES新團隊就已經有了雛形,新來的總計有二十九人,再加上其他人,團隊規模達到了三十五人。

    依照SMES研發的需求,王浩把人員分成了五個小組,分別對應每一個部、系統的研究。

    其中計算機檢測組的人數最多達到了十個人,他們就負責研發SMES控制系統。

    等一切都安排妥當以後,王浩就召開了一次研究組會議。

    王浩是SME

    S研究組的負責人,下面還有個副主任劉明坤,剩下的就是幾個小組組長。

    剛組建的團隊,肯定是很有活力的。

    會議開始前,不少人就在討論着,「我來之前就知道了,科學院電工所裏都在說,我們是和潘東的團隊競爭。」

    「要是競爭不過,就沒什麼意思了,但是有王院士,沒問題的。」

    「確實,有王院士,還擔心件麼潘東,要我看,潘東那個團隊,再給他們五年也完不成。」

    「SMES技術,阿邁瑞肯那邊早就研究過,但我們有最高端的材料,還落後五年,實在不能接受……」

    「所以才組建新團隊……」

    王浩走到門口的時候,就聽見會議室裏的討論,他聽了幾耳朵,不由得問向劉明坤,「什麼競爭?怎麼變成我們和潘教授團隊的競爭了?」

    「不是競爭嗎?」

    劉明坤疑惑道,「大家都這麼說,上級就是因爲潘東團隊研發的太慢,才讓我們一起研究……」

    王浩道,「當然不是了。我們做的是SMES電池的研究怎麼會和其他團隊競爭。」

    「潘東團隊……別開玩笑了。」

    王浩好笑的搖搖頭。

    潘東團隊碰到的問題,樑靜葉小組已經來說明過了,主要就是失超保護系統的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體系運作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BUG,因爲BUG太多,解決了一個,又發現了一個新的,好像永遠都完成不了。

    王浩倒是不覺得是什麼大問題,針對每一個BUG,對他來說,要解決都很簡單。

    如果沒有研發SMES電池的計劃,他倒是不介意花點時間,幫助潘東的團隊解決幾個問題。

    關鍵是他們也要研究SME$技術,再浪費時間就沒必要了。

    劉明坤不理解王浩的意思。

    SMES電池?

    雖然研發項目確實是SMES電池,但大家一致都認爲,‘SMES,電池就只是口號而已,因爲‘SMES電池,研究,基礎就是攻克SMES技術。

    做個簡單的比喻來說,連大型核電站都造不出來,還想造出核動力電池?

    開什麼玩笑!

    換做SMES技術,也就是超導磁儲電技術,意思也是一樣的,先蘿能造出大型SMES儲電裝置,才能去研究製造SMES電池。

    ……

    SMES研發組會議。

    王浩最開始就說明了一個問題,這裏,我強調一點。」

    「我們並不是要和其他團隊做競爭,我們是做單獨的研究,目標是SMES電池。」

    「SMES技術,也只是第一步!」

    王浩說完也不管其他人的想法,就開始說起了研究的問題。

    現在他們擁有的是潘東團隊那邊的基礎資料,也就是SMES儲電設備各個部分的拓撲(平面圖)資料。

    拓撲資料是最基礎的資料,只包含各部分名稱和用途,具體的結構、製造細節等,還是要做專門的設計。

    王浩針對說了起來,「接下來我們的工作,就是針對各個部分進行論證。」

    「比如,整體設計,每一個組長都要交上三份設計想法。」

    「還有,每個小組,針對負責的部門,也交上三份設計想法,我們在下次會議上,針對每一個部分,每一個設計想法進行討論。」

    從整體設計,到部分設計,再到細節設計。

    這就是王浩的研究方法。

    在和其他人討論時,他總是能知道正確的方向,自然就可以直接針對設計進

    行討論,找到其中最適合的,把控整體設計再到細節問題,全部都討論一遍,最後就能拿出一個可行方案。

    其他人也都去做準備了。

    任何的研究都是從論證開始的,尤其前沿科技的設計問題,就肯定要反覆的論證。

    在確定了所有設計後,才會去投入製造試驗品,隨後不斷的調試修正問題,慢慢的去完善。

    好多科技應用領域的研發過程都是如此。

    王浩的做法並沒有什麼新奇性,倒是讓好多人稍稍有些失望。

    雖然王浩說並不是和潘東團隊進行競爭,但連潘東團隊都競爭不過,再說什麼研發SMES電池,簡直就是可笑了。

    潘東團隊早就製造出了試驗品,並且一直在不斷的調試、改進。

    他們的進度最少落後一年。

    一年啊……

    怎麼追上?

    王浩沒有理會其他人的想法,他們只需要正常去做就可以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SMES研究組就一直在做設計論證,包括整體設計的論證,各個部分設計的認證,還有一些關鍵技術的論證。

    在不斷做論證的過程中,王浩敲定了一些方案,一張張的設計圖也確定下來。

    研究團隊的好多人都發現,王浩幾乎就是一個‘獨-裁者,,論證的時候,還會和其他人正常討論,說話的口氣也很和善。

    但是到了敲定設計的時候,他幾乎從來‘不聽勸,,一下子就決定下來。

    這也讓一些人詬病,有些部分的設計,他們持有其他看法,發表意見也沒有用,最終確定的設計方案,總是以王浩的決策爲準。

    劉明坤就是感到鬱悶的人之一,甚至說是‘最鬱悶,的一個。

    他是科學院電工所的研究員,來到新的研究組也擔任副主任,對SMES技術也很瞭解,總該有一定的話語權。

    但是……

    從論證最開始,一直到現在,所有方案的確定都是以王浩爲準。

    他最開始還提提自己的想法,後來就乾脆和其他人一樣,就充當一個‘思考的人,,決策還是讓王浩來做吧。

    研究組私下裏說起工作的時候,劉明坤也忍不住對其他人抱怨凡句「這樣一口氣敲定的方案,真的能行嗎?」

    「速度快是快,馬上就要完成了,但是速度也太快了。像是昨天敲定的線圈環繞方式,換做是電工所,估計要論證很久,還會做樣品進行實驗……」

    「王院士,理論水平是很高,就是太固執了,一點都不聽勸……」

    「也正常,三十歲、院士、國際第一啊。換做是我,我也固執……」

    換你?趕緊睡覺去吧!」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