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汪承林:這張老臉,算是丟盡了!
類別:
科幻靈異
作者:
不吃小南瓜字數:5614更新時間:24/06/27 09:12:31
王浩去了首都。
同行的還有何毅和劉雲利。
等到了酒店安置好以後,王浩就和劉雲利一起去了第一個目的地——國-防科技局。
國-防科技局是負責軍-事科技研發的部門。
軍-事類的科技研發項目,都歸國-防科技局管轄。
244工廠是國-防科技局旗下的研究所,對應的項目自然歸國-防科技局同屬,換句話說,244工廠做交流重力的研究,是國-防科技局負責撥款審批以及項目驗收。
他們是來找周敏華副局長。
周敏華是244工廠的頂頭上級,也負責相關的研發撥款。
“我們已經申請好了,就和你們實驗室一起做研究。”
劉雲利一路上不斷說着,“我們配合做研究,方向還是交流重力的技術,你們是主研究,但要照顧一下我們的方向。”
“這次來就是做說明的,順便申請後續經費。如果能說服周副局長,撥款個幾千萬還是很輕鬆的。”
如果只是來做說明,王浩倒是興趣寥寥,但談到撥款經費就有興趣了,他現在已經體會到經費的重要性。
那些高端的研究,必須投入海量的經費,否則連實驗都做不了,研究就根本無從談起。
劉雲利和王浩一起到了科技局大樓,到門口就看到了一個熟人,是航天局的系統工程司的劉榮興。
“王教授,來了。”
劉榮興熱情的招呼了一聲,“我聽周副局長說你要過來,特別在這裏等着的。”
“伱怎麼也在?”王浩有些好奇的問道。
劉榮興道,“今天徐局長也在,我們剛參加了航天技術會議。”
徐局長,名字叫徐保功,是國-防科技局的局長,也是國家工業副部長、航天局局長,絕對是科技領域的大人物。
王浩跟着劉榮興一起進去,到二層樓道的時候,就看到了徐保功和周敏華。
兩人是聽到王浩過來,特別來迎接的。
現在王浩的地位早已不同,他可不是一個小小的數學教授,而是國際最頂級的數學家,國內科學領域的頂尖人物。
徐保功熱情的把王浩迎進了辦公室,“王教授,我聽說你要來,就一直在這裏等着,終於是把你等到了。”
“您客氣了。”
兩人寒暄了幾句。
徐保功也直奔主題,“你這次來,是談那個反重力研究?”
王浩道,“我們的研發需要更多的經費,但是全靠科學基金會很困難,我們和244工廠合併了項目,還是要過來談一下。”
“這個不着急談。”
徐保功笑道,“其實,我和劉司長在這裏等着,是爲了另一個研究。”
“哦?”
劉榮興開口解釋道,“我們剛進行了航天技術的研討會,有幾個重大的技術需要攻關,其中牽扯一個很複雜的計算問題,一羣專家去討論,也沒有個確定的結果。”
他說着搖了搖頭,“就是想諮詢你這個頂尖數學家。”
王浩聽着點頭。
劉榮興繼續道,“我們的液壓火箭回收技術還不成熟,其中牽扯到一個大範圍的推力調節技術,這個技術的核心在於計算、在於智能控制,智能控制方面,我們倒是可以慢慢去完善,但是具體的計算,一定要非常精細。”
“所以,我們的就想到了你啊。”
王浩想了下問道,“大範圍的推力調節,也就是保證液壓活動發動機回收過程中的穩定性吧?”
“沒錯。”
劉榮興道,“我們進行過四次實驗,但是效果都不理想,每一次都會出現火箭發動機在着陸的過程中發生偏轉傾斜的現象。”
“找原因,最終還是計算問題。不僅僅是平衡,還牽扯和火箭上方分離導致的角度偏轉。”
王浩點頭說道,“如果你們給我確定的數據,做計算肯定沒有問題。但是我只能保證數學上不出問題。”
“數學上不出問題就好。”
徐保功笑道,“開會的時候,我就想着找你解決這個問題,否則一羣人算來算去精度還是不夠……”
他說着不斷的搖頭。
‘大範圍推力調節技術’相關的運算是非常復雜的,因爲有些計算沒有確定的答案,就只能進行近似運算,肯定會牽扯到精度問題。
如果底層計算的精度不夠,技術上再完善也沒有意義。
“這樣吧。”劉榮興說道,“還是把項目交給你們實驗室來做,這不是一個人能解決的,到時候,我們再驗收結果就好了。”
“可以。”
王浩倒是沒什麼異議。
這是一個純粹的數學類的項目,也會用到計算機做輔助運算,很多繁雜的運算結合在一起,一個人要完成確實不太可能,還是要一個團隊來完成。
現在梅森數實驗室沒有項目,也可以接一個項目慢慢來做。
“你來做,我們就放心了。”
徐保功清呼了一口氣,他擔任航天局的局長,還是更關心航天領域的技術攻關。
航天領域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太多了,能有一個技術難題分配出去,找到放心的人來做,壓力都感覺少了一些。
接下來他們就開始談交流重力的研究項目。
國-防科技局並不重視這個項目,即便交流重力現象再奇妙,可以說就是反重力的技術,但高端技術研發到應用,需要的時間實在是太漫長了。
他們這個類型的部門,更注重技術的實用性,而不是去探索研究底層理論。
不過交流重力實驗被列爲了保密項目,自然也是有很大價值的,國-防科技局肯定會撥款支持相關的研發。
王浩和徐保功、周敏華仔細地談了一下,說起了交流重力實驗的兩個研究方向。
他們顯然對於交流重力場提升更感興趣。
徐保功問道,“你們這個研究,能不能把反重力效果,提升到三十個點以上?”
王浩仔細考慮了一下,說道,“我們現在只是提升到了十七個點,我個人感覺要提升超過三十個點,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後續會不會出現一個極值。現在也不能確定,我們做的實驗還是太少了。”
徐保功驚訝的問道,“三十個點?沒有問題?”
“沒有問題。”
王浩肯定道,“你們可能不知道,我們是從六個點直接提升到十七個點的,而且用的只是常規鐵基超導材料。”
“我的研究還沒有確定結果,但也可以做出簡單的判斷,低溫超導材料用來製造交流重力場,效果要比高溫超的材料好。”
“也許我們只需要更換一下材料,就可以把交流重力場強度提升到二十個點以上。”
辦公室幾個人聽的倒吸一口涼氣。
他們確實是感到非常的驚訝,然後不由的一起看一下劉雲利。
劉雲利負責交流重力實驗,他們上次做的報告說,提升到百分之十已經是個極限值,再想繼續提升很困難。
所以國-防科技局給交流重力實驗的定義就是‘雞肋技術’。
現在換成是王浩來說,就變成提升二十幾個點很輕鬆?
王浩肯定不會亂說的。
那麼244工廠,劉雲利的團隊到底是什麼水平?
劉雲利被看的低下頭,感覺非常的尷尬、鬱悶,還是解釋了一句,“所以我們才決定和物理實驗室一起做研究……”
……
最終,王浩得到了徐保功的許諾,會給交流重力研究撥付‘高經費’。
高經費,具體有多高很難說。
但是,從工業部副部長、科技局局長嘴裏說出來,一億的經費都只是保底,具體經費數額肯定還是要討論的。
劉雲利離開的時候,都感覺腳下輕飄飄的,他剛纔確實沒什麼面子,但想到馬上能有高經費,面子算得了什麼?
王浩的心情也非常不錯。
如果能從科技局拿到高經費,再找科學基金會進行撥款,實驗經費可以說就很充足了。
另一邊。
徐保功和周敏華也在談着,“看來我們還是小看了這個實驗。”
“按照王浩教授說的,能夠把反重力強度提升到三十個點以上,這項技術未來就能有應用空間了。”
周敏華也點頭道,“還是要看後續的研究,我看王浩教授的意思,應該是沒有問題。”
“我們也要把這個研究重新定義一下,找人專門的做討論。”
徐保功想了想,說道,“先讓他們實驗看看。這種研究實用性還是不強,但如果技術能達到一定標準。我們最少要在這個方向上,領先國際水平。”
……
王浩回到了酒店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就和何毅一起去了科學基金會,他們是去參加基礎科學中心高溫超導項目的評審會。
上一次是他們申請項目,基礎科學中心的團隊做評審。
現在調換了過來。
王浩到了科學基金後以後,就直接去了邊側一樓的會議室。
裏面已經有不少人了。
這一次不用再去更多的介紹,掃上一眼就發現都是認識的人。
王浩和其他人打個招呼,寒暄一下,找了個位置坐下,沒等多久就見到了汪承林一行人。
他們一行來了八個人,明顯是一個大團隊。
汪承林也主動做了介紹,除了基礎科學中心的研究員,另外四個都是首都大學的數學教授,分別是尤宇光、呂萬同、田虹以及崔曉林。
在見到王浩時,汪承林還是感覺有些尷尬,因爲他們的研究就是王浩說的方向,但見了面尷尬過去也就平淡了。
之後就直接進入項目評審會。
王浩是坐在第一排,和吳暉院士坐在一起。
吳暉小聲問道,“你覺得他們這個研究怎麼樣?”
王浩搖頭,“方向錯了。”
“我看他們的結論還是很好的。”吳暉有些不解的說道。
王浩道,“我不是針對他們,但是你看我們的研究,是結合交流重力場實驗去研究超導機制,而不是說直接去研究高溫超導材料。”
“他們現在等於是跳過了機制,直接就想分析出材料,這根本是不可能的。”
吳暉思考着點了點頭。
汪承林團隊對研究的講解,就是直接進入到數學分析階段,他們的報告也是這樣,就是根據一系列實驗數據,搭建對應的數學框架,來做出後續的研究分析。
這個研究之所以被認爲成果斐然,就是因爲通過數據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結論。
那麼可以想象,後續有更多的數據支持,就能夠得到更多的結論,從而慢慢揭露出材料超導溫度的規律。
項目解釋就是上去個數學教授,仔細對於數學分析工作做說明。
整個會議廳裏,大部分都是凝態物理領域的專家,但數學也是有一定水平的,牽扯到複雜數學的論證,想理解確實不容易,但只是數學框架與分析,還是能夠聽得懂的。
上去做報告的數學家叫呂萬同,五十多歲的年紀,還是個擁有一級職稱的數學教授,水平能力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他講解的非常細,“我們對於這一部分數據,可以列出對應的函數……”
“再結合之前的數據,做出了相應的曲線分析。”
“最終結果表明,複雜分子展現的超導激發趨向更高……”
“……”
臺上呂萬同做講解的時候,也不由得頻頻的看下王浩。
即便他是個一級的教授,能力水平也肯定趕不上王浩,尤其在數學分析領域,王浩才是最有權威的。
呂萬同都有點擔心,他說到一半就被王浩打斷指出錯誤。
汪承林也注意着王浩,他也有同樣的擔心,但他還是有一定信心的,因爲相關的數學分析工作,他也參與了進去。
他們從頭到尾,幾次梳理整個過程,都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另外,他們可是擁有四個數學教授參與工作,每一個單獨拿出來都是有影響力的。
三個臭裨將,頂不上一個諸葛亮。
四個還不行?
汪承林也知道一點物理實驗室的成果消息,似乎是在交流重力場的研究上有新發現。
具體情況就不清楚了。
但是,不管物理實驗室有什麼成果,他認爲雙方的研究,已經不存在直接關係了。
物理實驗室的研究方向是超導機制,而他們申請的研究方向是高溫超導材料。
這和交流重力場的方向以及超導機制方向的分離是一樣。
同樣的起點,不同的方向。
汪承林很確定他們的研究是正確的,數學方面肯定找不到問題,做出的相應推理也是沒有問題的。
事實情況也是如此。
在呂萬同講解完成以後,好多人都看向了王浩,想詢問他的意見,汪承林團隊的人都看了過來。
王浩點頭道,“數學分析上,完全沒有問題。”
“呼……”
呂萬同頓時輕呼一口氣。
汪承林也同樣如此,也跟着露出了輕鬆的笑,即便是再有自信,他還是擔心王浩會找出什麼問題,畢竟對方的數學水平很高,已經高到讓人自愧不如的地步。
“但是……”
王浩猶豫了一下,才繼續道,“現在我可以發表一下意見吧?”
“當然!”
“請便!”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王浩身上。
汪承林忽然擔心起來。
王浩點頭說道,“我不是針對任何人,我只是針對研究本身。”
“一個項目最重要的,是要有進展,是要有意義,不管是理論研究也好,技術研究也罷,如果研究本身沒有意義,那不只是浪費經費,也是浪費科研人員的時間和精力。”
其他人都聽着點點頭。
在其他人不明所以的目光下,王浩走到了講臺上才繼續道,“汪教授的團隊做的數學分析都是正確的,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相關的分析,其實還可以繼續。”
他拿起了筆。
在呂萬同做的分析結果後面,繼續寫出了幾行列式,一邊講解着,“我們可以假定一組通用數據。”
“這一組數據,可以達到理想的預期,換句話說,就是延續這個實驗的方向,得到最理想的實驗結果。”
“我們可以設定……”
王浩邊寫邊說,他的速度並不快,是爲了保證讓更多人聽懂。
在連續做了十幾分鍾的設定和計算以後,他很快分析出了一組數值,隨後得出了結論,“我們能看到,這就是後續進行實驗,並得到最理想結果後的結論。”
“針對實驗翻譯過來就是,不含金屬元素的不穩定性態複雜分子,更容易激活超導狀態。”
“這個結論是正確的,和我的研究判斷一致,但是,沒有什麼意義。後續研究無法精細到具體的分子、原子,只能得出一個方向性的結論。”
王浩說完就回到了座位。
其他人則一直盯着他所做的後續數學工作。
一直等了好半天。
呂萬同忽然走上臺做了個計算,隨後皺着眉頭思考了一陣,恍然的點頭說道,“確實是這樣啊,後續無法再分析了。”
“到這裏,已經走到了終點。”
“我就覺得,我們一直以來的工作好像是缺了點什麼,就像是解方程的缺少了一個條件一樣。”
“原來是這樣!”
宇光、田虹以及崔曉林三人,也思考着跟着點了點頭。
他們全都明白過來。
看着幾個人的表情神態,汪承林用力抿了抿嘴,心裏流過一陣失望和尷尬,既然能夠理解王浩做出的分析,爲什麼之前就沒想到呢?
如果早早的發現研究沒意義,他們也根本不用繼續申請項目了。
他尷尬的是,申請肯定是失敗了。
本來就是‘抄襲’王浩的研究方向,還對外說明有了不小的進展,厚着臉皮做了個項目申請,結果就被證明研究沒意義?
汪承林左右看看,都有種一頭扎進地縫的衝動。
這張老臉,算是丟盡了!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