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方臘起義 第149章 錦囊妙計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笑傲乾坤字數:2373更新時間:24/06/27 08:27:45
    大軍出發之前,童貫去丞相府找過諸葛半山,這時的諸葛半山已經是左相了。

    此刻的諸葛半山羽扇綸巾,面如冠玉,自有一番不凡的氣度。

    分賓主落坐,客氣了一番之後,童貫說道:

    “無事不登三寶殿,童某這次過來找丞相,是想瞭解一些關於興楚盟的盟主歐陽希的事。

    我只知道,歐陽希加入義軍是陛下的安排,局體什麼原因,我也不方便詢問陛下。

    丞相是興楚盟的第一任盟主,與八賢王相交莫逆,又深得陛下的信任,肯定知道歐陽希是怎麼回事?

    我想問一句,歐陽希究竟是敵是友?”

    諸葛半山說道:

    “以方臘爲首的明教反賊隱藏在民間,劫富濟貧,鋤強扶弱,深得百姓的信任。

    得到幫助的百姓暗中投靠明教,明教的勢力越來越大。

    興楚盟的成員一直關注着明教的動靜,也將之報告陛下。

    明教發展得太快了,成了陛下必須撥除的毒瘤。

    可是,這顆毒瘤隱藏得太深了,貿貿然動手,可能會傷及無辜百姓。

    安全撥除明教這顆毒瘤最好的時機是等到方臘高舉義旗,開始攻城掠地的時候。

    明教由暗轉明,真正的明教教衆肯定會浮出水面,我們正好將之一網打盡。”

    童貫說道:

    “我也聽陛下說起過,方臘比較謹慎,明教一直潛伏在暗中。

    我想要滅明教之功,也暗中派人調查過,直到方臘正式高舉義旗,我才發現,義軍的軍師竟然是興楚盟的盟主歐陽希。

    我當時在想,歐陽希是不是潛伏在暗中太久了,感覺太過孤寂,造造反,給生活增添一些樂趣?”

    諸葛半山說道:

    “歐陽希投靠義軍,其實是得到了陛下的恩准,目的是讓方臘儘快由暗轉明。

    歐陽希很給力,方臘很快就高舉義旗攻城掠地了。

    只不對,義軍發展速度之快,有點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

    據我們推測,這其中有歐陽希的推波助瀾。

    陛下也有下旨讓歐陽希報告臥底行動相關的一切細節,以及方臘崛起的原因。

    歐陽希沒有迴應,我們有理由懷疑,歐陽希會幫方臘對付朝廷大軍。”

    童貫說道:

    “依丞相推算,歐陽希真的會背叛朝廷嗎?”

    諸葛半山說道:

    “歐陽希雖然暫時選擇幫方臘,但他是隨風倒的牆頭草。

    只要童將軍能打敗方臘的義軍,展現我朝廷大軍的威勢,歐陽希自然會乖乖地幫我們,並給予方臘致命的一擊。”

    堂堂興楚盟的盟主竟然投靠反賊,助反賊方臘造反?

    童貫無名火起,道:

    “如此目無君上,公然與反賊勾結,欺君犯上之輩,我要稟告陛下,讓陛下昭告天下,號召天下之人,共同擒拿此反賊。”

    諸葛半山說道:

    “自大楚開國以來,每朝皇帝都受過歐陽希的恩惠。

    據傳言,楚太祖能登帝位,也離不開歐陽希的幫助。

    歐陽希身上有八塊免死金牌,最後一塊免死金牌還是陛下送給歐陽希的。

    歐陽希沒有別的愛好,他喜歡血腥,喜歡血流成河的場面。

    因此,歐陽希常常會做出一些出格的行爲,甚至會幫助敵國對付我大楚。

    當然了,那些被歐陽希幫助過的人或國家,最後都被算計得很慘。

    歐陽希的心還是在大楚,他只是喜歡將事情鬧大,死的人越多,他越開心。

    歐陽希的行爲雖然有點出格,對大楚卻是有功的。

    也有許多奇人異士或忠臣名將想除掉歐陽希,最後都被歐陽希反殺。

    這些都是祕密,不爲世人所知,就算是野史都沒有流傳下來,童將軍聽完後,直接忘了就行了。

    最後友情提醒一句,童將軍想殺歐陽希,可以留待以後,童將軍此行的任務是剿滅反賊方臘,不要因小失大。”

    童貫是個太監,就算有萬貫家財,也沒有子孫後代繼承,對財物反而看得比較淡,對名的追求更加的執着。

    剿滅反賊方臘,他也許可以名垂青史,也許會遺臭萬年。

    如果能幫大楚除掉心腹大患歐陽希,絕對會光宗耀祖,流芳百世。

    歐陽希雖然對大楚有功,卻恃功而驕,做着反叛之事,成了大楚皇帝必須除掉的心腹大患。

    沒有那個皇帝想要留一個不受控,隨時威脅到生命的危險人物在身邊。

    童貫甚至懷疑,民間流傳的燭影斧聲都是歐陽希搞出來的。

    楚太祖英雄蓋世,雄才大略,何等驕傲之人,肯定不甘受到威脅,想除掉歐陽希,最後被反殺。

    在一些刺殺歐陽希的行動之後,沒多久,皇帝莫名其妙地駕崩,也許都和歐陽希脫不了干係。

    歐陽希曾經出現在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中,擔當着重要的角色。

    但關於歐陽希的一切,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都沒有任何記載,只在修真界和朝堂流傳着歐陽希的傳說。

    如果能除掉歐陽希,拋開名利不論,那種成就感,就足以讓童貫心動。

    也許在後的世史書會這樣記載,活躍於大楚數百年,曾經幾度弒君的妖道歐陽希被將軍童貫誅殺。

    歐陽希活着的時候,正史、野史都不敢寫他,死了之後,當然就沒有這些顧忌了。

    童貫知道自己的實力,殺童貫需要靜待時機,如果因此誤了征剿反賊方臘,肯定會遺臭萬年。

    讓思緒飛了一會兒,童貫說道:

    “既然歐陽希會幫方臘,謹慎起見,童某請丞相不吝賜教破敵之策。”

    諸葛半山從衣袖中拿出三個錦囊,放到桌面上,說道:

    “桌上有三個錦囊,童將軍想要,卻需要付出代價。”

    童貫大笑道:

    “只要能破敵,童某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諸葛半山說道:

    “代價很簡單,童將軍想要開啓錦囊,只需要對着錦囊立下天道誓言,誓言的內容就在錦囊上,違誓將受到天道的懲罰。”

    聞言,童貫抓起三個錦囊,細細觀看錦囊上的內容。

    第一個錦囊:

    “不得貪髒枉法,結黨營私。”

    第二個錦囊:

    “約束軍隊,不得濫殺無辜。”

    第三個錦囊:

    “只殺反賊,不得誅連無辜。”

    童貫問道:

    “我如果遇到麻煩,憑這三個錦囊真能反敗爲勝?”

    羽扇輕搖,諸葛半山微笑道:

    “當然。”

    童貫又問道:

    “如果不需要用到,自然不需要遵照上面的約定了。”

    諸葛半山說道:

    “只要童將軍不立誓,自然不用受到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