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懸劍濟世 第050章 散盡家財殉道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笑傲乾坤字數:2513更新時間:24/06/27 08:27:45
    能見到神農氏,吳人傑、上官傑、歐陽方、週一旭等四人很激動,他們的堅持可以說是感天動地了。

    吳人傑說道:

    “師傅肯定了我們的行爲,肯定是指和醫聖的理念之爭。

    論財勢、論醫術,我們遠遠比不上醫聖,只是靠堅持和團結贏得了神農氏前輩的青睞。

    接下來的行動,我們還是要團結一致對外,就算輸了,也輸得光榮,神農氏前輩一高興,說不定把我們都收入門下。”

    上官傑附合道:

    “我也認爲團結很重要,我們如果爲了爭奪名額而窩裏反,神農氏前輩肯定很失望。”

    歐陽方、週一旭也表示了團結、不畏強權、鬥爭到底的的大方向不變,再加以拓展。

    見大家都沒意見,吳人傑又說道:

    “有一點值得注意,神農氏前輩對我們的瘋狂斂財有所不滿。

    但治病必須收錢,才能讓杏林界持續發展,這是我們的原則,也是我們和醫聖之間理念之爭的關健所在,這方面絕對不能妥協。

    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這是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

    我個人建議,收費方面保持不變,賺來的錢財除了家庭開支之外,可以做做慈善。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才能展示我們杏林人士的風采。”

    “隨便拿些錢出來做做樣子就行了。”

    上官傑心念電轉,說道:

    “做慈善,我是支持的。”

    歐陽方其實是守財奴的個性,花錢比割肉還痛,卻又不好持異議,只好往大了說,讓大家都反對,不用花錢,卻又表現了他的大方,說道:

    “要玩就玩大的,不散盡家財無法表示我們不貪錢?

    與許仙的理念之爭靠小打小鬧也成不了事,可以考慮殉道。

    散盡家財殉道,這是我的觀點。”

    歐陽方只是想嚮往大了說,說出一個大家都不會去做的觀點,不但有面子,也不會讓人覺得他思想覺悟低。

    讓歐陽方始料不及的是,大家並沒有覺得歐陽方在吹牛,反而覺得歐陽方思想覺悟高,爲了拜神農氏爲師豁出去了。

    歐陽方做到了極致,他們如果不跟着歐陽方一起散盡家財殉道,被比下去了,神農氏肯定會選擇歐陽方了。

    神農氏在考驗他們,肯定在看着他們,萬貫家財肯定保不住了,性命倒是無礙,在生死關頭,神龍氏肯定會出手。

    千金散盡還復來,只要命在,以後有的是機會賺錢。

    想明白了這個道理,吳人傑、上官傑、週一旭等三人都表示要“散盡家財殉道”。

    歐陽方的臉色有點難看,他只是隨口胡謅,三個瘋子竟然跟了。

    轉念一想,就明白了其中的關健,錢是散定了,命肯定保得住。

    吳人傑、上官傑、週一旭也發現了歐陽方臉上表情的變化,只當是他無法獨自散財殉道而感到失望。

    吳人傑拍拍歐陽方的肩膀,說道:

    “歐陽兄,還是你的思想覺悟高,我們是東施效顰了。”

    歐陽方心疼錢,心在滴血,卻又不得不跟,以免錯失拜神農氏爲師的機會,勉強擠出一絲比哭還難看的笑容,說道:

    “好說。好說。好說。”

    上官傑拍拍歐陽方的肩膀,說道:

    “歐陽兄,殉道要有儀式感,我們想聽聽你的意見。”

    接下來,四人商量散財和殉道的細節,原則上是儘量高調,要讓全天下人都知道,他們的散財和殉道是對許仙破壞杏林界傳承的一種抗爭,是正義和邪惡的一種較量。

    在四人的推動下,免費義診會爲杏林界帶來滅頂之災,以及四人爲護杏林界,甘願以身殉道的高風亮節在杭州城流傳開來,逐漸向附近的城市漫延了開去。

    散財表示他們治病不是爲了錢,只是爲了讓精妙的醫術能夠傳承下去。

    殉道表示的是對許仙破壞杏林界生態平衡的一種抗爭,只是個人的吶喊太過緲小了,能聽到的人有限。

    而借殉道這個契機將事態擴大化,可以讓更多人聽到他們的吶喊。

    殉道的時間定在三天後,在這三天內,他們安排了一場場的遊行示威,其他三皇祖師會的成員也聞聲而來,加入到遊行隊伍中。

    如果僅僅只是大夫,杭州也就數十人,但當他們拖家帶口,什麼學徒、夥計、掌櫃,再加上看熱鬧的羣衆,迅速集結了數百人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在杭州府的繁華地段轉悠,喊着:

    “打倒許仙,拒絕義診。”

    “打倒免費主義,還我杏林界秩序。”

    濟世堂的義診雖然進行的時間不長,也就幾個月,卻真正做到了濟世活人,對窮苦百姓完全免費。

    沒有濟世堂之前,許多窮苦百姓生病靠熬,熬得過勉強地活了下來,熬不過去就提前去下面報到了。

    濟世堂的義診是與天道,與地府搶人。

    窮苦百姓希望濟世堂的義診持續的時間越長好。

    而在這時,因爲義診影響了生意,賺錢變少了的無良大夫竟然打着大義的名號站出來反對義診。

    想起這些無良大夫只認錢,對拿不出錢之人見死不救的冷漠,窮苦百姓迅速集結起來。

    在有識之士的提議下,他們派出了幾位代表去徵求濟世堂許仙的意見。

    許仙爲了展示實力,並不反對大家的行動,只是提出了幾點要求:

    “儘量控制衝突的規模,希望能做到不傷人。

    如果道理講不通,發生衝突時,要注意分寸,別鬧出人命了。”

    許仙、白素貞、小青、李紫瓊、周青雲、丁隱等人隱身在暗處,在事態失控的時候可以出手。

    第二天,當吳人傑數百人的隊伍再一次出現在杭州,很快就被蜂擁而至的萬餘窮苦百姓包圍了。

    經過一番爭吵之後,就是拳腳相向,爲免出人命,許仙讓他們別用兵器。

    數百人對上萬餘人,在氣勢上就輸了,大多數人嚇得連還手的勇氣都沒有,就被狠狠地揍了一頓。

    第二天的遊行,以吳人傑等人的隊伍被打殘收尾。

    吳人傑、上官傑、歐陽方、週一旭等人也被打得鼻青臉腫、還被氣個半死,卻更堅定了殉道的決心。

    第三天,吳人傑、上官傑、歐陽方、週一旭等人走向準備好的柴堆,點起了火焰,他們打算自焚殉道。

    在火焰快燒到四人的時候,白素貞使了個神通,烏雲匯聚而來,傾盆大雨迅速地將火焰澆滅了。

    小青又使了個枯木還春神通,地上的樹枝煥發出勃勃生機,長出了嫩綠的新葉。

    本以爲四人的殉道會因此變成一個笑話,卻不料,變故就在這時發生了。

    火焰熄滅了,枯木發芽了,四人身上卻還是着火了,那是四人的執念,那是心火。

    四人連番受挫,早就已經出離了憤怒,只想自殺殉道,卻不料竟然因此覺醒了火焰之道,沭浴在火焰之中。

    覺醒有時也不管對錯,只看哪一方做得最徹底,因而觸動覺醒的契機。

    四人散盡家財殉道,已經是放棄一切,投身火焰之中。

    白素貞用雨水澆滅了火焰,卻無法澆滅他們心中殉道的執念,反而意外成就了他們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