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懸劍濟世 第029章 地元丹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笑傲乾坤字數:2617更新時間:24/06/27 08:27:45
    因爲馮之謙的佈置,潛伏在武威軍中的赤影軍很難找到下手的機會。

    爲了肅清武威軍中的赤影軍,馮之謙又在軍中開動員大會,以重利號召潛伏在武威軍中的赤影軍反正。

    只要舉報赤影軍潛伏在武威軍中的臥底,不但既往不究,還會得到軍人夢寐以求的地元丹。

    地元丹比較珍貴,傳說中有逆天改命的功能,一些沒有靈根的人吃了地元丹之後,可以凝聚後天靈根。

    地元丹是大楚皇宮出來的,先是提煉龍脈靈氣,再輔以數十種珍貴藥材,經過九九八十一天淬鍊而成。

    縹緲界是修真界,大楚皇室趙家能坐穩皇位,就是因爲傳國玉璽和龍脈的存在。

    龍脈靈氣是比普通靈氣高一個級別的存在,更加的霸道,在皇宮出生的皇子、公主經龍脈靈氣易筋洗髓,個個都是覺醒者。

    因爲龍脈靈氣太過霸道,雖然能讓人覺醒,卻也會對人體造成損傷,皇室成員的壽命也就和普通人差不多,甚至更短。

    只有靠先天靈根覺醒的人或修仙者,壽命才會更長,甚至能飛昇仙界,求個長生。

    龍脈靈氣太霸道,會傷身,但對於靠先天靈根覺醒,體質異於常人之人,只要控制好度,也是有益於修煉。

    各級官員上朝其實也是一種恩賜,在金鑾殿的龍脈靈氣的滋養下,個個都是才氣橫溢,實力非凡。

    官員的文位越高,才氣越多,掌控的天地靈氣越強。

    大楚的文位分別是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翰林,大學士,大儒,半聖,亞聖,聖人。

    能進入金鑾殿上朝的,除了皇親國戚,或立功等特殊原因被召見的,至少是進士或以上文位。

    地元丹的存在,一方面可以用來獎勵軍中立功者,另一方面,也便於收攏人心。

    軍中三分之二的中高級官員都是通過地元丹覺醒的,對朝廷的忠誠度自然要多幾分。

    龍脈的存在和傳國玉璽息息相關,傳國玉璽的神話時代的法寶,不但蘊藏着濃郁的龍氣,還能讓天下龍脈靈氣向傳國玉璽所在地匯聚。

    汴梁本來是沒有龍脈,因爲是大楚的京城,有傳國玉璽在,成了九龍匯聚之地。

    在縹緲界,就算饒幸打下江山,如果沒有傳國玉璽,江山也不穩。

    因爲傳國玉璽的存在,文臣的生死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間,是絕對值得信任的。

    而武將難以控制,歷朝歷代,就算是立下赫赫戰功的武將,都會被猜忌,和平時期的武將更是被諸多掣肘。

    在別的朝代還算好,大楚對武將更加的不信任,掣肘也更多。

    因爲,楚太祖是通過陳橋兵變皇袍加身,才有了大楚,爲免歷史重演,大楚的武將不可能被重視。

    大楚重文輕武,害怕軍隊挾武力以自重,因此對軍隊的節制盤根錯節,就算是軍中最高長官也要受地方文官節制。

    武威軍以前的都指揮使方子豪、現在的都指揮使馮之謙都受杭州知府吳軒節制。

    軍中有有立功者被賞賜地元丹,也是由吳軒出面,方子豪或馮之謙等將軍是沒有機會收賣人心的。

    如此一來,將領無權軍隊孱弱積重難返,才有了“澶淵之盟”和割讓燕雲十六州的恥辱。

    按照正常情況,別說是馮之謙這個新上任的都指揮使,就算是武威軍原來的都指揮使方子豪都沒有地元丹。

    不過,馮之謙是康王趙構的人,趙構身爲皇子,可以輕易拿到地元丹。

    康王府的三萬精兵,也就是康王府的武之衛,大多是通過地元丹覺醒的,雖然實力有強有弱,卻個個都是覺醒者。

    康王趙構爲了讓馮之謙能順利掌控武威軍,不但給了他三千武之衛,還給了他三十枚地元丹。

    對於軍人來說,獲得地元丹是魚躍龍門,一朝成爲人上人的機會。

    不過,地元丹再珍貴,也沒有命重要,赤影軍都被迫立下了天道誓言,出賣同伴會受到天道的懲罰,落個形神俱滅的下場。

    因此,潛伏在武威軍中的赤影軍保持了沉默,武威軍卻炸煱了。

    一些武威軍爲了得到地元丹,說自己被迫加入了赤影軍,卻時刻不忘自己是武威軍,等待機會反正,再胡亂點出幾位平時有矛盾的,說他們也加入了赤影軍。

    爲了立威,馮之謙也不查,只要有舉報,立即拿人,押到午門處斬。

    馮之謙殺了三天,處死了一千多名武威軍,鬧得人心惶惶。

    爲免被別人攀咬,武威軍們紛紛站出來指認赤影軍奸細。

    大家都明白,是不是赤影軍奸細不重要,只要被別人指認了,不管是不是,都會被砍頭,站出來才能保命。

    奸細越來越多,武威軍的大小官員向馮之謙進言,讓他停止殺戮,威已經立了,這方法也找不出真正的奸細,馮之謙才假裝從善如流,停止了殺戮。

    馮之謙經過幾天殺戮,雖然達到了立威的效果,卻失了軍心,真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沒人願意爲他拼命。

    武威軍的戰鬥力已經下降了七成,許仙如果有五千精兵,足以輕鬆將之擊潰。

    馮之謙敢在這時候整肅軍紀,也是他有康王給他的三千精兵。

    這三千精雖然在進入蜀山後有所損傷,卻還剩下二千七百餘人。

    這是馮之謙的依仗,馮之謙也因此並不將許仙或蜀山放在眼裏。

    有這忠心耿耿的近三千精兵,足以橫掃峨眉、黃山等修仙宗門。

    至於許仙,更是不值一提,只要許仙敢在附近出現,他可以順手滅了。

    因爲實力而驕傲,馮之謙錯估了形勢,在失去軍心的時候,武威軍中充滿了對馮之謙的不滿情緒,潛伏的赤影軍也趁勢煽風點火。

    “馮之謙瘋了,跟着他遲早完蛋。”

    “我前幾天遇到峨眉派的金禪子,我們坐而論道,一見如故,斬雞頭,燒黃紙,結拜爲異姓兄弟。

    金老弟說我根骨清奇,是難得一見的修仙奇才,邀我加入峨眉派。

    我因爲捨不得俗世的榮華富貴,只說要考慮一下。

    而今形勢危急,小命都快保不住了,我還是去峨眉修仙比較安全。”

    “你小子也算修仙奇才?那我肯定是修仙天才了,加入峨眉的事情怎麼能少得了我?”

    “爲了安全,我打算找個沒人的地方隱居。”

    “我不想莫名其妙被殺了,還是選擇遠走高飛了。”

    ……

    治軍之道在於恩威並施,馮之謙剛立威,相對於被枉殺的千餘冤魂,三十枚地元丹掀不起什麼風浪,無法達到施恩的目的。

    因爲地元丹數量太少,舉報有功者也不一定能得到,反而會因爲出賣同伴而被排擠。

    在赤影軍的推波助瀾之下,武威軍出現譁變,紛紛逃離。

    如果不是馮之謙發現得早,武之衛出動,對逃亡者進行殘酷的抓捕、殺戮,不用多久,恐怕就只剩下兩千七精兵了。

    在第二天的統計中,趁亂逃走的武威軍超過五千,只剩下一萬五千餘人,其中還有許仙放進去的數百赤影軍臥底。

    武威軍的譁變不正常,馮之謙知道是赤影軍的奸細在興風作浪,卻不敢再輕舉妄動了。

    逃走的武威軍向四面八方而去,許仙派人在各個交通要道實施抓捕,捕獲了一千餘人。

    許仙放言道:

    “我給你們兩個選擇,發誓效忠或者死。”

    在最初的幾波反抗被鎮壓之後,其他人紛紛立誓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