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 文成震動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君問蒼天字數:2419更新時間:24/06/27 08:14:18
    “匹夫而爲百世師,一言而爲天下法,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其生也有自來,其逝也有所爲。”

    宋穆只是落筆一句,站在一旁的幾人就是一愣。

    此番宋穆的文章風格和其他人完全不同,雖是直接從宏觀敘事層面推進,但此話一出,便讓人覺得有所寓意,意味深長。

    且拋棄了那等直言不諱的歌功頌德,或者借人抒情,便讓這文章的基調已經顯得有些不同。

    那韓玉臣只是目光掃過這句話,此刻臉上便露出了幾分好奇的神情。

    而宋穆則是繼續落筆往下寫去。

    “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是氣也,寓於尋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間。”

    又是一句落下,這文章上便忽然就有文氣涌動。

    宋穆此刻所寫的這篇文章,乃是蘇東坡的《潮州韓文公廟碑》的原文,宋穆不論是對韓愈還是蘇東坡,都頗爲欣賞二人的文章詩詞,而這篇文章,算得上是兩位跨越數百年的大文人的紐帶,宋穆自然也是信手拈來。

    只不過時過境遷,碑文之中有些內容自然也已經有了些變化,宋穆也能夠加入一些這個朝代的論斷,再融合自己這些天的所見所想,故而此刻心中倒是淡然,手下的速度也在不知不覺之間加快了起來。

    片刻宋穆便洋洋灑灑的寫下百餘字,且文章上已經有不少力量波動。

    如此一來,周遭不少人也是面面相覷,此刻紛紛都圍了上來。

    “蓋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者人也。”

    “好好好,這句乃是說出了先祖的本意。”

    就在宋穆繼續寫出這句話的時候,旁邊的韓玉臣卻是止不住的點頭,此刻連聲讚歎,不由得露出幾分激動的神色。

    雖然文章此刻才不過半數,但是在他看來,今日這裏最佳的文章,便非此篇莫屬了。

    故而韓玉臣此刻也是將目光看向面前還在揮毫落墨的宋穆,臉上越發露出幾分讚賞的神色,覺得面前的少年志氣非凡,一時間升起了愛才之心。

    同樣站在旁邊的陶長青此刻臉上神情專注,目光則是死死地盯着宋穆所寫的文章。

    韓玉臣的一番讚歎自然引得周圍人議論紛紛,此刻都是各自唸誦着面前的文章內容,不少人也逐漸從其中回過味來。

    就在這時,宋穆面前的紙張上卻猛然有了動靜。

    只見到一陣陣如同實質的波紋驟然從這文章上散溢開來,而後帶起周遭文力,一時間風雲涌動。

    “是才氣上涌,這文章定然萬分出採!”

    周圍的人見到此等情形也是面露驚色,場中韓離等人此刻也是連忙朝着那紙張上看去,只見到上面所寫“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此段所寫,乃是韓文公在潮州府勉勵教化民衆,傳播儒學,而這句孔子之言,如論據般出現在此處,便猶如畫龍點睛之筆,激起了這文章的威能。

    “宋兄這文章……我還是小覷他的實力了……”

    孔侖喃喃的說道,卻是目不轉睛的看着面前的動靜。

    宋穆仍然專注萬分的書寫着面前的文章,或許是因爲自己心有所想,或許是自己從出關以來第一次有所念頭通達,此刻宋穆只覺得一切都像是有了迴應,心中感慨不已。

    只是片刻,點點文字躍然紙上,周圍已經有人在輕聲唸誦,將這等文章之上的語句說給周圍的衆人聽。

    “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無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獨信之深,思之至,‘焄蒿悽愴’,若或見之。譬如鑿井得泉,而曰‘水專在是’,豈理也哉?”那不少人聽到這上面所言也是詫然,與此同時卻是有人再次發現了不同。

    宋穆沉沉落下這最後一句,而那文章上的文氣還在不斷增長,在這一刻似乎終於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濃郁的文氣驟然被推開,而後是更加猛烈的力量匯聚,周遭衆人站立其中,卻覺得文力似乎投體而過,令人一時神清目明,不少文人舉子此刻感受的更加的明顯。

    “這力量似乎融入了我的體內,這……這究竟是什麼情況?”

    當下有人發出驚呼,但卻驟然被不遠處他人的驚呼聲蓋過。

    “你們看看那些高臺之上的詩文!”

    不少人齊刷刷的扭頭看去,便見那高臺上的韓家真跡文章此刻竟開始閃爍光芒,甚至那紙張之上的文字,正有金光流轉。

    而這一切的源頭,便來自宋穆此刻所寫的文章。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這一刻不自覺的重新匯聚到了宋穆的身上。

    “他究竟是誰?”

    有人不解的發出疑問,卻是沒人能夠回答的上來,倒是那站在宋穆的陶長青此刻沉聲說道。

    “此文不僅寫了韓文公的大義和偉願,更盛讚潮州人恭謙明德,飲水思源,此文所利的,乃是潮州人,甚善,絕妙!”

    周遭人這才明白,宋穆所寫此文竟然有如此不同。

    但是就在這時,衆人卻是看到陶長青忽的身上修爲展露,而後凌空而起,伸手朝着天空打出了一道力量。

    那力量激起城池的陣法,氤氳光芒從四周升起,籠罩整座城池。

    韓玉臣此刻則是猛然看向那陶長青,見着對方做完這些事情後立刻落下,且已經站在宋穆身側,目光死死地盯着那篇文章。

    “城主大人,您這是?”

    陶長青卻是不說話,此刻臉上的欣喜散去,轉而卻是帶着幾分凝重。

    “韓老祖,此番卻是你們承情了。”

    “此等文章,不敢說開智明慧,但日後潮州文人只要在城中,讀聖賢書時便能受此文恩澤,刻於碑石之上,用以祭奠韓文公,乃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韓玉臣自然是點了點頭,當下也是連忙問道。

    “城主還未告訴我,這位宋小友究竟是?”

    “只是一位我相熟的文人罷了。”

    陶長青卻是不再說話,只是默默地看着現在還在收尾的宋穆。

    因爲此刻宋穆所寫出來的這篇文章,早已是才氣八斗,甚至還在節節攀升。

    再聯想到宋穆大儒的境界,陶長青此刻都覺得自己有些過分的激動。

    因爲自己似乎要在今日見證一篇雄文的誕生。

    而恰巧這篇由大儒所做,才氣頂級的文章,將用於自己的陣法之上。

    下次陣法再開時,必然是大有不同。

    這不由得讓陶長青無比激動。

    宋穆此刻已經寫到了這篇文章的末尾,當下匯聚筆力,手中筆鋒更甚,幾乎是片刻,便是一道光芒閃爍而出。

    文章驟成,竟是全篇熠熠生輝。連帶着這場中的詩文此刻也跟着震動起來。

    宋穆已經在上面落款,然後放下手中的筆,擡目看着四周。

    周圍已經是一片寂靜,衆人紛紛是看向宋穆。

    宋穆一笑,朝着周圍拱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