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天星陣法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君問蒼天字數:2419更新時間:24/06/27 08:14:18
    宋穆聽到陶長青這番話語此刻也是一愣。

    利用天星構建陣法宋穆並非沒有見過,曾經在西北妖國中,妖族利用天星碎片強行汲取力量提升修爲,已經是驚人的變化。

    但是對方的話語中,所說的則是通過衆多天星碎片的力量,然後激發大陣威能。

    要說這其中不同的,便是需要利用不少的天星碎片,而且以催動文章爲要義,不似妖族那等直接以毀滅的天星碎片的方式來達到目的。

    “那此陣法,究竟是以文催動,還是以天星碎片催動?”

    宋穆微微皺眉,雖然此刻已經能夠感受到這其中所存在的一些不同,但其間玄妙究竟在何處,宋穆卻頗爲不明。

    陶長青當下卻只是微微一笑,淡淡的說道。

    “非也,此陣,最後依靠的是人催動。”

    “人?當如何?”

    “陣法催動後,精純文力灌入每個人的體內,舉人以下,文人施展威能效用翻倍。”

    “而在上次潮州城最危急時刻,我所用的乃是先祖真跡,文章一出,舉人短暫越階,幾乎有進士威能。”

    宋穆聽到這話一愣,此刻甚至忽的心中涌動。

    這所謂陣法,已經可以用超凡而言,陣法匯聚,竟然能帶動文人實力短暫暴漲。

    宋穆忽然意識到爲何陶長青會出現在這裏,又爲何這件事情朝廷與陶氏詩宗共同參與。

    這對於如今實力不濟的文朝,如此大陣在手,若軍陣中忽然展開,對敵幾乎是摧枯拉朽之勢。

    “我閉關這些年,世間竟然已經有了這等變化。”

    宋穆一時感嘆萬分,陶長青也只是默然一笑。

    “如此也算是誤打誤撞,這些年宗門收集了不少天星碎片,才發覺天星碎片匯聚一起,似乎威能有所不同。”

    “只不過此陣的弊端也極爲明顯,普通詩詞,不過提振文人精神,而先祖詩文,雖然有底蘊加持,然已所成過久,只能增長文人文力。”

    “所以閣下今日的意思,便是要我寫上一首不同的詩詞?”宋穆沉聲說道,陶長青罕見的咧了咧嘴。

    “沒錯,此陣法所用文章詩詞自然是境界越高的人所寫的越好,當然,若是這詩詞,乃是聖人現場而作,我卻不敢想其中威能會是如何。”

    “而如今天下詩詞,要說雄奇之人,聖人當仁不讓了。”

    宋穆擺了擺手,陶長青的話語已經再直白不過。

    “此話宋某當是你恭維我了。”

    說着,宋穆也是微微皺眉。

    “不過我還有一事不明,既然這陣法如此,此地當是一座兵城最好,爲何城內有如此百姓?”

    陶長青說道:“尋常百姓雖無偉力,但方圓百里,只餘此城,不收之,那這潮州府境內便盡是人間地獄了。”

    宋穆點了點頭,此刻卻又是看向對方手中的天星,此刻一片寂靜,陶長青卻是請宋穆落座,一邊斟茶一邊說道。

    “聖人今日入城,當已經見過這城中的情形,此處早已經是殘垣斷壁,陶某其實就算能固守,也時日不多。”

    “南疆已經陸續聯絡,朝廷在此多年的角力已經徹底失敗,只是再退,就是江南,再退,就是中原,再退……”

    “則國將不國了……”

    陶長青如此說着,此刻彷彿又回到了他之前那種冷漠無情的狀態,此刻只是看着宋穆,沉聲繼續說道。

    “這裏不缺有血性的兵士,但是缺少真正的力量,如何匯聚所有人的力量,才是抵抗這些妖魔的關鍵。”

    “此事,也是天下太平唯一的辦法。”

    宋穆端着茶杯輕輕一啜,陶長青所言的亦是宋穆心中所感,或者說,天下文人皆有同感。

    文朝數百年,一切都在不斷變化,只是其中唯一不變的,是人族在這亂世之中不斷盤桓。

    不斷掙扎……

    宋穆沉沉出了口氣。

    “宋某自然明了,此番也絕不可能推脫。”

    當下陶長青便是面露激動,便是對着宋穆連忙垂首拱手。

    “還請聖人賜下墨寶。”

    宋穆卻是沉默了片刻,然後開口說道。

    “此番非比尋常,所做詩文卻不是隨意即可。”

    “這詩文,當爲這座城池而作。”

    宋穆扭頭看向那一旁的沙盤,回想着自己一路看來的情形,卻是無奈的搖了搖頭。

    或許是有些歲月沒有落筆,宋穆的心中雖然閃過了不少的詩詞,但是此刻宋穆在看到這裏的情況後,心中所想的更多的是自己需要在這個特別的地方做一些特別的詩詞。

    “故而卻是不能莽撞,或許還需要給我些許時日。”

    陶長青聽到這話臉上倒是沒有露出任何的失望,只是點了點頭。

    畢竟一位大儒已經願意落筆書文,陶長青覺得自己也不急這片刻。

    當下陶長青便繼續邀請宋穆品茶,暢談如今這南疆的情形,又與宋穆說了說這如今詩宗的情形。

    “要說當初宗門鼎立的時候,三十六宗門爭輝,那是難得的盛世。”

    “但是畢竟不少詩宗傳承的詩詞並不善於爭鬥,在如此亂世,不是嫡系後代不懈傳頌,便也漸漸隱沒在文人墨客,乃至勾欄遊船上的風雅交談之中了。”

    陶長青如此說着,此刻倒是頗有些佩服的看向宋穆。

    “但是這些年,卻又是有所不同了。”

    “哦?”

    宋穆雖然在宗門內也待了幾日,期間也對當前這天下如今情形有所瞭解,但是對於各個詩宗內的一切,宋穆倒是卓有興趣。

    “如今,文朝不少詩宗又重新活躍起來,而這,還都要仰賴聖人所創的詞宗。”

    “天下如今詞作如泉涌,不少出色詞作引經據典,自然爲過往詩宗多了幾分聲望,同時音律一法已起,不少詩宗子弟看到了詩詞的又一妙用。”

    “竟是如此情形?卻不知效用如何?”

    宋穆輕品一口茶,此刻也是笑着問道。

    “當是不凡,不少詩宗如今因爲音律助戰,重新開闢了修行之法,又兼顧詞作創作,不少詩宗的子弟境界都有增強。”

    “那天下之人都說,若不是聖人,何來這等情形!”

    宋穆只是微微一笑,而陶長青卻是開口說道。

    “聖人莫要不信,就如這潮州城中最出名的韓家,歷經朝代百年,本已經是平淡淪落爲微末,但誰讓當年的韓文公是大才之人。”

    “其所做詩文,同樣和於音律,如今更是派上了用場,”

    “數年前,韓家終於在沒落四代後又出了進士,而如今,更有一翰林!”

    宋穆聽聞此話也是忽的擡頭,剛剛自己還將陶長青這番話當做客套,但是此刻聽到這話,也只剩下了詫然。

    陶長青當下也是看向宋穆,站起身來說道。

    “說到這裏,今日乃是韓家宴會,雖然如今大敵當前如此有所不妥,但是聖人不如一去。”

    “說不定那宴會上,還有才子做出不錯的詩詞,於潮州城,也有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