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氣象始新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君問蒼天字數:2307更新時間:24/06/27 08:14:18
    吟誦異象整整持續了三個時辰,而在這三個時辰中,這些從天邊而來的誦讀之聲,卻給文朝掀起來一番波瀾。

    無數苦讀詩書的學子,在聽到這等吟誦之後,都紛紛覺得自己腦海之中似乎有所震盪。

    不少人甚至突然就覺得,自己腦海之中陡然變得清明了不少,那捧讀在手中的書冊,晦澀難懂的字眼在這一刻再也不那麼陌生。

    曾經如何都讀不懂的道理,不知道爲何,今日再觀之時,腦中卻彷彿突然有了靈感,那道路竟然變得簡單易懂。

    這自然不是書冊上的文字有了變化,成了人人都能一觀便知的東西。

    而是這些捧讀詩書多年的人,此刻腦中對於文道的理解,在悄然間被人推的往前了一把。

    一處山野小院之中,一名白髮蒼蒼的老者此刻忽的從躺椅之中坐起,擡頭望向竹林上方。

    若是宋穆在此,必然認得這人便是當年江南西道的學政賀士璘。

    已是十足高齡的他早已經選擇隱退山林,不問世事,而今日,他卻是忽然感覺到了一種熟悉的感覺。

    “這誦讀之聲,怎麼……”

    賀士璘久違的感覺自己的腦海中竟然有文字不斷的閃動,那些多少年前捧讀的書冊內容,在這一刻竟然記得清清楚楚。

    甚至自己不自覺的有一種衝動,想要拿起筆,寫下點什麼來。

    這種感覺並不詭異,甚至讓人感覺暢快。

    因爲這就如山鷹滑翔墜落之際,此刻一陣強風而來,托起身形朝着更高的空中而去。

    賀士璘身上的文力,似乎都在歡呼雀躍。

    “這莫非是,證道異象?”

    “而且應該是,開智異象……”

    賀士璘忽的語氣變得篤定。

    “錯不了,這就是開智異象。”

    說罷,賀士璘的身形便陡然騰空而起,此刻站在竹林之上,目光朝着北方眺望而去,一時間神色欣喜,但是旋即便是皺了皺眉頭。

    “我文朝如今,還是這等文人?”

    賀士璘一時間覺得有些奇怪,因爲這些年來,自己雖然隱居山林,但依舊是會關心文朝才子的情況。

    這或許自己作爲一個學政養成的習慣。

    只是這些年來,天下雖然有不少才子涌現,也令世人嘖嘖稱奇。

    但是賀士璘心中始終記着的,是那些江南西道鄉試時候的情形。

    只是那個曾經名動天下的宋穆,已經從這世間隕落。

    “看來老夫這等老了,這世間有這等人物竟不知。”

    說着,賀士璘似乎目光閃爍,當下落下竹林,卻是朝着屋內喊道。

    “敏兒,與你父親說一句,祖爺爺要出趟門。”

    說罷,賀士璘便往外而去,那屋內,一個垂髫少女連忙走出,挽着袖口看着已經邁步走出庭院的賀士璘,當下只是喊了一句。

    “祖爺爺,那晚飯前能回來麼?”

    “哈哈,若是有幸,這頓飯,當過些年月了。”

    賀士璘如此說着,腳下步履依舊不緊不慢,但卻只是幾步,便已經走出了數十丈。

    那女子聽聞一驚,發覺這在山林間怡然自得多年的祖爺爺,這般或許是要重新入世,還來不及擡頭再問上一句,她卻發覺賀士璘早已經不見了蹤跡。

    與此同時,朝堂之上,此刻已經聚集百官,宮殿外吟誦之聲已經緩緩消散而去,而這宮殿之內,卻是一片鬨鬧。

    不少大臣都在議論着,只是他們的話題,卻是剛剛不久前,李墨兒下的一道指令。

    從此時起,文朝備戰以待不期之變。

    他們也才終於得知,李墨兒剛剛下了軍令,邊軍齊往西去,浩浩蕩蕩,要與西北妖族開戰。

    “陛下,微臣請諫,今日陛下旨意有所不妥,邊軍十之五六聚於西側,他方戰備恐有不足,若妖魔興戰,恐將生靈塗炭。”

    “還請陛下收回成命,令邊軍先穩固四方,徐徐圖之。”

    當下便有一名御史大夫站出身來,拱手向着坐在龍椅之上的李墨兒如此說道。

    其他人聽到此番言語,此刻都紛紛停下言語,當下都紛紛看來,那一個個也是有所意動。

    而聽到此話的李墨兒,此刻卻是端坐着,目光微垂,威嚴自生。

    其他人此刻也只是頻頻交換目光,見李墨兒許久未迴應,更是低頭多有揣測。

    李墨兒當政多年,展現出來的嚴厲比李翱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朝堂之上,多是因爲其一言,便定下一事,且再不容他人置喙。

    初時還有人進諫相抗,但李墨兒所做之事,也確實讓事情多有迴轉,而後衆大臣或迫於其大學士的威懾,或被其行事之果折服,再未多言語什麼。

    只是今日這等情形卻是不同,李墨兒如此所做,或許讓本就危機四伏的文朝陷入泥潭的更深處。

    當下,那御史大夫咬了咬牙,便是再往前邁了一步,正欲再言,卻聽得李墨兒的聲音傳來。

    “朕且知道你們的憂慮。”

    “朕也知道,你們覺得朕所做的有些兒戲,因爲這天空異象,便敢如此大膽。”

    李墨兒話語平靜,目光掃過這大殿之中的每一個人。

    衆人紛紛沉默不語,李墨兒卻是繼續說道。

    “文朝危機四伏,這已經是多年不爭的事實,而今日我所做的,只是在我們陷入更深的危機之前,先謀劃一步。”

    “諸位愛卿都是文人,也是文朝攀登路上之人,今日這天空異象,諸位不會看不出是什麼吧?”

    衆人自然是默然,這等異象,將出的定是一位大儒。

    而且這位大儒證道之時,還帶動滌盪天下的開智異象。

    如此福澤,文朝或許過上十餘載,便又是一番文人盛世。

    “開智,大儒,文朝在妖魔蠶食多年下,忽的有了那麼一番不一樣的氣象。”

    “諸位愛卿,若你是妖魔,當如何?”

    李墨兒此刻開口質問一句,衆人又是默然。

    這等情形,妖魔必然是要狠狠打壓一番,或許再讓文朝傷了元氣,讓這新氣象死在萌芽之中。

    “妖魔既然亡我人族之心不死,那何必待其匯聚兵力,擾襲我文朝不得不竭力相抗,不如先殺出一刀去,擊敵於未聚之時。”

    說罷,李墨兒已經站起身,此刻大殿外異象已經緩緩散去,李墨兒則是目光深邃看向遠處。

    “諸位愛卿,且待這位大儒出世。”

    “不敢說天下歸心,但至少,天下人,當找回心中丟了許久的東西。”

    李墨兒邁步往旁而去,身上盔甲聲倏地響動。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