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論詩宗
類別:
武俠仙俠
作者:
君問蒼天字數:2410更新時間:24/06/27 08:14:18
“媲美天星殿的天星?”
宋穆聽得竭澤珠如此話語,此刻神情也是頓時變動,當下便是緊接着問道。
“閣下所言當真?”
“當然,我對天星碎片的感應是沒有錯的,說來我曾經也對其有所感應,只是其位置一度飄搖不定,原來竟然是在天空之中遨遊。”
“人族對天星的運用,倒是有些出乎意料。”
竭澤珠頗是有些讚歎的說着,不過當下也慫恿宋穆去查探一番情況,見識一番這比之人族最大天星的存在。
宋穆卻是對此直接搖頭拒絕,這等天星,必然是陶氏詩宗的最深的祕密,不論自己用何等方式去探查,必然招致這陶氏詩宗的反感和猜疑。
宋穆可不認爲這陶氏詩宗能那般信任自己。
竭澤珠對此也沒做反駁,只是仍舊有些興致盎然。
宋穆結束了與對方的談話,此刻只是將這件事情記在了心中,然後起身出了這藏書閣。
一從這藏書閣之中出來,便立刻有守候的陶氏子弟上前與宋穆拱手。
“宋狀元,宗主說您若是從藏書閣出來後,便請往桃源殿一敘。”
宋穆記起了當時自己入這藏書閣之前陶令冬與自己的交代,此刻便是點頭開口問道。
“不知我在裏面待了多長的時日?”
“不過一月時光,時間不算長的。”
宋穆聽到這話卻是恍然,自己觀閱這五層樓閣的書冊,竟只是花了一月的時間,倒是讓宋穆有些出乎意料。
這或許是歸功自己念力的提升,讓自己觀閱書冊的能力提升了不少。
宋穆對此事也只是微微點頭,然後便跟着對方而去。
此刻走在這詩宗之內,宋穆的目光依舊是朝着周圍不斷打量。
那日詩宗比鬥的場面讓宋穆對着陶氏詩宗有些說不出來的異樣感覺,而在藏書閣之中的一月,陶氏詩宗絢爛的文采又讓宋穆心悅誠服,一時間也是五味雜陳。
而這陶氏詩宗的子弟和百姓如今看起來還是那般冷漠嚴肅,雖然到處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色,但是觀注久了,便會給人一種僵硬的感觸,只有那些境界高深之人,才多有幾分從容,看起來飄逸萬分。
宋穆很快跟着對方來到這山巒頂峯的一處大殿面前,擡頭看去,這座高大殿宇名爲桃源殿,聳立在這羣山之中,倒也有幾分相得益彰。
宋穆當下比那時邁步往其中而去,而剛剛邁步入這空曠明亮的大殿之中,宋穆就看到了那陶令冬的身影。
不僅如此,在這空曠大殿之中,另一側是一片天空雲霧之景,而此刻陶令冬坐在大殿之中,身旁還坐着另外兩道身影,他們都是仙風道骨,一身實力境界渾厚,竟都是大儒境界。
宋穆明白這乃是陶氏詩宗三位大儒。
宋穆的神情陡然肅穆萬分,此刻再次整理衣冠,然後緩步往裏面而去。
“宋穆見過諸位聖人。”
宋穆站在這大殿之中拱手朝着三人說道,聽到聲音的三人此刻都紛紛轉過頭來看向,那目光很快落在宋穆身上,竟反倒有些迫不及待的在宋穆的身上打量。
宋穆別另外兩位大儒的目光掃視的感覺有些彆扭,覺得他們這般不是在打量自己,而是在用目光度量一樣奇異珍物。
宋穆再次朝着三人拱手,那陶令冬當下已經是笑着起身,此刻快步走上前來與宋穆說道。
“看來宋狀元已經在藏書閣觀閱完畢了,如此算來,似乎只有一月,難道狀元都已經將其中古籍文章翻閱完畢了?”
“宋某僥倖習得一速讀之法門,雖稍有囫圇吞棗之意,但貴宗門珍藏典籍,實在是讓宋穆心悅誠服。”
宋穆不卑不亢的說道,此刻目光也從三人的身上掃過,當下便是朝着陶令冬問道。
“陶聖言有要事與宋某相商,卻不知爲何事?”
陶令冬卻是不語,此番只是先邀請宋穆在一旁坐下,坐在這山巒之上的大殿之中,一側遙望雲霧涌動,倒是令人心曠神怡。
陶令冬當下爲宋穆斟茶,待到茶香四溢之時,對方才開口與宋穆說道。
“今日我與兩位師兄言論詩宗情形,不知道宋大人覺得如今這天下詩宗,往後能成如何模樣?”
宋穆微微擡目,目光掃過三人平靜的面龐,當下淡笑着說道。
“自然是繁華更甚,天下詩詞,歷久彌新,古詩有所韻味,新詩有所鋒芒,都是爲詩宗繁榮之源泉。”
聽到這話的三人當下都是哈哈笑了兩聲,此刻似乎多有一種暢快之意,那陶令冬更是撫須說道。
“好一句歷久彌新,此言,倒是說到老夫心中去了。”
說着,陶令冬的目光再次與宋穆對上。
“那不知道狀元可覺得我陶氏詩宗,往後能走到什麼地步?”
聽到這話的宋穆手中端起的茶杯卻是一頓,緩緩放下茶杯,此刻只是擡頭看向對方,然後面露沉思。
片刻後宋穆滿臉慨然的搖了搖頭,頗有些無奈的說道。
“如此宋某卻不敢胡亂評判了。”
“哦?這倒是有趣。”
宋穆如此說了一句,立刻換來的是陶令冬的挑眉和慨嘆,此刻對方卻還是堅持着說道。
“宋狀元,且不必拘束,我們往日多議論此事,卻是最想聽聽他人如何言論了。”
旁邊的兩人也是點頭,其中的一位大儒這時也是開口說道。
“宋狀元,李杜詩宗,應當已經和你說過關於這世間詩宗的困局了吧?”
“故而這麼多年,我們也多是在思慮其中情形的。”
宋穆聽到這話,此刻臉上才是露出一份恍然,當下緩緩點頭,目光微垂,面露沉思。
當初杜克勤與宋穆懇談之時,且說過詩萬首猶漸衰,詞一篇便覺興,而究其緣由,便是詩宗詩文發展,已經到了末路,不變,不求新,則往後難支。
而當初其所言,便是詞宗,一個新時代的新宗門。
只是這些年的經歷往來,宋穆也深刻的知道,一個詞宗的建立,並非是所謂一言便可成,其中艱辛,比之立詩宗,難上許多。
而原因便也非常簡單,詞的出處,多是些娛萬民之物,如此萬民傳唱,卻也讓其頃刻難登大雅之堂。
雖然如今詞作繁衍已有興盛之意,但於百姓,卻並非一定如此。
詩宗始終都需要百姓這一宏偉根基,百姓對詩稱讚有加,則必鼓勵後人爲之,可與詞,卻少了這份發自內心的崇敬。
而在這些年中,天下詩宗也都在積極求變,詩宗子弟所做詞作繁多,可一時卻難成大氣。
其中不乏天之驕子,但是卻仍舊不過是滄海一粟
片刻後,宋穆才終於開口說道。
“詞宗當立,但其與詩宗,皮肉不同,筋骨完全。”
宋穆如此說着,三人聽得卻是微微皺眉,此刻都是各自思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