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一遊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君問蒼天字數:2453更新時間:24/06/27 08:14:18
    宋穆此番跟着陶令冬在這陶氏詩宗之中各處行走。

    陶令冬對於宋穆的到來似乎十分的高興,此刻遣散衆人,獨自帶着宋穆在這詩宗之中遊覽。

    宋穆才明白自己之前到來的地方是傳送廣場,依靠陶氏詩宗祕法與人間幾處地方相連。

    而這懸空之地,乃是一座高大的山谷被整個托起,其中良田千畝,山林湖泊齊整,養育這詩宗的一切生民。

    這等手筆,比之比之那李杜詩宗一般不遑多讓,甚至玄奇萬分,甚至在這裏,詩宗與普通宗族百姓的界限卻是模湖不清,除了大殿之地,各處都有百姓居住。

    《基因大時代》

    舉目皆是宗族百姓,擡頭皆爲詩宗子弟。

    陶氏詩宗發源於陶淵明的後人,卻都是以陶淵明的詩文爲根基發展,作爲東晉時期的大詩人,田園詩派的代表,陶淵明所留下的詩文衆多,而仰賴如此,陶氏詩宗又是將其發揚光大,造就了如今這一番奇景。

    宋穆聽到如此淵源故事之時,此刻也是不免讚歎幾聲。

    此刻宋穆站在重新站在這阡陌之間,看着平坦齊整的農田之中老農耕作,宋穆往前與其說話,那人除了拱拱手,卻幾乎不語宋穆言語。

    這般動作讓宋穆也是一頓,剛剛升起的興致也是驟然被打斷。

    而陶令冬只是笑着與宋穆說道。

    “詩宗之內百姓倒是少些秦人開朗,不過多敦厚的。”

    宋穆聽得這話,此刻臉上倒也沒有什麼其他的表情,此刻只是微微一笑,繼續與陶令冬在這其中觀遊。

    隨着宋穆繼續看下去,宋穆也對這陶氏詩宗有了不少的瞭解,此處對於文力的使用已經到了登峯造極之情景,往日所言貴族善用文力做事,於這裏也有不少展露。

    山體凋刻大陣,讓此處風雲平靜,道路書寫文章,堅固自潔,就是車馬也有文字展露,輕便省力。

    宋穆見到這些也是嘖嘖稱奇,此番攀登上這詩宗高山之上一座高塔向着周圍展望。

    “陶氏詩宗果然一片桃花源之景,這等文力運用巔峯之地,又有子孫後人無數,往後這陶氏詩宗,將會更加強盛。”

    宋穆此刻一覽這座天空之城的全貌,看到那天空雲彩幾欲觸手可得,看着遠處風雲變換,極目望去皆是悠悠藍天。

    這玄奇的景象,令人有種恍若隔世的不凡之感。

    旁邊的陶令冬同樣往着周圍看去,此刻只是撫須微笑,對於宋穆所言,卻是默認了。

    “宋狀元如此說,想來我宗門也能入狀元法眼了。”

    宋穆此刻朝着四周打量而去,此刻卻是看到那山峯之間正在大興土木,一座新殿和數座宮殿緊緊依靠,此刻也是有些好奇。

    “不知那是何處?”

    “那是我宗門藏書閣所在之地,宋狀元,我們同往。”

    宋穆點頭,當下便和陶令冬化作兩道虹光,瞬息間便出現在了這片藏書閣宮殿之前。

    這裏正在勞作的陶氏族人見到宋穆兩人的到來,此刻稍稍拱手,然後在陶令冬稍稍詢問一番進度事宜之下,便是繼續做着他們的事情。

    宋穆則是站在這廣場之上,環顧周遭七座宮殿,此刻面色崇敬。

    “本宗每過十年,便會收集一次天下書冊,整理之後便貯藏於藏書閣中一層,而五十年後,便會新建一座樓閣,將這五十年書冊統統放在其中。”

    宋穆聽到這話也是微微挑眉,這陶氏詩宗的貯藏書冊的手段,比之其他詩宗卻是不同,計算年限收羅書冊,倒有種網羅天下詩書之感。

    而當下陶令冬便帶着宋穆往其中一座藏書閣而去,這裏面正有那陶氏族人將不少書冊放置歸類,也有那詩宗子弟借閱,在其中輕輕翻閱。

    宋穆粗粗一欄,環形的藏書閣有五層,都密密麻麻的擺放着書冊,走進其中,便有書香味傳蕩,讓宋穆心中也是心中激盪。

    能有這等一座藏書閣藏書,仍舊是宋穆遙不可及的夢想。

    “宋狀元想來也是對書冊愛不釋手之人,若是狀元願意,我詩宗的藏書閣,都爲你開放。”

    陶令冬這般說着,宋穆也是立刻扭頭,此刻臉上也有些掩飾不住的喜悅。

    “那宋某就卻之不恭了。”

    陶令冬笑着點頭,而這時候卻似乎又想起什麼一般,當下便又是對着宋穆說道。

    “那到時候,或許我宗門品陶碑上,又可多一位大文人之言。”

    宋穆聽到這話卻是面露不解,此刻陶令冬卻是帶着宋穆往外走去,宋穆這才注意到之前那廣場上的一塊碩大方碑非是影壁,而是碑石。

    漢白玉的方碑之上,其最上寫了三個大字。

    “品陶碑。”

    宋穆讀出這名字,此刻目光緩緩下落,下方出現一行行文字,皆是一句讚頌陶淵明詩文之語。

    而落款竟都是文朝往來一些極有名的文人。

    宋穆在這上面還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宋文榮。

    見到也在這上面留下過名字,此刻宋穆神情微微變動,看向一旁的陶令冬,陶令冬澹然說道。

    “這乃是我詩宗建立藏書閣之後便立下的規矩,每每有天下大文人在此觀閱先祖書冊,便可於其上書寫感悟,也算是爲後人做個榜樣。”

    “不過百年來能留下的也不過如此幾句了。”

    “這,這在下何德何能,如何能與這幾位相提並論?”

    宋穆面上有些惶恐的說道,在這方碑之上,能書寫感悟的不是文采卓着的大文人。便是威震天下的大儒,宋穆還未覺得自己能到那等地步。

    可是陶令冬卻是神情篤定的看着宋穆說道。

    “宋狀元無須這般自謙,若說這天下文武雙全之人,宋狀元當仁不讓,如今你的文武都是冠絕天下,早已經是青史留名的人物。”

    “你有這個資格。”

    “而且你石陽宋家,也是唯一能有兩人於此書寫。”

    宋穆聽到這話也是微微一頓,此刻卻是垂目,當下只是輕輕出了口氣,拱了拱手。

    “那待宋某品讀一番五柳先生之名作,做出一番感悟來,再斗膽落墨。”

    陶令冬當下便是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這般說着,對方便引着宋穆繼續往那藏書閣之中而去,而這時候外面遠處卻是傳來一陣動靜,那鑼鼓之聲清晰傳蕩,引人注目。

    宋穆循聲望去,見到是一隊陶氏之人,只是這些人穿着不一,有人着綵衣,敲鑼擊鼓往前,而其中又有一批人,穿着麻衣,低頭不語行進。

    這些人實力參差,秀才至進士皆有,只是各個神情肅穆。

    宋穆見此也是不解,陶令冬便在旁邊與宋穆解釋道。

    “老夫差點忘了,今日乃是我宗的比鬥之日,宋狀元可願意去看一看?”

    “詩宗比鬥。”

    宋穆聽到這話也是喃喃的說了一句,當下也是微微點頭,此番跟着對方前往。

    ……

    ------題外話------

    感謝書友ZHUHONGJI、日落之地的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