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再問卷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君問蒼天字數:2420更新時間:24/06/27 08:14:18
    宋穆陡然展現出來的狠厲,就是此刻的李墨兒,都忍不住的挑眉。

    這場中的衆人也是紛紛側目,此刻臉上多了幾分思慮。

    那陶令冬此刻也看向了宋穆,神色稍有閃呼,卻是看向了李墨兒。

    宋穆只是垂手站在這場中,似乎正在等待着李墨兒接下來的命令。

    其實事情到了這裏,宋穆該做的都已經做了。

    南疆之地,是文朝多少代君王都期盼能夠平定的地域,往來無數的大臣都對其中利弊分析了無數遍,甚至很可能宋穆所說的東西,早就有人提出來了。

    只是如今,此刻算得上是天時地利人和,蠻族罕見的鬆動了,而且還有一位對文朝態度曖昧的蠻族接班人。

    宋穆之所以擔憂,便是這改蠻歸流所面臨的阻力,並非文朝強力爲之便可解決。

    人族兵力強大,蠻族的確不敢過分造次,但是人逼急了都會反抗,蠻族如何不會。

    宋穆只希望,待到蠻族已經習慣了人族的存在,也認同了人族帶來的改變,此刻再有蠻族振臂高呼之時,卻不會再有那般羣雄共起了。

    軍帳中一時寂靜,燭火閃動,李墨兒心中正在做着最後的思量。

    “陶聖人覺得此事可否?”

    良久後李墨兒才緩緩問了一句,目光看向另一邊的陶令冬,陶令冬當下起身,撫了撫鬍鬚,卻是點頭。

    “我人族與妖魔早有一場仇怨,此番必然是要去虛無崖上較量一番了。”

    “只是還需陛下說服那蠻族二王子,而且此事之中,那蠻族二王子,也要往虛無崖去。”

    說道這裏,陶令冬卻是不再言語,只是與李墨兒和陶勝有了幾個眼神交換,而李墨兒似乎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此刻微微點頭。

    “一切便按照聖人的意思去做吧,李杜詩宗也會提供幫助。”

    宋穆此刻只是站在一旁,對於他們這些雲裏霧裏的話語沒有任何探究的想法。

    自己該做的已經做了,只要等待結果就好了。

    只是宋穆能感覺到,若是今日之事成了,往後的這番世界,卻要變得精彩不少了。

    帳中燭火搖曳,宋穆卻是已經走了出來,此番站在營帳外,看着外面的天空。

    遙想昨日自己還在山間尋魔蹤,今日竟就再次捲入了這天下大事之中,甚至今日自己所言,於這文朝未來大有影響。

    這仍舊令宋穆心中感覺不適,不知此是因爲當初與師父所感慨之情景,今日就可這般攪動,還是因爲文朝忽然變動,二十年便已經斗轉星移。

    “宋大人,看來陛下很器重你。”

    這時候一個聲音在宋穆耳畔響起,宋穆扭頭看去,見到竟然是陶勝,此刻對方也從軍帳之中出來,卻是在宋穆旁邊頓住腳步。

    宋穆連忙拱手,陶勝也是行禮說道。

    “宋大人的確有所遠謀,陶某此番算是親眼見識過了。”

    “只是二十年,你便從秀才成了翰林,實是比之陛下也不遑多讓啊。”

    宋穆卻是啞然,陶勝爲南疆邊軍統率和南疆都督,這些年來精於政務,還停留在翰林境界,但是這番戰功卓著的人物,宋穆心中也是敬佩的。

    “大人謬讚了,宋某只不過文道僥倖突破,大人治軍治政之才,宋某數十年後,也只能望洋興嘆了。”

    兩人如此恭維了兩句,陶勝卻只是微微一笑,此番打量着宋穆,神色卻稍稍有些變化,然後開口說道。

    “宋大人,你的才學,如何不再願朝廷效力?”

    “當初我與陛下所言南疆策之事,陛下聞我是依你之法而爲,便是立刻點頭了。”

    陶勝的目光閃動。

    “你有驚世之才,往後文道政途,當都是坦蕩萬分,如此歸隱,不該。”

    宋穆連忙拱手,此刻只是平靜的說道。

    “人各有志,大人,其實於文朝山野間,也並非不可爲文朝出力。”

    “宋某只是厭了整日坐在長安內提筆落墨,不如於山野間蕩平妖魔,來的暢快。”

    陶勝與宋穆對視一眼,似乎有所明悟。

    “你與嵐賢,是一類人。”

    說着,對方朝着宋穆拱手,此番肅然說道。

    “天下苦妖魔久矣,人族先烈苦尋解決之道,至今日,人族依舊是水深火熱。”

    “陶某不知大人有何遠望,不過想來也是爲了斬妖除魔,陶某莽撞,但嵐賢當欣慰矣。”

    “嵐賢一案,陶某今日也該當面謝之!”

    宋穆一頓,陶勝卻是已經鄭重後退幾步,朝着宋穆恭敬行禮。

    宋穆也連忙躬身行禮,再擡頭時,已有兵士急促而來,陶勝聽聞,朝着宋穆拱手。

    “今夜戰事就緒,大人靜待好消息吧。”

    說着,陶勝便已經轉身離去,宋穆看着對方離去的背影,此刻也是微微吐出一口濁氣。

    而不待宋穆有所謂感慨之時,那軍帳簾子被掀開,李墨兒要見宋穆。

    宋穆再次邁入這軍帳中,此刻其中衆人卻都已經離去,只剩下李墨兒。

    李墨兒此刻已經起身,站在軍帳中看着南疆輿圖,一身金邊玄甲,透露出君王的威嚴。

    見到宋穆進來,李墨兒緩緩轉過身,此番打量了宋穆一番,開口說道。

    “宋穆,聽聞你之前與魔教有所交鋒?”

    “那人是洪州宋家子嗣,當年豫章城受襲,他就此遁入魔道,卻沒想竟如魚得水。”

    宋穆聽聞李墨兒關心,此刻倒也是一五一十的將事情的原委講了出來。

    而於這其中,宋穆再次說了那宋立文的詭異手段,李墨兒也是連連點頭。

    “陶聖也與我說了,此事的確非同小可,文力魔力頃刻轉換,此事的確需要想想辦法。”

    宋穆默然, 但如今卻並不知有何良策應付,這件事情,對於文朝往後,必然是多有頭疼。

    而李墨兒話畢之後,卻是再次打量着宋穆,似乎欲言又止,最後還是開口說道。

    “朕知曉你不願再入朝堂,但今日之事,你的確很有膽識。”

    “朕今日只想問你一件事情,你的殿試良策,可與漕運有關?”

    宋穆擡頭,此刻面露思慮,而李墨兒只是平靜說道。

    “此事朕自能看出一二來,只是你究竟意欲何爲,難道真的要再如今日這般,非要一切明朗,才與朕言?”

    宋穆陷入了沉默,兩人相互對視,卻隱隱再有了那日的情形。

    而後,宋穆只是平靜的說了一句。

    “陛下,何時南疆安定,宋某便立刻呈上此卷。”

    “宋某並非覺陛下不愛蒼生黎民,只是此卷之事,若爲之,便是賭上了文朝氣運。”

    李墨兒神情一震,此刻再看向宋穆,而後微微垂目,才微微點頭。

    宋穆見到如此,便朝着李墨兒拱手準備離去,李墨兒卻是忽然說道。

    “宋大人不如再停留一日,陶聖說,可帶你去虛無崖一觀。”

    “也算爲往後參與天爭,做個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