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詩萬首猶漸衰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君問蒼天字數:2487更新時間:24/06/27 08:14:18
    宋穆對此自然是深以爲意,只是宋穆當下似乎從這杜聖的嘴中聽到了幾分不一樣的意思。

    杜克勤卻也是微微一笑,與宋穆說道。

    “血脈畢竟是這世間最玄妙之事,其只是稍遜於原作者使用原詩詞。”

    “只是你宋家留下的原作不多,當初宋文榮,還是有不少的佳作。”

    宋穆聽到這話也是默然,對於血脈對詩詞的增幅,宋穆自然是深信不疑。

    之前和那杜梅的較量,對方不過是舉人修爲,但是在血脈的加持下,使用詩詞之後,那一擊的威力已經堪比同進士。

    對方如今不過是舉人巔峯境界,就已經令人忌憚。

    還有之前那個妖尊,在逃竄中被李杜兩位翰林文人前後夾擊,妖尊實力本就比同境界文人強悍,竟也殞命當場。

    詩宗實力,詩詞與血脈都是不容小覷的力量。

    而自己先祖的詩詞,宋穆也少有體驗過一番,雖不敢說自己真的發揮出了應該有的實力,但是每一次使用時那種血脈噴張,一切水到渠成的感覺,還是令宋穆印象深刻。

    杜克勤似乎見得宋穆這般模樣,也問了兩句,宋穆也是簡單說了說,自然也是感嘆了一番血脈詩詞之玄奇。

    “是啊,血脈詩詞,讓人族更有幾分助力,也是那張聖無心之舉,卻令天下詩宗聳立。”

    杜克勤說着,擡頭看了一眼宋穆。

    “若是宋家當年步步積累,或許也能有這一日。”

    宋穆聽到這話立刻擡頭,心中卻是忽的有了一些感觸,當下微微思量,拱手說道。

    “杜聖,關於我先祖隕落之事,究竟是如何情況?”

    宋穆這些年也多有探尋其中之事,畢竟先祖實在是過分耀眼,還創造出了這《念力新法》,如何看來,也是能有一番成就。

    但不過數十年,竟就此隕落,留給宋家一個噩耗。

    也因爲再無大儒,宋家從此從巔峯走向低谷。

    杜克勤當下遲疑了一下,看着宋穆希冀的神色,沉出了一口氣,緩聲說道。

    “關於宋文榮之事,我的確知曉一些。”

    “當時你宋家一位大儒,一位翰林,三位進士,確是有了一番實力基業。”

    “先帝也有意爲宋文榮樹立詩宗,只是卻因一場大戰,圖遭變故。”

    宋穆聽到這裏也是陡然一愣。

    這些東西,都是自己從來不知道的。

    “那時西北妖國出現了一個天才,百年直入妖聖境界,兇悍無比,於西疆掀起腥風血雨,先帝大怒,令大儒彈壓。”

    “可竟一連被其打敗三位大儒,更叫囂文朝無人。”

    “宋文榮迎旨出戰,一戰告捷,那妖聖卻不肯,竟下血咒於虛無崖對戰,我便到掠陣,那妖聖仍舊不敵,竟拼死將你先祖拉進那虛無崖之上的混沌之中。”

    宋穆聽到此話心中一緊,卻也發覺自己聽到了一個新的名稱,當下詫然的問道。

    “杜聖,虛無崖又是什麼?”

    杜克勤看向宋穆,沉吟片刻開口說道。

    “虛無崖,是於極高空中的一處縹緲之地,那裏文力充沛,偶爾還可見文星碎片漂浮。”

    “因其寬廣,爲免大儒施威毀天滅地,故而多是人族與妖魔高手的交戰之處。”

    杜聖卻是微微搖頭,面露慨然。

    “只是那虛無崖在往上,乃是一片混沌。那裏萬年冰寒,虛無縹緲,若是迷失,便永無回頭之日。”

    宋穆聽到這話目光微微沉下,似乎聽懂了對方的意思,但也稍稍有了一些自己的猜測。

    那所謂混隊,難道指的是星球之外的太空?

    宋穆也不敢斷言,這個世界或許真的本質上和自己認識的世界有所不同,而杜克勤已經繼續往下說去。

    “便是如此,再無宋文榮之音訊,消息傳開,也引得文朝震動。”

    宋穆心中一緊,連忙開口問道。

    “難道就沒有任何辦法補救?入之則死?”

    杜克勤倒是停頓片刻,開口說道。

    “也並非沒有方法,若是能入聖境,得道飛昇,或許就能穿過混沌,探得天外之外的天地。”

    “只是或許這其中,也是九死無生,否則如何到今日,未能有任何消息?”

    宋穆駭然,心中卻是忽的得出了一個念頭,當下沉聲問道。

    “那如此時候來,杜聖悟道飛昇,直到如今也……”

    杜克勤默然點頭,算是證實了宋穆心中的猜想。

    得道飛昇,卻從未有人知曉那天外有什麼。

    宋穆有些覺得不可思議,更覺得這世界實在是有太多的謎團。

    而這時候的杜克勤,看着面露詫異的宋穆,再次沉聲說道。

    “宋穆,老夫今日將此事說與你聽,一是你當知曉先祖之實情,二,卻也是望你能有那日,得道飛昇。”

    這麼說着,杜克勤忽的手上一動,將一樣東西放在宋穆的面前,宋穆正愣神,此刻看去,發現那是一塊十分精巧的菱形令牌,上面用隸書書寫着一個杜字。

    “這是我杜氏詩宗的長老令牌,擁有此物,可隨意調動詩宗力量。”

    宋穆猛然起身,當下心中震盪,剛剛杜聖與自己說那得道飛昇之事已經令宋穆詫然萬分,此刻對方卻是忽然又拿出一塊令牌。

    杜克勤卻似乎知曉宋穆的憂慮,此番只是平靜說道。

    “老夫知道你不想受制於詩宗,你也不必擔心,老夫這般做,只是爲了讓你能更進一步。”

    這番話語,若是宋穆的族叔與自己言說,宋穆會頗有幾分欣喜,但此話從杜克勤嘴中說出,宋穆很難不遲疑,甚至不由自主的揣摩其中用意。

    而杜克勤似乎已經看穿了宋穆這般思慮,此番只是起身,然後看着宋穆說道。

    “這其中緣由,老夫也與你一說吧。”

    “宋穆, 你可知道,文朝這片土地上,已經多久沒有一個新的詩宗出現了?”

    宋穆一愣,似乎心中一時間沒有答案,杜克勤卻是沉聲說道。

    “足足一百八十年,小李杜之後,文朝詩宗,便已幾乎無所增加,倒有一些開始衰落。”

    杜克勤又擡頭看向宋穆。

    “你可知道爲什麼?”

    宋穆不明,杜克勤此刻甩開袖子負立一側,看向窗格之外的夜色,緩緩說道。

    “詩宗詩宗,故而以詩詞立定宗門,但是如今,詩歌已經過了鼎盛,已經走了下坡路了。”

    “我等詩宗都不過仰仗祖宗鼻息,賴以血脈廣闊,詩詞廣爲傳揚,才繁衍到今日。”

    “大宗門仍有興盛之景,但小宗門詩詞沒落,無數文朝初時繁盛詩歌漸漸消磨,甚至於只存於書冊之上。”

    “儒家文道,我們走到了一處瓶頸之處。”

    “不能破除瓶頸,未來世人傳頌詩歌愈加稀少,唐與文兩朝,留存詩歌十萬首,到最後能留下多少?”

    杜克勤此番已經緩緩轉過身來,那蒼老的臉上竟有幾分憂慮。

    “吾等日夜思慮,竟見詞作繁盛,亦有一番初升興旺之勢。”

    “故而才知,天下詩歌當落,詞作當起矣。”

    “可詞作百年,不過平淡不驚,無所謂後起之秀。”

    “直到你的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