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龍舟文會

類別:武俠仙俠 作者:君問蒼天字數:2599更新時間:24/06/27 08:14:18
    五月五日,仲夏時分,端午節。

    傳說此日蒼龍七宿飛昇於正南中央,處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易經·乾卦》第五爻所言“飛龍在天”。

    後又有屈原投江之傳說,端午自然而然的被賦予了另一層意味。

    而在這個時代,屈原的詩篇更是成了時代的中流砥柱,古老詩賦的意蘊令文朝軍伍大有受益,離騷之詞記於每位文人心頭。

    故而這個原本在南方十分盛行的節日,到了如今這長安,也同樣隆重萬分。

    長安商會在今日聚集龍舟隊伍,與於穿城而過的江面上舉行龍舟競賽。

    參賽的龍舟來自各個商會會館,宋穆所說的江南西道也在此番節日之中出動了一隻龍舟隊伍。

    十數支龍舟隊伍到時候相互競速,衝線之後爭搶彩頭,拔得頭籌的隊伍,將是一年的龍舟大王,更能得到豐厚的獎賞。

    而宋穆所出的銀子,也是這彩頭之中的一份,各個商會都要拿出銀兩做彩頭,可標明之後是送去普救病坊,還是榮軍。

    宋穆這般做,倒也無傷大雅。

    而這個出彩頭的消息宋穆倒是沒有刻意去傳播,這事情要做,只是爲了留下一番明顯的痕跡,而不是爲了再增盛名。

    這還是陶風明交給宋穆的方法,也是一番未雨綢繆。

    至於這龍舟文會,宋穆自然也是要參加的。

    畢竟宋穆也早已聽聞,這長安商會所弄龍舟文會,冠絕天下,那臨安城的年尾文會,也不過是其的模仿版本。

    故而這一日早早的,宋穆便和譚偉一往着這裏而來。

    八水繞長安,龍舟競賽就在滻河的一條穿城支流上舉行,而河流的兩岸矗立着許多茶樓,宋穆此刻便就在其中一座。

    “宋兄,這等場面,我在這長安待了許多年,也沒覺得有今日這般盛況啊。”

    譚偉一此刻坐在雅間之中喝着茶水,偏頭看向窗外,此刻也是面露詫然。

    宋穆當下也是朝着外面看去,看的下面人頭涌動的情景,此番也是微微咋舌。

    這整條河流兩側的街道上,此刻人頭涌動,那河岸處還有花船靠岸,更是人頭攢動。

    如此過往數裏地,到處都是這等情形。

    想來這長安的不少人,都到了這裏來了。

    “所幸我們先搶到了這個位置,說來還是仰仗了宋兄的面子啊。”

    譚偉一當下看着下方,也是哈哈笑着與宋穆說道,這個茶樓的雅間本就十分緊迫,但是那掌櫃的見到是宋穆前來,毫不猶豫的便讓出了這樣的一間雅間。

    彼時這雅間房門也被推開,翰林院的一衆好友此刻也往着歷來,透過一側的窗口看着外面河流的景色,此刻也是交口稱讚。

    “此處果然是妙極啊,那展文臺,此刻也是映入眼簾啊。”

    劉凱東此刻也站在旁邊激動的說着,目光看向外面的情況。

    對方所說的展文臺,是這次龍舟文會的重中之重。

    所謂的展文臺,在這河上有六座,都是一個個竹製的臺子,基座是這河上而上面掛着衆多的布匹,旁邊就有工匠在等待着,

    他們在等待着那些詩詞被送上橋頭,然後立刻將詩詞謄抄在這布匹上面,至於那些送上來的詩文,則是會被塞入金色鯉魚的肚中,放逐江中。

    寓意着讓這些魚兒將詩詞帶去給屈原一觀。

    也是靠着藉此乞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萬世太平。

    因而這等文會以一種十分奇特的方式存在。

    沒有萬千學子匯聚在一座樓閣之上,這江面沿途的茶樓上都有文人墨客觀望,興致盎然間,便書寫詩詞送上。

    沿途數座展文臺,讓這等場面更是恢弘無比。

    宋穆過往可從未聽說過這等事情,此番也是饒有興趣,若是心有所感,也可寫上一首,爲這文會助興。

    此刻這茶樓上的雅間之中都坐滿了人,甚至還有那官員往宋穆這邊的雅間來,不知是從何處知曉了宋穆再次,還笑着說要看看宋穆接下來能夠寫出何等的詩詞。

    宋穆也是與衆人拱手,不過當下目光也是看向外面,那遠處見面之上,此刻已經有十數條龍舟待發了。

    在日頭已經到了正中的時候,這一刻被稱爲這一年之中最正中之時,那遠處的幾座展文臺上都有爆竹點起,響聲震動,其中一陣陣規律的鼓聲也忽然傳來。

    江岸兩側似乎在瞬間便響起了歡呼聲,無數百姓正在喝彩,那遠遠的江面,也劃出了幾道白浪。

    “賽龍舟了!”

    有人興奮的喊道,這雅間窗戶邊衆人都是往着外面看去,此刻一個個神情激動。

    宋穆自然也是伸頭望去,目光所見那江中十數條龍舟之上,一個個光膀子的魁梧漢子正喊着號子用船槳波動水面。

    百舸爭流,這龍舟劃破江面,此刻已經快要靠近那第一道展文臺。

    而當下就有那官員扭過頭,當下匆匆說道。

    “快給我筆墨,我粵州的龍舟在最前!”

    話音落下,那官員立刻在一旁桌案上的白紙上寫下一段文字,頓時才氣涌動,那周圍看來,一個小廝已經領着下面一張紙興沖沖的往外跑去。

    手中高舉着紙卷的同時,還不忘呼喝一聲。

    “粵州唐大人爲文會喝彩,賦詩一首,才氣涌動!”

    說着,那人已經跑到了第一座展文臺前,此刻將那紙張奉上。

    上面立刻有人開始書寫碩大的文字展示,而那粵州商會的龍舟似乎也忽的快了兩分。

    一時間,這四周的茶樓上都有小廝拿着文章出動,此刻展文臺上一片忙碌,碩大的詩文書寫並傳頌開來,更有人提起一尾鯉魚,將書寫着文章的糯米紙卷塞入魚腹中,放入江中。

    金色鯉魚甩尾遊動,鮮豔龍舟飛快劃過,展文臺上的詩詞連篇,江河兩岸百姓歡呼雀躍,此等盛況,卻或許是天下獨一份了。

    宋穆等人看的這情景也是躍躍欲試,此刻數座展文臺上都有詩詞奉上,各種呼和聲傳開,更是引得一衆文人詩才涌動。

    “我也來爲江南西道助力一番。”

    站在宋穆旁邊的劉凱東此刻躍躍欲試,當下便轉身於一旁書寫,片刻一首七言律詩便成,才氣涌動,那小廝抽了這特製紙張的下一張,討問了劉凱東名諱,然後直直的衝了出去。

    片刻後,那茶樓不遠處的一道展文臺上,劉凱東的詩詞便已經展開。

    周圍人都是紛紛拱手,劉凱東也是滿臉興奮,看着江南西道的龍舟又快了幾分,便扭頭看向宋穆。

    “宋兄, 此等情形,何不一同參與?”

    這麼一問,周圍的人紛紛都看了過來,宋穆此番也是立刻回過神,當下面上也帶着幾分興奮。

    看着江南西道的龍舟與激流中向前,宋穆起身與諸位拱手,當下沉聲說道。

    “宋某實在是頭回見這等盛況,獻醜了!”

    這般說着,這場中的衆人紛紛看來,隔壁兩側的文人官員聽聞宋狀元要做詩詞了,也是舍了那窗外喧鬧景象,紛紛涌來。

    衆人都看向宋穆,宋穆此番也是沉出了一口氣,然後重重落筆。

    共駭羣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擂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最諷離騷不解愁。

    ……